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這件事,家長無語,老師無奈,孩子捂臉,為啥這麼複雜?

文/科科

科科最近走訪了一些老師, 他們經常跟科科討論一個問題, 為什麼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學習差異有那麼大?影響這種差異的到底是什麼因素?

相信很多家長也想過這個問題, 今天科科就來好好聊一聊。

什麼叫學得好?

通常, “學得好”有三種判斷:

1) 和同學橫向比較, 成績領先:孩子比小明強, 或者不如小明。

2) 和自己縱向比較, 成績進步:期中考試第10名, 期末考試第8名。

3) 和自己“應該”比較、“可能”比較, 達成期望或者超出期望:目標是第10名, 達成目標就是學好。

其實, 和同學以及過去去比較, 可以, 但不能反映出真實問題,

也解決不了問題, 有時會導致不當的行為, 比如小明幹什麼, 你家孩子也幹什麼, 這就容易產生盲目攀比, 是不科學的。

教育孩子, 必須有科學觀念, 必須全面認識和評估自己的孩子, 給他可以期望的目標並説明其實現。

既然說清楚了這個問題, 科科就可以詳細分析究竟哪些因素影響著孩子的學習。

學習的二要素

影響學習的其實主要是兩個要素, 動力和能力, 換句話說就是我願意(I will)和我能行(I can)。

首先說一說動力。

我們總說孩子要刻苦, 要勤奮, 要努力, 其實這只是一種表現結果。 有結果就得有原因, 這個原因就是孩子願不願意學, 也就是學習動力。

那麼什麼情況下孩子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 表現出很強的學習動力呢?包含兩個方面, 內因和外因。

先看內因都有什麼。

1) 興趣:孩子對學習沒興趣, 是很難產生主動學習欲望的, 這時應該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目標:孩子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 知道這個目標對他的意義, 他就會為達成這個目標而努力。

3) 激勵:孩子得到正向的評價和鼓勵, 就會越積極地想獲得這種正向激勵, 從而主動採取行動。

4) 自信:在孩子的能力範圍內, 取得成就會讓孩子感到興奮和自信, 並且願意為此更加努力。

再來看看外因。

外因就是環境, 包括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等, 這些共同作用于孩子,

因為它們會讓孩子感受到壓迫的力量, 從而推動孩子獲得動力。

此外, 父母表率、同學追趕、老師期望、社會需求等等這些, 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動力。

瞭解了動力, 下面就來看看學習的能力。

孩子的學習能力可以分為智力、方法、行動三個方面。

1)智力

智力是大家都知道的, 這裡面介紹一個“多元智慧理論”。

多元智慧理論認為, 人的智慧表現在語言、數理邏輯、身體、音樂等多個方面,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智慧方面有不同的表現。

有的孩子語言能力強, 所以語文英語學得好, 有的偏向數理邏輯, 所以理科會學得不錯, 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到這種客觀存在, 早點開發和引導。

不過, 對於智力來說, 還是有很多方面的, 比如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思考力、判斷力等, 這裡不做詳細討論。

2)方法

就一般而論, 學習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學習模式。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偏重的學習模式, 比如左右腦型, 聽覺型、視覺型、觸覺型。

其次是學習效率。 長期的規劃, 可落地執行的計畫, 有效的時間管理,這些都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再者是學習習慣。閱讀、筆記、錯題、提問等一些學習方面的習慣,家長要多進行早期培養和引導。

最後是具體方法。對於一些普遍性的方法論,孩子要參考借鑒,不斷練習變成自己能應用的方法。

3)行動

很多孩子能學,會學,肯學,但是常常不能堅持下去。

或受外界環境影響不能保持長久熱情,或有決心沒行動,或半途而廢,這都是行動力差的表現。

支撐孩子強大的行動力,是信念、毅力、自律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

所以,首先要堅定某件事必須做,然後想盡辦法克服困難;其次要目標明確,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克制欲望,約束行為。

記住,行動力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結語

科科說了這麼多,就想讓家長們認識到,孩子學得好或者不好,不要隨意下結論,而是要背後的原因,只有瞭解原因,才能挖掘本質,我們也才能有針對性的方案,幫助孩子有效提升成績。

希望每一個父母,都先對照一下,咱們家長和孩子在那些方面表現較好,那些方面尚需努力。

有效的時間管理,這些都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再者是學習習慣。閱讀、筆記、錯題、提問等一些學習方面的習慣,家長要多進行早期培養和引導。

最後是具體方法。對於一些普遍性的方法論,孩子要參考借鑒,不斷練習變成自己能應用的方法。

3)行動

很多孩子能學,會學,肯學,但是常常不能堅持下去。

或受外界環境影響不能保持長久熱情,或有決心沒行動,或半途而廢,這都是行動力差的表現。

支撐孩子強大的行動力,是信念、毅力、自律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

所以,首先要堅定某件事必須做,然後想盡辦法克服困難;其次要目標明確,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克制欲望,約束行為。

記住,行動力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結語

科科說了這麼多,就想讓家長們認識到,孩子學得好或者不好,不要隨意下結論,而是要背後的原因,只有瞭解原因,才能挖掘本質,我們也才能有針對性的方案,幫助孩子有效提升成績。

希望每一個父母,都先對照一下,咱們家長和孩子在那些方面表現較好,那些方面尚需努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