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真實臨床實踐中潰瘍性結腸炎“達標治療”應用範圍有限

臨床共識指南、臨床醫師觀念和臨床實踐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作者丨郗鵬

來源|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CCCF—IBD學習驛站出品)

前情提要

Limited uptake of ulcerative colitis ‘treat to target’ recommendations in real-world practice

Robert V Bryant, Samuel P Costello, Scott Schoeman

Abstract

BACKGROUND & AIMS:

A 'Treat to Target' (T2T) approach has been proposed for ulcerative colitis (UC), with a target of combined clinical and endoscopic remission.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evaluate the extent to which proposed targets are achieved in real-world care, along with clinician perceptions and potential challenges.

METHODS:

A multicentre,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review of patients with UC attending outpatient services in South Australia was conducted. Clinical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disease activity (endoscopy, histology, and/or biomarkers) was recorded. A survey evaluated Gastroenterologists' perceptions of T2T in UC. Statistical analysis included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Fisher's exact tests.

RESULTS:

Of 246 patients with UC, 61% were in clinical remission (normal bowel habit and no rectal bleeding), 35% in clinical and endoscopic remission (Mayo endoscopic sub-score ≤1), and 16% in concordant clinical, endoscopic and histological (Truelove and Richards' Index) remission. Rather than disease-related factors (extent/activity), clinician-related factors dominated outcome. Hospital location and the choice of therapy predicted combined clinical and endoscopic remission (OR 3.6, 95% CI 1.6-8.7, p<0.001; OR 3.3, 95% CI 1.1-12.5, p=0.04, respectively). Clinicians used C-reactive protein (CRP) more often than endoscopy as a biomarker for disease activity (75% vs. 47%, p<0.001). In the survey, 45/61 Gastroenterologists responded, with significant disparity between clinician estimates of targets achieved in practice and real-world data (p<0.001 for clinical and endoscopic remission).

CONCLUSIONS:

Most patients with UC do not achieve composite clinical and endoscopic remission in 'real-world' practice. Clinician uptake of proposed 'Treat to Target' guidelines is a challenge to their implementation.

隨著潰瘍性結腸炎(UC)治療的進展, 其治療目標已經發生變化。 現在UC的治療目標是改變疾病進程, 提高生活品質, 避免殘疾, 同時平衡與治療相關的風險。 目前提出了“達標治療”的概念, 積極尋找並利用反映疾病活動的客觀指標來指導後續管理。 因此, 對UC的治療策略來說, 不僅要解決症狀, 而且還要緩解炎症。 這種模式過去一直應用於其他慢性炎性疾病, 但對於IBD來說是比較新的概念,

需要大多數臨床醫生的思維模式轉換。

UC治療目標的定義為臨床+內鏡緩解, 這基於臨床緩解與內鏡粘膜癒合(“深度緩解”)。 粘膜癒合被定義為:在內鏡檢查中缺乏可見的粘膜炎症或潰瘍(Mayo內窺鏡評分0或1 )。 目前已發現黏膜癒合與降低UC臨床復發, 減少住院和結腸切除術率相關。 此外, 縮短內鏡評估疾病活動的間隔時間, 也可增加達到粘膜癒合的可能性。 目前的共識指南建議在UC活動期每3個月進行內鏡評估, 在治療調整後3-6個月內進行內鏡檢查。

來自臨床試驗的資料顯示, 多達2/3的UC患者通過積極治療可實現臨床緩解+內鏡粘膜癒合。 然而, 真實世界中多數IBD患者不符合臨床試驗入組標準, 因此在實際臨床實踐中能達到這一治療目標的患者比例尚不清楚。

此外, 新的治療目標和共識指南, 需要臨床醫生理解、認可並在臨床實踐中實施。 受到醫療資源和現實條件的限制, 這些都是艱巨的任務。 因此在現實臨床實踐中, 尚未評估“達標治療”策略在UC中的可行性。

因此, 這項研究準備:

■ 評估“達標治療”目標在UC中的現狀和可行性

■ 分析UC患者疾病活動評估的方式和時間

■ 評估在現實臨床實踐中實現這些治療目標的潛在挑戰

同時, 這項研究也分析了消化專科醫生對UC“達標治療”的看法, 並記錄了他們的臨床行為。

背景與目標

“Treat to Target”(達標治療)的模式, 強調患者臨床緩解和內鏡緩解的綜合目標, 已經被推薦用於UC的治療。 這項研究的目的, 是評估“達標治療”在真實臨床實踐中的接受和使用程度,

臨床醫生的看法和潛在的挑戰。

研究方法

一項針對澳大利亞南部門診UC患者的多中心回顧性橫斷面檢查。 記錄患者疾病活動的臨床症狀和客觀指標(內窺鏡檢查, 組織學和/或生物標誌物)。 調查評估消化專科醫生對UC中“達標治療”的看法。 統計分析包括logistic回歸和Fisher精確檢驗。

研究結果

246例UC患者中, 61% 患者僅達到臨床緩解(排便正常, 無直腸出血), 35%達到臨床+內鏡緩解(Mayo內鏡評分≤1), 16% 達到臨床+內鏡+組織學(Truelove和Richards指數)緩解。 相比疾病相關因素(程度/活動度), 臨床醫生相關因素主導患者結局。

預測臨床+內鏡緩解的因素, 包括不同醫院(OR 3.6, 95% CI 1.6-8.7, p <0.001)和不同治療藥物選擇(OR 3.3, 95% CI 1.1-12.5, p = 0.04)。 臨床醫生更多使用C反應蛋白(CRP), 而不是內鏡檢查結果作為判斷疾病活動的指標(75%vs. 47%, p <0.001)。

在調查中, 73.8%(45/61)消化專科醫生在調研時認為, 理想的治療目標和臨床實際情況存在顯著差異(p <0.001臨床+內鏡緩解)。

結論

大多數UC患者在現實情況下並不能達到“臨床+內鏡”的緩解。 在實際操作層面, 臨床醫生接納並執行“達標治療”的標準存在困難和挑戰。

述評:

這是第一個分析現實臨床實踐中UC患者 “達標治療”策略的研究, 探討遵循“達標治療”的潛在挑戰和臨床醫生的態度。 在這個澳大利亞南部大型多中心佇列研究中, 有1/3的患者達到了共識指南提出的臨床+內鏡緩解的治療目標, 但只有17%達到了Mayo 0分內鏡緩解的最佳治療目標。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 臨床試驗中經選擇後患者治療緩解率, 可能與臨床實際緩解率存在較大的差異。

能否實現“達標治療”目標, 與治療藥物選擇和不同醫院與存在相關性, 而與疾病或患者相關因素無關。

在現實實踐中, 執行“達標治療”策略的最常見的挑戰, 是醫生主要依據臨床表現評估患者情況。 不論是達到臨床緩解時, 還是啟動治療升級之後, 缺少內鏡評估的現象比較普遍。 共識指南推薦UC活動期患者至少每隔3個月進行內鏡評估, 而實際上每3個月接受內鏡檢查的患者比例只有47%, 6個月內鏡檢查的比例為68% 。

與此相反, 雖然CRP並不是UC治療目標, 且與UC黏膜癒合沒有的相關性, 但臨床醫生似乎更習慣於實用CRP來評估疾病活動。 糞鈣衛蛋白是一種更有用的生物標誌物, 用於監測UC的疾病活動, 預測內鏡下炎症活動, 復發風險和對治療的應答。雖然糞鈣衛蛋白本身不是治療目標,但在研究期間只有9%的患者進行了糞鈣衛蛋白檢測。這可能因為這項檢查在澳大利亞屬於自費項目。

研究中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的UC患者相對較少(7%),可能會影響整體達到臨床+內鏡緩解的患者比例。在澳大利亞,患者使用生物治療需要傳統治療失敗,這限制了IBD “降階梯”治療的模式的普及。

雖然大多數臨床醫生聽說過UC“達標治療”,但總體來說只有2/3認為“達標治療”策略與自身的臨床實踐相關。 調查還顯示,臨床醫生認為自己的治療目標和實際的臨床行為並不完全一致,也就是理念和實踐的差距。這些都未來在IBD領域可以改善的。

總之,這項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揭示了目前UC診治中的一個問題,那就是臨床共識指南、臨床醫師觀念和臨床實踐之間的差距,這一問題可能在中國同樣存在。因此,提高IBD 整體診治水準,一方面應加強醫學繼續教育轉變臨床醫生的觀念,另一方面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創造條件掃清障礙,彌合理念和實踐的差距,可能同樣重要。

(本文僅供學術交流用途)

(整理及校對:夏璐)

作者介紹

郗鵬,細胞生物學博士,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醫學事務部。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研究所,從事細胞週期調控和細胞衰老方向的研究,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3篇。目前在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醫學事務部,從事炎症性腸病相關的學術支持工作。

復發風險和對治療的應答。雖然糞鈣衛蛋白本身不是治療目標,但在研究期間只有9%的患者進行了糞鈣衛蛋白檢測。這可能因為這項檢查在澳大利亞屬於自費項目。

研究中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的UC患者相對較少(7%),可能會影響整體達到臨床+內鏡緩解的患者比例。在澳大利亞,患者使用生物治療需要傳統治療失敗,這限制了IBD “降階梯”治療的模式的普及。

雖然大多數臨床醫生聽說過UC“達標治療”,但總體來說只有2/3認為“達標治療”策略與自身的臨床實踐相關。 調查還顯示,臨床醫生認為自己的治療目標和實際的臨床行為並不完全一致,也就是理念和實踐的差距。這些都未來在IBD領域可以改善的。

總之,這項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揭示了目前UC診治中的一個問題,那就是臨床共識指南、臨床醫師觀念和臨床實踐之間的差距,這一問題可能在中國同樣存在。因此,提高IBD 整體診治水準,一方面應加強醫學繼續教育轉變臨床醫生的觀念,另一方面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創造條件掃清障礙,彌合理念和實踐的差距,可能同樣重要。

(本文僅供學術交流用途)

(整理及校對:夏璐)

作者介紹

郗鵬,細胞生物學博士,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醫學事務部。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研究所,從事細胞週期調控和細胞衰老方向的研究,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3篇。目前在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醫學事務部,從事炎症性腸病相關的學術支持工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