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邪教癡迷者的人格特徵、心理模式、社會支援利用的研究

提 要:邪教屬於社會病理文化, 嚴重影響了社會和諧。 本研究採用明尼蘇達多相人格量表(MMPI)、心理控制源量表(IPC)、社會支持評定量表, 對88名邪教癡迷者進行了調查, 並與國內常模、吸毒者、精神病者進行對照比較性研究。 結果顯示邪教癡迷者存在病態人格傾向, 男性為重;心理模式多屬於外控型, 自我內控力差;不善於利用社會支持, 與社會親和性低。 幫教轉化採用三級策略:⑴規範正確的宗教信仰以修身煉性, 改善癡迷者的異常人格傾向;⑵建立矯正癡迷者異常心理模式的諮詢系統, 給予心理學專業説明;⑶提供社會支援系統,

發展親社會行為。

主題詞:邪教 癡迷者 人格特徵心理模式社會支援

本文調查了邪教癡迷者的基本情況, 研究其人格特徵、心理模式以及社會支援利用的能力, 以期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 為邪教癡迷者的教育轉化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一、物件與方法

(一)研究物件

邪教癡迷者88人, 男性43人、女性45人;平均年齡44歲;文化程度:文盲4人、小學8人、中學63人、大專以上13人;婚姻狀況:未婚10人、已婚66人、離異或其他12人。 同時還調查了吸毒者91人、精神病者82人, 共計261人。

(二)研究工具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量表(MMPI)[1]、心理控制源量表(IPC)[2]、社會支持評定量表[3]。 並配合深入訪談法。 所有資料均採用SPSS12.0軟體統計處理。

二、結果分析

(一)邪教癡迷者與常模的人格特徵、心理模式、社會支援的比較

1、癡迷者與常模MMPI的比較。 電腦檢出大於正常分值者:精神病態傾向21人, 占24.42%;偏執傾向15人, 占17.44%;精神衰弱13人, 占15.12%;妄想狂14人, 占16.28%;輕躁狂2人, 占2.33%;癔病19人, 占22.09%(以上有交叉現象)。 癡迷者與MMPI國內常模[1]比較。 男性癡迷者MMPI除異性化外, 其他九項均高於常模, 二者之間結果有統計學顯著性差異, 女性比較未見到顯著性差異(見表1)。 這說明男性癡迷者存在人格異常傾向。

男性癡迷者分值比較

2、癡迷者與常模心理控制源的比較。 癡迷者心理控制源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之間的I、P、C分值比較, t檢驗均未見到差異。 癡迷者與常模比較, I、P、C分值均低於常模, 二者之間結果有統計學顯著性差異。 這說明癡迷者的心理模式傾向於外控型(表2)。

癡迷者分值比較

3、癡迷者與社會支援利用情況的比較。 癡迷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之間的社會支持分值, t檢驗均未見到顯著性差異;癡迷者與常模社會支持分值比較, 其社會支持總分32.07分, 常模總分34.56分[3], 前者低於後者, t=2.189, P<0.05, 二者之間結果有統計學顯著性差異。

這說明癡迷者對於社會的支持利用不良, 對人與社會的信任程度較低。

(二)邪教癡迷者與吸毒者、精神病者的人格特徵、心理模式、社會支援的比較

1、癡迷者與吸毒者、精神病者的人格分值比較。 癡迷者與吸毒者在癔病均值上呈現強相似性, t檢驗未見到差異性;癡迷者與精神病者在疑病、病態人格、偏執、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輕躁狂六個專案上, 其均值結果呈現強相似性, t檢驗均未見到差異性。 這說明癡迷者與吸毒者、精神病者具有某些相同的人格特徵(見表3)。

癡迷者與吸毒者、精神病人比較

2、癡迷者與吸毒者心理控制源分值比較。 癡迷者I、P、C分值低於吸毒者, 尤其女性為顯, 二者之間有統計學顯著性差異。 這說明癡迷者的內控性較強, 他們對人和社會的信任程度低於吸毒者(見表4)。

癡迷者與吸毒者心理模式、社會支援比較

3、癡迷者與吸毒者社會支持分值比較。 男性在“客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方面, 二者之間未見到差異;男女癡迷者在主觀感受到的支持分值上均高於吸毒者, 二者之間結果有統計學顯著性差異。這說明癡迷者主觀感受到的支持優於吸毒者(見表4)。

三、討 論

(一) 邪教癡迷者具有異常人格傾向

從表1看出男性癡迷者各項人格異常值均顯著高於男性常模,存在明顯的人格異常傾向。其人格傾向主要有:①疑病型人格、②抑鬱型人格、③癔病型人格、④病態型人格、⑤偏執型人格、⑥神經質型人格、⑦內向型人格。表3顯示癡迷者與吸毒者具有相同的癔病性人格特徵,病態人格和輕躁狂特徵甚至高於吸毒者;癡迷者與精神病者在疑病、精神病態、妄想狂、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輕躁狂等項目上具有強相似性,即癡迷者不僅具有人格異常,而且還存在精神病樣的人格特徵。訪談瞭解到癡迷者反映的共性人格表現有:a.情緒方面的任性與衝動;b.意欲方面成神成仙的目標意識強;c.道德方面的無責任感。男性癡迷者存在比女性更為明顯的人格問題,這源于男性一旦形成某種癡迷信念後更容易認定的心理表現。

(二)邪教癡迷者具有外控型心理模式

癡迷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之間的心理控制源比較均未見到顯著性差異。說明產生邪教癡迷的根本原因不在於個體的自然因素,而在於其內部的心理素質。癡迷者心理控制源的低分值,說明其對於自己行為的內控性很低,不相信自己能夠駕馭自己的生活。訪談也發現,癡迷者的思維方式具有“結局不是由個人努力所決定的”的意識,多從外界給行為歸因,屬於外控型心理模式。國外研究顯示“外控型者比內控型者更容易尋求精神啟動性物質,容易與酒精依賴、毒品依賴建立聯繫”[4]。而邪教外控型者則用“成神成仙”目標激發精神興奮。國內學者研究發現,“具有外控傾向的人比內控傾向的人,有較高的反社會傾向”[5]。借此佐證邪教癡迷者產生破壞社會規範行為的心理—行為歸因。

(三)邪教癡迷者與社會親和性不足

癡迷者社會支持總分低於國內常模,說明其體會到的社會支持感低於正常人群,不善於利用或很少能夠感受到社會的幫助。這種弱勢心理使他們缺乏主觀能動性,持有消極悲觀的生活態度,容易陷入虛幻中而盲目尋求幫助。男性癡迷者和吸毒者在社會支持量表中的“客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均處於低值,這說明二者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徵,即與社會的親和性低,社會價值感低,故容易走向與社會規範相悖的異端。但癡迷者的支持總分高於吸毒者,這提示了他們的可教育性優於吸毒者。訪談中發現,癡迷者多有一種“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是由自己無法控制的外部力量造成”的外控意識,這使得他們不善於利用幫助,有些癡迷者雖可獲得支持,卻拒絕幫助,更願意從虛幻中尋求精神寄託。

(四)教育轉化三級策略

邪教癡迷與其病態人格傾向、外控型心理模式及社會親和態度有關,而這三項都是可以隨著教育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的。⑴規範正確的宗教信仰以修身煉性,改善癡迷者的異常人格傾向,教育幫助應該從人格健康做起;⑵建立矯正癡迷者異常心理模式的諮詢系統。在我國精神疾病分類中有“與迷信、邪教密切相關的精神障礙”的病名,由邪教狂熱而導致精神障礙的現象較為普遍地存在,因此給予心理學專業幫助是必要的;⑶提供社會支援系統,發展親社會行為。邪教之所以能夠在社會上存在,是因為它以某種方式滿足了人們的心理安慰和緩解緊張的需求。在癡迷者回歸正常社會的過程中,各級組織給予人本關懷,建立其對社會生活的正確態度,並使其需求通過社會正確途徑得到滿足,以形成親社會行為,減少邪教的誘惑與影響。(作者系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系、宗教研究中心教授)

附注:

①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MMPI修訂量表,1992年。

②③汪向東主編:《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生雜誌(增刊)1993,第268、42頁。

④ Rotter JB.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 Monogr,1966,p27-28。

⑤全國八院校編寫組:《社會心理學》,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0年版,第199頁。

二者之間結果有統計學顯著性差異。這說明癡迷者主觀感受到的支持優於吸毒者(見表4)。

三、討 論

(一) 邪教癡迷者具有異常人格傾向

從表1看出男性癡迷者各項人格異常值均顯著高於男性常模,存在明顯的人格異常傾向。其人格傾向主要有:①疑病型人格、②抑鬱型人格、③癔病型人格、④病態型人格、⑤偏執型人格、⑥神經質型人格、⑦內向型人格。表3顯示癡迷者與吸毒者具有相同的癔病性人格特徵,病態人格和輕躁狂特徵甚至高於吸毒者;癡迷者與精神病者在疑病、精神病態、妄想狂、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輕躁狂等項目上具有強相似性,即癡迷者不僅具有人格異常,而且還存在精神病樣的人格特徵。訪談瞭解到癡迷者反映的共性人格表現有:a.情緒方面的任性與衝動;b.意欲方面成神成仙的目標意識強;c.道德方面的無責任感。男性癡迷者存在比女性更為明顯的人格問題,這源于男性一旦形成某種癡迷信念後更容易認定的心理表現。

(二)邪教癡迷者具有外控型心理模式

癡迷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之間的心理控制源比較均未見到顯著性差異。說明產生邪教癡迷的根本原因不在於個體的自然因素,而在於其內部的心理素質。癡迷者心理控制源的低分值,說明其對於自己行為的內控性很低,不相信自己能夠駕馭自己的生活。訪談也發現,癡迷者的思維方式具有“結局不是由個人努力所決定的”的意識,多從外界給行為歸因,屬於外控型心理模式。國外研究顯示“外控型者比內控型者更容易尋求精神啟動性物質,容易與酒精依賴、毒品依賴建立聯繫”[4]。而邪教外控型者則用“成神成仙”目標激發精神興奮。國內學者研究發現,“具有外控傾向的人比內控傾向的人,有較高的反社會傾向”[5]。借此佐證邪教癡迷者產生破壞社會規範行為的心理—行為歸因。

(三)邪教癡迷者與社會親和性不足

癡迷者社會支持總分低於國內常模,說明其體會到的社會支持感低於正常人群,不善於利用或很少能夠感受到社會的幫助。這種弱勢心理使他們缺乏主觀能動性,持有消極悲觀的生活態度,容易陷入虛幻中而盲目尋求幫助。男性癡迷者和吸毒者在社會支持量表中的“客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均處於低值,這說明二者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徵,即與社會的親和性低,社會價值感低,故容易走向與社會規範相悖的異端。但癡迷者的支持總分高於吸毒者,這提示了他們的可教育性優於吸毒者。訪談中發現,癡迷者多有一種“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是由自己無法控制的外部力量造成”的外控意識,這使得他們不善於利用幫助,有些癡迷者雖可獲得支持,卻拒絕幫助,更願意從虛幻中尋求精神寄託。

(四)教育轉化三級策略

邪教癡迷與其病態人格傾向、外控型心理模式及社會親和態度有關,而這三項都是可以隨著教育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的。⑴規範正確的宗教信仰以修身煉性,改善癡迷者的異常人格傾向,教育幫助應該從人格健康做起;⑵建立矯正癡迷者異常心理模式的諮詢系統。在我國精神疾病分類中有“與迷信、邪教密切相關的精神障礙”的病名,由邪教狂熱而導致精神障礙的現象較為普遍地存在,因此給予心理學專業幫助是必要的;⑶提供社會支援系統,發展親社會行為。邪教之所以能夠在社會上存在,是因為它以某種方式滿足了人們的心理安慰和緩解緊張的需求。在癡迷者回歸正常社會的過程中,各級組織給予人本關懷,建立其對社會生活的正確態度,並使其需求通過社會正確途徑得到滿足,以形成親社會行為,減少邪教的誘惑與影響。(作者系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系、宗教研究中心教授)

附注:

①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MMPI修訂量表,1992年。

②③汪向東主編:《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生雜誌(增刊)1993,第268、42頁。

④ Rotter JB.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 Monogr,1966,p27-28。

⑤全國八院校編寫組:《社會心理學》,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0年版,第199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