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發佈

啟德教育留學事業部副總經理 郭蓓女士

前程無憂校園招聘業務總監 班鳳召先生

啟德教育留學事業部副總經理 張磊先生

2007年到2016年的十年間, 中國出國留學人數持續增長, 從2007年的14.4萬人增長到2016年的54.5萬人, 同樣穩定增長的是回國留學生的數字, 官方資料顯示, 截至2016年底, 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265.11萬人, 其中2016年回國43.25萬人。 曾幾何時, 出國深造、學成歸國的群體被貼上了“海歸”的金字標籤, 在職場中熠熠生輝, 然而, 從早年間的物以稀為貴到如今祛魅後的回歸平常心, 也不過就這十年的光景。

當今中國, 全球化浪潮勢不可擋, 互聯網科技方興未艾, 面對挑戰重重的時代背景, 海歸們被認為理應在語言、思維方式、文化多樣性方面更具競爭力, 也被職場寄予厚望。 留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個事實是:海歸正成為國內高端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高端職位的熱門需求物件,

然而與此同時, 海歸們所面對的競爭也日趨激烈, 人社部資料顯示, 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65萬;據前程無憂自有資料顯示, 截止2017年6月30日, 有海外留學經歷(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簡歷超過51萬份, 海歸們需要面對來自國內高校畢業生和海歸的雙重競爭。

2017年10月14日,啟德教育與前程無憂、應屆生求職網在北京聯合發佈了《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這也是啟德教育第六次發佈聚焦於海歸就業的資料包告。為了宣導留學生儘早規劃學業、專業與職業,啟德教育集團自2010年起就開始推出了針對海歸和雇主供需雙方進行調研分析而形成的《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2017年,啟德教育邀請中國人力資源服務領域領軍品牌前程無憂及應屆生求職網共同發佈《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三方聯合挖掘資料,收集海歸有效問卷4770份、雇主有效問卷597份、深度訪談35人。《報告》立足於“規劃”,延續對海歸就業狀況的調研分析,並增加了針對海歸就業力的研究,以期幫助正在或將要求職的海歸群體知己知彼、揚長補短、找准定位,並為正在或計畫出國深造的留學生群體提供“早規劃”的依據與路徑。

海歸分佈以英美澳日為主,碩士研究生占比最高

《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調研資料顯示,英、美、澳、日四個國家的海歸人數占比最高,分別為24.5%、21.2%、17.9%和8.6%,其次為韓國(6.1%)、加拿大(4.5%)。美國是中國學生最青睞的留學目的國,相當一部分留美中國學生畢業後繼續留在美國工作,所以儘管赴美留學人數最多,但海歸卻不是最多;赴英讀研學制短,且國際學生在英國就業難,因此英國海歸成為海歸中占比最高的群體。另一組關於海歸留學國家的資料顯示,最受雇主青睞的TOP10海歸雇員留學國家分別為:美國(34.6%)、英國(18.4%)、澳大利亞(8.3%)、德國(6.8%)、日本(5.3%)、加拿大(3.8%)、法國(2.6%)、新加坡(2.3%)、韓國(1.9%)、俄羅斯(1.5%)。

此外,《報告》調研資料顯示海歸們在海外獲得最高學歷時的學科分佈為:商科47.4%、文科16.3%,、工科12.8%、理科9.5%、社會學科7.9%、藝術學科3.5%、醫科0.8%。調研資料中呈現的海歸十大熱門專業分別是:金融(14.9%)、會計(8.3%)、市場行銷(7.8%)、經濟學(7.1%)、語言專業(6.6%)、電子電氣工程(5.7%)、傳媒及傳媒研究專業(4.7%)、教育學(3.8%)、旅遊酒店管理(3.1%)、電腦科學專業(2.8%),其中一半專業屬於大商科範疇。

整體而言,海歸呈現出明顯的高學歷特徵。前程無憂《2017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資料顯示,雇主在針對海外留學生招聘時,對於學歷的要求有明確的規定,63%的雇主表示需要碩士研究生學歷,30%的雇主表示可以接受本科生海歸,7%的雇主則要求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對於有意向招聘海歸的雇主而言,學歷不達標幾乎成為篩選簡歷時的第一條件。不過,在接受《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深度訪談時,也有雇主表示如果應聘者具有特別優秀且與專業匹配度較高的項目經歷、實習經驗等,可以降低學歷門檻。

工作經驗成海歸求職焦點 早規劃夯實綜合競爭力

提到海歸,難免會對海歸們在海外的職場競爭力產生好奇,《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調研資料顯示,31.4%的海歸擁有海外工作經驗,30.0%的海歸曾考慮海外就業卻未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還有38.7%的海歸表示從未想過在海外求職。海歸認為阻礙海外求職的五大原因在於:受制於國外政策(57.5%),缺乏實習經驗(52.8%),自身語言能力不足(42.5%),專業需求小(35.4%)、國外文化適應問題(33.1%)。

海外求職不易,回國求職也並不簡單,關於海歸在國內求職是否存在劣勢,《報告》資料顯示,約8成(79.3%)的海歸認為自己在就業中存在一定劣勢,海歸認為影響自己求職的負面因素集中於兩點:不熟悉國內的就業形勢與企業需求(45.5%)、回國時間與國內招聘季時間不符(39.2%)。而國內雇主則認為海歸在國內也面臨求職壓力主要是因為兩個“過高”:自我定位過高(75.9%)和對薪資待遇要求過高(54.5%)。

調研顯示,雇主與海歸對於海歸就業時最重要的優勢的看法略有不同,雇主與海歸對於外語能力和溝通能力都非常認可,對於海歸自己比較認可的執行力(45.5%)、研究分析能力(32.7%)、形象力(31.9%), 雇主卻沒有給出相應的“認可”,但是雇主對於海歸的適應能力(34.6%)、專業技能(20.7%)卻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總體來看,超過9成的海歸表示在求職過程中遇到了問題,這些問題集中在:沒有相關工作經驗(63.2%),專業能力不足(36.2%),海內外求職者眾多、競爭壓力大(33.8%),企業用人需求與自身有差異(30.2%),缺乏表現和包裝自己的能力(27.8%),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25.3%)、面試技巧不足(24.8%)、錯過校招季(23.4%)、對自己的定位過高(22.1%)、所學知識在工作中難以應用(21.5%)。

參與本次調研的海歸們認為影響求職成功的三大因素為:語言能力(77.7%)、專業能力(71.9%)、工作經驗(57.5%)。參與本次調研的雇主在招聘海歸時常會考核的要素有:所學專業與崗位的匹配程度(70.3%)、國外工作經歷(53.0%)、留學院校(50.8%)、應聘動機(48.1%)、國內工作經歷(28.2%)、留學國家(23.7%)、專業成績(21.1%)。綜合上述資料不難看出,工作經驗已經成為可以左右海歸求職結果的重要因素。

海歸不再紮堆一線城市,五大行業對海歸需求迫切

《報告》調研資料顯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仍然是海歸就業首選,占比分別為:18.6%、15.6%、13.4%、12.0%,杭州、武漢、南京、成都、蘇州等正在迅速崛起的“新一線”城市也成為海歸選擇的新熱門,這與前程無憂對於2017年應屆畢業生求職意向城市的調研結果非常接近。

《報告》中針對海歸就業的行業分佈情況的調研資料顯示,海歸就業排名前五位的行業為:金融業(18.0%)、IT/通信/電子/互聯網(9.3%)、教育(8.2%)、文化/傳媒/娛樂/體育(4.6%)、生產/加工/製造(3.8%)。海歸目前就職的崗位集中在6個類型:銷售(25.3%)、技術(17.7%)、市場/公關(7.9%)、運營(7.4%)、財務/審計/稅務(6.8%)、行政/後勤/文秘(6.0%)。而根據前程無憂在《2017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中針對不同行業對海歸雇員的需求情況進行的調研結果顯示,有海歸招聘計畫的雇主覆蓋了27個行業,互聯網、金融、房地產、教育培訓、機械製造五大行業對海歸的需求量最大,以互聯網運營和軟體發展為核心業務的高科技公司中,有29%的雇主表示有招聘海歸的需求,約11%的金融行業雇主表示有招聘海外留學生的需求,這些雇主分別來自銀行、保險、證券和風險投資等行業,其中國有企業的占比達到三分之一,房地產開發和建築行業的雇主表示有招聘海歸的需求占比約為8%,其中民營和國營企業幾乎各占一半。事實上,不止這些行業,調查發現,各行各業的“領頭羊”企業都有招聘海外留學生的需求。

薪酬水準略高於國內畢業生 5年後發展潛力大

海歸對於就職單位性質的選擇方面,2017年與2013年相比已有明顯變化,2013年啟德發佈的《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資料顯示,海歸就職單位性質,排在首位的是外企/合資企業,而《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資料則顯示,私企/民營躍居首位,占比高達51.9%;外企/合資企業已退居次席,占比為22.0%;國企/公有制企業,占比13.6%;事業單位/大學/科研機構,占比6.3%;中央/地方政府占比2.7%;另外,還有2.2%的海歸正在創業。

“海歸潮”開始被媒體關注也就是近五年的事,目前大部分職場上的海歸回國的時間都不長,本次《報告》調研資料也顯示,正在基層崗位上奮鬥的海歸占比較高,達到61.3%,基層管理者占比 18.8%;中層管理者 11.7%;高層管理者2.5%;企業所有者占比2.2%。同時,調研資料也顯示,1-3年和3-5年工作經驗的海歸中,基層管理者的比例隨著工作年限的提升而顯著提高,分別占比 20.7%、24.5%,在海歸工作5-10年後,中層管理者的占比開始反超基層崗位,達到38.2%。而工作10年以上的海歸,企業所有者和高管的比例最高,達到16.7% 和8.3%。

薪酬和與留學成本相關的投入產出比,一直是人們談論海歸時的一個熱門話題,本次《報告》調研資料顯示,海歸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起薪(包括福利等稅前年收入)約為10.8萬元,5年後薪資可以實現一倍的提升,達到20.2萬元/年。前程無憂《2017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調研資料顯示,34%的雇主提供留學畢業生的月薪在8,000-12,000元,高於國內同等學歷畢業生的水準。

《報告》也針對雇主對於海歸員工的特別待遇的調研資料顯示,46.2%的受調研雇主表示海歸雇員會有差別待遇,主要體現在:更易成為培養目標(52.0%)、起薪更高(43.9%)、晉升空間更好(39.0%)、招聘時會優先考慮海歸(32.5%)、崗位更核心(20.3%)、福利待遇更好(15.4%)。由此可見,海歸在找第一份工作時,應該更多地考慮未來的發展空間與自身成長的可能性,與單純的薪資、福利相比,海歸可以重點關注應聘的企業及崗位是否有針對性的培養計畫、晉升路徑與空間的規劃是否清晰、崗位是否關係到企業或者部門的長遠發展這些更具前瞻性的因素。

《報告》對海歸的職業規劃現狀調研資料顯示,81.7%的被調查海歸進行了職業規劃,其中15.5%在留學前就開始了職業規劃,31.6%在留學過程中開始職業規劃,34.6%在畢業後才開始職業規劃,海歸在留學前開始職業規劃的不足兩成。海歸認為最重要的求職服務中,排名第一的就是“自我認知與職業規劃”,占比71.9%,超過七成,可見職業規劃已經成為目前海歸群體在尋求求職服務時的第一訴求。另外,海歸對於“工作必備技能學習”(51.2%)“求職技能提升”(38.7%)、“行業/商業知識學習”(36.5%)等服務還有不同程度的訴求。

啟德教育建議,職業規劃一般分為職業定位、目標設定和通道設計三個步驟,海歸需要瞭解完整的職業發展現狀和就業情況,準確預測職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並與自身情況相匹配,因此一份合理的、出色的職業規劃需要專業人士的權威輔導。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有助於留學生設定合理的目標與定位,從專業能力、工作經驗等核心影響因素入手,打造職場核心競爭力。啟德教育一站式高端求職培訓服務——“職場領航”項目目前已與1000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創業公司等形成人才輸送戰略合作,可為留學生提供職業評測、目標企業定位、求職技能培訓、及境內外企業實習、全職工作等全方位職業解決方案,由知名企業高管或職場達人提供高品質的職場能力提升指導,幫助留學生豐富職場背景,增強求職競爭力,實現留學和就業的完美銜接。

好消息!啟德教育將在9月至11月隆重推出第38屆啟德國際教育展!9月23日啟德將攜手近20國超百所世界名校,第一站首發:珠海、煙臺、宜昌。展會將為想要出國留學的學子們提供新鮮、全面的留學資訊,幫你定制專屬自己的個人留學之路。

啟德國際教育展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成都等全國30個城市巡迴開展。想要瞭解更多教育展資訊,請登錄啟德官網教育展專題頁面,或搜索“啟德國際教育展”。我們將為您展現最詳細、最立體的教育展,歡迎您屆時光臨。

2017年10月14日,啟德教育與前程無憂、應屆生求職網在北京聯合發佈了《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這也是啟德教育第六次發佈聚焦於海歸就業的資料包告。為了宣導留學生儘早規劃學業、專業與職業,啟德教育集團自2010年起就開始推出了針對海歸和雇主供需雙方進行調研分析而形成的《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2017年,啟德教育邀請中國人力資源服務領域領軍品牌前程無憂及應屆生求職網共同發佈《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三方聯合挖掘資料,收集海歸有效問卷4770份、雇主有效問卷597份、深度訪談35人。《報告》立足於“規劃”,延續對海歸就業狀況的調研分析,並增加了針對海歸就業力的研究,以期幫助正在或將要求職的海歸群體知己知彼、揚長補短、找准定位,並為正在或計畫出國深造的留學生群體提供“早規劃”的依據與路徑。

海歸分佈以英美澳日為主,碩士研究生占比最高

《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調研資料顯示,英、美、澳、日四個國家的海歸人數占比最高,分別為24.5%、21.2%、17.9%和8.6%,其次為韓國(6.1%)、加拿大(4.5%)。美國是中國學生最青睞的留學目的國,相當一部分留美中國學生畢業後繼續留在美國工作,所以儘管赴美留學人數最多,但海歸卻不是最多;赴英讀研學制短,且國際學生在英國就業難,因此英國海歸成為海歸中占比最高的群體。另一組關於海歸留學國家的資料顯示,最受雇主青睞的TOP10海歸雇員留學國家分別為:美國(34.6%)、英國(18.4%)、澳大利亞(8.3%)、德國(6.8%)、日本(5.3%)、加拿大(3.8%)、法國(2.6%)、新加坡(2.3%)、韓國(1.9%)、俄羅斯(1.5%)。

此外,《報告》調研資料顯示海歸們在海外獲得最高學歷時的學科分佈為:商科47.4%、文科16.3%,、工科12.8%、理科9.5%、社會學科7.9%、藝術學科3.5%、醫科0.8%。調研資料中呈現的海歸十大熱門專業分別是:金融(14.9%)、會計(8.3%)、市場行銷(7.8%)、經濟學(7.1%)、語言專業(6.6%)、電子電氣工程(5.7%)、傳媒及傳媒研究專業(4.7%)、教育學(3.8%)、旅遊酒店管理(3.1%)、電腦科學專業(2.8%),其中一半專業屬於大商科範疇。

整體而言,海歸呈現出明顯的高學歷特徵。前程無憂《2017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資料顯示,雇主在針對海外留學生招聘時,對於學歷的要求有明確的規定,63%的雇主表示需要碩士研究生學歷,30%的雇主表示可以接受本科生海歸,7%的雇主則要求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對於有意向招聘海歸的雇主而言,學歷不達標幾乎成為篩選簡歷時的第一條件。不過,在接受《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深度訪談時,也有雇主表示如果應聘者具有特別優秀且與專業匹配度較高的項目經歷、實習經驗等,可以降低學歷門檻。

工作經驗成海歸求職焦點 早規劃夯實綜合競爭力

提到海歸,難免會對海歸們在海外的職場競爭力產生好奇,《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調研資料顯示,31.4%的海歸擁有海外工作經驗,30.0%的海歸曾考慮海外就業卻未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還有38.7%的海歸表示從未想過在海外求職。海歸認為阻礙海外求職的五大原因在於:受制於國外政策(57.5%),缺乏實習經驗(52.8%),自身語言能力不足(42.5%),專業需求小(35.4%)、國外文化適應問題(33.1%)。

海外求職不易,回國求職也並不簡單,關於海歸在國內求職是否存在劣勢,《報告》資料顯示,約8成(79.3%)的海歸認為自己在就業中存在一定劣勢,海歸認為影響自己求職的負面因素集中於兩點:不熟悉國內的就業形勢與企業需求(45.5%)、回國時間與國內招聘季時間不符(39.2%)。而國內雇主則認為海歸在國內也面臨求職壓力主要是因為兩個“過高”:自我定位過高(75.9%)和對薪資待遇要求過高(54.5%)。

調研顯示,雇主與海歸對於海歸就業時最重要的優勢的看法略有不同,雇主與海歸對於外語能力和溝通能力都非常認可,對於海歸自己比較認可的執行力(45.5%)、研究分析能力(32.7%)、形象力(31.9%), 雇主卻沒有給出相應的“認可”,但是雇主對於海歸的適應能力(34.6%)、專業技能(20.7%)卻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總體來看,超過9成的海歸表示在求職過程中遇到了問題,這些問題集中在:沒有相關工作經驗(63.2%),專業能力不足(36.2%),海內外求職者眾多、競爭壓力大(33.8%),企業用人需求與自身有差異(30.2%),缺乏表現和包裝自己的能力(27.8%),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25.3%)、面試技巧不足(24.8%)、錯過校招季(23.4%)、對自己的定位過高(22.1%)、所學知識在工作中難以應用(21.5%)。

參與本次調研的海歸們認為影響求職成功的三大因素為:語言能力(77.7%)、專業能力(71.9%)、工作經驗(57.5%)。參與本次調研的雇主在招聘海歸時常會考核的要素有:所學專業與崗位的匹配程度(70.3%)、國外工作經歷(53.0%)、留學院校(50.8%)、應聘動機(48.1%)、國內工作經歷(28.2%)、留學國家(23.7%)、專業成績(21.1%)。綜合上述資料不難看出,工作經驗已經成為可以左右海歸求職結果的重要因素。

海歸不再紮堆一線城市,五大行業對海歸需求迫切

《報告》調研資料顯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仍然是海歸就業首選,占比分別為:18.6%、15.6%、13.4%、12.0%,杭州、武漢、南京、成都、蘇州等正在迅速崛起的“新一線”城市也成為海歸選擇的新熱門,這與前程無憂對於2017年應屆畢業生求職意向城市的調研結果非常接近。

《報告》中針對海歸就業的行業分佈情況的調研資料顯示,海歸就業排名前五位的行業為:金融業(18.0%)、IT/通信/電子/互聯網(9.3%)、教育(8.2%)、文化/傳媒/娛樂/體育(4.6%)、生產/加工/製造(3.8%)。海歸目前就職的崗位集中在6個類型:銷售(25.3%)、技術(17.7%)、市場/公關(7.9%)、運營(7.4%)、財務/審計/稅務(6.8%)、行政/後勤/文秘(6.0%)。而根據前程無憂在《2017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中針對不同行業對海歸雇員的需求情況進行的調研結果顯示,有海歸招聘計畫的雇主覆蓋了27個行業,互聯網、金融、房地產、教育培訓、機械製造五大行業對海歸的需求量最大,以互聯網運營和軟體發展為核心業務的高科技公司中,有29%的雇主表示有招聘海歸的需求,約11%的金融行業雇主表示有招聘海外留學生的需求,這些雇主分別來自銀行、保險、證券和風險投資等行業,其中國有企業的占比達到三分之一,房地產開發和建築行業的雇主表示有招聘海歸的需求占比約為8%,其中民營和國營企業幾乎各占一半。事實上,不止這些行業,調查發現,各行各業的“領頭羊”企業都有招聘海外留學生的需求。

薪酬水準略高於國內畢業生 5年後發展潛力大

海歸對於就職單位性質的選擇方面,2017年與2013年相比已有明顯變化,2013年啟德發佈的《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資料顯示,海歸就職單位性質,排在首位的是外企/合資企業,而《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資料則顯示,私企/民營躍居首位,占比高達51.9%;外企/合資企業已退居次席,占比為22.0%;國企/公有制企業,占比13.6%;事業單位/大學/科研機構,占比6.3%;中央/地方政府占比2.7%;另外,還有2.2%的海歸正在創業。

“海歸潮”開始被媒體關注也就是近五年的事,目前大部分職場上的海歸回國的時間都不長,本次《報告》調研資料也顯示,正在基層崗位上奮鬥的海歸占比較高,達到61.3%,基層管理者占比 18.8%;中層管理者 11.7%;高層管理者2.5%;企業所有者占比2.2%。同時,調研資料也顯示,1-3年和3-5年工作經驗的海歸中,基層管理者的比例隨著工作年限的提升而顯著提高,分別占比 20.7%、24.5%,在海歸工作5-10年後,中層管理者的占比開始反超基層崗位,達到38.2%。而工作10年以上的海歸,企業所有者和高管的比例最高,達到16.7% 和8.3%。

薪酬和與留學成本相關的投入產出比,一直是人們談論海歸時的一個熱門話題,本次《報告》調研資料顯示,海歸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起薪(包括福利等稅前年收入)約為10.8萬元,5年後薪資可以實現一倍的提升,達到20.2萬元/年。前程無憂《2017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調研資料顯示,34%的雇主提供留學畢業生的月薪在8,000-12,000元,高於國內同等學歷畢業生的水準。

《報告》也針對雇主對於海歸員工的特別待遇的調研資料顯示,46.2%的受調研雇主表示海歸雇員會有差別待遇,主要體現在:更易成為培養目標(52.0%)、起薪更高(43.9%)、晉升空間更好(39.0%)、招聘時會優先考慮海歸(32.5%)、崗位更核心(20.3%)、福利待遇更好(15.4%)。由此可見,海歸在找第一份工作時,應該更多地考慮未來的發展空間與自身成長的可能性,與單純的薪資、福利相比,海歸可以重點關注應聘的企業及崗位是否有針對性的培養計畫、晉升路徑與空間的規劃是否清晰、崗位是否關係到企業或者部門的長遠發展這些更具前瞻性的因素。

《報告》對海歸的職業規劃現狀調研資料顯示,81.7%的被調查海歸進行了職業規劃,其中15.5%在留學前就開始了職業規劃,31.6%在留學過程中開始職業規劃,34.6%在畢業後才開始職業規劃,海歸在留學前開始職業規劃的不足兩成。海歸認為最重要的求職服務中,排名第一的就是“自我認知與職業規劃”,占比71.9%,超過七成,可見職業規劃已經成為目前海歸群體在尋求求職服務時的第一訴求。另外,海歸對於“工作必備技能學習”(51.2%)“求職技能提升”(38.7%)、“行業/商業知識學習”(36.5%)等服務還有不同程度的訴求。

啟德教育建議,職業規劃一般分為職業定位、目標設定和通道設計三個步驟,海歸需要瞭解完整的職業發展現狀和就業情況,準確預測職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並與自身情況相匹配,因此一份合理的、出色的職業規劃需要專業人士的權威輔導。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有助於留學生設定合理的目標與定位,從專業能力、工作經驗等核心影響因素入手,打造職場核心競爭力。啟德教育一站式高端求職培訓服務——“職場領航”項目目前已與1000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創業公司等形成人才輸送戰略合作,可為留學生提供職業評測、目標企業定位、求職技能培訓、及境內外企業實習、全職工作等全方位職業解決方案,由知名企業高管或職場達人提供高品質的職場能力提升指導,幫助留學生豐富職場背景,增強求職競爭力,實現留學和就業的完美銜接。

好消息!啟德教育將在9月至11月隆重推出第38屆啟德國際教育展!9月23日啟德將攜手近20國超百所世界名校,第一站首發:珠海、煙臺、宜昌。展會將為想要出國留學的學子們提供新鮮、全面的留學資訊,幫你定制專屬自己的個人留學之路。

啟德國際教育展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成都等全國30個城市巡迴開展。想要瞭解更多教育展資訊,請登錄啟德官網教育展專題頁面,或搜索“啟德國際教育展”。我們將為您展現最詳細、最立體的教育展,歡迎您屆時光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