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秦嶺號稱龍脊,以72峪為最!西安49峪都是啥?

國之龍脈自昆侖起, 唯秦嶺號龍脊, 以終南最為勝。 秦嶺崇山峻嶺, 北麓千溝萬壑, 陝境之內, 《水經注》載, 唯以72峪最為勝, 渭南25峪, 寶雞6峪。 勝境終南, 又名南山, 坐擁西安, 古為天柱, 與天地同載, 固有“壽比南山一說”其景秀, 古為文人墨客對飲之地。 其谷幽, 又為修士修習黃老之所, 其勢險, 古為梟雄成王霸之基。 遙望終南, 心中呼:“不負龍脊之謂”。 有峪口49, 奪其盛名者有41峪。 (豐鎬遺子/整理 ;頭條號“睜眼看西安”首發)

【秦嶺】

藍田縣9峪, 以清峪、道溝峪、輞峪、岱峪、小洋峪、東湯峪6峪盛名淵源。

1、清峪:峪口位於藍田縣玉山鎮腰祝村和厚鎮鄉官道村之間, 環山旅遊公路經過清峪口。 又名輕峪。 進峪口約3公里分岔, 往東的溝較短, 通往厚鎮鄉北峪村;岔口往東南方向是清峪, 峪內有清峪廟。

2、道溝峪:峪口位於藍田縣藍田人遺址、玉山鎮和九間房鄉三角地帶。 在環山旅遊公路上, 道溝峪和流峪已經合會。

西漢末年, 王莽追殺劉秀, 劉秀逃自峪前, 見前有大山阻隔, 後有重兵追殺, 急中生智, 命大家將鞋倒穿著藏入峪中。 王莽追至峪口見腳印朝外, 又見巨岩壁立, 難以藏身, 便調師轉回。 便有了“倒回峪”, “萬軍回”之名。 從玉山鎮前程村下環山旅遊公路往東約1公里分岔, 向東是道溝峪, 向南是流峪。 道溝峪自下而上呈向東偏南走向, 可到灞河源頭。 這峪內產黃金。

3、流峪:峪口位於藍田縣藍田人遺址、玉山鎮和九間房鄉三角地帶。 從玉山鎮前程村下環山旅遊公路, 拐向省道S101, 南行約3公里到九間房鄉峪口村, 再行約1公里到柿園子村。 相傳漢高祖入武關, 兵分二道, 一出藍關, 一出此地。 流峪, 一作“劉峪”又稱“留峪”, 峪內有登天門,

登天梯, 天池, 天河瀑布, 龍宮瀑布, 仙遊瀑布, 飛峽瀑布, 遇仙亭, 野風寨, 猴頭山, 象山, 古宅探秘風景區。 傳說張果老就是在此池邊升天的。

4、賽峪:峪口位於藍田縣普化鎮韓門寨村, 環山旅遊公路經過峪口。 賽峪長度較短, 大部分屬王順山國家森林公園。 王順山, 又名玉山、藍田山, 海拔2324米。 “玉山並秀”是藍田八景之一。

5、輞峪:峪口位於藍田縣藍關鎮榆林村東, 環山旅遊公路與滬陝高速公路交叉口以西。 因峪內瀑布溪流, 河水旋轉如輞, 故名輞川。 峪內有輞河峽谷, 可到錫水廟和輞川溶洞。 輞川鄉往南有董家岩瀑布。 “輞川煙雨”是藍田八景之一, 唐代大詩人王維別墅就在這裡。

6、岱峪:峪口位於藍田縣焦岱鎮。 從焦岱鎮下環山旅遊公路, 南行約2公里(未到小寨鄉關廟村)分岔,

東面去岱峪, 西面往小洋峪。

7、小洋峪:峪口位於藍田縣焦岱鎮。 從焦岱鎮下環山旅遊公路, 南行約2公里(未到小寨鄉關廟村)分岔, 西面往小洋峪, 東面去岱峪。 沿小洋峪一直往南, 可以到達海拔2224米的雲臺山。

8、大洋峪:峪口位於藍田縣焦岱鎮。 從焦岱鎮下環山旅遊公路即到峪口。 沿大洋峪一直往南, 可以到達海拔2224米的雲臺山。

9、東湯峪:位於藍田縣西南部, 湯峪鎮在環山旅遊公路南約4公里處。 為與西面寶雞市眉縣的湯峪區別, 稱東湯峪。 湯峪, 古稱石門谷, 以溫泉聞名。 “ 石門湯泉”是藍田八景之一。 峪內開發有“湯峪旅遊風景區”。 從東湯峪可以登頂雲臺山。 沿東湯峪可穿越秦嶺, 到商洛市柞水縣豐北河鄉瓦屋場村,

然後到柞水縣營盤鎮。 是穿越秦嶺的古道之一。

長安區17峪庫峪、扯袍峪、大峪、白道峪、小峪、土門峪、蛟峪、太乙峪、石砭峪、天子峪、抱龍峪、子午峪、白石峪、皇峪、灃峪、祥峪、高冠峪, 均顯盛名。

【終南山】

10、庫峪:峪口位於長安區楊莊街道庫峪口村, 離環山旅遊公路約7公里。 古時叫苦穀,傳說水質苦澀,土人曰苦,後音轉為庫。後來人們才明白,是因為谷中盛產金銀等礦物質; 峪內有太興山人稱“終南第一峰”,頂端有個鐵瓦廟。庫峪是穿越秦嶺的古道之一。沿庫峪可穿越秦嶺,到商洛市柞水縣豐北河鄉王家溝村,然後到柞水縣營盤鎮。

11、扯袍峪:峪口位於長安區楊莊街道汪莊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6公里。傳說太宗李世民於山中行獵,在此龍袍被樹枝扯爛,故名扯袍峪;峪長度僅有幾公里。沿扯袍峪往南,可到人頭山(峰)。

12、大峪:峪口位於長安區引鎮大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6公里。原名義谷,後人稱大義穀,簡化為大穀。峪的西面由北向南依次有冷水泉、嘉五台、蓮花洞等景點。沿大峪可穿越秦嶺,到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是穿越秦嶺的古道之一。

13、白道峪:峪口位於長安區引鎮白道峪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5公里。峪長度僅有幾公里。沿白道峪往南,可到冷水泉和嘉五台。嘉五台人稱“小華山”。裡面有個民國的集中營。

14、小峪:峪口位於長安區王莽街道鄭家坡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5公里。原名錫谷,較大峪小,又由錫谷諧音成小峪; 。沿小峪可穿越秦嶺,到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是穿越秦嶺的古道之一。

15、土門峪:峪口位於長安區王莽街道土門峪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3公里。峪內有二龍塔和天池寺。峪短,南面是翠華山。

16、蛟峪:峪口位於長安區太乙宮街道辦事處環山旅遊公路東約2公里處。相傳曾有二惡龍纏鬥於此,攪得蛟峪山周圍雞犬不寧,後造此塔以鎮之。故名蛟峪,峪短,南面是翠華山,峪內二龍塔就是鎮壓惡蛟的。。

17、太乙峪:位於長安區太乙宮街道辦事處。傳漢武帝到太乙湫池祭太一神、建太乙宮,谷隨宮名太乙峪;峪內有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頂端有天池,沿太乙峪經終南山可穿越秦嶺,到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是穿越秦嶺的古道之一。

18、康峪:峪口位於長安區五台街道新農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從康峪可到海拔1688米的南五台。

19、石砭峪:峪口位於長安區五台街道星火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古名石鱉峪,以穀口有巨石如鱉得名,後諧音石砭峪;峪內有石砭峪水庫、熊溝、大瓢溝、小瓢溝、青岔溝、天池寺、馬勺溝、羅漢坪。

20、天子峪:峪口位於長安區子午街道辦事處王莊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2公里。因傳說唐朝一太子在此峪中出生,得名天子峪。峪口內分岔為東天子峪和西天子峪。西天子峪內有我國佛教華嚴宗的發祥地之一至相寺。

21、抱龍峪:峪口位於長安區子午街道辦事處抱石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2公里。因傳說在天子峪出生的唐朝太子從此峪抱回長安,得名抱龍峪;峪內有盤道寺、唐王寨、石門冰瀑。

22、子午峪:峪口位於長安區子午街道辦事處子午西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古稱北方為子,南方為午,此峪正對唐長安城中軸線,故名子午峪。峪口有左宗棠石橋,土地廟、金仙觀。是穿越秦嶺的古道之一。

23、皇峪:峪口位於長安區灃峪口東約2公里處,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唐代皇帝在此建有翠微宮,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臨終之地;峪內有黃峪寺。沿黃峪可上清華山,山上有個大臥佛。

24、灃峪:西萬可到峪口,以灃河發源此穀得名灃峪。峪內有淨業寺、九龍潭、觀音山、連珠潭、蛤蟆溝、老油坊,黎源枰、喂子坪、雞窩子。是穿越秦嶺的古道之一。現在是通四川的210國道。

25、祥峪:峪口位於長安區東大街道辦事處祥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傳說觀音菩薩在此顯聖,視為祥瑞,故名祥峪。峪內有祥峪森林公園。沿祥峪上行,然後往東可到灃峪喂子坪。

26、高冠峪:處於西安市長安區和戶縣交界處,峪口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穀之右側有一座高聳的秀峰,形似頭戴高帽的巨人,故名高冠峪。峪內有高冠瀑布,沿高冠峪可穿越秦嶺,到安康市寧陝縣廣貨街鎮鐵橋村。

鄠邑區13峪,以紫閣峪、太平峪、鴿勃峪、烏桑峪、黃柏峪、化羊峪、曲峪、澇峪、栗裕、潭峪、甘峪11峪最為顯赫。

【西安49峪】

27、紫閣峪:峪口位於戶縣草堂鎮杜家莊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因其內的紫閣山而得名紫閣峪。紫閣峪內紫閣峰上有唐代敬德塔。

28、神水峪:峪口位於戶縣草堂鎮太平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神水峪在紫閣峪與太平峪之間。峪內有水一道,恍似天來,故名神水,萬花山位於神水峪南面。

29、太平峪:峪口位於戶縣草堂鎮太平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因隋朝皇帝在此建太平宮而得名太平峪。峪內有萬花山瀑園、西寺溝、重雲山、情侶溪、太平國家森林公園。

30、烏桑峪:峪口位於戶縣龐光鎮烏西村東,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烏桑峪因烏桑樹成林得名烏桑峪,東鄰太平峪,西鄰黃柏峪。峪內有天生橋是一座天然花崗岩石橋,當地人也叫它仙人橋。。

31、黃柏峪:峪口位於戶縣龐光鎮李家莊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因山谷內柏樹多而得名黃柏峪。從黃柏峪可穿越至太平峪大南溝。

32、化羊峪:峪口位於戶縣龐光鎮化豐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因峪口有化羊廟而得名,化羊廟又稱化羊宮、華陽觀、東嶽廟等,現存的東嶽獻殿為陝西省內保存的為數不多元代建築; 峪內有金峰寺和化羊廟。

33、曲峪:峪口位於戶縣石井鎮潭峪口村附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因穀道彎曲不直而得名曲峪。東面有將軍山,峪內有古棧道、大竹園。

34、潭峪:峪口位於戶縣石井鎮潭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 相傳早年峪中盛產珍貴的檀木,稱之為檀峪,沒想到南山也產這種珍貴的木材,老以為只有西南才有檀木。民國時期誤“檀”為“潭”,延誤至今。潭峪西面有九華山。

35、竹峪:峪口位於戶縣石井鎮柿園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因早年盛產竹子而得名,竹峪。竹峪長度短。

36、皂峪:峪口位於戶縣石井鎮皂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峪口兩側分列千年古刹極樂寺和新建雷音寺。皂峪東面有九華山。

37、栗峪:峪口位於戶縣石井鎮栗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因峪內板栗樹較多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李淵曾在大悲寺誦經,因犯龍顏,被貶晉地,後插旗造反,滅隋興唐,當地人為紀念李淵,將該峪叫李淵溝,又怕隋軍查抄,遂取李諧音“栗”,叫栗峪。。

38、澇峪:峪口位於戶縣石井鎮澇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兩澇河往上分為東澇峪和西澇峪,西漢高速公路沿澇峪穿越秦嶺。峪內有黑虎嘴、鳳凰山、郭家山、清涼山、五泉嶺、栗園坪、郭清溝、黑山岔、朱雀國家森林公園。

39、甘峪:峪口位於戶縣蔣村鎮甘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甘峪河發源秦嶺北麓,主河發源于首陽山,甘峪河水質清澈甘甜,是西安市黑河供水水源地之一,峪內有鳳凰山、清涼山,首陽山。首陽山是秦嶺第三主峰,海拔2720米。史載,商周交兵時,商朝上大夫伯夷、叔齊阻攔周武王大軍未果,逐南行入首陽山隱居,采薇而食,義不食周粟。每天清晨迎受第一束朝陽,歎日:“奇哉美哉首陽山”,故首陽山而得名。

周至縣11峪,以耿峪、赤峪、田峪、就峪、黑峪、西駱峪、竹峪7峪最為驚豔。

【秦嶺峪口】

40、耿峪:分小耿峪和大耿峪。峪口位置不同。小耿峪口位於周至縣九峰鄉虎峰村東,大耿峪口位於周至縣九峰鄉虎峰村西,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 《後漢書》記載,東漢時馬援進駐上林苑開墾荒地,並且出售土地。志書記載:耿峪,東漢時馬援出售官地,耿姓人只用百兩紋銀買下了此穀土地。初不知穀深,後來才知穀深百里。因耿姓得名耿峪。峪內有西觀音山,可到首陽山。

41、赤峪:峪口位於周至縣集賢鎮赤峪村附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赤峪在民間又叫赤峪溝,是赤峪是秦嶺國家植物園的組成部分。峪內有七石一間廟、新開山廟、管耳洞等,傳聞杜甫曾數次登臨赤峪。

42、田峪:峪口位於周至縣集賢鎮殿鎮村西,離環山旅遊公路約2公里。田峪南端是秦嶺梁,南段保存有2萬公頃的原始森林,有大量的珍稀動植物,如羚牛、金絲猴等。峪內有四十裡峽谷、野牛河瀑布、旺子溝溶洞、光頭山石林等景觀。峪口西側是樓觀台老子文化旅遊城和樓觀台森林公園,東側有元始台和仰天池景區。秦嶺國家植物園一期工程在峪內建成。田峪發現罕見“死亡之花”水晶蘭。

43、就峪:峪口位於周至縣樓觀鎮樓觀西堡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就峪南端是四方台。峪口有西樓觀景區,景點有大陵山、老子墓、王母宮等。就峪與馬岔溝銜接處有小太白景區。

44、團標峪:峪口位於周至縣樓觀鎮團標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相傳,此峪一種叫彪的大蟲成群起堆,禍害當地百姓,黃巢起義軍打死大蟲,百姓安樂。為紀念起義軍的好處,改此峪為團彪峪。峪內峪內有12座寺廟,傳說始建于隋末唐初,依山就勢,星羅棋佈,有 十二天門 之稱。...。

45、黃池峪:峪口位於周至縣樓觀鎮上黃池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黃池峪最早叫黃巢峪,相傳黃巢起義失敗後在這裡避難療傷,他藏身之洞當地人稱黃巢洞。黃池峪是一個小峪向東可穿越至就峪,往西經代王廟可到黑峪。

46、黑峪:黑峪中的河流為黑河。黑峪也叫黑水峪,峪口位於周至縣樓觀鎮上黃池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峪內有仙游寺、黑河水庫。明末起義軍帶頭大哥高迎祥就是在此地被活捉

47、西駱峪:峪口位於周至縣駱峪鄉駱峪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2公里。駱峪是大禹祖父崇國國君大駱的封地,故而得名。峪內有多處儻駱古道棧道遺跡。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48、車峪:峪口位於周至縣翠峰鄉車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邊的東紅村約4公里。峪內有索姑娘娘廟、唐王井、煎茶坪、王婆廟。峪南端有1773米的翠峰山。

49、泥峪:峪口位於寶雞市眉縣和西安市周至縣交界處,離環山旅遊公路約6公里。峪內有龍潭、雙龍洞、仙人墓、石門一線天、石林。

古時叫苦穀,傳說水質苦澀,土人曰苦,後音轉為庫。後來人們才明白,是因為谷中盛產金銀等礦物質; 峪內有太興山人稱“終南第一峰”,頂端有個鐵瓦廟。庫峪是穿越秦嶺的古道之一。沿庫峪可穿越秦嶺,到商洛市柞水縣豐北河鄉王家溝村,然後到柞水縣營盤鎮。

11、扯袍峪:峪口位於長安區楊莊街道汪莊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6公里。傳說太宗李世民於山中行獵,在此龍袍被樹枝扯爛,故名扯袍峪;峪長度僅有幾公里。沿扯袍峪往南,可到人頭山(峰)。

12、大峪:峪口位於長安區引鎮大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6公里。原名義谷,後人稱大義穀,簡化為大穀。峪的西面由北向南依次有冷水泉、嘉五台、蓮花洞等景點。沿大峪可穿越秦嶺,到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是穿越秦嶺的古道之一。

13、白道峪:峪口位於長安區引鎮白道峪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5公里。峪長度僅有幾公里。沿白道峪往南,可到冷水泉和嘉五台。嘉五台人稱“小華山”。裡面有個民國的集中營。

14、小峪:峪口位於長安區王莽街道鄭家坡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5公里。原名錫谷,較大峪小,又由錫谷諧音成小峪; 。沿小峪可穿越秦嶺,到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是穿越秦嶺的古道之一。

15、土門峪:峪口位於長安區王莽街道土門峪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3公里。峪內有二龍塔和天池寺。峪短,南面是翠華山。

16、蛟峪:峪口位於長安區太乙宮街道辦事處環山旅遊公路東約2公里處。相傳曾有二惡龍纏鬥於此,攪得蛟峪山周圍雞犬不寧,後造此塔以鎮之。故名蛟峪,峪短,南面是翠華山,峪內二龍塔就是鎮壓惡蛟的。。

17、太乙峪:位於長安區太乙宮街道辦事處。傳漢武帝到太乙湫池祭太一神、建太乙宮,谷隨宮名太乙峪;峪內有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頂端有天池,沿太乙峪經終南山可穿越秦嶺,到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是穿越秦嶺的古道之一。

18、康峪:峪口位於長安區五台街道新農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從康峪可到海拔1688米的南五台。

19、石砭峪:峪口位於長安區五台街道星火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古名石鱉峪,以穀口有巨石如鱉得名,後諧音石砭峪;峪內有石砭峪水庫、熊溝、大瓢溝、小瓢溝、青岔溝、天池寺、馬勺溝、羅漢坪。

20、天子峪:峪口位於長安區子午街道辦事處王莊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2公里。因傳說唐朝一太子在此峪中出生,得名天子峪。峪口內分岔為東天子峪和西天子峪。西天子峪內有我國佛教華嚴宗的發祥地之一至相寺。

21、抱龍峪:峪口位於長安區子午街道辦事處抱石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2公里。因傳說在天子峪出生的唐朝太子從此峪抱回長安,得名抱龍峪;峪內有盤道寺、唐王寨、石門冰瀑。

22、子午峪:峪口位於長安區子午街道辦事處子午西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古稱北方為子,南方為午,此峪正對唐長安城中軸線,故名子午峪。峪口有左宗棠石橋,土地廟、金仙觀。是穿越秦嶺的古道之一。

23、皇峪:峪口位於長安區灃峪口東約2公里處,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唐代皇帝在此建有翠微宮,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臨終之地;峪內有黃峪寺。沿黃峪可上清華山,山上有個大臥佛。

24、灃峪:西萬可到峪口,以灃河發源此穀得名灃峪。峪內有淨業寺、九龍潭、觀音山、連珠潭、蛤蟆溝、老油坊,黎源枰、喂子坪、雞窩子。是穿越秦嶺的古道之一。現在是通四川的210國道。

25、祥峪:峪口位於長安區東大街道辦事處祥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傳說觀音菩薩在此顯聖,視為祥瑞,故名祥峪。峪內有祥峪森林公園。沿祥峪上行,然後往東可到灃峪喂子坪。

26、高冠峪:處於西安市長安區和戶縣交界處,峪口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穀之右側有一座高聳的秀峰,形似頭戴高帽的巨人,故名高冠峪。峪內有高冠瀑布,沿高冠峪可穿越秦嶺,到安康市寧陝縣廣貨街鎮鐵橋村。

鄠邑區13峪,以紫閣峪、太平峪、鴿勃峪、烏桑峪、黃柏峪、化羊峪、曲峪、澇峪、栗裕、潭峪、甘峪11峪最為顯赫。

【西安49峪】

27、紫閣峪:峪口位於戶縣草堂鎮杜家莊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因其內的紫閣山而得名紫閣峪。紫閣峪內紫閣峰上有唐代敬德塔。

28、神水峪:峪口位於戶縣草堂鎮太平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神水峪在紫閣峪與太平峪之間。峪內有水一道,恍似天來,故名神水,萬花山位於神水峪南面。

29、太平峪:峪口位於戶縣草堂鎮太平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因隋朝皇帝在此建太平宮而得名太平峪。峪內有萬花山瀑園、西寺溝、重雲山、情侶溪、太平國家森林公園。

30、烏桑峪:峪口位於戶縣龐光鎮烏西村東,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烏桑峪因烏桑樹成林得名烏桑峪,東鄰太平峪,西鄰黃柏峪。峪內有天生橋是一座天然花崗岩石橋,當地人也叫它仙人橋。。

31、黃柏峪:峪口位於戶縣龐光鎮李家莊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因山谷內柏樹多而得名黃柏峪。從黃柏峪可穿越至太平峪大南溝。

32、化羊峪:峪口位於戶縣龐光鎮化豐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因峪口有化羊廟而得名,化羊廟又稱化羊宮、華陽觀、東嶽廟等,現存的東嶽獻殿為陝西省內保存的為數不多元代建築; 峪內有金峰寺和化羊廟。

33、曲峪:峪口位於戶縣石井鎮潭峪口村附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因穀道彎曲不直而得名曲峪。東面有將軍山,峪內有古棧道、大竹園。

34、潭峪:峪口位於戶縣石井鎮潭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 相傳早年峪中盛產珍貴的檀木,稱之為檀峪,沒想到南山也產這種珍貴的木材,老以為只有西南才有檀木。民國時期誤“檀”為“潭”,延誤至今。潭峪西面有九華山。

35、竹峪:峪口位於戶縣石井鎮柿園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因早年盛產竹子而得名,竹峪。竹峪長度短。

36、皂峪:峪口位於戶縣石井鎮皂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峪口兩側分列千年古刹極樂寺和新建雷音寺。皂峪東面有九華山。

37、栗峪:峪口位於戶縣石井鎮栗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因峪內板栗樹較多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李淵曾在大悲寺誦經,因犯龍顏,被貶晉地,後插旗造反,滅隋興唐,當地人為紀念李淵,將該峪叫李淵溝,又怕隋軍查抄,遂取李諧音“栗”,叫栗峪。。

38、澇峪:峪口位於戶縣石井鎮澇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不足1公里。兩澇河往上分為東澇峪和西澇峪,西漢高速公路沿澇峪穿越秦嶺。峪內有黑虎嘴、鳳凰山、郭家山、清涼山、五泉嶺、栗園坪、郭清溝、黑山岔、朱雀國家森林公園。

39、甘峪:峪口位於戶縣蔣村鎮甘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甘峪河發源秦嶺北麓,主河發源于首陽山,甘峪河水質清澈甘甜,是西安市黑河供水水源地之一,峪內有鳳凰山、清涼山,首陽山。首陽山是秦嶺第三主峰,海拔2720米。史載,商周交兵時,商朝上大夫伯夷、叔齊阻攔周武王大軍未果,逐南行入首陽山隱居,采薇而食,義不食周粟。每天清晨迎受第一束朝陽,歎日:“奇哉美哉首陽山”,故首陽山而得名。

周至縣11峪,以耿峪、赤峪、田峪、就峪、黑峪、西駱峪、竹峪7峪最為驚豔。

【秦嶺峪口】

40、耿峪:分小耿峪和大耿峪。峪口位置不同。小耿峪口位於周至縣九峰鄉虎峰村東,大耿峪口位於周至縣九峰鄉虎峰村西,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 《後漢書》記載,東漢時馬援進駐上林苑開墾荒地,並且出售土地。志書記載:耿峪,東漢時馬援出售官地,耿姓人只用百兩紋銀買下了此穀土地。初不知穀深,後來才知穀深百里。因耿姓得名耿峪。峪內有西觀音山,可到首陽山。

41、赤峪:峪口位於周至縣集賢鎮赤峪村附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赤峪在民間又叫赤峪溝,是赤峪是秦嶺國家植物園的組成部分。峪內有七石一間廟、新開山廟、管耳洞等,傳聞杜甫曾數次登臨赤峪。

42、田峪:峪口位於周至縣集賢鎮殿鎮村西,離環山旅遊公路約2公里。田峪南端是秦嶺梁,南段保存有2萬公頃的原始森林,有大量的珍稀動植物,如羚牛、金絲猴等。峪內有四十裡峽谷、野牛河瀑布、旺子溝溶洞、光頭山石林等景觀。峪口西側是樓觀台老子文化旅遊城和樓觀台森林公園,東側有元始台和仰天池景區。秦嶺國家植物園一期工程在峪內建成。田峪發現罕見“死亡之花”水晶蘭。

43、就峪:峪口位於周至縣樓觀鎮樓觀西堡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就峪南端是四方台。峪口有西樓觀景區,景點有大陵山、老子墓、王母宮等。就峪與馬岔溝銜接處有小太白景區。

44、團標峪:峪口位於周至縣樓觀鎮團標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相傳,此峪一種叫彪的大蟲成群起堆,禍害當地百姓,黃巢起義軍打死大蟲,百姓安樂。為紀念起義軍的好處,改此峪為團彪峪。峪內峪內有12座寺廟,傳說始建于隋末唐初,依山就勢,星羅棋佈,有 十二天門 之稱。...。

45、黃池峪:峪口位於周至縣樓觀鎮上黃池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黃池峪最早叫黃巢峪,相傳黃巢起義失敗後在這裡避難療傷,他藏身之洞當地人稱黃巢洞。黃池峪是一個小峪向東可穿越至就峪,往西經代王廟可到黑峪。

46、黑峪:黑峪中的河流為黑河。黑峪也叫黑水峪,峪口位於周至縣樓觀鎮上黃池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1公里。峪內有仙游寺、黑河水庫。明末起義軍帶頭大哥高迎祥就是在此地被活捉

47、西駱峪:峪口位於周至縣駱峪鄉駱峪村,離環山旅遊公路約2公里。駱峪是大禹祖父崇國國君大駱的封地,故而得名。峪內有多處儻駱古道棧道遺跡。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48、車峪:峪口位於周至縣翠峰鄉車峪口村,離環山旅遊公路邊的東紅村約4公里。峪內有索姑娘娘廟、唐王井、煎茶坪、王婆廟。峪南端有1773米的翠峰山。

49、泥峪:峪口位於寶雞市眉縣和西安市周至縣交界處,離環山旅遊公路約6公里。峪內有龍潭、雙龍洞、仙人墓、石門一線天、石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