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初識北大荒(2)“農業機械化的先驅”

初識北大荒(2)

“農業機械化的先驅”

到農場已是傍晚, 場部一位戰士領我吃飯後安排到房間休息, 說場長忙完了就來。 場長來時快半夜了, 他已接到我們唐科長的電話, 知道我的來意, 但還拐彎抹角地講, 我聽明白了, 就是現在正是收、曬小麥的關鍵幾天, 部隊能不能先不停工開會。 我馬上表態:以工作大局為主, 我也要先瞭解一下情況, 你們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我不干擾你們工作。 接下來幾天, 我就到連隊各班跟大家一起勞動、瞭解情況。 我雖然生長在城市, 但從初中開始就不斷下鄉勞動, 知道鏟地、割黃豆的辛苦,

但在這完全不同了。 當時是一邊收麥子、一邊就秋翻地。 收割是用康拜音聯合收割機, 一邊收割、一邊麥粒與麥秸分離, 麥粒裝袋, 麥秸隔百拾米就放一堆。 為了不影響翻地, 需要把麥秸馬上燒掉, 有幾個戰士就是跑步點火燒麥秸, 這也是重體力活, 一天下來得跑很多路, 還被煙熏成大花臉。 康拜音收粒鬥不嚴實, 麥粒又撒一地, 幾天過去, 地裡一片綠——小麥又出苗了。 這裡一條壟有多長呢?早上拖拉機手吃完飯, 帶上午飯, 就開始翻地, 一直朝前開, 至到吃午飯了停下來, 一條壟就這麼長。 吃完午飯掉頭往回翻, 到家天也黑了, 收工。 這麼長的一條壟, 人工收割肯定不行, 我第一次看到了機械化的利害!成袋的麥粒運回來,
馬上在場院涼曬。 這裡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有倒袋子的, 有攤、翻麥粒的, 有裝袋的, 有扛袋上跳板入倉的, 戰士們來來往往、箭步如飛、揮汗如雨, 原來這裡是主戰場!剛運來的袋子, 打開一摸竟然燙手, 原來麥粒潮, 發熱, 不及時曬乾要是發黴了, 一年的勞作就白乾了, 所以這時必須爭分奪秒。 這時的農場場長就是非常關鍵的人物, 那時沒有局部地區的天氣預報, 全憑老場長看天下指令, 有時鄰近的幾個場長也會電話“會商”, 預測有沒有雨。 若有把握沒雨, 麥子可攤在地上明天繼續曬, 若有雨, 必須搶在雨前把麥子收好入垛, 防雨淋。 每一次收、攤麥子都是一場戰鬥, 體力消耗特別大。 前幾年我聽說現在北大荒包產到戶的農田都租給農場統一耕種了,
不僅機械化更完備了, 連撒農藥都用飛機了。 生產情況用衛星定位系統掌握了, 而四十多年前, 我們的農場就已經機械化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