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維也納有一眾歷史咖啡館,那裡封存著昨日的世界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這麼描述維也納咖啡館:“相當於某種民主俱樂部, 以便宜的價格, 向每個人開放。 每個人都能點一小杯坐好幾個小時, 聊天、寫作、玩牌、收郵件, 最重要的是, 消耗掉大量的報紙和雜誌。 ”直到今天, 這種咖啡店的室內裝修, 不少還保留著裝訂在老式木報夾上的報紙, 供客人翻閱。

茨威格 資料 圖

昨日的世界已經遠去, 但是茨威格提到的咖啡館仍然在維也納遺留不少。 維也納盛產百年咖啡館, 在旅行書的介紹中, 它們統一被叫作“歷史咖啡館”。 儘管表述刻奇, 于初來乍到的旅行者還是有很大吸引力。 更不用說, 心理學家佛洛德、作家革命家托洛茨基、畫家克裡姆特等, 也是維也納咖啡館的常客。 20世紀的風雲傳奇, 很多藏在一間間不起眼的咖啡館裡。

2011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曾經將維也納的老式咖啡館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將其形容成這樣一個地方:你消費的是時間和空間,

付的卻只是一杯咖啡的價錢。 聽上去是茨威格那段話的精簡版本。

圖為畫家Zu den blauen Flaschen所繪維也納最早一批咖啡店之一The Blue Bottle coffee的場景。 而The Blue Bottle coffee也成為後來加州著名“第三次咖啡浪潮”的代表者——Blue Bottle名字的起源。 資料 圖

這些咖啡館,

秉承了維也納咖啡館的一貫氣質, 就是那種區別於義大利街頭咖啡館的氣氛。 傳統義大利街頭的小咖啡館, 大多數趕路的人走進來匆忙喝上一杯espresso, 與熟或者不熟的人聊上幾句, 並不期待在咖啡館裡久坐。 而維也納的咖啡館文化正好相反。 它鼓勵久坐, 視單純的飲品消費為異類, 僅僅在菜單上從Melange、Fiaker、Verlängerter、Kapuziner選出一個中意的來, 對於初來乍到的遊客來說, 也夠耗一小會的。

無論點的是什麼咖啡, 只要是老式咖啡館, 侍者都會把一杯白水和堆疊方糖的碟子一齊奉上, 足夠貼心。

維也納的咖啡館早在100多年就開始以咖啡為媒介, 做出各種混搭的先鋒試驗。 在維也納的咖啡館裡, 如果只說點“咖啡”, 侍者會看出是沒經驗的遊客, 多半會建議你先試試Melange。

Melange是維也納咖啡的象徵, 點單率非常高。 它是由一份espresso配上熱牛奶, 頂上再蓋一朵奶泡製成, 視覺上與卡布奇諾如出一轍, 但如果你真點“卡布奇諾”, 奶量又比你預計得少很多。 而且與義大利版本的卡布奇諾不同, 維也納版的卡布奇諾更喜歡加打發奶油, 而不是發泡牛奶。

一杯名為Mozart的花式咖啡 本文除標注外均為 塔基 圖

Fiaker, “雙駕馬車”, 據說以前是為了給那些馬車夫在冬天獲得溫暖而發明出來的, 加朗姆酒, 以及奶油打出來的厚奶蓋。 Großer Brauner, 外表和“普通咖啡”感覺很像, 很黑, 未經過濾的樣子, 但是又有種espresso的蒸汽感, 微奶。 Verlängerter, “加長咖啡”, 在Großer Brauner裡面加一倍的水。 如果你點了一杯Mozart, 那麼很有可能鄰座的目光也會被你吸引:高腳玻璃杯上頂著厚厚的奶油, 上面還撒了堅果碎, 有時從外表看不出來, 咖啡裡面還加了一個shot的櫻桃白蘭地, 有時候則把白蘭地放在旁邊, 隨意添加。 可能由於過於隆重了, 它的點單率並不高。

說起第一個在維也納開咖啡館的人, 卻是一個間諜, 時間是1685年1月17日。 是的,不提起來,人們幾乎要忘記了,維也納是曾經的間諜之都,這個城市第一件咖啡的主人,就是一個生於伊斯坦布爾的亞美尼亞間諜,Johannes Diodato。此人曾在維也納宮廷供職,是個充滿秘密的人,直到今天,維也納還有個Johannes Diodato公園來紀念他。他熟知烘焙咖啡豆以及製作可口咖啡的每一個過程,從他之後,喝咖啡的習慣蔓延至整個奧地利,甚至全歐洲。

擺著老式報紙架的維也納咖啡館

Café Sperlhof

最初開業於1923年,曾經是猶太藝術家最鍾情的咖啡館。二戰期間這個咖啡館幾乎全部改頭換面,直到1986年,新主人接受手之後,仍舊保留了咖啡館數量可人的牌類遊戲,檯球桌和免費雜誌、書取之不盡。侍者在端來一杯咖啡的同時,會送上一杯白水,和一小碟方糖。三個碟子擺滿一桌,不著急趕人的意思。

Große Sperlgasse 41, Vienna, Austria, 43/1/2145864

Café Sperlhof門口的店招

Café Landtmann

這家咖啡店最早於1873年10月開業。指揮家古斯塔夫·馬勒、心理學家佛洛德、乃至茜茜公主的扮演者羅密·施奈德都曾是它的常客。因為地理位置處在市政廳、議院和國家劇院旁,所以還吸引過不少政界名流與演藝界人士,希拉蕊·克林頓來坐過,保羅·麥卡特尼也來喝過咖啡。星期日,還有現場鋼琴伴奏。前幾年,奧地利的建築事務所Wehdorn Architects將室內建築進行改造,用一個玻璃陽光房與原本的德式新藝術風格對比互襯,顯得更是精緻上流。Universitätsring 4, 1010 Wien;43/1/24100100

老式咖啡館內部

Café Museum

紅色絲絨沙發配上復古的金屬圓形吊燈,咖啡店的內飾看上去既簡潔,又有一種慵懶的情緒。1899年開業至今,這裡一直是維也納藝術圈鍾愛的咖啡館。從2011年起,它還會不定期舉行讀書會,不少本地嶄露頭角的作家來此舉辦讀書會,文藝氛圍非常濃厚。

7 Operngasse, Karlsplatz; 43-1/2410-0620

中央咖啡館 Café Central

Café Central 17 Herrengasse; 43-1/533-3764

分好的方糖

Aida

Aida在維也納是連鎖傳統咖啡店,一共有30多家,其中有10家在二戰前就營業了,曾在空襲中毀壞。戰爭結束後,Felix Prousek接手,重振其聲勢。如果說,提供棋類和酒精飲料的Kaffeehaus在秉持中性氣質的同時,比較吸引男性的話,那麼Aida的這種喜愛洛可哥裝飾和彩繪玻璃的Konditorei,更討女性的喜愛。Aida常年不更換裝修風格,直到今天,大多數的連鎖店用的還是上世紀50-70年代最時興的風格,喜歡粉色和深棕。

是的,不提起來,人們幾乎要忘記了,維也納是曾經的間諜之都,這個城市第一件咖啡的主人,就是一個生於伊斯坦布爾的亞美尼亞間諜,Johannes Diodato。此人曾在維也納宮廷供職,是個充滿秘密的人,直到今天,維也納還有個Johannes Diodato公園來紀念他。他熟知烘焙咖啡豆以及製作可口咖啡的每一個過程,從他之後,喝咖啡的習慣蔓延至整個奧地利,甚至全歐洲。

擺著老式報紙架的維也納咖啡館

Café Sperlhof

最初開業於1923年,曾經是猶太藝術家最鍾情的咖啡館。二戰期間這個咖啡館幾乎全部改頭換面,直到1986年,新主人接受手之後,仍舊保留了咖啡館數量可人的牌類遊戲,檯球桌和免費雜誌、書取之不盡。侍者在端來一杯咖啡的同時,會送上一杯白水,和一小碟方糖。三個碟子擺滿一桌,不著急趕人的意思。

Große Sperlgasse 41, Vienna, Austria, 43/1/2145864

Café Sperlhof門口的店招

Café Landtmann

這家咖啡店最早於1873年10月開業。指揮家古斯塔夫·馬勒、心理學家佛洛德、乃至茜茜公主的扮演者羅密·施奈德都曾是它的常客。因為地理位置處在市政廳、議院和國家劇院旁,所以還吸引過不少政界名流與演藝界人士,希拉蕊·克林頓來坐過,保羅·麥卡特尼也來喝過咖啡。星期日,還有現場鋼琴伴奏。前幾年,奧地利的建築事務所Wehdorn Architects將室內建築進行改造,用一個玻璃陽光房與原本的德式新藝術風格對比互襯,顯得更是精緻上流。Universitätsring 4, 1010 Wien;43/1/24100100

老式咖啡館內部

Café Museum

紅色絲絨沙發配上復古的金屬圓形吊燈,咖啡店的內飾看上去既簡潔,又有一種慵懶的情緒。1899年開業至今,這裡一直是維也納藝術圈鍾愛的咖啡館。從2011年起,它還會不定期舉行讀書會,不少本地嶄露頭角的作家來此舉辦讀書會,文藝氛圍非常濃厚。

7 Operngasse, Karlsplatz; 43-1/2410-0620

中央咖啡館 Café Central

Café Central 17 Herrengasse; 43-1/533-3764

分好的方糖

Aida

Aida在維也納是連鎖傳統咖啡店,一共有30多家,其中有10家在二戰前就營業了,曾在空襲中毀壞。戰爭結束後,Felix Prousek接手,重振其聲勢。如果說,提供棋類和酒精飲料的Kaffeehaus在秉持中性氣質的同時,比較吸引男性的話,那麼Aida的這種喜愛洛可哥裝飾和彩繪玻璃的Konditorei,更討女性的喜愛。Aida常年不更換裝修風格,直到今天,大多數的連鎖店用的還是上世紀50-70年代最時興的風格,喜歡粉色和深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