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短短6年,為何3D電視從火爆到“慘死”?罪魁禍首竟是這個!

說到3D電視, 不得不提起當年風靡全球的3D電影《阿凡達》在中國上映, 它特有的景深效果, 仿佛“脫框而出”的錯覺, 引發了觀眾不小的震撼。

因此, 電視廠商也抓住了新的賣點, 將3D技術運用到了智慧電視上。 尤其, 在2011年的裸眼3D技術讓3D電視到達了高潮, 大量的廠商推出全高清3D概念, 三星80%的液晶電視都具備3D功能, 索尼、松下、夏普都發佈多個系列的3D電視。

然而, 曾經一度被視為電視行業的革命的3D電視,

卻在短短6年後遭遇“慘死”。 那麼, 究竟什麼原因原因導致3D電視日漸蕭條, 直至徹底走向消亡呢?

3D電視為何遭遇“慘死”?

3D電視為何曇花一現遭遇“慘死”?概括來看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技術止步不前, 二個是內容極度稀缺。

其實, 3D電視的消亡, 準確的說從2014年就初窺端倪。 當年, 正值搭載4K解析度的電視崛起, 4K解析度產品一經上市就收到了消費者的大力追捧。 相比之前的3D技術, 消費者更加清晰的認識到了更高解析度帶來的影像提升, 是遠遠大於3D技術。

其次, 3D電視技術發展較為緩慢, 5年裡有實質進展的還是解析度、色彩這些關乎畫質的元素。 而無論是主動快門式3D、偏振式3D還是裸眼3D, 受限於成本, 都沒能在用戶體驗上帶來革命性創新。

當然, 最終成為葬送3D電視的罪魁禍首並不是技術, 而是極度匱乏的3D內容資源導致。 畢竟, 內容資源才是真正支撐技術的最主要推動力。

而3D內容極度匱乏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內容製造成本頗高, 運營商找不到一個很好的產業模式, 高額的費用又找不到承擔者。 所以內容供應商想盡辦法投機取巧, 運用低成本純電腦2D轉3D, 反過來這種投機取巧的辦法又更深的破壞了消費者體驗, 導致消費者更不願意使用3D功能。

繼2013年VIZIO放棄3D電視, 2016年三星公開宣佈旗下電視新品將不再支援3D功能之後, LG、索尼、夏普, 乃至所有的國產電視廠商, 都紛紛取締了3D功能, 共同預設了3D電視的消亡。

總結:

由此可以看出, 再優秀的顯示技術也離不開內容的支撐。 3D電視是如此、4K電視、8K電視同樣也是如此。 所以, 各大電視廠商在追求顯示技術的同時千萬別忽視了內容的重要性。

當然,如果你現在的電視還支援3D功能,建議大家安裝當貝市場下載3D播播等海量視頻TV端應用,暢享大屏3D高清視覺體驗!

當然,如果你現在的電視還支援3D功能,建議大家安裝當貝市場下載3D播播等海量視頻TV端應用,暢享大屏3D高清視覺體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