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富縣張家灣鎮:貧困群眾住新居 惠風和暢暖人心

這段時間, 富縣張家灣鎮的貧困群眾有一件大喜事, 鎮上實施的扶貧異地搬遷安置社區——惠風苑全面竣工了, 現在, 第一批抽號分房的貧困戶們已經住進了新居。

惠風苑社區的“惠風”二字取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寓意使人感到溫暖、舒適。 是張家灣鎮2016年實施的扶貧易地搬遷安置點之一, 占地36.5畝, 共建設安置樓6棟312套, 於去年8月份動工建設, 首批168戶貧困戶在進行抽號分房後就能入住。 貧困戶許小軍之前一家四口都擠在土窯洞裡, 老婆患有心臟病, 兩個孩子都在上小學, 家裡的收入僅靠他打零工維持, 僅靠自己的收入從土窯洞搬入新樓房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富縣張家灣鎮黑水車行政村 貧困戶 許小軍:

今天特別高興, 心情特別激動。 我們家裡四口人, 花了一萬塊錢, 住這麼好的房子。 政府幫助了我, 這個社區這兒的環境也好, 房子也好, 面積也大,

我們四口人住著正好。

富縣張家灣鎮王家角村村民 石榮學:

搬到這個社區之後, 居住條件改善了, 日子沒有後顧之憂了, 我就有時間有精力把自己的水稻, 玉米繼續種好, 搞科學種田, 日子越來越好。

張家灣鎮是我市的重點文化旅遊名鎮, 千里古道——秦直道就位於此, 在脫貧攻堅中, 鎮上依託地域資源優勢, 將產業與搬遷相融合, 一方面扶持群眾發展水稻、黃花菜、烤煙等特色產業, 並通過“三變”將土地流轉給企業, 讓農民參股, 增加收入。 另一方面, 創新發展張家灣旅遊產業, 全力保障貧困群眾住的舒心,

增收有信心。

富縣張家灣鎮黨委書記 魯卓剛:

搬到鎮區來了以後, 因為我們鎮區有新建的小學, 幼稚園, 衛生院, 讓貧困戶在教育扶貧, 醫療扶貧和產業扶貧上都有比較好的條件, 整體上來講, 真正最大的產業, 我認為還是張家灣旅遊產業, 因為我們這裡有聞名遐邇的秦直道,

我們的旅遊產業的發展起來, 群眾會在三產上將有一個比較大的市場, 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在脫貧攻堅的路上, 不落下一個群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