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國際盲人節

我們呱呱落地, 睜開眼就看到這五彩繽紛的世界, 沒想過什麼是黑暗。 隨著慢慢長大我們開始學著關燈後獨自睡覺, 沒有燈光的房間很黑暗, 讓人產生恐懼和不安…但是在盲人的世界, 一直以來都是黑暗的, 盲人面對黑暗的感覺其實很敏感, 但是生活中盲人卻比我們更勇敢, 祝願所有盲人盲人節快樂!

1984年, 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開的世界盲人聯盟成立大會上, 確定每年的10月15日為“國際盲人節(White Cane Safety Day)”, 這使盲人在國際上第一次有了統一的組織和自己的節日。 在這以前, 盲人節沒有固定的日子,

一些歐洲國家的盲人們經常在秋天舉行文藝活動, 並把這項活動的紀念日稱為“白手杖節”。

1989年9月18日,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發出通知, 要求各地在每年的國際盲人節時, 由省(市)盲人協會出面, 業務部門協助, 結合當地情況, 舉行適當的慶祝活動, 以活躍盲人的生活,

體現國家和社會對盲的關懷。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有盲人4000萬到4500萬, 低視力是盲人的3倍, 約1.4億人, 其中75%即1億多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及屈光矯正得以恢復或提高視力, 尚有25%的低視力患者需要低視力保健, 如需配戴助視器及視覺康復儀等。

我國曾在上世紀80年代進行過視力殘疾狀況調查。 結果顯示, 我國有視力殘疾患者近1300萬, 其中盲約550萬, 低視力約750萬。 14歲以下兒童盲及低視力的主要病因為先天性遺傳性眼病, 如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視網膜色素變性、白化病、視神經萎縮等。 60歲以上老年人盲或低視力的主要病因為白內障。

我國每年會出現新盲人大約45萬, 低視力135萬, 即約每分鐘就會出現1個盲人, 3個低視力患者。 如果不採取有力措施, 到2020年我國視力殘疾人數將為目前的4倍, 即將達到5000余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