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劉強東呼籲對小微企業減免稅遭“扭曲“他動了誰的乳酪?

3月31日, 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再次對電商納稅發聲, 主要的觀點是呼籲對小微企業減免稅。 這次發聲的場合可不一般, 是國家稅務總局與全國工商聯共同召開的“深化稅收改革 助力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上。

關於電商納稅的話題一直頗受行業關注, 劉強東的這次發聲後, 電商行業出現了不少雜音。 例如有的說“劉強東炮轟網店, 呼籲對小企業網店徵稅”;有的說, 京東現在大了, 所以要用對小網店徵稅這招趕盡殺絕等等。 那麼, 劉強東對於電商納稅的真實觀點是什麼?為何會被扭曲到黑白顛倒?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劉強東發言:呼籲小微企業稅收減免, 同時打擊大企業逃稅

仔細研究劉強東這次發言的本質, 可以用兩個關鍵字來概括:“減免稅”和“徵稅”。 看著這兩個詞相反, 但其實不矛盾, 因為他指的物件不同, 一個是小微企業, 一個是冒充個人名義開的企業網店。

按照劉強東的觀點, 對於廣大小微企業, 尤其是個人小賣家和個人網店主, 應該加大稅收減免力度。 他呼籲, 要將他們的增值稅起征點大幅提高, 至少從目前的月銷售額3萬提高到5萬以上。 但是他同時指出, 電商平臺上也存在部分冒充個人名義開店的企業, 他們的銷售額動輒幾億、十幾億, 但卻打著自然人的幌子逃稅, 應該對這種逃稅、漏稅進行打擊, 完善網店登記和稅收征管制度。

所以, 劉強東對電商徵稅的看法, 一定要完整的去看, 對於真實的小微網店, 呼籲通過減免稅進行扶持;而對於那些假的個人網店, 實際是企業的網店, 要進行徵稅。 那麼, 他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實虛之爭, 本質上是公平之爭

在剛剛過去的兩會上,

大家討論最激烈的問題就是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歷之爭, 大家擔憂的最大問題就是經濟的“脫實向虛”。 在零售行業, 很多線下商場、超市倒閉, 不少人將這個怪罪于電商, 說電商的高速發展是罪魁禍首。

同樣, 因為公司化運作的所謂個人網店缺乏監管, 導致假貨橫行, 這進一步加劇了線下零售和正規網店與他們之間的不公平競爭。 試想, 你賣的是正品行貨, 而一些所謂的個人網店賣的卻是利潤多出好幾倍、甚至好幾十倍的假貨, 你如何能在競爭中勝出?一定是被劣幣驅逐良幣。 因此, 不僅實虛之爭的本質是公平問題, 而且網上假貨的氾濫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個公平問題。

徵稅很可怕嗎?京東的發展是一面鏡子

在電商行業, 很多網店一聽說要徵稅, 就如臨大敵、無限恐慌。 某些電商平臺也喜歡危言聳聽, 渲染什麼一旦電商徵稅, 會損害電商發展、會影響千萬人就業等等悲觀論調。

真相到底是什麼?其實, 看看京東的發展, 一切就一目了然。 京東這家中國數一數二的電商, 從成立之初就對出售的每件商品100%給消費者提供發票, 嚴格依法納稅。 還有, 京東堅持給包括配送員和倉儲工人在內的全員足額繳納五險一金, 去年繳納額超過27億元人民幣。 依法納稅的電商發展受影響了嗎?京東目前的地位說明了一切, 那就是依法納稅本就是應該做的, 發展還是取決於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和納稅關係很小。

我非常贊同劉強東關於電商納稅的看法,

即對小微網店和企業網店區別對待, 這樣既保證了公平, 又扶持了小微網店。 所謂一旦徵稅, 會影響千萬人就業的說法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值得贊許的是, 京東不僅自己嚴格納稅, 而且還在推動自身平臺上的12萬協力廠商商家依法納稅。 具體的做法是要求商家必須是在國家行政管理部門註冊的企業法人, 且80%以上是一般納稅人;公司成立時間要超過2年, 合法納稅並通過兩次年審;賣家在京東平臺上發生的交易, 京東代收的貨款全部回款到賣家的銀行對公帳戶, 不向賣家經營者個人帳戶回款, 這樣就能形成銀行記錄, 為監管部門打擊逃稅行為奠定基礎;在賣家合作協定中提出明確地依法納稅要求等。

京東平臺上的賣家因為這些嚴格的規定經營受影響了嗎?我曾經在某電商論壇中看過一個商家的訪談,同時在多個電商平臺上開店的商家回饋,最能賺到錢的反而是京東的網店,而在某平臺上卻90%的賣家不賺錢。

結束語

瞭解了劉強東關於電商納稅的真實觀點,再回過頭來看那些雜音,其目的不言自明。非要將“呼籲為小微網店減免稅”說成是“呼籲對小企業網店徵稅”,實在是顛倒黑白,不由得讓人懷疑這些人是為那些冒充個人網店的偷稅漏稅企業張目。

誠然,電商經過這麼多年的蓬勃發展,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的零售業態。這時候,還幻想逃避監管,成為法外之地,不僅不現實,而且很幼稚。真正成功的電商企業或者網店,一定要有信心在和其他競爭對手在公平競爭中勝出,而不是靠逃稅、售假來僥倖賺錢。當電商乃至整個互聯網都成為主流時,同樣的監管、公平的監管已經是大勢所趨,因此公平納稅也勢在必行。

京東平臺上的賣家因為這些嚴格的規定經營受影響了嗎?我曾經在某電商論壇中看過一個商家的訪談,同時在多個電商平臺上開店的商家回饋,最能賺到錢的反而是京東的網店,而在某平臺上卻90%的賣家不賺錢。

結束語

瞭解了劉強東關於電商納稅的真實觀點,再回過頭來看那些雜音,其目的不言自明。非要將“呼籲為小微網店減免稅”說成是“呼籲對小企業網店徵稅”,實在是顛倒黑白,不由得讓人懷疑這些人是為那些冒充個人網店的偷稅漏稅企業張目。

誠然,電商經過這麼多年的蓬勃發展,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的零售業態。這時候,還幻想逃避監管,成為法外之地,不僅不現實,而且很幼稚。真正成功的電商企業或者網店,一定要有信心在和其他競爭對手在公平競爭中勝出,而不是靠逃稅、售假來僥倖賺錢。當電商乃至整個互聯網都成為主流時,同樣的監管、公平的監管已經是大勢所趨,因此公平納稅也勢在必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