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家來看看:榮縣農村改革 到底改了啥?

導 語

“改革關頭勇者勝”。 2016年2月, 榮縣被確定為省級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 農村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那麼, 到底改了啥?給咱帶來哪些影響?

勇為人先

試點破冰

農村改革迸活力

榮縣圍繞盤活農村土地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房屋所有權、小型水利設施使用權五大產權, 深入推進9個中省改革試點專案,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 創新財政投入方式, 優化農業經營體制機制, 不斷啟動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 全力推動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建設, 力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盤活集體資產股權

在雙石鎮金台村、高山鎮清水寺村成功推行“量化資產-組建公司(專合社)-按章配股-頒發股權證”集體資產股份化改造模式的基礎上, 拓展試點範圍, 創新資源開發、入股帶動、專案帶動、服務創收、資產經營、用活產業周轉金等六大方式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預計年底20個試點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將達2萬元以上。

2015年11月,雙石鎮金台村登記註冊了榮縣金台集體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村委會和村民持股“三七開”,再分別按照人口股、土地股、民生股和貢獻股分配到全村3567人,並入股四川巴爾農牧有限公司,發展生豬、花卉、養魚和鄉村旅遊等產業,多管齊下的經營模式讓農民成為最大受益者。

放活土地經營權

以土地流轉為主要方式,試點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經營,先後在復興鄉蔡家灣村、高山鎮清水寺村、雙古鎮四合廠村、長山鎮雙河村等地成立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採取“大園區小業主”的產業發展模式及“土地、農產品雙保底+二次返利”的利益分配方式,推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全縣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11萬畝。

@復興鄉土地股份專合社社員曾孟庸:

我把家裡的承包地和荒地入股了土地專合社,種植西瓜和南瓜,去年西瓜賣了5萬元,年底每畝地還分紅100元。這個土地股份專合社對我們農民的幫助很大。

農村改革離不開金融的支持,榮縣創新財政支農機制。建立2893萬元的風險補償金,創新農村產權抵押融資、信用保證保險貸款、小微企業“助保貸”、“惠農貸”、扶貧小額信用貸款等涉農金融產品,增加授信額度達3億元,實現融資近1.9億元。

折股量化助力脫貧攻堅

創新財政專案資金量化參股方式,採取“政府+龍頭企業+專合社+貧困戶”合作模式,建立支農專案資產收益和財政扶貧資金投資收益扶貧新機制。

在鐵廠鎮、雙石鎮等4個鄉鎮試點,將450萬元財政支農資金優先量化給3個專合社的400餘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股四川巴爾農牧集團、綠茗春茶葉公司等3戶龍頭企業,採取“保息+分紅”方式,發展生豬、茶葉產業,保障持股貧困戶優先收益權,帶動貧困戶年收入增加370元/人。

@鐵廠鎮山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向桂容:

我們去年全家占這個扶貧項目4股,分紅1480元,對我們全家的幫助真的很大。

龍頭企業、專合社通過參股經營、吸納就業等形式連結貧困戶520戶1509人,帶動脫貧340戶1161人。建立起支農專案資產收益和財政扶貧資金投資收益扶貧新機制,真正實現“米少也能做大餐”。

“十三五”時期,榮縣將全面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用”五大發展理念,規劃建成“一環兩廊十園區”。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隨著農村改革進入深水區

榮縣將乘風破浪

突出農業供給側改革

奮力前行

為農業農村經濟注入發展新動力增添新活力

掀起榮縣農村全面深化改革新熱潮

全媒體記者 塗光葫 楊泉/圖文

精彩回顧

2015年11月,雙石鎮金台村登記註冊了榮縣金台集體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村委會和村民持股“三七開”,再分別按照人口股、土地股、民生股和貢獻股分配到全村3567人,並入股四川巴爾農牧有限公司,發展生豬、花卉、養魚和鄉村旅遊等產業,多管齊下的經營模式讓農民成為最大受益者。

放活土地經營權

以土地流轉為主要方式,試點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經營,先後在復興鄉蔡家灣村、高山鎮清水寺村、雙古鎮四合廠村、長山鎮雙河村等地成立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採取“大園區小業主”的產業發展模式及“土地、農產品雙保底+二次返利”的利益分配方式,推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全縣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11萬畝。

@復興鄉土地股份專合社社員曾孟庸:

我把家裡的承包地和荒地入股了土地專合社,種植西瓜和南瓜,去年西瓜賣了5萬元,年底每畝地還分紅100元。這個土地股份專合社對我們農民的幫助很大。

農村改革離不開金融的支持,榮縣創新財政支農機制。建立2893萬元的風險補償金,創新農村產權抵押融資、信用保證保險貸款、小微企業“助保貸”、“惠農貸”、扶貧小額信用貸款等涉農金融產品,增加授信額度達3億元,實現融資近1.9億元。

折股量化助力脫貧攻堅

創新財政專案資金量化參股方式,採取“政府+龍頭企業+專合社+貧困戶”合作模式,建立支農專案資產收益和財政扶貧資金投資收益扶貧新機制。

在鐵廠鎮、雙石鎮等4個鄉鎮試點,將450萬元財政支農資金優先量化給3個專合社的400餘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股四川巴爾農牧集團、綠茗春茶葉公司等3戶龍頭企業,採取“保息+分紅”方式,發展生豬、茶葉產業,保障持股貧困戶優先收益權,帶動貧困戶年收入增加370元/人。

@鐵廠鎮山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向桂容:

我們去年全家占這個扶貧項目4股,分紅1480元,對我們全家的幫助真的很大。

龍頭企業、專合社通過參股經營、吸納就業等形式連結貧困戶520戶1509人,帶動脫貧340戶1161人。建立起支農專案資產收益和財政扶貧資金投資收益扶貧新機制,真正實現“米少也能做大餐”。

“十三五”時期,榮縣將全面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用”五大發展理念,規劃建成“一環兩廊十園區”。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隨著農村改革進入深水區

榮縣將乘風破浪

突出農業供給側改革

奮力前行

為農業農村經濟注入發展新動力增添新活力

掀起榮縣農村全面深化改革新熱潮

全媒體記者 塗光葫 楊泉/圖文

精彩回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