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決戰貧困的運城實踐

從塞北朔州, 到河東大地, 對剛剛履新四個多月的運城市委書記劉志宏來說, 最牽掛的一件事就是運城550個貧困村、22.7萬貧困人口的脫貧攻堅問題, 特別是全市仍有深度貧困村408個、深度貧困人口13170人。

5月27日, 剛剛到任三天的劉志宏就赴運城市唯一的國定貧困縣——平陸縣調研脫貧攻堅。 他走進貧困村, 向駐村幫扶工作隊和第一書記詳細瞭解村裡的脫貧進展、產業規劃、集體經濟發展等情況;他走進貧困戶, 坐在百姓院頭與群眾算脫貧賬, 瞭解他們致貧的原因、脫貧的難點在哪裡。

8月25日, 運城市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聚焦深度貧困確保如期脫貧摘帽推進會召開。

劉志宏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堅決貫徹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 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極其嚴肅的政治任務, 以精准理念為基本方略, 以解決深度貧困為突破口, 以產業扶貧為重點, 找准脫貧路徑, 靶向施策幫扶,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朱鵬要求“各縣83個村。 今年, 全市計畫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計畫14138人, 共涉及10個縣(市), 目前, 各縣(市)集中安置點全部開工建設, 已竣工8個, 累計完成投資2.37億元。

為確保2018年底前完成408個深度貧困整村搬遷地, 運城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 重點把握好搬遷對象識別、移民搬遷規劃、基礎設施配套、後續產業扶持等關鍵環節;大力強化政策集成,

構築健康、社保、教育扶貧等多重防線;支援深度貧困地區黨委、政府培育特色扶貧產業, 突出“技能培訓”, 促進轉移就業, 優先幫助有勞動能力的深度貧困人口增加就業。 通過統籌解決好“人、錢、地、房、樹、村、穩”7個問題, 真正幫助貧困群眾實現“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

金融扶貧“富口袋”

扶貧夜校“富腦袋”

依靠金融扶貧, 芮城縣建起了蘋果加工基地, 當地蘋果通過這裡遠銷非洲等地。

“國家給的這個脫貧致富的機會, 我一定要抓住!”聞喜縣後宮鄉後宮村貧困戶郭保實年近五旬, 但心裡一直做著脫貧夢。 “咱是農民, 農民就要種好地, 這幾年村裡不少人都種黃芩賺了錢,

但我連種子錢都湊不齊, 現在不一樣了, 銀行的扶貧貸款服務送進家哩。 ”郭保實說, 他今年從聞喜縣農商行貸了3萬元, 現在地裡都種上了黃芩等中藥材。 他的願望就是等藥材豐收了、賺錢了, 首先要把銀行的貸款還清。

“我相信有政府、銀行等這麼多部門的支持, 我們貧困戶的帽子一定會摘掉。 ”郭保實樸實的眼神中透露出了國家精准扶貧政策給他帶來的希望。

像郭保實這樣的貧困戶, 沒有抵押、沒有擔保, 以前是很難從銀行貸款的, 而脫貧沒有了資金的支援, 猶如無源之水。 為此, 運城市將金融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來推進, 成立了“政府主導、人民銀行牽頭、政府有關單位協作、金融機構參與”的金融助推脫貧攻堅協作聯動機制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由市政府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長擔任, 成員除政府相關部門外, 還包括運城銀監分局、保監分局以及全市各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

在金融扶貧實踐中, 運城市各級金融部門從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的大局出發, 創新模式、主動作為, 大力推進“政府+銀行+保險+實施主體+貧困戶”的金融扶貧五位一體和“一村一品一主體”工作, 特別是人行和農商行, 不等不靠、主動施策, 走村入戶、精准對接, 量體裁衣推出一批創新性的扶貧信貸產品, 如根據貧困戶生產發展需要推出了滿足農戶小額資金需求的“富農貸”, 支持扶貧企業和能人大戶實現帶動脫貧的“強農貸”等10餘種信貸產品。

山西晉星集團德盛養殖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夏縣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經過多方考察、分析論證, 最終在該公司實施了肉雞養殖產業精准扶貧項目。 金融機構按照每戶貸款5萬元標準向貧困戶發放貸款, 企業與貧困戶簽訂脫貧協定、入企協定, 企業每年按照入企資金的15%向貧困戶分紅, 該專案可幫扶該縣2000建檔立卡貧困戶, 同時幫扶400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到企業養殖園區就業, 進而實現了貧困人口收益有保障、就業有保障、脫貧有保障。

思想脫貧是脫貧攻堅的前提和基礎, 扶貧還要和扶智、扶志相結合。 在一些地方一些貧困群眾中存在著“等、靠、要”思想, “靠著牆根曬太陽, 等著別人送小康”。 運城市將“扶貧夜校”與“精准扶貧”結合起來,幫助貧困農民瞭解党的路線方針和惠民政策,提高農民素質,努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明事理、守法紀的新型農民。

記者在芮城陽城鎮永豐村村委會見到,門口醒目處懸掛著“扶貧夜校”的牌子。駐村第一書記劉永勤介紹說,村裡的夜校授課時間會選在下雨天或是農閒時,目標就是統一思想、提高素質。夜校會定期邀請農業專家、技術員講授農業技術知識,今年種青椒的時候就進行了多次青椒種植的培訓,同時利用夜校的機會講黨課、講解國家的扶貧政策。前幾天,還剛剛邀請一位老黨員講了一堂黨課,村裡的黨員和積極分子近50多名參加。每次夜校上課,村民們的積極性都很高,有時這個會議室都擠得坐不下。

據瞭解,像永豐村這樣的扶貧夜校,在運城市還有許多所。夜校既注重扶貧又注重扶智、扶志,通過培訓貧困戶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基本技能,通過激發貧困戶“敢想敢幹不服輸”、“脫貧光榮”的內在動力,調動了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貧困群眾增強了自我造血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從而為運城脫貧攻堅夯實了持續健康穩定的基礎。

帶著感情真扶貧

實打實幹真脫貧

記者在平陸縣杜馬鄉東坪頭村採訪該村依靠村裡的地窨院落、實施旅遊產業脫貧情況,恰巧,一個40餘人的香港旅遊團也來到了村裡參觀,杜馬鄉黨委書記毛應龍馬上跟上去拉住幾個遊客問個不停。“來到這裡有什麼感受、這裡還需要增加什麼設施,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毛應龍邊聽邊記,當遊客聽說這個問來問去的人是當地的鄉黨委書記,大家都對他的工作熱情豎起了大拇指。在杜馬鄉政府會議室,記者見到這裡擺滿了該鄉有關脫貧攻堅的資料,毛應龍對這些材料了然於胸,要看哪方面隨手就拿到。

“德莫高於愛民”。貧困群眾是最需要真情關愛的,脫貧攻堅工作最需要真情大愛、實幹苦幹。只有心裡有群眾、帶著真感情,才能扶真貧、真扶貧。對照省委要求,運城市委出臺了關於《加強幹部駐村幫扶工作六項措施》,核心的要求是,駐村幹部必須帶上鋪蓋卷,“全脫產、全日制、吃住在村”,與人民群眾一起脫貧攻堅。採訪中,運城市從幹部到群眾幹事創業的激情和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高度重視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運城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來抓,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把脫貧攻堅作為檢驗黨性、檢驗擔當、檢驗執政水準的重大政治任務緊抓不放,推動形成了各級領導抓扶貧、各級組織抓扶貧、黨員幹部抓扶貧的工作格局,市縣兩級共組建駐村幫扶工作隊644個、25850名黨員幹部參與結對幫扶。與時同時,堅持壓實工作責任、加強檢查督查,把“六個精准”、易地搬遷、產業扶貧、駐村幫扶、資金使用管理、減貧脫貧成效和責任制落實等情況,作為幹部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重中之重,通過強有力的督察考評推動工作落實。

就在兩周前,運城市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推出了幹部駐村幫扶工作“紅黑名單”通報制度,並首次在媒體上曝光了7月份“紅黑名單”,其中進入“紅名單”的單位11個,市級4個、縣級7個;進入“黑名單”的單位11個,市級5個、縣級6個。

運城市委書記劉志宏表示脫貧攻堅就是要實打實幹、就是要實施最嚴格的考核評估,“讓各項工作經得起檢查驗收,經得起綜合評估,經得起群眾評價,經得起歷史檢驗,確保實現如期脫貧摘帽目標任務,向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責編 貝貝

運城市將“扶貧夜校”與“精准扶貧”結合起來,幫助貧困農民瞭解党的路線方針和惠民政策,提高農民素質,努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明事理、守法紀的新型農民。

記者在芮城陽城鎮永豐村村委會見到,門口醒目處懸掛著“扶貧夜校”的牌子。駐村第一書記劉永勤介紹說,村裡的夜校授課時間會選在下雨天或是農閒時,目標就是統一思想、提高素質。夜校會定期邀請農業專家、技術員講授農業技術知識,今年種青椒的時候就進行了多次青椒種植的培訓,同時利用夜校的機會講黨課、講解國家的扶貧政策。前幾天,還剛剛邀請一位老黨員講了一堂黨課,村裡的黨員和積極分子近50多名參加。每次夜校上課,村民們的積極性都很高,有時這個會議室都擠得坐不下。

據瞭解,像永豐村這樣的扶貧夜校,在運城市還有許多所。夜校既注重扶貧又注重扶智、扶志,通過培訓貧困戶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基本技能,通過激發貧困戶“敢想敢幹不服輸”、“脫貧光榮”的內在動力,調動了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貧困群眾增強了自我造血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從而為運城脫貧攻堅夯實了持續健康穩定的基礎。

帶著感情真扶貧

實打實幹真脫貧

記者在平陸縣杜馬鄉東坪頭村採訪該村依靠村裡的地窨院落、實施旅遊產業脫貧情況,恰巧,一個40餘人的香港旅遊團也來到了村裡參觀,杜馬鄉黨委書記毛應龍馬上跟上去拉住幾個遊客問個不停。“來到這裡有什麼感受、這裡還需要增加什麼設施,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毛應龍邊聽邊記,當遊客聽說這個問來問去的人是當地的鄉黨委書記,大家都對他的工作熱情豎起了大拇指。在杜馬鄉政府會議室,記者見到這裡擺滿了該鄉有關脫貧攻堅的資料,毛應龍對這些材料了然於胸,要看哪方面隨手就拿到。

“德莫高於愛民”。貧困群眾是最需要真情關愛的,脫貧攻堅工作最需要真情大愛、實幹苦幹。只有心裡有群眾、帶著真感情,才能扶真貧、真扶貧。對照省委要求,運城市委出臺了關於《加強幹部駐村幫扶工作六項措施》,核心的要求是,駐村幹部必須帶上鋪蓋卷,“全脫產、全日制、吃住在村”,與人民群眾一起脫貧攻堅。採訪中,運城市從幹部到群眾幹事創業的激情和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高度重視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運城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來抓,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把脫貧攻堅作為檢驗黨性、檢驗擔當、檢驗執政水準的重大政治任務緊抓不放,推動形成了各級領導抓扶貧、各級組織抓扶貧、黨員幹部抓扶貧的工作格局,市縣兩級共組建駐村幫扶工作隊644個、25850名黨員幹部參與結對幫扶。與時同時,堅持壓實工作責任、加強檢查督查,把“六個精准”、易地搬遷、產業扶貧、駐村幫扶、資金使用管理、減貧脫貧成效和責任制落實等情況,作為幹部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重中之重,通過強有力的督察考評推動工作落實。

就在兩周前,運城市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推出了幹部駐村幫扶工作“紅黑名單”通報制度,並首次在媒體上曝光了7月份“紅黑名單”,其中進入“紅名單”的單位11個,市級4個、縣級7個;進入“黑名單”的單位11個,市級5個、縣級6個。

運城市委書記劉志宏表示脫貧攻堅就是要實打實幹、就是要實施最嚴格的考核評估,“讓各項工作經得起檢查驗收,經得起綜合評估,經得起群眾評價,經得起歷史檢驗,確保實現如期脫貧摘帽目標任務,向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責編 貝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