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蹺蹺板原理竟然能被法國用在坦克炮塔上?並生產七千輛出口50國

在今天, 大多數人都認為火力、機動性和防護性是評價一型坦克性能優劣與否的最基本指標, 而且三者缺一不可。 但在上個實際的40年代末50年代初, 因為破甲彈藥的突飛猛進和原子戰爭條件下對坦克機動性的高要求, 坦克裝甲無用論曾甚囂塵上。 雖然這一理論在後來隨著反坦克導彈和附加裝甲這些新技術的出現而被否定, 但在當時它卻被法國的坦克設計師們付諸了實踐, 並且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搖擺式炮塔坦克。

如果你仔細留意第三次中東戰爭以及冷戰時期北約的一些演習, 甚至是換裝“豹”式之前的新加坡陸軍, 你都會發現一種炮塔座圈極小, 就像是直接在地盤上放置一門火炮的坦克, 它就是法國的AMX-13搖擺式炮塔坦克。 何為搖擺式炮塔?原理其實很簡單, 就是將原本旋轉和上下運動一體的坦克炮塔一分為二, 下塔體坐旋轉運動, 而上塔體則靠耳軸支承在下塔體上做上下運動, 非常像一個蹺蹺板。 而這樣的設計完美減輕了坦克的整車和炮塔重量, 並使用了世界上首種自動裝填機。

AMX-13於1952年正式投產, 使用FL-10搖擺式炮塔, 因為前面提到的理由, 該坦克的戰鬥全重僅有15t, 成員也只有三人, 但卻使用250馬力雷諾8缸水冷汽油機(後換裝280馬力柴油機)動力澎湃。 雖然是可空運的輕型坦克, 它卻擁有比擬中型坦克的火力, 初始型號即為75mm火炮, 後又進一步換裝為90和105mm主炮。 它因為裝有自動裝填機, 所以炮塔後部有2個鼓形彈艙供彈, 射速高達10-12發/分, 彈倉總容量也從早期的12發擴大為21發。

因為非常鮮明的特色, AMX-13幾乎一開始就受到歡迎, 包括新加坡的350輛在內50個國家和地區都進行了採購, 總產量達7000輛。但利弊當然是統一的,AMX-13的炮塔幾乎是零防護,換彈也需要乘員在車外操作,而且雖然面相原子時代設計卻三防能力堪憂,屬於一種打擦邊球的作戰車輛,而首先嘗到苦頭的就是在中東遭遇複雜戰況的以軍。所以這就不難理解為何美軍在50年代末就相繼停止了T69中型坦克和T69中型坦克兩種搖擺式炮塔坦克設計。

總產量達7000輛。但利弊當然是統一的,AMX-13的炮塔幾乎是零防護,換彈也需要乘員在車外操作,而且雖然面相原子時代設計卻三防能力堪憂,屬於一種打擦邊球的作戰車輛,而首先嘗到苦頭的就是在中東遭遇複雜戰況的以軍。所以這就不難理解為何美軍在50年代末就相繼停止了T69中型坦克和T69中型坦克兩種搖擺式炮塔坦克設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