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孩之路兇險,且行且珍惜!

雖然產婦死亡率下降, 但是欠發達地區的孕產婦保健仍是問題。

也許你很幸運, 這些疾病離你很遠, 但是它真真切切的存在, 一不小心就會萬劫不復。 近日柳葉刀一篇關於中國孕產婦保健的文章中指出, 1990年每10萬的活產中就有88.8例死亡。 不過值得慶倖的是, 該研究顯示, 在過去的30多年裡, 中國產婦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從1990年到2014年, 下降了75.6%。

俗話說, 生孩子好比重生。 因為從懷孕到生孩子, 一路走來, 關卡重重……

1、主動脈夾層

有數據稱, 1/5病人在到達醫院前就死亡, 高達1/3的病人死于手術和圍術期併發症。 主動脈夾層是指由於內膜局部撕裂,

受到強有力的血液衝擊, 內膜逐步剝離、擴展, 在動脈內形成真、假兩腔。 從而導致一系列包括撕裂樣疼痛的表現。 主動脈是身體的主幹血管, 承受直接來自心臟跳動的壓力, 血流量巨大, 出現內膜層撕裂, 如果不進行恰當和及時的治療, 破裂的機會非常大, 死亡率也非常高。

2、產科出血

孕產婦死因的首位, 差不多每4個死亡病例就有1例是因為產科出血。 產科出血可以發生在懷孕、分娩和產後, 比如早期的宮外孕破裂出血、中晚孕期的胎盤早剝和前置胎盤出血;分娩發動後出現的子宮破裂、前置胎盤(尤其是兇險性前置胎盤)等等的出血;胎兒生出後的產後出血。

3、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過程中羊水突然進入母體血液迴圈引起急性肺栓塞,

過敏性休克,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腎功能衰竭或猝死的嚴重的分娩期併發症。 羊水栓塞是由於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質(胎兒毳毛, 角化上皮, 胎脂, 胎糞)和促凝物質進入母體血液迴圈引起。 以極高死亡率、疾病發展迅猛為典型特徵。

4、子癇前期、子癇、HELLP綜合征

這些是懷孕特有的疾病——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嚴重狀態, 一個比一個嚴重, 而且會損害幾乎全身所的有器官系統, 嚴重的可能出現胎盤早剝、產後大出血、腦出血、肝腎衰竭、心力衰竭, 甚至溶血。

5、感染、敗血症

孕產婦的感染種類繁多, 但是能夠引起死亡的, 多數是出現了敗血症, 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所致。 其高發的時期是分娩後和產褥期,

由於抵抗力低下, “坐月子”護理不當, 使得感染發生或者加重, 產婦和家屬對這類情況重視不夠, 從而延誤了病情的診治。

6、妊娠合併心臟病、圍生期心肌病

孕期和分娩時由於血容量的變化, 心臟負擔加重, 如果原有心臟疾病的孕產婦, 容易發生心力衰竭, 引起死亡。 比如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疾病心臟病、圍生期心肌病、心肌炎等。

7、妊娠合併重症肝炎、妊娠合併急性脂肪肝

懷孕的任何時候都可能感染肝炎病毒, 以乙肝最為常見。 孕期由於生理變化, 肝臟對病毒的抵抗力下降, 部分肝炎可發展為重症肝炎, 這時候就有死亡危險了。 至於妊娠合併急診脂肪肝, 是妊娠期特發的原因不明的少見的肝功能衰竭疾病,

病情進展迅速, 死亡率高。

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歸功於不斷完善的健康系統和日新月異的經濟水準。 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依然崎嶇。 柳葉刀的這篇研究指出了中國的孕產婦保健地區間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中部孕產婦保健同樣重要

很多人的意識裡, 認為西部的地區經濟水準低, 所以對應的衛生醫療條件差。 其實, NO!

這篇研究顯示, 2010年中部地區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雖然稍高於西部地區(中部地區人均25100元 VS 西部地區22700元), 但中部地區一些省份的貧困人口甚至多於西部的許多省份。 根據2013年發佈的第五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 中部地區產婦接受至少5次產檢的比例在東中西三個區域中最低。 中部地區城市地區68.6%,

農村地區55.2%;而西部地區城市78.3%, 農村57.1%。

除此之外, 每1000人中有資質的醫生, 西部地區多於中部地區。 這個結果預示著孕產婦保健在中西部同樣重要。

二、西部孕產婦保健的特殊性

中國有超過2.5億人的農村去城市去尋求更好的工作, 這些人中大部分來自西部。 對於他們而言, 可承擔的起的孕產婦保健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因為醫療保險和其他一些孕產婦保健權利, 省或自治區之間不能相互轉移。 因此, 針對目標人群, 通過精准扶貧, 以滿足不同的貧困和弱勢群體中的孕產婦保健, 對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至關重要。

中國正處於可持續性發展的進程中, 在衛生保健系統也要兼顧落後地區。 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專案的開展。 孕產婦保健系統尚未完整建立,提高中西部母嬰健康教育,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glo/article/PIIS2214-109X(17)30138-9/fulltext

征 稿

孕產婦保健系統尚未完整建立,提高中西部母嬰健康教育,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glo/article/PIIS2214-109X(17)30138-9/fulltext

征 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