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風水>正文

陰宅風水理論常用之法

風水之道, 常以楊公三合, 賴公天星, 蔣公玄空為常用之法, 然世間風水各訣殊異, 難觀於其內, 偽訣橫行, 但選可參者參之, 雖未必為中正之論, 但其亦有可發之思。 陰宅, 就是安葬祖先靈柩的地方, 也就是墳墓, 是祖先得以長眠安息的地方, 故稱之為陰宅。 陽宅要看風水, 陰宅也要講究風水。 古人認為將祖先安葬在絕佳的風水福地, 必能帶給子孫後代吉祥如意, 反之, 如果風水不好, 後人輕則諸事不順, 重則噩運不絕、家庭破裂。

陰宅

陰宅風水的剛柔論

《易經》曰:立天之道曰陰陽。 邵氏曰:立地之道, 剛柔盡矣。 故地理之要, 莫過於剛與柔。 剛柔者, 是指其體質也。 天地之始, 雖如漾沙之勢, 沒有山川可言, 然而, 既然有風、氣相互摩擦, 水、土相互振盪, 所以只有剛的才能生存, 柔的則被淘汰, 於是才有了山川之形。 山體剛的則用柔, 故高聳而凝定;水體柔則用剛, 故卑下而行。

另又剛中有柔, 柔中有剛。 邵氏以水為太柔, 火為太剛, 土為少柔, 石為少剛, 這就是地的四象。 水為人身的血, 故為太柔;火為人身之氣, 故為太剛;土為人身之肉, 故為少柔;石為人身之骨, 故為少剛。 水、火、土、石合而為地, 有如血、氣、骨、肉合之為人, 也同近取諸身, 遠取諸物是同樣道理。 若細推之, 風涸燥者皆剛, 夷坦者皆柔。 但是, 涸燥之中有夷坦, 夷坦之中有涸燥, 這就是剛中有柔, 柔中有剛。 凡強急者皆剛, 緩弱者皆柔, 然強急之中有緩弱, 緩弱之中有強急。 自此以往, 盡推無窮, 知者觀之, 思過半矣。

陰宅風水的動靜論

風水的動靜, 動靜者, 便是其變通也。 大凡天下之理, 均欲動中求靜, 靜中求靜, 不欲靜愈靜, 動愈動。 古語雲:水本動, 欲其靜;山本靜,

欲其動。 這乃至理之言也!所山以靜為常, 是叫無動, 動則成龍也;水以動為常, 是叫無靜, 靜則結吉地也。 所以成龍的山, 一定踴躍翔舞, 結地的水, 必定是灣環悠揚。 如果是偃硬側勒, 衝激牽射, 則動不離動, 靜不離靜, 山水便不融結也。 但是一靜一動, 互相迴圈, 山也有動極而靜, 水也有靜極而動, 不可執一而論, 全在於融化之妙。

陰宅風水的聚散論

風水的聚散, 聚散者, 言其形勢也。 曆觀古人之葬, 大部分墓穴奇怪。 並不是喜歡怪也, 皆因得山水之正, 所以怪穴不為怪也。 令人於大聚之中, 或拘於形穴而不葬矣。 所以便有形勢之聚散, 有穴中之聚散。 大勢的聚散見乎遠, 穴中之聚散見乎近, 是二者有相須之道也。

陰宅風水的向背論

風水的向背, 向背者, 言其情性也。 地理與人事不遠, 人的情性也不一樣, 而向背的道理卻非常清楚。 向我的, 必有周旋相與之意, 其背我的, 必有厭棄不顧的形態, 雖可以暫時矯飾, 但其真實的自然形態是不可能掩飾的。 故觀地察地必須看其情的向背。 向的不難見, 凡相對如君臣, 相待同賓主, 相親相愛象兄弟骨肉, 這些都為向之情也。 背者也不難見, 凡相視如仇敵, 相拋象路人, 相忌同嫉冤逆寇, 這些都為背之情也。 察形貌的真偽, 察其情性者得其真, 向背的道理明白了, 吉凶禍福也就顯而易見了。 所以有人曾稱地理之要, 不過是山水的向背而己。

陰宅風水的雌雄論

風水的雌雄, 雌雄者, 言其配合也。 所謂孤陰不生, 獨陽不成, 天下之物, 講究的是配對。 地理學家用雌雄來比擬, 即同相互對待的道理。 如何言之?山屬陰, 水屬陽, 故山水相對有雌雄, 而山與水之中又各有雌雄。 陽龍取陰穴, 陰龍取陽穴, 這就是龍穴之間的雌雄;陽山取陰為對, 陰山取陽為對, 這是主客之間的雌雄也。 若其地融結, 則雌雄必合,龍穴砂水左右主客必然相互登對,若單雄單雌,不相互登對,雖然結地,一定不是真吉地。經曰:雌雄相喜,天地交通。又曰:雌雄不顧不勞看。古人多以此為妙,然而也是天地自然之理也。

陰宅風水的強弱論

風水的強弱,強弱者,言其稟氣也。夫天下之理,中而己矣。太剛則折,故須柔以濟之;太柔則弱,故須剛以濟之;剛柔相濟,則中道得矣。論地理者,必須察其稟氣,稟氣偏於柔,則其性緩,稟氣偏於剛,則其性急。稟剛的性急,擇穴宜於緩處,若複穴于強急之處,則必有絕宗之禍。稟柔性緩,擇穴則宜於急處,若擇穴於弱緩之處,則必有冷退之患。強來強下則傷龍,弱來弱下則脫脈,故立穴之法,大概欲得酌中恰好的道理,不得倚於一偏,若偏則生出病來。然非權衡有定,則亦未易語也。

陰宅風水的順逆論

風水的順逆,順逆者,言其去來也。其來的如何?水的所發處,山的所起之地。其去的又如何?水的趨向,山的止處。知來去而知順逆者有矣,不知來去而知順逆的,沒有。夫順逆二路,如盲似聾,自非灼然有見,鮮不以逆為順,以順者為逆矣。要知順山順水者,順也,所謂來處來者是也。逆山逆水者,逆也,所謂去處去者是也。立穴之法,要順中取逆,逆中取順,這一道理,不可易改。若推而廣之,則脈有順逆,龍有順逆。順龍之穴結必逆,逆龍之穴結必順,這就是山川的自然形勢。大凡論順逆者,要知山川的大勢,默定於數裡之外,而後推順逆於咫尺微茫之間,否則黑白混淆,以逆為順,以順為逆。

陰宅風水的生死論

風水的生死,生死者,言其取捨也。夫千里的來龍,只不過一席之地,如果不是生死之別,則有什麼可抉擇的!生死的說法不是單邊的,大凡有氣的為生,無氣的則為死;脈活動的為生,粗硬不動的為死;龍勢推左則左為生,右為死;龍勢推右則右為生,左為死;又有瘦中取肉,則瘦處死而肉死生;飽中取饑,則饑處生而飽處死,如此種種,均應細推之。生則可取,死則捨棄,取捨明後穴法則定,穴法定後則禍福應。如果碰到生死難辨的,取捨不當,則是造化弄人也。

陰宅風水的微著論

風水的微著,微著者,言其氣脈也。夫氣元形者也,屬乎陽,脈有形者也,屬乎陰,陽清陰濁,故氣微而脈著。然氣不自成,必依脈而立,脈不自為,必因氣而成,蓋有脈而無氣者有矣,未有無脈而有氣者也。經曰:氣乘風散,脈遇水止。無脈無氣者,水害之也,有脈無氣者,風乘之也。善觀氣脈者,以有形察無形;不善觀者,以無形蔽有形,蓋無形只在有形之內,但知者所見實,故於粗淺而得精微,愚者所見昏,故於荒忽茫昧而不曉。豈知四水交流則有脈,八風不動則有氣,此有且者所共見,有心者所共知,而術之至要,初不外是也。

陰宅風水的分合論

風水的分合,分合者,言其出沒也。脈之所以為脈,並非徒然而生,頓然而有。有其出必有其自然之來,有來則有分水以導之,其沒也必有所止,則必定有合水界之。郭氏雲:地有吉氣,隨土而起,支有止氣,隨水而比。又曰:支之所起,氣隨而始,支之所發,氣隨而鐘。這是古人論氣脈的源流也。氣隨土而起,故脈行必有脊;氣隨水而比,故送脈必有水。氣起于支的開始,故上有分,脈鐘于支的終點,故下有合。有合無分,則其來不真,因為內無生氣可接也。有分無合,則其所止不明,因為外局無堂氣可受也。有分有合,則有來有止,有出有沒,則龍穴融結無疑,也為全氣之吉地也。但是,大有大的分合,小有小的分合。真地的融結,則有三分三合。穴前後一分合,起主龍虎所交二分合,祖龍至山水大會,三分合也。小合則為小明堂,大合則為大明堂,合于龍虎內則為內明堂,合于龍虎外則為外明堂,各不相亂,這一道理一定要弄清。

陰宅風水的浮沉論

風水的浮沉,浮沉者,言其表理也。夫脈有陰陽,故有浮沉。陰脈常見於表,即浮也,陽脈常收於裡,即沉也。大凡地理家察脈,與醫生摸脈一樣,好的醫生摸脈的陰陽而用藥,高明的風水師察龍之浮沉而立穴。夫三陰從天生,以其陰根于陽,故陰脈一定是上小而下大,其出口也一定尖。三陽則從地出,以其陽根于陰,故陽脈必上大而下小,其出口也必圓。所以觀脈的可用:口尖者皆陰,其脈浮於表,口圓者皆陽,其脈沉於裡。推而廣之,則凸者脈浮,凹者脈沉,微細者脈浮,粗重的脈沉,眾高一低者脈浮,眾低一高者脈沉。用此法則陰陽之理可得也。

陰宅風水的淺深論

風水的淺深,淺深者,言其准的也。若淺深適當,則風水自成,故蔔地者必以淺深為准的。宜淺而深葬,則氣從上而過;宜深而淺葬,則氣從下過,這樣雖能得到吉地卻不效應,即是這樣的原因。大凡首先察來脈的陰陽,再看四山的從佐。如果脈入首強,作凹穴,出口圓,此乃脈浮而穴陽,宜淺。來龍入首弱,作穴凸,出口尖,此脈沉而穴陰,宜深。故有淺深得乘,風水自成之說。淺深之法多變,然其理也不過如此。切要辨認入首陰陽蝦須界合明白,若當深而淺,當淺而深,差於咫尺之間,反吉為凶矣。經曰:地吉葬凶,與棄屍同,正此丈也。

陰宅風水的饒減論

風水的饒減,饒鹹者,言其消長也。龍虎左右各有饒減,但饒減龍虎者何也?這消長陰陽的意思也。饒減的方法,大凡以先到為主,龍山先到,則減龍而饒虎,其穴必居左,虎山先到,則減虎而饒龍,其穴必居右。大凡山水關鎖,必須交固後其氣才全,穴左則取左山為頭,須右水過宮鎖斷,即為風水陰鎖陽關也;穴右則取右山為關,須左邊水過宮鎖斷,即為風水陽鎖陰關也。惟有朝山朝水,則順關順鎖不妨,若橫水過宮,則逆關逆鎖方善。所以雖是毫釐差謬,其禍福則大不相同。

陰宅風水的趨避論

風水的趨避,趨避者,言抉擇也。天下之道,吉凶善惡常相伴,不能皆吉也,中間定有凶的地方;不可能全善也,定有惡之處。所以遇到的必不齊全,既然如此,就要趨吉避凶、去惡從善。地理(風水)也是如此。山川之所鐘不能皆全,純粹之氣不可能沒有駁雜,既不能無所駁雜,則妍媸醜好,亦其宜耳。但山川的形態不一,咫尺之移轉立即不同,或低視而醜,高視而好;或左視如妍,右視如媸;或秀氣聚下而高否;或情意偏右而左則虧。

陰宅風水的裁成論

風水的裁成,裁成者,言其人事也。夫人不天不因,天不人不成,自有了宇宙,即有山川,數不加多,用不加少,必天生自然而後定,則天地的造化也有限也。所以山川的融結在天,而山川的裁成在人。如太過,則裁其過,如不為,則益其不及,使其過變中,截長補短,損高益下,莫不有當然之理。其始不過目力之巧,工力之具,最後是奪神功,改天命,而人與天同一矣。故善者利用自然,不破壞自然;不善者泥乎自然,卒不知其所當然。故道不虛行,存乎其人也。

陰宅風水的感應論

風水的感應,感應者,言其天道也。夫天道不言而感應,福善禍淫,皆是物也。諺雲:陰地好不如心地好,此善言感應之理也。所以,求地的人必須以積德為本,如果其德果厚,天必以吉地應之,以其福蔭其子孫也,地之吉亦將以符也。若其惡果盈天,必以凶地報應之,禍其子孫也。蓋心者氣之主,氣者德之符,天未常有心於人,而人之一心一氣,感應自相符合。郭氏雲:吉凶感應,鬼神及人。祖先的骸骨不可不擇地安葬之,但若不修其本,惟末是圖,則不累及祖宗者少矣,何況還要福蔭其子孫。

陰宅風水為何能福蔭子孫後代?

龍、穴、砂、向五者,被風水師稱為“地理五訣”。龍,俗稱龍脈,即“地脈之行止起伏曰龍”。“土乃龍之肉,石乃龍之骨,草乃龍之毛”,因此尋覓龍脈對陽宅風水和陰宅風水都極重要。風水術有龍分九勢、五勢的說法,這都是從山形的走向之不同來加以辨別的。地脈又有三龍說,即北龍、中龍、南龍,都從昆侖山發源,這和前者一起孕育了我國的地形地貌學,它對各種形態類型的總結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至於陰宅風水理論的描述,有如“人受體于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也就是說子孫的形體是父母(祖先)所遺的一部分,父母(祖先)的骸骨如果得到生氣,就會使子孫後代受到福佑,故此給父母(祖先)的骸骨找一個吉宅很重要。所以一個好的風水寶地,一定是“勢來形止、山水交匯、踞而候、攬而有”的,也一定會貴若千乘、富若萬全的。又如“山者,宣也、其氣剛。川者,流也、其氣柔。剛柔相蕩,而地道立也!山岡,體魄也,氣色,神理也。凡山,形勢崩傷,其氣散絕,謂之死,形勢雖具,生氣未舒,謂之枯。死者不可複生,枯則有時而潤”。又如山之不可葬者五,即光禿的童山不可葬,中斷之山不可葬,石山不可葬,偶經此處氣以勢止的山不可葬,孤獨的山不可葬,因 為從氣勢相結合來看,這些山的風水都有欠缺之處。

則雌雄必合,龍穴砂水左右主客必然相互登對,若單雄單雌,不相互登對,雖然結地,一定不是真吉地。經曰:雌雄相喜,天地交通。又曰:雌雄不顧不勞看。古人多以此為妙,然而也是天地自然之理也。

陰宅風水的強弱論

風水的強弱,強弱者,言其稟氣也。夫天下之理,中而己矣。太剛則折,故須柔以濟之;太柔則弱,故須剛以濟之;剛柔相濟,則中道得矣。論地理者,必須察其稟氣,稟氣偏於柔,則其性緩,稟氣偏於剛,則其性急。稟剛的性急,擇穴宜於緩處,若複穴于強急之處,則必有絕宗之禍。稟柔性緩,擇穴則宜於急處,若擇穴於弱緩之處,則必有冷退之患。強來強下則傷龍,弱來弱下則脫脈,故立穴之法,大概欲得酌中恰好的道理,不得倚於一偏,若偏則生出病來。然非權衡有定,則亦未易語也。

陰宅風水的順逆論

風水的順逆,順逆者,言其去來也。其來的如何?水的所發處,山的所起之地。其去的又如何?水的趨向,山的止處。知來去而知順逆者有矣,不知來去而知順逆的,沒有。夫順逆二路,如盲似聾,自非灼然有見,鮮不以逆為順,以順者為逆矣。要知順山順水者,順也,所謂來處來者是也。逆山逆水者,逆也,所謂去處去者是也。立穴之法,要順中取逆,逆中取順,這一道理,不可易改。若推而廣之,則脈有順逆,龍有順逆。順龍之穴結必逆,逆龍之穴結必順,這就是山川的自然形勢。大凡論順逆者,要知山川的大勢,默定於數裡之外,而後推順逆於咫尺微茫之間,否則黑白混淆,以逆為順,以順為逆。

陰宅風水的生死論

風水的生死,生死者,言其取捨也。夫千里的來龍,只不過一席之地,如果不是生死之別,則有什麼可抉擇的!生死的說法不是單邊的,大凡有氣的為生,無氣的則為死;脈活動的為生,粗硬不動的為死;龍勢推左則左為生,右為死;龍勢推右則右為生,左為死;又有瘦中取肉,則瘦處死而肉死生;飽中取饑,則饑處生而飽處死,如此種種,均應細推之。生則可取,死則捨棄,取捨明後穴法則定,穴法定後則禍福應。如果碰到生死難辨的,取捨不當,則是造化弄人也。

陰宅風水的微著論

風水的微著,微著者,言其氣脈也。夫氣元形者也,屬乎陽,脈有形者也,屬乎陰,陽清陰濁,故氣微而脈著。然氣不自成,必依脈而立,脈不自為,必因氣而成,蓋有脈而無氣者有矣,未有無脈而有氣者也。經曰:氣乘風散,脈遇水止。無脈無氣者,水害之也,有脈無氣者,風乘之也。善觀氣脈者,以有形察無形;不善觀者,以無形蔽有形,蓋無形只在有形之內,但知者所見實,故於粗淺而得精微,愚者所見昏,故於荒忽茫昧而不曉。豈知四水交流則有脈,八風不動則有氣,此有且者所共見,有心者所共知,而術之至要,初不外是也。

陰宅風水的分合論

風水的分合,分合者,言其出沒也。脈之所以為脈,並非徒然而生,頓然而有。有其出必有其自然之來,有來則有分水以導之,其沒也必有所止,則必定有合水界之。郭氏雲:地有吉氣,隨土而起,支有止氣,隨水而比。又曰:支之所起,氣隨而始,支之所發,氣隨而鐘。這是古人論氣脈的源流也。氣隨土而起,故脈行必有脊;氣隨水而比,故送脈必有水。氣起于支的開始,故上有分,脈鐘于支的終點,故下有合。有合無分,則其來不真,因為內無生氣可接也。有分無合,則其所止不明,因為外局無堂氣可受也。有分有合,則有來有止,有出有沒,則龍穴融結無疑,也為全氣之吉地也。但是,大有大的分合,小有小的分合。真地的融結,則有三分三合。穴前後一分合,起主龍虎所交二分合,祖龍至山水大會,三分合也。小合則為小明堂,大合則為大明堂,合于龍虎內則為內明堂,合于龍虎外則為外明堂,各不相亂,這一道理一定要弄清。

陰宅風水的浮沉論

風水的浮沉,浮沉者,言其表理也。夫脈有陰陽,故有浮沉。陰脈常見於表,即浮也,陽脈常收於裡,即沉也。大凡地理家察脈,與醫生摸脈一樣,好的醫生摸脈的陰陽而用藥,高明的風水師察龍之浮沉而立穴。夫三陰從天生,以其陰根于陽,故陰脈一定是上小而下大,其出口也一定尖。三陽則從地出,以其陽根于陰,故陽脈必上大而下小,其出口也必圓。所以觀脈的可用:口尖者皆陰,其脈浮於表,口圓者皆陽,其脈沉於裡。推而廣之,則凸者脈浮,凹者脈沉,微細者脈浮,粗重的脈沉,眾高一低者脈浮,眾低一高者脈沉。用此法則陰陽之理可得也。

陰宅風水的淺深論

風水的淺深,淺深者,言其准的也。若淺深適當,則風水自成,故蔔地者必以淺深為准的。宜淺而深葬,則氣從上而過;宜深而淺葬,則氣從下過,這樣雖能得到吉地卻不效應,即是這樣的原因。大凡首先察來脈的陰陽,再看四山的從佐。如果脈入首強,作凹穴,出口圓,此乃脈浮而穴陽,宜淺。來龍入首弱,作穴凸,出口尖,此脈沉而穴陰,宜深。故有淺深得乘,風水自成之說。淺深之法多變,然其理也不過如此。切要辨認入首陰陽蝦須界合明白,若當深而淺,當淺而深,差於咫尺之間,反吉為凶矣。經曰:地吉葬凶,與棄屍同,正此丈也。

陰宅風水的饒減論

風水的饒減,饒鹹者,言其消長也。龍虎左右各有饒減,但饒減龍虎者何也?這消長陰陽的意思也。饒減的方法,大凡以先到為主,龍山先到,則減龍而饒虎,其穴必居左,虎山先到,則減虎而饒龍,其穴必居右。大凡山水關鎖,必須交固後其氣才全,穴左則取左山為頭,須右水過宮鎖斷,即為風水陰鎖陽關也;穴右則取右山為關,須左邊水過宮鎖斷,即為風水陽鎖陰關也。惟有朝山朝水,則順關順鎖不妨,若橫水過宮,則逆關逆鎖方善。所以雖是毫釐差謬,其禍福則大不相同。

陰宅風水的趨避論

風水的趨避,趨避者,言抉擇也。天下之道,吉凶善惡常相伴,不能皆吉也,中間定有凶的地方;不可能全善也,定有惡之處。所以遇到的必不齊全,既然如此,就要趨吉避凶、去惡從善。地理(風水)也是如此。山川之所鐘不能皆全,純粹之氣不可能沒有駁雜,既不能無所駁雜,則妍媸醜好,亦其宜耳。但山川的形態不一,咫尺之移轉立即不同,或低視而醜,高視而好;或左視如妍,右視如媸;或秀氣聚下而高否;或情意偏右而左則虧。

陰宅風水的裁成論

風水的裁成,裁成者,言其人事也。夫人不天不因,天不人不成,自有了宇宙,即有山川,數不加多,用不加少,必天生自然而後定,則天地的造化也有限也。所以山川的融結在天,而山川的裁成在人。如太過,則裁其過,如不為,則益其不及,使其過變中,截長補短,損高益下,莫不有當然之理。其始不過目力之巧,工力之具,最後是奪神功,改天命,而人與天同一矣。故善者利用自然,不破壞自然;不善者泥乎自然,卒不知其所當然。故道不虛行,存乎其人也。

陰宅風水的感應論

風水的感應,感應者,言其天道也。夫天道不言而感應,福善禍淫,皆是物也。諺雲:陰地好不如心地好,此善言感應之理也。所以,求地的人必須以積德為本,如果其德果厚,天必以吉地應之,以其福蔭其子孫也,地之吉亦將以符也。若其惡果盈天,必以凶地報應之,禍其子孫也。蓋心者氣之主,氣者德之符,天未常有心於人,而人之一心一氣,感應自相符合。郭氏雲:吉凶感應,鬼神及人。祖先的骸骨不可不擇地安葬之,但若不修其本,惟末是圖,則不累及祖宗者少矣,何況還要福蔭其子孫。

陰宅風水為何能福蔭子孫後代?

龍、穴、砂、向五者,被風水師稱為“地理五訣”。龍,俗稱龍脈,即“地脈之行止起伏曰龍”。“土乃龍之肉,石乃龍之骨,草乃龍之毛”,因此尋覓龍脈對陽宅風水和陰宅風水都極重要。風水術有龍分九勢、五勢的說法,這都是從山形的走向之不同來加以辨別的。地脈又有三龍說,即北龍、中龍、南龍,都從昆侖山發源,這和前者一起孕育了我國的地形地貌學,它對各種形態類型的總結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至於陰宅風水理論的描述,有如“人受體于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也就是說子孫的形體是父母(祖先)所遺的一部分,父母(祖先)的骸骨如果得到生氣,就會使子孫後代受到福佑,故此給父母(祖先)的骸骨找一個吉宅很重要。所以一個好的風水寶地,一定是“勢來形止、山水交匯、踞而候、攬而有”的,也一定會貴若千乘、富若萬全的。又如“山者,宣也、其氣剛。川者,流也、其氣柔。剛柔相蕩,而地道立也!山岡,體魄也,氣色,神理也。凡山,形勢崩傷,其氣散絕,謂之死,形勢雖具,生氣未舒,謂之枯。死者不可複生,枯則有時而潤”。又如山之不可葬者五,即光禿的童山不可葬,中斷之山不可葬,石山不可葬,偶經此處氣以勢止的山不可葬,孤獨的山不可葬,因 為從氣勢相結合來看,這些山的風水都有欠缺之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