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殖技術:雞白痢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雞白痢病原為雞白痢沙門氏菌。 各種品種、日齡和性別的雞對本病均有易感性, 以2-3周齡以內雛雞的發病率與病死率為最高, 呈流行性暴發。 新發病的雛雞死亡率可高達100%, 老疫區一般為20%-40%。 隨著日齡的增加, 雞對本病的抵抗力增強, 如4周齡後的雞發病率和死亡率顯著下降。 成年雞感染呈慢性或隱性經過。 近年來, 育成階段的雞發病也日趨普遍。 本病是典型的經蛋垂直傳播疾病之一, 亦可通過多種突進水準傳播。

【診斷要點】發病雛雞表現精神萎頓, 絨毛松亂, 兩翼下垂, 縮頸閉眼昏睡, 不願走動, 擠堆。 同時, 腹瀉, 排稀薄如糨糊狀糞便, 肛門周圍絨毛被糞便污染。 常因呼吸困難及心力衰竭而死。 有的眼盲, 或肢關節腫脹, 跛行。 在心肌、肺、肝、盲腸、大腸及肌胃肌肉中有壞死灶或結節。 膽囊腫大。 輸尿管充滿尿酸鹽而擴張。 盲腸中有乾酪樣物堵塞腸腔, 常有腹膜炎。

成年雞感染後一般呈慢性經過, 無任何症狀或僅出現輕微的症狀。 病雞表現精神不振, 冠和眼黏膜蒼白, 食欲降低, 但渴欲增加, 常有腹瀉。

【防治】

(1)預防 通常在雛雞開食之日起, 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抗菌藥物預防。 挑選健康種雞、種蛋、建立健康雞群,

堅持自繁自養, 慎重地從外地引進種蛋。 每年春秋兩季對種雞定期用血清凝集試驗全面檢疫及不定期抽查檢疫。 對40-60d以上的中雛也進行檢疫, 淘汰陽性雞及可疑雞。

(2)治療 一旦發病, 確診後立即全群給藥, 氟呱酸、恩諾沙星等藥物可以用來治療本病, 先投服5d後間隔2-3d再投喂5d。

同時加強飼養管理, 消除不良因素對雞群的影響, 可以大大縮短病程, 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藥敏試驗可以幫助篩選敏感藥物用於治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