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0多位原新四軍“沙家浜”部隊老戰士重返蘆葦蕩

10月12日是新四軍成立八十周年紀念日。 10月14日, 原新四軍“沙家浜”部隊在滬老戰士50余人重返舊戰場, 向36個傷病員陵園敬獻了花籃, 緬懷昔日犧牲戰友, 還乘船重返當年戰鬥過的蘆葦蕩。

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 “沙家浜”部隊老戰士個個喜氣洋洋, 一心嚮往重返舊戰場, 不忘初心, 緬懷戰友, 展望未來。 但這些老戰士年齡都在八十歲以上, 行動十分不便, 願望很難實現, 上海大眾汽車公司車友會和上海縱野汽車車友會採取車友自駕車載送老兵重返沙家浜舊戰場。

這次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老戰士講抗日鬥爭中蘆蕩養傷中發生的故事。

上海新四軍“沙家浜”部隊歷史研究會會長劉石安為與會的新老戰士和學生講了上海仁濟醫院張賢醫生的故事。

張賢在得知常熟有一支新四軍抗日遊擊隊非常需要醫務人員後, 動員新婚妻子龐露捨棄優裕的大城市生活, 共赴抗日前線並參加新四軍革命隊伍。 當遊擊隊裡的傷病員沒有藥品和醫療器械時, 他們拿出自己多年積蓄, 還變賣定親首飾等物品, 建立起新四軍遊擊隊第一個衛生所, 精心救治傷病員, 使許多傷病員轉危為安, 重返戰場。

後來, 張賢醫生隨部隊到達洪澤湖地區, 在一次戰鬥中被敵人包圍, 他臨危不亂、奮勇戰鬥, 終於和戰友突圍到安全地帶。 當得知還有戰友被圍困未能突圍時,

他立即拿起武器立即投入戰鬥, 不幸犧牲, 享年31歲。

女戰士楊瑞年是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的臺柱子, 多次協助戰友越獄, 其中有賴少其、邵宇、陳文全、陳安羽、葉挺的侄子葉育等人。 楊瑞年在監獄裡被敵特認定為“共党頑固分子”。 在著名的赤石景中, 50多名難友成功脫險, 11人當場犧牲, 十多人因越獄失敗被捕回, 楊瑞年再陷魔掌。

1942年6月19日黃昏時分, 上饒集中党周田村監獄的憲兵特務, 以再編第六隊為介面, 從各隊點名調出141人, 分三批押到虎山廟旁一個廢棄的茶園中, 實施慘無人道的集體大屠殺。 楊瑞年遇難時年僅26歲。 她在生命最後一刻, 依然喊出“中國共產黨萬歲!”

老戰士所講故事非常震撼, 人物個個栩栩如生,

有血有肉, 有情有景, 情節跌宕起伏, 他們的英雄氣概盪氣迴腸, 給與會者上了一堂生動的理想教育課, 大家紛紛表示要把沙家浜的紅色基因, 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堅忍不拔的奮鬥精神, 堅不可摧的魚水深情, 堅守不渝的清廉品質, 一代代傳承下去。

座談會上, 上海市新四軍“沙家浜”部隊歷史研究會編撰的《回望蒹葭蒼蒼》一書首發, 旨在紀念新四軍成立八十周年, 歌頌鐵軍精神永不謝幕。 該書首發後, 研究會向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沙家浜小學等贈送了書籍。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欄目主編:陳瓊珂 圖片編輯:徐佳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