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巷說|普及中小學性教育,請多點"直接",少點含蓄!

中國兒童性教育的話題歷來受公眾關注, 近期因為一套“被認為”尺度大的教材, 這個話題再次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可喜的是, 儘管受到一些非議, 這套名為《珍愛生命》的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卻贏得了比之前更高的關注度和知名度, 連在一向以“挑剔”著稱的豆瓣網上, 該教材評分也一度達到9.7分之高(最高評分10分)。 這從側面可以看出, 當下社會公眾對實行正確規範的中小學性教育的渴求是多麼強烈。

不過, 口號誰都會喊, 但真正把理念落到實處, 卻又會出現各種問題, 其中最有爭議的一個問題就是,

那些“性器官”以及跟生理現象有關的詞彙, 究竟該直截了當教給孩子們, 還是換一種委婉的說法進行性知識普及?

“直接性教育”VS“委婉性教育”, 這個問題讓不少國人糾結。

中國人歷來都都講究意不直敘, 情不表露, 想要表達一種思想, 往往通過各種“曲線救國”的形式, 不願或不能、不敢直接說出心中的想法, 由此贏得了“含蓄”的名聲。

但在中小學性教育問題上, 這樣的“含蓄”卻並不符合科學教育的理念, 甚至不利於學生們的理解和接受。 而所謂“委婉”, 也只是大人們一廂情願和自以為然的想法!

其實想想也是, 所謂食色性也, 從本質上來說, 陰莖、陰道等性器官都只是身體的一部分, 除了承擔的功能有差別, 它們跟你的眼睛、鼻子、腿等沒有什麼區別——都是血肉組成,

都需要細心呵護。 只不過, 眼睛鼻子等可以露在外面, 而性器官則需要遮擋保護。

一些人擔心教會孩子認識這些性器官詞, 會讓他們“想太多”。 其實有過教學經驗的老師都知道, 二三年級的孩子們, 即便想法再多, 他們的世界也是單純的, 面對這些詞, 如果你能從科學的角度, 坦然教會他們認知, 孩子們也就會從科學的角度做知識進行理解——想得多的不是孩子們, 而恰恰是那些“大人們”!

這個道理稍微細想就能就不難理解。 比如在教孩子們“眼睛”的時候, 老師都是先讓他們認識這個詞, 至少能念會寫, 而後再教授一些延伸的知識, 比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之類。 如果一上來就指著孩子的眼睛說,

這個叫“心靈的窗戶”, 恐怕他們只會一臉茫然地看著你。

一個簡單的道理, 任何一個新事物, 只有先從概念上進行正確的認識, 才能有對相關問題的進一步討論。 如果孩子們連基本的概念的都搞不清楚, 對於“性交”、“懷孕”, 乃至“性侵”、“強姦”等, 又該如何解釋?

近年來, 各地接連發生兒童性侵案, 這與性教育的嚴重缺位有著十分重要的關聯。 相關專家認為, “直接性教育”能將性知識更為自然準確地傳遞給兒童, 同時也有利於他們在可能遭受到侵犯的時候, 更好地保護自己。

當然,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 採取直接性教育時也應以讓孩子們理解做前提, 不能一味生搬硬套, 生硬灌輸, 即便科學普及知識, 也應講究方式方法。

多少年來, 性教育都是中國教育界的難題, 只要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下, 不管是發達經濟地區的家長, 還是落後地區的家長, 在面對孩子們“我從哪裡來”的問題時, 幾乎都“羞於”給出直截了當的回答, 只是他們的遮掩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隨著社會發展和大眾對於兒童性教育重視程度不斷提高, 希望未來的中小學性教育能更多點“科學直接”, 少點“委婉含蓄”!

(壹點號·巷說, 本文首發齊魯壹點, 作者為媒體工作者)

編輯:科西嘉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佈, 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 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 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