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在印度,居然還有這樣一個女性掌權的地方!

文、攝影:馮大偉

喜馬拉雅山脈的積雪融水沿著雅魯藏布江奔流而下, 流入印度境內便成了布拉馬普特拉河, 滋潤著阿薩姆廣闊的農田。 在富饒的阿薩姆山谷以南, 廣袤的孟加拉平原以北, 這片寒冷潮濕的高地被稱為“雲的居所”——梅加拉亞。

這片被稱之為印度蘇格蘭的地方, 有著和印度大部分地區完全不一樣的風情。 清新的空氣, 明媚的陽光, 乾淨整潔的房屋, 淳樸羞澀的人民, 顛覆著你對印度的印象。 在群山疊起、松木覆蓋的馬蹄形懸崖之上的梅加拉亞邦, 賈因提亞人, 凱西人和加羅人分散的居住著,

而居住在中部的凱西人, 因為其女人掌管大權的傳統, 被人們稱之為印度的“女兒國”。

落差數百米的乞拉朋齊山谷

雨極乞拉朋齊

從坐落在山坡上的首府西隆出發, 沿著公路一路驅車往南, 窗外風景逐漸由山地變得平緩, 一片開闊的草原映入眼簾,

這時候你已經來到了凱西人聚集的乞拉朋齊。 海拔1300米的乞拉朋齊坐落在凱西山地之上, 一望無際的是枯黃的野草和嶙峋的石頭, 難怪印度人將其稱之為東方蘇格蘭。 而當雨季來臨之時, 滂沱的大雨又會將這裡變成綠色的海洋。

這裡是喜馬拉雅山脈南坡最後的延伸, 在高原的邊緣, 地勢陡然下降, 東端與緬甸西部南北向的阿拉幹山和那加山相接, 形成了一個寬廣的向南敞開的漏斗狀谷地, 來自印度洋的暖濕西南季風從恒河三角洲一路進入孟加拉的低地平原, 在向北前行300-400千米後, 突然受到凱西山地的阻擋, 在山地的迎風坡乞拉朋齊形成巨量的降雨, 一年有300天都在下雨, 因此, 這裡也被稱之為世界的雨極。

乞拉朋齊草原上的凱西族母子, 帶著質樸的微笑。

草原上挖蟲蛹的凱西人, 蟲蛹是他們重要的藥材。

背著木柴回家的凱西族姐妹

背著木柴辛苦攀爬階梯的凱西族女孩

重活都落到了女性肩上

草原上可愛的凱西族小女孩

凱西族的雙胞胎女孩

凱西族的文化傳統

在印度的大多數地區,都希望生男孩子,因為在當女兒出嫁時,要給男方許多彩禮作為嫁妝,女兒因此成了家裡的負擔,所以印度的女性普遍地位低下,初生的女嬰甚至被溺死。但是凱西人的文化卻正好相反,女兒們擁有著財產繼承權,孩子都跟隨母姓,分家後,最小的女兒會繼承房子和最大份額的財產,而兒子離開後卻不會帶走一點財產,這是因為最小的女兒可以照顧父母的時間更長。這如此原始的地方,凱西人也沒有印度普遍存在的包辦婚姻,女孩子可以自由的戀愛或者離婚。

1000多年前,在柬埔寨居住的部分高棉人逐漸的遷徙到泰國北部和緬甸,最後定居在了印度東北部這片無主之地,在這裡建立起屬於凱西人的王國。凱西族本來是沒有文字的,所有的歷史都是口口相傳,直到數百年前一位名叫湯瑪斯.約翰的傳教士來到這裡,教會了他們羅馬字母和阿拉伯數字,所以絕大部分凱西人都信奉基督教。有幸參加了一次凱西人的婚禮,村民們都穿著正式的西裝和禮服來到教堂,見證新人結為夫妻,還有本地的樂隊為新人們演奏著歡快的音樂,能歌善舞的凱西人在音樂中載歌載舞,歡度這美妙的時光。

行走在梅加拉亞,可以見到各式具有凱西特色的基督教堂,人們在這裡舉行禮拜、婚禮和葬禮。在乞拉朋齊的草原上,在石灘和荒草中,可以看到一個個巨大的十字架,那是凱西人用岩石建造的基督教風格的墓地。這裡的房屋被女人們漆成了小清新的粉紅、紫色、白色或者藍色,餐館和小賣部的老闆也都是女人。吃豬肉的凱西人的飯菜口味與中國相似,美味到讓你忘記了這裡是在印度。

乞拉朋齊的基督教堂

燃燒的野草照亮了凱西族的基督教風光的墓地

荒草、亂石與墓碑,仿佛去到了蘇格蘭。

草原上聳立的巨大十字架,講述著凱西人信仰。

信仰基督教的凱西人的婚禮也是純西式的

出席婚禮盛裝打扮的小女孩

在凱西神父見證下結為伉儷的夫妻

凱西族與樹根橋

從乞拉朋齊到nongriat村大概有4小時的路程,驅車從高原蜿蜒而下,然後走下2000多級臺階,來到峽谷的底端,跨過三座溪流間搖搖晃晃的鐵索橋,目之所及皆是蔥郁的植被,仿佛置身熱帶雨林,峽谷中的河水湛藍澄澈,沿途種滿了高挑的檳榔樹,橙黃的檳榔果述說著這裡是印度最大的檳榔產地。凱西人酷愛嚼檳榔,當有路過的凱西人對你微笑時露出滿是鮮血一般的牙齒時,請不要驚詫,那只是在吃檳榔。

Nongriat是凱西語“懸崖上的村莊”的意思,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才被孟買的探險家發現。小小的村莊坐落在峽谷的斜坡上,只有區區二十來戶人家,過著傳統而悠閒的生活。凱西人種植著簡單蔬菜和檳榔樹,早上村民背著獵槍去山谷中打獵,去河中捕魚,每週一次的乞拉朋齊集市是他們走出村外去交換物資時候。

集市上凱西人在售賣金黃的檳榔,梅加拉亞是印度檳榔的主要產區。

正在做早飯的婦女

集市上賣菜的凱西女人

集市上賣公雞的凱西男人

這裡是凱西人最早建造樹根橋的地方,在村莊後面的雙層樹根橋已經有250年的歷史。當雨季來臨時,巨大的降水讓乞拉朋齊山谷裡的溪水暴漲20倍,人造的橋樑無法經受住洪水的肆掠,唯有充滿生命力的樹根能保持屹立不倒。凱西人用竹子或者修長的檳榔樹杆做牽引,將印度榕樹的次生根連接起來,經過10到15年的精心培養,樹根才能足夠堅實到讓人走過。漫步在堅實的樹根橋上,不禁感歎大自然的神奇和凱西人的智慧。

Nongriat村最有名的雙層樹根橋,已經有250年的歷史。

雨季時洪水將漫過樹根橋,但樹根歷經歲月依然堅韌不倒。

跨越峽谷兩端的樹根橋

雙層樹根橋是村民進山的重要通道

清晨通過樹根橋去山裡打獵的村民

傍晚回家的奶奶和孫子

背著孩子回家的婦女

樹橋下的小溪是村民們洗衣服的地方

傍晚歸家的小女孩跑丟了一隻鞋子

沿著崎嶇的山路徒步前行,走過兩座橫跨峽谷的樹根橋,沿著河谷溯溪而上,經過兩個小時的崎嶇山路,伴隨著流水的轟鳴,一條瀑布豁然出現在了眼前,溪水沿著山澗傾瀉而下,墜入湛藍的潭底,微風徐來,一條彩虹橫跨在瀑布和和山崖之間。勇敢的凱西人站在潭邊的巨石上,一個接一個的如魚兒一般躍入深潭之中,在這峽谷天地與碧水青山之間暢遊,無比的歡暢的呼喊著。

山谷裡流淌著清可見底的溪水

從山澗傾瀉而下的彩虹瀑布

勇敢的少年紛紛跳入碧潭之中

同中國的摩梭人一樣,凱西人因其獨特的母系社會傳統而受到世人的關注,這裡是印度的一塊文化飛地,樸實的面孔,質樸的民風,優美的音樂,怡人的氣候,獨特的地貌,美味的食物,讓人流連忘返。雖然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這個世外桃源,但是他們依然頑強的保留著他們的文化,保護著他們這片美麗純淨,狂野自然的大地。

重活都落到了女性肩上

草原上可愛的凱西族小女孩

凱西族的雙胞胎女孩

凱西族的文化傳統

在印度的大多數地區,都希望生男孩子,因為在當女兒出嫁時,要給男方許多彩禮作為嫁妝,女兒因此成了家裡的負擔,所以印度的女性普遍地位低下,初生的女嬰甚至被溺死。但是凱西人的文化卻正好相反,女兒們擁有著財產繼承權,孩子都跟隨母姓,分家後,最小的女兒會繼承房子和最大份額的財產,而兒子離開後卻不會帶走一點財產,這是因為最小的女兒可以照顧父母的時間更長。這如此原始的地方,凱西人也沒有印度普遍存在的包辦婚姻,女孩子可以自由的戀愛或者離婚。

1000多年前,在柬埔寨居住的部分高棉人逐漸的遷徙到泰國北部和緬甸,最後定居在了印度東北部這片無主之地,在這裡建立起屬於凱西人的王國。凱西族本來是沒有文字的,所有的歷史都是口口相傳,直到數百年前一位名叫湯瑪斯.約翰的傳教士來到這裡,教會了他們羅馬字母和阿拉伯數字,所以絕大部分凱西人都信奉基督教。有幸參加了一次凱西人的婚禮,村民們都穿著正式的西裝和禮服來到教堂,見證新人結為夫妻,還有本地的樂隊為新人們演奏著歡快的音樂,能歌善舞的凱西人在音樂中載歌載舞,歡度這美妙的時光。

行走在梅加拉亞,可以見到各式具有凱西特色的基督教堂,人們在這裡舉行禮拜、婚禮和葬禮。在乞拉朋齊的草原上,在石灘和荒草中,可以看到一個個巨大的十字架,那是凱西人用岩石建造的基督教風格的墓地。這裡的房屋被女人們漆成了小清新的粉紅、紫色、白色或者藍色,餐館和小賣部的老闆也都是女人。吃豬肉的凱西人的飯菜口味與中國相似,美味到讓你忘記了這裡是在印度。

乞拉朋齊的基督教堂

燃燒的野草照亮了凱西族的基督教風光的墓地

荒草、亂石與墓碑,仿佛去到了蘇格蘭。

草原上聳立的巨大十字架,講述著凱西人信仰。

信仰基督教的凱西人的婚禮也是純西式的

出席婚禮盛裝打扮的小女孩

在凱西神父見證下結為伉儷的夫妻

凱西族與樹根橋

從乞拉朋齊到nongriat村大概有4小時的路程,驅車從高原蜿蜒而下,然後走下2000多級臺階,來到峽谷的底端,跨過三座溪流間搖搖晃晃的鐵索橋,目之所及皆是蔥郁的植被,仿佛置身熱帶雨林,峽谷中的河水湛藍澄澈,沿途種滿了高挑的檳榔樹,橙黃的檳榔果述說著這裡是印度最大的檳榔產地。凱西人酷愛嚼檳榔,當有路過的凱西人對你微笑時露出滿是鮮血一般的牙齒時,請不要驚詫,那只是在吃檳榔。

Nongriat是凱西語“懸崖上的村莊”的意思,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才被孟買的探險家發現。小小的村莊坐落在峽谷的斜坡上,只有區區二十來戶人家,過著傳統而悠閒的生活。凱西人種植著簡單蔬菜和檳榔樹,早上村民背著獵槍去山谷中打獵,去河中捕魚,每週一次的乞拉朋齊集市是他們走出村外去交換物資時候。

集市上凱西人在售賣金黃的檳榔,梅加拉亞是印度檳榔的主要產區。

正在做早飯的婦女

集市上賣菜的凱西女人

集市上賣公雞的凱西男人

這裡是凱西人最早建造樹根橋的地方,在村莊後面的雙層樹根橋已經有250年的歷史。當雨季來臨時,巨大的降水讓乞拉朋齊山谷裡的溪水暴漲20倍,人造的橋樑無法經受住洪水的肆掠,唯有充滿生命力的樹根能保持屹立不倒。凱西人用竹子或者修長的檳榔樹杆做牽引,將印度榕樹的次生根連接起來,經過10到15年的精心培養,樹根才能足夠堅實到讓人走過。漫步在堅實的樹根橋上,不禁感歎大自然的神奇和凱西人的智慧。

Nongriat村最有名的雙層樹根橋,已經有250年的歷史。

雨季時洪水將漫過樹根橋,但樹根歷經歲月依然堅韌不倒。

跨越峽谷兩端的樹根橋

雙層樹根橋是村民進山的重要通道

清晨通過樹根橋去山裡打獵的村民

傍晚回家的奶奶和孫子

背著孩子回家的婦女

樹橋下的小溪是村民們洗衣服的地方

傍晚歸家的小女孩跑丟了一隻鞋子

沿著崎嶇的山路徒步前行,走過兩座橫跨峽谷的樹根橋,沿著河谷溯溪而上,經過兩個小時的崎嶇山路,伴隨著流水的轟鳴,一條瀑布豁然出現在了眼前,溪水沿著山澗傾瀉而下,墜入湛藍的潭底,微風徐來,一條彩虹橫跨在瀑布和和山崖之間。勇敢的凱西人站在潭邊的巨石上,一個接一個的如魚兒一般躍入深潭之中,在這峽谷天地與碧水青山之間暢遊,無比的歡暢的呼喊著。

山谷裡流淌著清可見底的溪水

從山澗傾瀉而下的彩虹瀑布

勇敢的少年紛紛跳入碧潭之中

同中國的摩梭人一樣,凱西人因其獨特的母系社會傳統而受到世人的關注,這裡是印度的一塊文化飛地,樸實的面孔,質樸的民風,優美的音樂,怡人的氣候,獨特的地貌,美味的食物,讓人流連忘返。雖然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這個世外桃源,但是他們依然頑強的保留著他們的文化,保護著他們這片美麗純淨,狂野自然的大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