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抑鬱,你說我矯情?講真,我忍你很久了!

本來, 關於產後抑鬱, 有過兩次經歷的我, 是想心平氣和的寫篇經驗兼科普文分享給媽媽們的。 在找資料的過程中, 看到越來越多媽媽們觸目驚心的評論和故事, 我開始懷疑, 給媽媽們的科普文, 是否是我們最緊急需要的東西。

如果對抗產後抑鬱是場戰役, 那麼很多媽媽缺少的不是知識的武器, 而是靠譜的戰友。

且看這些媽媽們的評論:

這位媽媽總結得好:

然後出聲的男人(這個假設是合理的)是這樣說的:

(先請最後一位原地爆炸。 )

對於這些男人, 首先需要的不是科普。 無知固然是毛病, 自私才是根源。

因為自私, 才失去了基本的同理心。 “矯情”, 他們用這個詞把產後抑鬱的痛苦一筆帶過。

必須問問這些男人們, “是你生孩子嗎?是你經過了漫長產痛, 用最後的力氣拼老命把孩子推出來?是你在肚子上挨了一刀後, 第二天就要忍著痛餵奶?是你半夜一次一次的醒來管孩子, 成年累月的無休無眠?是你一個人帶孩子, 昏天暗地, 連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因為你不是我, 所以你知道我的感受?”請閉嘴吧。


這些男人裡, 有多少人還愛著太太, 關心太太?沒有激情之愛, 總有夫妻之恩吧。 但凡還點恩情, 就算不知道產後抑鬱的來龍去脈, 難道看到新媽媽難受時不懂得試圖去理解?去幫助?看陌生人受苦, 我們都不會落井下石;媽媽們在最需要關愛的時候, 身邊的伴侶一句“矯情”就打發了。

行, 對妻子是自私無比了, 對寶寶的責任心呢?有些爸爸打了一炮, 就算是完成生兒育女中應負的責任了。 “喪偶式育兒”, 從孩子出生那一刻開始。 不管媽媽的世界已經怎樣天翻地覆, 爸爸的世界照常運作。

他硬是不肯犧牲一晚的整覺, 錯過一局遊戲, 少去一次飯局。 去上班了就認為自己勞苦功高, 回家葛優躺, 而24x7帶娃, 都是媽媽的事。 孩子哭鬧他就不耐煩發脾氣, 孩子出什麼問題他要埋怨。 噢, 這不只是“喪偶”了, 這是養了個“巨嬰”。 除了不作為, 他還是最大的負能量黑洞。 多少媽媽寧願是單親, 眼不見, 心不煩, 無需安撫了寶寶後, 還要去照顧一個“巨嬰”。


這些男人, 往往也是“直男癌”晚期患者, 要娃不要娘。 妻子, 就象個生育工具, 生了孩子後就是個保姆。 運氣不好碰到重男輕女的家庭, 尤其當婆婆也是同樣一副嘴臉的時候, 媽媽的日子就太難過了。 因為家裡人重男輕女而產前擔憂, 產後抑鬱的媽媽很多。 媽媽受到的待遇因孩子的性別而不同, 這真是世上最荒謬的一件事。 難道這些男人不曾愛過自己的媽媽?難道這些婆婆不是女人?說到底, 妻子在家裡沒有地位, 才會受到這樣的屈辱。

最後, 說說“無知”這回事。

產後抑鬱是一種疾病, 是全世界的醫生, 心理學家, 科學家們, 經過的廣泛科學調查論證,

而證實的一種病症。 就象感冒一樣, 一個人沒那麼大的本事, 想得就得, 想好就好。

它的生物基礎是媽媽體內荷爾蒙的變化, 由孕期內的峰值, 在產後短短24小時過山車般回落幾十倍。 同時, 當媽媽是最大的社會角色轉變。 在荷爾蒙和生活方式的雙重巨變中, 媽媽們的身心短期內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勞累, 缺覺, 這種種不利因素誘發了抑鬱。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 1/6的產後婦女受其影響。

常常“由下半身控制”的男人們應該知道荷爾蒙的厲害之處。 然而他們自以為聰明的問, “幾千幾萬年來多少媽媽都過來了, 為什麼你這麼嬌氣?”

我想反問他們一句, “那你為什麼不回到石器時代, 做山頂洞人, 茹毛飲血?” 他們會不會因為自己想吃熱飯, 喝熱湯,冬天有暖氣,夏天開空調,而責怪自己“嬌氣”?一定不會。

產後抑鬱是1968年才提出了的術語,在此前多少年,雖然沒有一個醫學名稱,這種病症早已存在。那時沒有網路,沒有社交媒體,沒有成千上萬的網友論壇,所以我們的上一輩,沒有機會交流。那時的媽媽們只能默默隱忍吧。但是現在我們不想忍了。我們也是第一次做媽媽,有權利要求更美好的體驗和更順利的過程。我們想好好愛自己,也理直氣壯的要求身邊人好好愛護我們。

女性地位的提高,對更好生活的追求和對精神疾病的認知和重視,是社會進步的標誌。男人們,請相信權威研究機構的資料,相信身邊媽媽的回饋,相信產後抑鬱不是存不存在的問題,而是有多嚴重的問題。

我很耐心的,把這些話說完。這裡,要跟靠譜爸爸們說一句,“我真的不是在說你們,然而,你們可能屬於比較稀有的生物 。”

至於不靠譜的爸爸們,不要再說產後抑鬱的媽媽們矯情了。象一位媽媽說的,“下輩子讓他們帶著男人的記憶做女人,他們才知道我們經歷了什麼”。

希望不是這樣的。


( 作者:理工碩士,加寶和多寶的媽媽。愛寫作,感性和理性並存。喜歡平等,開放的交流育兒,家庭話題。歡迎關注,轉發分享,評論,提問。 )

( 原創首發,轉載需授權。)

(圖片來源於網路,與文章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喝熱湯,冬天有暖氣,夏天開空調,而責怪自己“嬌氣”?一定不會。

產後抑鬱是1968年才提出了的術語,在此前多少年,雖然沒有一個醫學名稱,這種病症早已存在。那時沒有網路,沒有社交媒體,沒有成千上萬的網友論壇,所以我們的上一輩,沒有機會交流。那時的媽媽們只能默默隱忍吧。但是現在我們不想忍了。我們也是第一次做媽媽,有權利要求更美好的體驗和更順利的過程。我們想好好愛自己,也理直氣壯的要求身邊人好好愛護我們。

女性地位的提高,對更好生活的追求和對精神疾病的認知和重視,是社會進步的標誌。男人們,請相信權威研究機構的資料,相信身邊媽媽的回饋,相信產後抑鬱不是存不存在的問題,而是有多嚴重的問題。

我很耐心的,把這些話說完。這裡,要跟靠譜爸爸們說一句,“我真的不是在說你們,然而,你們可能屬於比較稀有的生物 。”

至於不靠譜的爸爸們,不要再說產後抑鬱的媽媽們矯情了。象一位媽媽說的,“下輩子讓他們帶著男人的記憶做女人,他們才知道我們經歷了什麼”。

希望不是這樣的。


( 作者:理工碩士,加寶和多寶的媽媽。愛寫作,感性和理性並存。喜歡平等,開放的交流育兒,家庭話題。歡迎關注,轉發分享,評論,提問。 )

( 原創首發,轉載需授權。)

(圖片來源於網路,與文章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