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深科創走廊東莞規劃出爐,松山湖擔當重要角色!

重磅消息

東莞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

又邁出了一大步!

廣深科創走廊東莞段規劃出爐!

涉及85個項目、逾2000億投資!

其中

松山湖高新區納入省十大核心創新平臺之一

而即將在松山湖片區規劃建設的中子科學城

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37個節點之列

10月12日下午, 東莞市召開推進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工作動員暨系列重大科技創新專案及規劃發佈會議, 介紹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東莞段規劃情況, 解讀“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版”計畫, 啟動廣深高速創新資源帶建設, 發佈中子科學城概念規劃, 拉開了東莞新一輪創新驅動發展大幕。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呂業升出席會議並作講話, 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對廣東工作重要批示精神, 搶抓省委省政府建設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重大戰略機遇, 舉全市之力推進創新走廊建設, 推動東莞向創新型一線城市挺進, 在廣東建設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中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貢獻。

不久的將來, 你可以驕傲地告訴別人

我們生活在創新型的一線城市——東莞

省級規劃:

東莞“兩核九節點”被納入

今年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完善區域協同創新體制機制, 打造廣深科技創新走廊。 9月, 廣東省委常委會議原則通過《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 會議進一步強調, 廣州、深圳、東莞要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 規劃範圍內的所有產業、專案都要圍繞創新進行佈局, 把重點創新戰略平臺和創新節點一個一個建設起來。

按照省級《規劃》,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將構建“一廊聯動、十核驅動、多點支撐”的空間格局。

其中, “一廊”即三市將連成一個產業聯動、空間聯結、功能貫穿的創新經濟帶。

“十核”即十大核心創新平臺, 將構建科技創新重要空間載體, 打造全球頂尖科技產業創新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 東莞松山湖和濱海灣新區均被列入其中。

“多節點”即37個創新節點, 分別為廣州13個、深圳15個和東莞9個。 其中, 東莞9個節點又分為創新研髮型節點、創新制造型節點和創新服務型節點三類, 具體包括中子科學城、長安科技商務區、東莞生態園、石鼓片區、東部工業園、銀瓶創新園、沙田臨港現代產業帶、水鄉新城和虎門北站片區等。

市級規劃:

三條創新帶+33個創新節點

按照我市規劃, 在省提出東莞“兩核九節點”的基礎上, 東莞進一步在全市構建“一廊兩核三帶多節點”的創新發展空間格局。 這也與東莞創新驅動升級版行動計畫的空間佈局嚴絲合縫。

“兩核”

謀劃建設濱海灣新區創新核心

強化松山湖高新區創新引領作用

松山湖作為全球性科技園區、國家科技創新策源地

接下來,將綜合國家科學中心

服務于成果轉化的相關研發、設計中心

助力東莞實現更高水準發展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的核心戰略

廣深高速、沿江高速+莞深高速+廣深鐵路創新帶

三帶

將沿廣深高速、沿江高速

莞深高速、廣深鐵路

以交通幹道組織串聯創新活動

不僅如此,在不久的將來

莞深快軌松山湖段、有軌電車

松山湖第二通道、莞番高速、機場

都將相繼在松山湖落成並通車

越來越便利的交通

會把松山湖和東莞、和廣州、和深圳

聯繫得更加緊密

科技創新走廊沿線創新節點

多節點

集聚了大量的優質創新資源

重點加強與廣州、深圳臨界地區的節點建設

2個核心創新平臺

9個省級創新節點

24個市級創新節點

而在昨日的大會上

備受期待的中子科學城也揭開了神秘面紗

會議發佈了中子科學城概念規劃初步設想

現在,讓我們一起先睹為快

劍指國家科技創新策源地

中子科學城規劃面積45.7平方公里,包括松山湖南部片區、大朗象山片區以及中子源片區,將在中子源等大裝置及其他創新要素的帶動下,建設成為珠三角大裝置集群核心;國家級科技創新策源地;廣深走廊聯合創新、開放創新、集成創新中心。未來將吸引16萬-18萬的就業人口。

-高素質人才將佔據八成-

中子科學城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戰略節點,也是松山湖片區實施“1+6”統籌聯動組團發展戰略的重點發展先行區。在中子源等大裝置及其他創新要素的帶動下,科學城提出發展三大目標:珠三角大裝置集群核心,國家級科技創新策源地,廣深走廊聯合創新、開放創新、集成創新中心。

從區位特點看,這裡空間資源比較充足,規劃面積45.7平方公里,包括松山湖南部片區8.9平方公里、大朗象山片區11.8平方公里以及中子源片區25平方公里。同時交通區位潛力優勢巨大,擁有4個高速出入口,以及兩條城際線、三條軌道線。

接下來,該區域將構建大科學裝置集群,即引入同步輻射光源等裝置,與中子源協同互補。同時,集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企業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眾創空間、檢驗檢測中心等,形成“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孵化-中試”全週期創新生態鏈。

未來,東莞中子科學城將吸引16萬-18萬的就業人口,12萬-15萬的居住人口。據初步估算,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高素質人才約占就業總人口的80%。因此,該區域也將構建適宜創新、吸引全世界人才棲居的高品質社區,提供功能複合創新服務和生活服務,以及適於交往的公共空間和國際化的配套設施、環境品質。

-打造一軸兩核創新佈局-

按照規劃,打造中子科學城,首要任務是建設高水準的軌道交通。目前,規劃建議引入莞深快軌、中虎龍城際,與東莞軌道交通5號線共同構築區域性軌道樞紐站;調整東莞軌道交通5號線位(環湖路調整至美景路),為象山片區城市更新注入動力;在骨幹路網建設方面,規劃建議增加四條縱向聯繫通道和啟動環莞快速三期建設。

其次,科學城將打造一條創新中軸、兩個發展核心。其中一條創新中軸是指北接東莞理工和大學創新城,南至深圳光明新區的象和路,未來將提供孵化器、眾創空間、創意集市等多類型創新要素。

兩個核心,則是指複合城市中心和大裝置創新中心。前者位於桃源公園和美景路之間,用地面積約1.8平方公里,主要滿足全天休閒消費、辦公商務需求;後者位於象和路南端、巍峨山腳下,面積約3.0公里,主要為承載大裝置核心、研發試驗和綜合服務,未來這裡也將引入南方光源及其他大裝置。

為了發揮良好的自然資源,營造“開門見桃源、山水城交融”的景觀格局,規劃還準備建設環湖綠帶、松木山水、水廠路等三條濱水休閒帶,以及一個巍峨山郊野公園。同時,科學城內部還將劃分7個特色慢行社區,引導居民採用公交、步行、騎行等方式出行。

為了實現這個“小目標”

東莞將投入超過2000億元

主要用於......

廣深高速沿線景觀品質提升

▽ 十大提升專項,總投資約60億元 ▽

創新專案85個

▽ 東莞市科技創新建設專案分佈圖 ▽

我市將實施

東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中科資訊港等

85個創新項目,其總投資約達2009億元

85個創新項目中

松山湖占了11個

如下表所示

廣深高速沿線“三舊”連片改造

▽ 12個改造,總投資約290億元 ▽

現在,你是不是已經按捺不住

歡呼雀躍的內心了

東莞再一次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

讓我們一起期待東莞的未來、松山湖的未來

為東莞、為松山湖點贊、加油!

【幸福松山湖熱點索引】

松山湖作為全球性科技園區、國家科技創新策源地

接下來,將綜合國家科學中心

服務于成果轉化的相關研發、設計中心

助力東莞實現更高水準發展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的核心戰略

廣深高速、沿江高速+莞深高速+廣深鐵路創新帶

三帶

將沿廣深高速、沿江高速

莞深高速、廣深鐵路

以交通幹道組織串聯創新活動

不僅如此,在不久的將來

莞深快軌松山湖段、有軌電車

松山湖第二通道、莞番高速、機場

都將相繼在松山湖落成並通車

越來越便利的交通

會把松山湖和東莞、和廣州、和深圳

聯繫得更加緊密

科技創新走廊沿線創新節點

多節點

集聚了大量的優質創新資源

重點加強與廣州、深圳臨界地區的節點建設

2個核心創新平臺

9個省級創新節點

24個市級創新節點

而在昨日的大會上

備受期待的中子科學城也揭開了神秘面紗

會議發佈了中子科學城概念規劃初步設想

現在,讓我們一起先睹為快

劍指國家科技創新策源地

中子科學城規劃面積45.7平方公里,包括松山湖南部片區、大朗象山片區以及中子源片區,將在中子源等大裝置及其他創新要素的帶動下,建設成為珠三角大裝置集群核心;國家級科技創新策源地;廣深走廊聯合創新、開放創新、集成創新中心。未來將吸引16萬-18萬的就業人口。

-高素質人才將佔據八成-

中子科學城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戰略節點,也是松山湖片區實施“1+6”統籌聯動組團發展戰略的重點發展先行區。在中子源等大裝置及其他創新要素的帶動下,科學城提出發展三大目標:珠三角大裝置集群核心,國家級科技創新策源地,廣深走廊聯合創新、開放創新、集成創新中心。

從區位特點看,這裡空間資源比較充足,規劃面積45.7平方公里,包括松山湖南部片區8.9平方公里、大朗象山片區11.8平方公里以及中子源片區25平方公里。同時交通區位潛力優勢巨大,擁有4個高速出入口,以及兩條城際線、三條軌道線。

接下來,該區域將構建大科學裝置集群,即引入同步輻射光源等裝置,與中子源協同互補。同時,集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企業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眾創空間、檢驗檢測中心等,形成“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孵化-中試”全週期創新生態鏈。

未來,東莞中子科學城將吸引16萬-18萬的就業人口,12萬-15萬的居住人口。據初步估算,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高素質人才約占就業總人口的80%。因此,該區域也將構建適宜創新、吸引全世界人才棲居的高品質社區,提供功能複合創新服務和生活服務,以及適於交往的公共空間和國際化的配套設施、環境品質。

-打造一軸兩核創新佈局-

按照規劃,打造中子科學城,首要任務是建設高水準的軌道交通。目前,規劃建議引入莞深快軌、中虎龍城際,與東莞軌道交通5號線共同構築區域性軌道樞紐站;調整東莞軌道交通5號線位(環湖路調整至美景路),為象山片區城市更新注入動力;在骨幹路網建設方面,規劃建議增加四條縱向聯繫通道和啟動環莞快速三期建設。

其次,科學城將打造一條創新中軸、兩個發展核心。其中一條創新中軸是指北接東莞理工和大學創新城,南至深圳光明新區的象和路,未來將提供孵化器、眾創空間、創意集市等多類型創新要素。

兩個核心,則是指複合城市中心和大裝置創新中心。前者位於桃源公園和美景路之間,用地面積約1.8平方公里,主要滿足全天休閒消費、辦公商務需求;後者位於象和路南端、巍峨山腳下,面積約3.0公里,主要為承載大裝置核心、研發試驗和綜合服務,未來這裡也將引入南方光源及其他大裝置。

為了發揮良好的自然資源,營造“開門見桃源、山水城交融”的景觀格局,規劃還準備建設環湖綠帶、松木山水、水廠路等三條濱水休閒帶,以及一個巍峨山郊野公園。同時,科學城內部還將劃分7個特色慢行社區,引導居民採用公交、步行、騎行等方式出行。

為了實現這個“小目標”

東莞將投入超過2000億元

主要用於......

廣深高速沿線景觀品質提升

▽ 十大提升專項,總投資約60億元 ▽

創新專案85個

▽ 東莞市科技創新建設專案分佈圖 ▽

我市將實施

東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中科資訊港等

85個創新項目,其總投資約達2009億元

85個創新項目中

松山湖占了11個

如下表所示

廣深高速沿線“三舊”連片改造

▽ 12個改造,總投資約290億元 ▽

現在,你是不是已經按捺不住

歡呼雀躍的內心了

東莞再一次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

讓我們一起期待東莞的未來、松山湖的未來

為東莞、為松山湖點贊、加油!

【幸福松山湖熱點索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