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亞於核武器!中國研製出全球首台量子電腦,領先美國2.4萬倍

【導讀】:10月11日, 由清華大學科研團隊研製的國際首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雲平臺成功上線運行。 在最近10年裡, 各國都在不餘遺力的發展量子技術, 2014年1月3日, 美國國家安全局投入鉅資4.8億美元開始研發一款用於破解加密技術的量子電腦, 希望破解幾乎所有類型的加密技術。 2013年6月8日, 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領銜的量子光學和量子資訊團隊首次成功實現了用量子電腦求解線性方程組的實驗, 該研究團隊發展了全球領先的多光子糾纏技術, 標誌著我國在光學量子計算領域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

2017年5月, 中國科學家對外宣佈:他們已經成功製造出世界上首台量子電腦, 其速度是美國同類實驗的2.4萬倍, 其性能遠超全球所有超級電腦。

量子電腦的研製成功, 其意義不亞於核武器。 上世紀80年代, 以美國軍隊為代表的資訊化作戰方式影響了全球,

而資訊化的綜合作戰體系的建立就是在電腦基礎上, 如今量子電腦的研製成功, 標誌著人類將進入下一個資訊化時代。 量子電腦在軍事上擁有廣泛的應用:量子計算技術在軍事應用方面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 量子隱形通信系統將建立在各類作戰指揮控制體系之間和各種偵察預警系統、作戰平臺、空間武器系統之中, 從而構建出量子資訊化的戰場通信系統, 以其超大通道容量、超高通信速率等特性, 在未來的資訊化作戰中扮演無可替代的角色。

量子電腦的運算性能比全球現有最強的超級電腦能力還要強大很多, 例如:中國“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要是求解一個億億億變數的方程組, 至少要花費100年時間, 而使用一台萬億次的量子電腦求解同一個方程組, 僅需0.01秒。 量子計算在核爆類比、密碼破譯、戰機研發、模擬試飛、導彈彈道計算等領域具有突出優勢, 因此它成為全球各大軍事強國競相發展的方向。

2016年8月16日, 中國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 使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實現太空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 也為量子電腦的研製奠定了基礎。 俄羅斯軍事專家稱:量子電腦在軍事領域應用前景非常明朗, 簡單來說, 憑藉其強大計算能力, 幾乎可以在瞬間入侵敵軍的網路,

如果一旦發生軍事衝突, 擁有這樣的能力將會帶來巨大優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