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揭秘北京協和醫院,解放軍總醫院臨床科室大查房的秘訣!

揭秘北京協和醫院、解放軍總醫院

臨床科室大查房與普通查房的秘訣!

保存!轉發給醫院的同志們!

導讀:你想當一名現代醫院的名醫、名家、名師嗎?揭秘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科室大查房, 解放軍總醫院臨床科室大查房秘訣!這既是臨床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的基本功也是最高水準標誌!

下面分上篇、中篇、下篇與附篇

四個部分介紹

上 篇

北京協和醫院

臨床科室大查房

大查房體現的是老協和的氣質:自省、專注和慈悲, 以及老協和面對今日醫學困境的繼續努力——以病人為中心的多學科聯盟思想。

20世紀80年代初, 張孝騫已經80多歲了, 但他仍認真參加每一次內科大查房。 自從他在20年代進入協和醫院做一名住院醫生以來, 這個習慣已經刻進了他的生物鐘。 在這裡, 他一次又一次刨光了自己的“臨床思維”, 成為大師。 這位以“做學問”為命根子醫學家, 為了堅持協和的“內科大查房”歷經坎坷,

其實他全力捍衛只不過是一種他曾經體驗過的“學術氣氛”。

在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張孝騫》一書中, 收錄了張老從1979年至1986年的443篇日記摘要, 其中提到內科大查房10多次, 幾個細節尤其令人難忘:聽說取消大查房後的痛心和憤怒;參加了一次高品質大查房後的興奮;大查房前指導學生做好病歷準備等。

由於全院行政上的安排, 1979年12月25日的例行全科巡診被取消了, 張孝騫非常生氣。 在這天的日記中, 他寫道:“上午情報所約定為我查房拍制電視片錄影, 8:30到院, 正值李邦琦、金蘭等與總值班開朝會, 聞本週三又因評比工作停止舉行大查房, 不禁不能抑制, 盛怒之下, 又不擇言。 到病房後又大發牢騷, 雖然講了一些臨床工作方法, 有似對牛彈琴, 但仍有語病。 事後追悔不已而且影響心臟, 期前收縮頻繁, 下午休息了二到三小時才平息。 夜間只睡二到三小時(服兩次睡藥), 真是何苦!

當然有不平之氣, 但發洩是取禍之道, 奈何!可能已有精神病了!今天耶誕節!”

1981年1月21日, 星期三:“科內學術氣氛差, 據余光明統計, 今日大查房本科大夫只到10多人, 其餘為進修生, 兩者合計也不過30多人。 星期三下午沒有好好利用, 領導亦熟視無睹!”

1985年6月25日:“......據雲明天住院醫生講課, 又無大查房!學術氣氛冷淡, 不重視臨床實際,

如此下去, 醫療品質, 人才培養, 十分堪慮。 說話無人聽, 只得任之!”

1985年8月6日的這篇日記, 記錄的是大查房前的準備:上午赴院與魯重美1複習病歷。 明日大查房將討論一例診斷不明的患者, 做了一些閱讀, 仍苦於解釋幾個似不相關的體征在一單一診斷上, 初步考慮白塞氏病的可能性。

1985年8月12日,張老被診斷為肺癌。這是目前所見日記中最後一次關於大查房的記載。

2004年,北京協和醫院內科主任沈悌應《中國醫學論壇報》之約,以“病例討論有恆為貴”為題介紹了協和的內科大查房。他寫道:“協和內科大查房”已走過了80個春秋,雖人事更替,內容更新,卻沒有變味。協和有許多寶貴的傳統與制度,並逐漸為其他醫院所認同而推廣,其中一項就是內科大查房。

北京協和醫院一景:

內科大查房的程式

“大查房”最早稱為“大巡診”,英文是“medical grand round”。最初醫生人數少,在病房的病人床邊,即可容納全部醫生的巡診。當時,北京協和醫學院1940屆學生林俊卿還以一幅幽默的漫畫描繪了當時的內科大巡診場面。

後來,協和內科醫生越來越多,內科大查房的地點從病房轉移到了能容百餘人的老樓10號樓223階梯教室,一直持續到1995年。

鄧家棟(內科)。▲傳承至今的內科大查房,始終是協和內科的盛景。1940屆的林俊卿用漫畫描繪了當年內科大巡診的壯觀場面,題為《1940內科G-3病房大巡診》。朱憲彝(內科)劉士豪(內科)李洪迥(皮膚科)傅瑞思(皮膚科)鬱采蘩(內科)斯乃博(內科)諸福棠(兒科)麥考裡(兒科)謝志光(放射科)希爾(神經精神科)許雨階(寄生蟲科)董承琅(內科)鐘惠瀾(內科)張光璧(內科)美籍護士長魏毓麟(神經精神科)許建良(放射科)王叔咸(內科)范權(兒科)王季午(內科)美籍醫師阿斯布蘭德卞萬年(內科)。

到了今天,內科大查房場面更加壯觀。內科各專科醫生幾乎全部到場,同時還會邀請放射科、病理科、檢驗科、外科等科室參加,有時還有基礎學科的同仁和外院醫生出現,各病房的護士長和護士也會參加。每次參加查房的人數多在100人以上。從前的時間是每週三上午,現在則變為每週三下午。下午3點,協和內科的醫生們從各個病房陸陸續續趕到會場,從主任到住院醫生、實習醫生、進修醫生、高年級學生,稱得上是洋洋大觀。如果晚到就可能沒座位,查房一般持續兩小時。

“做學問”是老協和人的命根子,而協和的內科大查房是協和的典型一景,也是現世罕見一景。國外醫生到協和訪問時,凡是出席了“協和內科大查房”後,無不驚歎,因為在美國也很少見到如此高水準、如此熱烈的臨床病例討論的景象:幾百名協和醫生集思廣益,百家爭鳴,為一個病人會診,解決病人診治中的疑難問題。而那些被查房的病人,真正感受到了張孝騫所說的“以病人為中心”“向病人學習”。1939年鄧家棟去美國時,曾參加過哈佛、約翰·霍普金斯、芝加哥和斯坦福等大學醫院的內科大巡診,雖然做法和風格與協和不盡相同,但熱烈的場面相近。

90多年來,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科室大查房

重要程式基本分為五大步驟

第一步是選擇病例。住院總醫生從內科各專科選出有特點的病例,經主治醫生同意、大內科主任認可,先行公佈。鄧家棟回憶:“所選的病例是較複雜和疑難的,或是罕見的病例,或在診斷和治療中有不易解決的問題,或有某種新的經驗教訓值得學習和重視。”簡單說,多屬疑難重症、診斷不明、治療無效,需經多科會診、跨學科思維才能解決的。

第二步是準備病例彙報。負責這個病人的住院醫生要精心準備病歷摘要,各種化驗檢查、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結果,要“特別熟悉病人的病歷、診斷和治療過程的詳細情況,並準備提出當時尚待解決的問題”。主治醫生則準備在大查房會上做中心發言,他需要悉心思考、閱讀文獻,為病例診斷與治療提出充足依據,徵求本專科資深專家意見。

第三步是病例彙報。住院醫生完整、扼要地彙報完病人病史後,病人被帶到大查房現場,在大內科主任現場指導下,各級醫生對病人進行體檢和病史詢問,然後主治醫生進行中心發言。

第四步是自由討論。這是大查房最精彩的部分,各科室之間,相互提問和解釋。申請大查房的專科醫生先發表自己的看法,包括鑒別診斷、治療意見,以及國際上治療這類疾病的進展。其他科室醫生,對與該病相關的問題作出解答。放射、超聲、病理、檢驗科等科室醫生,對檢查結果發表自己的意見。甚至包括必要的基礎課教授,每個人都可提出自己的見解。有時各持己見,難以統一,但多是因學術見解而起,洋溢著一種學術自由的探索氣氛。

“10樓223教室查房時,前兩排就座的都是老教授,後排是青年醫生。但這並不意味著只有教授才有發言權。相反,主任們會隨時站起來點名讓年輕人發言,同時也鼓勵大家提問題。所有的討論都結合病人的實際,不是脫離實際泛泛空談。病人身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以後它將怎樣變化,總之關於病人的所有問題你都可以問個為什麼,可以稱得上是一場生動考試。”著名血液學專家張之南教授談起他所經歷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協和大查房時這樣說。

第五步是大內科或專科主任總結性發言,表明自己見解,並指示下一步診治措施。一時未能解答的問題,可進一步觀察檢查,或從外科手術的手術發現給予回答。如病人不幸死亡,則可能從屍體檢查中得到答案。如有新的資料,在以後的大查房時做追隨報告。這五大步驟堅持了90多年,每一個環節都認真嚴格到了無以復加程度,絕無後來學術沾染上的浮躁、作秀、走過場色彩。

頭腦的爭論和交鋒

在鄧家棟擔任內科助理住院醫生時,曾有一位男性病人,30多歲,因“心力衰竭”而數次入院,每次經短期臥床休息、治療,即可恢復。每次診斷都懷疑他為“動脈硬化性心臟病”,但他年輕,不僅無梅毒、風濕性心臟病及心肌病證據,也無明顯的動脈硬化體征。那時除了X光和心電圖以外,還沒有其他檢查方法。他的心力衰竭的原因一直是個疑問,心肌病的診斷無法肯定。

有一次在晚間巡診時,鄧家棟用聽診器聽到病人的心尖區有如二尖瓣狹窄的典型的舒張期雜音,次晨,主治醫生前來查房卻沒有聽到,鄧家棟自己再聽時也聽不到了。他懷疑可能是自己聽錯了,但過了一天,他又聽到了同樣的雜音。於是,他把檢查經過如實地記在病歷日誌中,作為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病人出院幾天後又再次入院。一次他在床上坐便盆大便時,突然死亡。後來屍體檢查發現,左心房有一黏液瘤,有蒂。這瘤因為有蒂的關係,可能在某一時間阻礙了血液從左心房流入左心室,起了類似二尖瓣狹窄的作用,因而出現典型的雜音,但在另外一些時間瘤體離開,類似二尖瓣狹窄的情況又得到解除。這就可以說明,為什麼雜音有時可以聽到,而有時又消失了。關於這個病例的報告,後來曾在《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發表。

在一次內科大巡診時,這一病例被提了出來,對到會的各位醫生都很有啟發。內科主任狄瑞德並沒有責備他們未能在病人生前診斷出來,因這種病例在國內外很少見,但他強調,“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實事求是,相信自己的觀察和事實,不要從主觀臆想出發,先入為主,輕易否定客觀事實,只有這樣才能不犯錯誤”。

在醫學漸漸走向專科主義的今天,大查房更像一次傳統的回歸。“大查房”的“大”字,不僅體現在參加的醫生數目多,而且涉及了各個專科的醫生的“大視野”和“大思維”。它體現的是,面對疑難病症,各科力量的聯盟整合。從頂尖專家到年輕醫生,甚至醫學生,都懷著醫學熱情,被激發起求知欲,悉心思考對病人的診斷和治療。方圻教授說:“在大查房中,常常是病歷摘要一下來,很多位教授就跑圖書館,然後在會上爭論交鋒,這種學術空氣反映了一種強烈的求知欲。”張之南教授說:“大家從各自臨床的角度出發,闡述的是臨床經驗與思維方法,所以許多人寧可犧牲自己的時間,也要趕過來聽大查房討論。”

在從前的內科大查房的客人裡,還有一些做基礎研究的協和老教授,他們都是經受了嚴格的臨床訓練之後轉去做基礎學科的。比如,微生物學家謝少文、中國內分泌學奠基人劉士豪。謝少文是在做完內科住院總醫生後,轉而研究微生物的,而劉士豪則在內科做到了教授,才轉任生化系主任。他們兩位參加大查房,總是能分別從細菌學、生物代謝的角度去分析病理、生理,增強了醫生們對疾病的基礎與臨床之間內在聯繫的理解。

張之南教授剖析這種現象時打了個比方:“《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的SCI 1點數非常高,為什麼全世界的醫學者都喜歡讀?因為它是由基礎研究者討論臨床問題的一本雜誌,協和內科大查房與NEJM所宣導的基礎與臨床相結合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在查房時提出的跨學科建議,真正實現了各科之間的碰撞和整合,最後繪成了一幅關於醫學的完整圖畫。每一個參加大查房的醫生,眼界都會在這裡被迅速打開,並在短時間內瞭解各領域的進展。這對今日醫學的“專科主義”和“管狀視野”缺陷,是有益的補充。僅舉2001年協和內科大查房為例,在提交大查房的病例中,有16例診斷不明,查房後10例獲正確診斷,27例療效不佳者有16例在查房後病情改善或治癒。

2006年4月,《健康報》的往事版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老協和”的大查房》。有人讀過這篇文章之後感慨:一直想知道協和醫院的輝煌品牌是如何鑄就的,感謝《“老協和”的大查房》一文,讓我們從中找到了答案。

在這篇文章見報一個月後,當時的上海市南匯區中心醫院院長便向各科室發了一封關於《“老協和”的大查房》的公開信,向全院各大科主任推薦了這篇文章,建議認真閱讀,“學其法而不拘泥其方”,創造出適合自己科室的大查房之路。後來,這家醫院的內科、外科、骨科相繼開始實行大查房新模式,雖然“在深度和廣度上有待更深的挖掘開拓”。

唯有時間的積澱,能說明傳統的厚重和堅持的力量。協和的內科大查房已延續了90多年,五大步驟今昔一致,主旨未變。它的生命力如此頑強,令不少業內人驚歎,並被它背後散發的力量所震動。它為什麼能夠堅持如此之久?有組織者的良苦用心和理想主義的堅韌,有參加者對“學問是命根子”的唯一價值認同,也因為它緊扣住了醫學發展和醫院管理的規律。它最終體現的是老協和的氣質:自省、專注和慈悲,以及老協和面對今日醫學困境的繼續努力——以病人為中心的多學科聯盟。(資料來源,根據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相關資料整理與編輯)

中 篇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解放軍301醫院)

臨床科室大查房

解放軍總醫院、即北京解放軍301醫院是全軍、全國規範性、標杆性的特大型醫院,在國內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醫院發表、總結了特大型醫院很多獨到的業務、技術、管理系列研究成果。這裡只舉臨床科室大查房中的科室主任和上級醫師在大查房中的三講(講病情、講疑難、講知識)內容,簡要介紹給全國醫院的同行們。

一、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與普通查房基本要求:

1.查房環境要求,2.參加查房人員病房出入與站位要求,3.病種選擇要求,4.查房時間要求,5.查房頻度要求,6.提問要求,7.科主任素質要求,8.病床主管醫師素質要求,9.其他醫師要求,10.科室護士長要求,11.全體查房人員行為規範要求,12.資料管理要求,13.行政管理要求,14.量化管理要求。

二、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的六項行為品質管制要求:

1.查房準備,2.病情報告,3.科主任問診,4.科主任查體,5.病例討論,6.查房環境。7.科室主任小結。

臨床科室大查房“所選的病例是較複雜和疑難的,或是罕見的病例,或在診斷和治療中有不易解決的問題,或有某種新的經驗教訓值得學習和重視的。”簡單地說,臨床科室查房選擇的病例多屬疑難重症、診斷不明、治療無效,需經多科會診、跨學科思維才能解決的病例。

三、臨床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高級職稱醫師大查房三講:

解放軍總醫院臨床大查房核心內容集中在三講上,即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或者上級醫師查房必須三講:

講病情,講疑難,講知識。

一講病情:科主任分析病因清楚,對病史、體征、檢查檢驗報告單綜合分析,點評前期三級診療工作品質中的問題、病歷品質,指出病程記錄中不足;

二講疑難:科主任能夠分析二個以上的鑒別診斷,能夠針對疑難病人提供二個以上診療方案,能夠解答下級疑點,明確診斷、下一步診治意見及治療護理注意事項;

三講知識:科主任能夠結合並針對查房病例旁徵博引、拓展相關知識和與本病例相關的新進展講解。

第一,講病情。查房前科室主任或者上級醫師向參加查房的同志簡要介紹被查房病人的總體情況,一般應該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介紹病人情況:提綱協領,語言要精煉,內容要全面,傳達資訊要準確,查房的主要問題要突出。通過科室主任介紹病人使參加查房的同志對病人有全面的瞭解,明確查房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臨床科室大查房講病情能夠體現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高水準的語言綜述能力,體現科室主任對病人的瞭解程度,體現科室主任把握主要查房病人問題的能力和水準。

第二,講疑難。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或者上級醫師查房講疑難是查房中的核心問題,講疑難就是解決病人診療疑難問題,講疑難就是解決臨床上少見的問題,講疑難就是解決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疑難病例。講疑難就是針對查房病人的搞不清楚的問題講,科主任能夠分析最少二個以上的鑒別診斷,能夠針對疑難病人提供二個以上診療方案,能夠解答下級診療問題的疑點,明確診斷、下一步診治意見及治療、護理注意事項。

臨床科室大查房講疑難能夠體現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的專業技術水準,講疑難能夠體現科室主任臨床工作的豐富經驗,講疑難能夠體現科室主任對臨床疑難病人的診斷、診療、檢查、護理問題的把握和分析解決疑難問題的綜合能力和水準,一般醫師解決不了的診療問題,科室主任通過講疑難對少見的診療問題理清思路、講清道理、找准依據、一錘定音。

第三,講知識。科主任、學科帶頭人能夠結合並針對查房病例旁徵博引、拓展相關知識和新進展講解。圍繞病人疑難診療問題講新知識、新觀點、新理念、新方法、新特點以及該查房病人的疾病發展趨勢,圍繞病人診療問題講查房病例的世界性最近的專業、業務、技術新進展,圍繞病人疑難診療問題講疑難及相似的鑒別診斷、治療區別、檢查手段、新檢查項目、護理特色,等等。

臨床科室大查房講知識能夠體現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扎實的理論功底,廣闊的知識視野,頂尖級的專業新知識水準,查房講知識是衡量科室主任理論、知識水準重要標誌。

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的“三講”是學科主任最突出的綜合水準體現。

除此之外,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還必須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前相關人員做好三準備:

一是醫師準備病例,所選病例是本科疑難複雜(需要明確診斷治療)或危重病例(需要評價調整治療方案),或有醫療糾紛隱患的病例;

二是準備資料,病歷、檢查檢驗報告準備齊全;

三是是准備查房時使用的器械,臨床科室查房需要相關查體器械準備必須齊全。

二、臨床科室主任、高級職稱醫師大查房時做好病情三報告:

一是經治醫師全面報告,報告患者基本情況、病史全面、清楚、思路清晰、主動報告診治中的疑難問題、複雜問題罕見問題;

二是主管醫師補充報告,分析病情簡明扼要,診斷治療有依據;

三是主診醫師綜合報告,能對病史、體征、檢查綜合分析,歸納診斷依據,進行鑒別診斷,對疑難問題初步分析。

三、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做到三問:

一問病史,耐心、全面、細緻;

二問疑難,能夠對下級醫師所提疑問、問題、疑點、難點,進行針對性問診;

三問感受,詢問患者對住院後診斷、治療、護理、檢查、服務的感受。

四、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做好三重視:

一重視全面體檢,檢查手法順序正確、手法流程正確、要點齊全;

二重視專科檢查,有針對性,能夠查出重要體征;

三重視患者保護,注意人文關懷、保護患者隱私。

五、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注意查房時的環境要求:

一是出入病房順序對,按照科主任、主診醫師、主管醫師、經治醫師、護士長、責任護士、其他人員順序進出;

二是查房人員站位對,科主任站在患者右側,經治醫師站在科主任對面,主管醫師站在經治醫師左側,主診醫師站在科主任右側,護士長站在床尾,其他人員以扇形站在護士長兩側或後方;

三是防護要求能做對,病房整潔安靜,無閒雜人員,手機處於關機狀態,每檢查一位元患者洗手消毒(必要時戴口罩、穿鞋套、穿隔離衣)。

下 篇

現代醫院臨床科室

大查房與普通查房小結

№1.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現代醫院名醫、名家、名師的基本功。現代醫院臨床科室查房與大查房是名醫、名家、名師的基本功;名醫、名家、名師的品牌是同行的認可與傳送,而不是外行人的傳送形成的;臨床科室主任和學科帶頭人的查房結果是同行認可的最好途徑,通過臨床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上級職稱醫師查房形成你的頂級品牌。繼續努力吧!

名醫——是醫生從事醫學職業的廣度,人民群眾對你的人品、職業道德的口碑與傳誦。

名家——是醫生從事醫學專業的高度,人民群眾對你在某一區域、某一業務、專科專業的肯定,是你的同專業的同行與人民群眾對你診治疑難雜症、罕見疾病的最高認同和評判。

名師——是醫生從事醫學事業的深度,名師就是你除了正常工作外,你還能夠教學、講學、著書立說。你日常工作的積累,你追求醫學事業的體驗、探索,你把醫學作為一種使命的追求的經驗、教訓、能夠著書立說 ,遺留給後人,是你對人類健康事業的貢獻。

№2.臨床科室大查房是醫院科室三級查房落實執行的具體體現。臨床科室科主任、學科帶頭人、上級醫師大查房反映了醫院、科室的業務水準、技術水準與管理水準和綜合領導能力。反映了科室三級查房落實情況。

№3.臨床科室大查房是體現科室標準化與流程化管理的程度。臨床科室大查房結果體現了醫院規範性、標準性、檔次性、標準性、正規性與流程優化管理程度。

№4.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日常團隊管理工作的最集中體現。臨床科室大查房體現了科室主任業務水準、技術水準與管理水準;科室大查房的結果是科室主任、高級職稱平常對員工具體業務、技術、管理經驗、教訓、指導的最好場所,是檢驗每一個人自己所在的專業的學術、論文、培訓、專著、科研成果最終集中的應用程度的體現。

№5.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員工執行能力的檢驗。臨床科室大查房體現了科室醫務人員對病人一切工作最實際的執行力與整體執行力素質水準。

№6.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工作作風與科主任帶團隊能力的體現。臨床科室大查房反映了科室主任的工作作風與帶團隊的能力。

№7.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關愛環境的體現。臨床科室大查房反映了醫院、科室人員之間和諧、溝通、關愛的協作環境。

№8.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工作持續改進的良好氛圍。臨床科室大查房反映了醫院、科室持續改進的環境與氛圍。參加臨床科室大查房的人員應該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

№9.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主任掌控業務技術的能力的標誌。臨床科室大查房反映了科室主任掌控科室的能力,科室大查房參與人數的多少反映了科室主任掌控科室的能力。

№10.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主任卓越領導能力體現。臨床科室大查房反映了科室主任知識視野、格局、境界與卓越領導能力與水準。

№11.臨床科室大查房是與病人溝通的最好辦法。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主任與全科醫師、護士長、相關護士人員在一起對病人現場詢問問題,病人的診療、檢查、手術、護理、服藥、生活服務等絕大部分情況都可以通過大查房瞭解具體執行情況,提供大查房科室人員與病人、家屬、親戚等人員直接溝通、詢問、提問、解答問題、疑問、困惑等絕大部分問題可以達到解決。更重要的是科室主任可以直接檢查病人,可以通過視、觸、叩、聽瞭解病人體征、身體反應、語言反映,最大限度地使病人診療、檢查、護理、服藥、服務、飲食生活“落地”的實際情況。科室主任通過查房可以瞭解病人知情同意(大手術、特殊檢查、特殊用藥等診療情況)的過程與結果,可以最大限度地把病人反映的問題、糾紛、事故苗頭解決在萌芽狀態。

№12.臨床科室大查房是驗證臨床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和吸收的最好辦法。過去的綜合醫院是醫、教、研,現代的綜合醫院是醫、教、研、防、康、養。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主任和科室全體醫師、護士長一起對病人查房,可以最大限度地檢查驗證學科的學術(查房時的拓展知識提問)、培訓(相互提問瞭解培訓情況)、帶教(查看實習進修醫師的查房參加情況)、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工作的情況。因為學科的一切醫教研工作最終都必須落實到病人“身上”,在病人的診療、護理、服務上體現出來,使病人受益。如果學科的科研成果不能夠轉化到臨床病人診療、護理、服務上,我們的臨床科研就是沒有用處的,這一點大家都必須清楚。

№13.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規章制度執行落實最的直接驗證。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主任、上級醫師對醫院、科室的各種規章制度、人員職責、相關業務和技術標準、工作流程執行情況的具體檢查、驗收、驗證、考核的最有效辦法。科室主任大查房可以結合病人病情與病人直接溝通、與科室醫護人員面對面的詢問、瞭解情況,特別是對病人的診斷、醫技科室的檢查結果、檢查後陽性結果的處理、治療、護理、服務工作的落實情況。通過科室主任查房能夠掌握病人病情的第一手資料,能夠掌握診療、護理工作落實的第一手資料,科室主任最大程度地在病人診療方面做到心中有數。

№14.臨床科室大查房是對現代醫院學科戰略、戰術、操作好壞的最好的檢查、驗收、考核、驗證的方法。現代醫院臨床科室、特色科室、學科大查房,特別是重點學科必須有科室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畫。這就是學科的戰略經營、戰術管理、人員操作的層次。現代醫院學科有沒有戰略、戰術、操作之分呢,回答是肯定的。學科戰略是選擇,學科戰術是執行,學科操作是怎麼樣把工作做得更好。

學科戰略是解決要不要做這件事的問題;學科戰術是怎樣(用什麼方法)去做這件事的方法問題;學科操作是解決怎麼樣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好的問題。

比如,科室要為一位疑難診斷的病人做一台手術,從戰略上講必須搞清楚要不要做這台手術、需不需要做這台手術、能不能做好這台手術;從戰術上講怎樣去做、用什麼方法(可以是分組的方法、用什麼方式方法去做)這一台手術;從操作上講是細節操作、細化管理,是單個人按照自己的崗位職責、現場分工,怎樣、共同把這台手術做好了不出問題、刀口不感染、達到預期目的、病人滿意。臨床科室大查房就是對學科戰略執行驗證,就是對戰術落實考查,就是對業務技術操作精細化“過濾”,除此之外再沒有好的辦法能夠驗證、驗收、檢查、考核學科戰略、戰術、操作的落實與執行情況了。

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主任對科室、學科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三年或五年規劃),年度工作計畫中的落實措施的檢查、驗收、驗證、考核的最有效辦法。科室主任通過查房能夠清楚地瞭解學科的規劃在每一個細節的執行落實情況,瞭解年度計畫在每一個細節的執行落實情況,掌握中長期規劃、年度計畫的進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分析,及時研究、及時解決,持續改進。

1985年8月12日,張老被診斷為肺癌。這是目前所見日記中最後一次關於大查房的記載。

2004年,北京協和醫院內科主任沈悌應《中國醫學論壇報》之約,以“病例討論有恆為貴”為題介紹了協和的內科大查房。他寫道:“協和內科大查房”已走過了80個春秋,雖人事更替,內容更新,卻沒有變味。協和有許多寶貴的傳統與制度,並逐漸為其他醫院所認同而推廣,其中一項就是內科大查房。

北京協和醫院一景:

內科大查房的程式

“大查房”最早稱為“大巡診”,英文是“medical grand round”。最初醫生人數少,在病房的病人床邊,即可容納全部醫生的巡診。當時,北京協和醫學院1940屆學生林俊卿還以一幅幽默的漫畫描繪了當時的內科大巡診場面。

後來,協和內科醫生越來越多,內科大查房的地點從病房轉移到了能容百餘人的老樓10號樓223階梯教室,一直持續到1995年。

鄧家棟(內科)。▲傳承至今的內科大查房,始終是協和內科的盛景。1940屆的林俊卿用漫畫描繪了當年內科大巡診的壯觀場面,題為《1940內科G-3病房大巡診》。朱憲彝(內科)劉士豪(內科)李洪迥(皮膚科)傅瑞思(皮膚科)鬱采蘩(內科)斯乃博(內科)諸福棠(兒科)麥考裡(兒科)謝志光(放射科)希爾(神經精神科)許雨階(寄生蟲科)董承琅(內科)鐘惠瀾(內科)張光璧(內科)美籍護士長魏毓麟(神經精神科)許建良(放射科)王叔咸(內科)范權(兒科)王季午(內科)美籍醫師阿斯布蘭德卞萬年(內科)。

到了今天,內科大查房場面更加壯觀。內科各專科醫生幾乎全部到場,同時還會邀請放射科、病理科、檢驗科、外科等科室參加,有時還有基礎學科的同仁和外院醫生出現,各病房的護士長和護士也會參加。每次參加查房的人數多在100人以上。從前的時間是每週三上午,現在則變為每週三下午。下午3點,協和內科的醫生們從各個病房陸陸續續趕到會場,從主任到住院醫生、實習醫生、進修醫生、高年級學生,稱得上是洋洋大觀。如果晚到就可能沒座位,查房一般持續兩小時。

“做學問”是老協和人的命根子,而協和的內科大查房是協和的典型一景,也是現世罕見一景。國外醫生到協和訪問時,凡是出席了“協和內科大查房”後,無不驚歎,因為在美國也很少見到如此高水準、如此熱烈的臨床病例討論的景象:幾百名協和醫生集思廣益,百家爭鳴,為一個病人會診,解決病人診治中的疑難問題。而那些被查房的病人,真正感受到了張孝騫所說的“以病人為中心”“向病人學習”。1939年鄧家棟去美國時,曾參加過哈佛、約翰·霍普金斯、芝加哥和斯坦福等大學醫院的內科大巡診,雖然做法和風格與協和不盡相同,但熱烈的場面相近。

90多年來,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科室大查房

重要程式基本分為五大步驟

第一步是選擇病例。住院總醫生從內科各專科選出有特點的病例,經主治醫生同意、大內科主任認可,先行公佈。鄧家棟回憶:“所選的病例是較複雜和疑難的,或是罕見的病例,或在診斷和治療中有不易解決的問題,或有某種新的經驗教訓值得學習和重視。”簡單說,多屬疑難重症、診斷不明、治療無效,需經多科會診、跨學科思維才能解決的。

第二步是準備病例彙報。負責這個病人的住院醫生要精心準備病歷摘要,各種化驗檢查、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結果,要“特別熟悉病人的病歷、診斷和治療過程的詳細情況,並準備提出當時尚待解決的問題”。主治醫生則準備在大查房會上做中心發言,他需要悉心思考、閱讀文獻,為病例診斷與治療提出充足依據,徵求本專科資深專家意見。

第三步是病例彙報。住院醫生完整、扼要地彙報完病人病史後,病人被帶到大查房現場,在大內科主任現場指導下,各級醫生對病人進行體檢和病史詢問,然後主治醫生進行中心發言。

第四步是自由討論。這是大查房最精彩的部分,各科室之間,相互提問和解釋。申請大查房的專科醫生先發表自己的看法,包括鑒別診斷、治療意見,以及國際上治療這類疾病的進展。其他科室醫生,對與該病相關的問題作出解答。放射、超聲、病理、檢驗科等科室醫生,對檢查結果發表自己的意見。甚至包括必要的基礎課教授,每個人都可提出自己的見解。有時各持己見,難以統一,但多是因學術見解而起,洋溢著一種學術自由的探索氣氛。

“10樓223教室查房時,前兩排就座的都是老教授,後排是青年醫生。但這並不意味著只有教授才有發言權。相反,主任們會隨時站起來點名讓年輕人發言,同時也鼓勵大家提問題。所有的討論都結合病人的實際,不是脫離實際泛泛空談。病人身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以後它將怎樣變化,總之關於病人的所有問題你都可以問個為什麼,可以稱得上是一場生動考試。”著名血液學專家張之南教授談起他所經歷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協和大查房時這樣說。

第五步是大內科或專科主任總結性發言,表明自己見解,並指示下一步診治措施。一時未能解答的問題,可進一步觀察檢查,或從外科手術的手術發現給予回答。如病人不幸死亡,則可能從屍體檢查中得到答案。如有新的資料,在以後的大查房時做追隨報告。這五大步驟堅持了90多年,每一個環節都認真嚴格到了無以復加程度,絕無後來學術沾染上的浮躁、作秀、走過場色彩。

頭腦的爭論和交鋒

在鄧家棟擔任內科助理住院醫生時,曾有一位男性病人,30多歲,因“心力衰竭”而數次入院,每次經短期臥床休息、治療,即可恢復。每次診斷都懷疑他為“動脈硬化性心臟病”,但他年輕,不僅無梅毒、風濕性心臟病及心肌病證據,也無明顯的動脈硬化體征。那時除了X光和心電圖以外,還沒有其他檢查方法。他的心力衰竭的原因一直是個疑問,心肌病的診斷無法肯定。

有一次在晚間巡診時,鄧家棟用聽診器聽到病人的心尖區有如二尖瓣狹窄的典型的舒張期雜音,次晨,主治醫生前來查房卻沒有聽到,鄧家棟自己再聽時也聽不到了。他懷疑可能是自己聽錯了,但過了一天,他又聽到了同樣的雜音。於是,他把檢查經過如實地記在病歷日誌中,作為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病人出院幾天後又再次入院。一次他在床上坐便盆大便時,突然死亡。後來屍體檢查發現,左心房有一黏液瘤,有蒂。這瘤因為有蒂的關係,可能在某一時間阻礙了血液從左心房流入左心室,起了類似二尖瓣狹窄的作用,因而出現典型的雜音,但在另外一些時間瘤體離開,類似二尖瓣狹窄的情況又得到解除。這就可以說明,為什麼雜音有時可以聽到,而有時又消失了。關於這個病例的報告,後來曾在《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發表。

在一次內科大巡診時,這一病例被提了出來,對到會的各位醫生都很有啟發。內科主任狄瑞德並沒有責備他們未能在病人生前診斷出來,因這種病例在國內外很少見,但他強調,“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實事求是,相信自己的觀察和事實,不要從主觀臆想出發,先入為主,輕易否定客觀事實,只有這樣才能不犯錯誤”。

在醫學漸漸走向專科主義的今天,大查房更像一次傳統的回歸。“大查房”的“大”字,不僅體現在參加的醫生數目多,而且涉及了各個專科的醫生的“大視野”和“大思維”。它體現的是,面對疑難病症,各科力量的聯盟整合。從頂尖專家到年輕醫生,甚至醫學生,都懷著醫學熱情,被激發起求知欲,悉心思考對病人的診斷和治療。方圻教授說:“在大查房中,常常是病歷摘要一下來,很多位教授就跑圖書館,然後在會上爭論交鋒,這種學術空氣反映了一種強烈的求知欲。”張之南教授說:“大家從各自臨床的角度出發,闡述的是臨床經驗與思維方法,所以許多人寧可犧牲自己的時間,也要趕過來聽大查房討論。”

在從前的內科大查房的客人裡,還有一些做基礎研究的協和老教授,他們都是經受了嚴格的臨床訓練之後轉去做基礎學科的。比如,微生物學家謝少文、中國內分泌學奠基人劉士豪。謝少文是在做完內科住院總醫生後,轉而研究微生物的,而劉士豪則在內科做到了教授,才轉任生化系主任。他們兩位參加大查房,總是能分別從細菌學、生物代謝的角度去分析病理、生理,增強了醫生們對疾病的基礎與臨床之間內在聯繫的理解。

張之南教授剖析這種現象時打了個比方:“《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的SCI 1點數非常高,為什麼全世界的醫學者都喜歡讀?因為它是由基礎研究者討論臨床問題的一本雜誌,協和內科大查房與NEJM所宣導的基礎與臨床相結合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在查房時提出的跨學科建議,真正實現了各科之間的碰撞和整合,最後繪成了一幅關於醫學的完整圖畫。每一個參加大查房的醫生,眼界都會在這裡被迅速打開,並在短時間內瞭解各領域的進展。這對今日醫學的“專科主義”和“管狀視野”缺陷,是有益的補充。僅舉2001年協和內科大查房為例,在提交大查房的病例中,有16例診斷不明,查房後10例獲正確診斷,27例療效不佳者有16例在查房後病情改善或治癒。

2006年4月,《健康報》的往事版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老協和”的大查房》。有人讀過這篇文章之後感慨:一直想知道協和醫院的輝煌品牌是如何鑄就的,感謝《“老協和”的大查房》一文,讓我們從中找到了答案。

在這篇文章見報一個月後,當時的上海市南匯區中心醫院院長便向各科室發了一封關於《“老協和”的大查房》的公開信,向全院各大科主任推薦了這篇文章,建議認真閱讀,“學其法而不拘泥其方”,創造出適合自己科室的大查房之路。後來,這家醫院的內科、外科、骨科相繼開始實行大查房新模式,雖然“在深度和廣度上有待更深的挖掘開拓”。

唯有時間的積澱,能說明傳統的厚重和堅持的力量。協和的內科大查房已延續了90多年,五大步驟今昔一致,主旨未變。它的生命力如此頑強,令不少業內人驚歎,並被它背後散發的力量所震動。它為什麼能夠堅持如此之久?有組織者的良苦用心和理想主義的堅韌,有參加者對“學問是命根子”的唯一價值認同,也因為它緊扣住了醫學發展和醫院管理的規律。它最終體現的是老協和的氣質:自省、專注和慈悲,以及老協和面對今日醫學困境的繼續努力——以病人為中心的多學科聯盟。(資料來源,根據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相關資料整理與編輯)

中 篇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解放軍301醫院)

臨床科室大查房

解放軍總醫院、即北京解放軍301醫院是全軍、全國規範性、標杆性的特大型醫院,在國內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醫院發表、總結了特大型醫院很多獨到的業務、技術、管理系列研究成果。這裡只舉臨床科室大查房中的科室主任和上級醫師在大查房中的三講(講病情、講疑難、講知識)內容,簡要介紹給全國醫院的同行們。

一、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與普通查房基本要求:

1.查房環境要求,2.參加查房人員病房出入與站位要求,3.病種選擇要求,4.查房時間要求,5.查房頻度要求,6.提問要求,7.科主任素質要求,8.病床主管醫師素質要求,9.其他醫師要求,10.科室護士長要求,11.全體查房人員行為規範要求,12.資料管理要求,13.行政管理要求,14.量化管理要求。

二、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的六項行為品質管制要求:

1.查房準備,2.病情報告,3.科主任問診,4.科主任查體,5.病例討論,6.查房環境。7.科室主任小結。

臨床科室大查房“所選的病例是較複雜和疑難的,或是罕見的病例,或在診斷和治療中有不易解決的問題,或有某種新的經驗教訓值得學習和重視的。”簡單地說,臨床科室查房選擇的病例多屬疑難重症、診斷不明、治療無效,需經多科會診、跨學科思維才能解決的病例。

三、臨床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高級職稱醫師大查房三講:

解放軍總醫院臨床大查房核心內容集中在三講上,即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或者上級醫師查房必須三講:

講病情,講疑難,講知識。

一講病情:科主任分析病因清楚,對病史、體征、檢查檢驗報告單綜合分析,點評前期三級診療工作品質中的問題、病歷品質,指出病程記錄中不足;

二講疑難:科主任能夠分析二個以上的鑒別診斷,能夠針對疑難病人提供二個以上診療方案,能夠解答下級疑點,明確診斷、下一步診治意見及治療護理注意事項;

三講知識:科主任能夠結合並針對查房病例旁徵博引、拓展相關知識和與本病例相關的新進展講解。

第一,講病情。查房前科室主任或者上級醫師向參加查房的同志簡要介紹被查房病人的總體情況,一般應該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介紹病人情況:提綱協領,語言要精煉,內容要全面,傳達資訊要準確,查房的主要問題要突出。通過科室主任介紹病人使參加查房的同志對病人有全面的瞭解,明確查房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臨床科室大查房講病情能夠體現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高水準的語言綜述能力,體現科室主任對病人的瞭解程度,體現科室主任把握主要查房病人問題的能力和水準。

第二,講疑難。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或者上級醫師查房講疑難是查房中的核心問題,講疑難就是解決病人診療疑難問題,講疑難就是解決臨床上少見的問題,講疑難就是解決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疑難病例。講疑難就是針對查房病人的搞不清楚的問題講,科主任能夠分析最少二個以上的鑒別診斷,能夠針對疑難病人提供二個以上診療方案,能夠解答下級診療問題的疑點,明確診斷、下一步診治意見及治療、護理注意事項。

臨床科室大查房講疑難能夠體現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的專業技術水準,講疑難能夠體現科室主任臨床工作的豐富經驗,講疑難能夠體現科室主任對臨床疑難病人的診斷、診療、檢查、護理問題的把握和分析解決疑難問題的綜合能力和水準,一般醫師解決不了的診療問題,科室主任通過講疑難對少見的診療問題理清思路、講清道理、找准依據、一錘定音。

第三,講知識。科主任、學科帶頭人能夠結合並針對查房病例旁徵博引、拓展相關知識和新進展講解。圍繞病人疑難診療問題講新知識、新觀點、新理念、新方法、新特點以及該查房病人的疾病發展趨勢,圍繞病人診療問題講查房病例的世界性最近的專業、業務、技術新進展,圍繞病人疑難診療問題講疑難及相似的鑒別診斷、治療區別、檢查手段、新檢查項目、護理特色,等等。

臨床科室大查房講知識能夠體現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扎實的理論功底,廣闊的知識視野,頂尖級的專業新知識水準,查房講知識是衡量科室主任理論、知識水準重要標誌。

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的“三講”是學科主任最突出的綜合水準體現。

除此之外,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還必須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前相關人員做好三準備:

一是醫師準備病例,所選病例是本科疑難複雜(需要明確診斷治療)或危重病例(需要評價調整治療方案),或有醫療糾紛隱患的病例;

二是準備資料,病歷、檢查檢驗報告準備齊全;

三是是准備查房時使用的器械,臨床科室查房需要相關查體器械準備必須齊全。

二、臨床科室主任、高級職稱醫師大查房時做好病情三報告:

一是經治醫師全面報告,報告患者基本情況、病史全面、清楚、思路清晰、主動報告診治中的疑難問題、複雜問題罕見問題;

二是主管醫師補充報告,分析病情簡明扼要,診斷治療有依據;

三是主診醫師綜合報告,能對病史、體征、檢查綜合分析,歸納診斷依據,進行鑒別診斷,對疑難問題初步分析。

三、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做到三問:

一問病史,耐心、全面、細緻;

二問疑難,能夠對下級醫師所提疑問、問題、疑點、難點,進行針對性問診;

三問感受,詢問患者對住院後診斷、治療、護理、檢查、服務的感受。

四、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做好三重視:

一重視全面體檢,檢查手法順序正確、手法流程正確、要點齊全;

二重視專科檢查,有針對性,能夠查出重要體征;

三重視患者保護,注意人文關懷、保護患者隱私。

五、臨床科室主任大查房注意查房時的環境要求:

一是出入病房順序對,按照科主任、主診醫師、主管醫師、經治醫師、護士長、責任護士、其他人員順序進出;

二是查房人員站位對,科主任站在患者右側,經治醫師站在科主任對面,主管醫師站在經治醫師左側,主診醫師站在科主任右側,護士長站在床尾,其他人員以扇形站在護士長兩側或後方;

三是防護要求能做對,病房整潔安靜,無閒雜人員,手機處於關機狀態,每檢查一位元患者洗手消毒(必要時戴口罩、穿鞋套、穿隔離衣)。

下 篇

現代醫院臨床科室

大查房與普通查房小結

№1.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現代醫院名醫、名家、名師的基本功。現代醫院臨床科室查房與大查房是名醫、名家、名師的基本功;名醫、名家、名師的品牌是同行的認可與傳送,而不是外行人的傳送形成的;臨床科室主任和學科帶頭人的查房結果是同行認可的最好途徑,通過臨床科室主任、學科帶頭人、上級職稱醫師查房形成你的頂級品牌。繼續努力吧!

名醫——是醫生從事醫學職業的廣度,人民群眾對你的人品、職業道德的口碑與傳誦。

名家——是醫生從事醫學專業的高度,人民群眾對你在某一區域、某一業務、專科專業的肯定,是你的同專業的同行與人民群眾對你診治疑難雜症、罕見疾病的最高認同和評判。

名師——是醫生從事醫學事業的深度,名師就是你除了正常工作外,你還能夠教學、講學、著書立說。你日常工作的積累,你追求醫學事業的體驗、探索,你把醫學作為一種使命的追求的經驗、教訓、能夠著書立說 ,遺留給後人,是你對人類健康事業的貢獻。

№2.臨床科室大查房是醫院科室三級查房落實執行的具體體現。臨床科室科主任、學科帶頭人、上級醫師大查房反映了醫院、科室的業務水準、技術水準與管理水準和綜合領導能力。反映了科室三級查房落實情況。

№3.臨床科室大查房是體現科室標準化與流程化管理的程度。臨床科室大查房結果體現了醫院規範性、標準性、檔次性、標準性、正規性與流程優化管理程度。

№4.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日常團隊管理工作的最集中體現。臨床科室大查房體現了科室主任業務水準、技術水準與管理水準;科室大查房的結果是科室主任、高級職稱平常對員工具體業務、技術、管理經驗、教訓、指導的最好場所,是檢驗每一個人自己所在的專業的學術、論文、培訓、專著、科研成果最終集中的應用程度的體現。

№5.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員工執行能力的檢驗。臨床科室大查房體現了科室醫務人員對病人一切工作最實際的執行力與整體執行力素質水準。

№6.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工作作風與科主任帶團隊能力的體現。臨床科室大查房反映了科室主任的工作作風與帶團隊的能力。

№7.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關愛環境的體現。臨床科室大查房反映了醫院、科室人員之間和諧、溝通、關愛的協作環境。

№8.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工作持續改進的良好氛圍。臨床科室大查房反映了醫院、科室持續改進的環境與氛圍。參加臨床科室大查房的人員應該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

№9.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主任掌控業務技術的能力的標誌。臨床科室大查房反映了科室主任掌控科室的能力,科室大查房參與人數的多少反映了科室主任掌控科室的能力。

№10.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主任卓越領導能力體現。臨床科室大查房反映了科室主任知識視野、格局、境界與卓越領導能力與水準。

№11.臨床科室大查房是與病人溝通的最好辦法。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主任與全科醫師、護士長、相關護士人員在一起對病人現場詢問問題,病人的診療、檢查、手術、護理、服藥、生活服務等絕大部分情況都可以通過大查房瞭解具體執行情況,提供大查房科室人員與病人、家屬、親戚等人員直接溝通、詢問、提問、解答問題、疑問、困惑等絕大部分問題可以達到解決。更重要的是科室主任可以直接檢查病人,可以通過視、觸、叩、聽瞭解病人體征、身體反應、語言反映,最大限度地使病人診療、檢查、護理、服藥、服務、飲食生活“落地”的實際情況。科室主任通過查房可以瞭解病人知情同意(大手術、特殊檢查、特殊用藥等診療情況)的過程與結果,可以最大限度地把病人反映的問題、糾紛、事故苗頭解決在萌芽狀態。

№12.臨床科室大查房是驗證臨床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和吸收的最好辦法。過去的綜合醫院是醫、教、研,現代的綜合醫院是醫、教、研、防、康、養。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主任和科室全體醫師、護士長一起對病人查房,可以最大限度地檢查驗證學科的學術(查房時的拓展知識提問)、培訓(相互提問瞭解培訓情況)、帶教(查看實習進修醫師的查房參加情況)、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工作的情況。因為學科的一切醫教研工作最終都必須落實到病人“身上”,在病人的診療、護理、服務上體現出來,使病人受益。如果學科的科研成果不能夠轉化到臨床病人診療、護理、服務上,我們的臨床科研就是沒有用處的,這一點大家都必須清楚。

№13.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規章制度執行落實最的直接驗證。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主任、上級醫師對醫院、科室的各種規章制度、人員職責、相關業務和技術標準、工作流程執行情況的具體檢查、驗收、驗證、考核的最有效辦法。科室主任大查房可以結合病人病情與病人直接溝通、與科室醫護人員面對面的詢問、瞭解情況,特別是對病人的診斷、醫技科室的檢查結果、檢查後陽性結果的處理、治療、護理、服務工作的落實情況。通過科室主任查房能夠掌握病人病情的第一手資料,能夠掌握診療、護理工作落實的第一手資料,科室主任最大程度地在病人診療方面做到心中有數。

№14.臨床科室大查房是對現代醫院學科戰略、戰術、操作好壞的最好的檢查、驗收、考核、驗證的方法。現代醫院臨床科室、特色科室、學科大查房,特別是重點學科必須有科室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畫。這就是學科的戰略經營、戰術管理、人員操作的層次。現代醫院學科有沒有戰略、戰術、操作之分呢,回答是肯定的。學科戰略是選擇,學科戰術是執行,學科操作是怎麼樣把工作做得更好。

學科戰略是解決要不要做這件事的問題;學科戰術是怎樣(用什麼方法)去做這件事的方法問題;學科操作是解決怎麼樣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好的問題。

比如,科室要為一位疑難診斷的病人做一台手術,從戰略上講必須搞清楚要不要做這台手術、需不需要做這台手術、能不能做好這台手術;從戰術上講怎樣去做、用什麼方法(可以是分組的方法、用什麼方式方法去做)這一台手術;從操作上講是細節操作、細化管理,是單個人按照自己的崗位職責、現場分工,怎樣、共同把這台手術做好了不出問題、刀口不感染、達到預期目的、病人滿意。臨床科室大查房就是對學科戰略執行驗證,就是對戰術落實考查,就是對業務技術操作精細化“過濾”,除此之外再沒有好的辦法能夠驗證、驗收、檢查、考核學科戰略、戰術、操作的落實與執行情況了。

臨床科室大查房是科室主任對科室、學科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三年或五年規劃),年度工作計畫中的落實措施的檢查、驗收、驗證、考核的最有效辦法。科室主任通過查房能夠清楚地瞭解學科的規劃在每一個細節的執行落實情況,瞭解年度計畫在每一個細節的執行落實情況,掌握中長期規劃、年度計畫的進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分析,及時研究、及時解決,持續改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