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喜迎十九大·來自杭州的報告(七)踐行“兩山”理論 打造“美麗杭州”

黨的十八大以來, 杭州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 堅定不移貫徹“八八戰略”。 牢記使命, 探索實踐, 10月9日起本台《杭州新聞聯播》推出《喜迎十九大·來自杭州的報告》系列報導, 展現杭州抓實建設一流城市任務舉措中的積極作為和生動實踐, 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黨的十八大以來, 杭州以“八八戰略”為總綱, 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論, 不斷厚植“生態文明之都”特色優勢,堅定地沿著綠色發展的道路疾馳,

經過“五水共治”、“五氣共治”、“五廢共治”“三改一拆”等一場場攻堅戰役, 使得杭州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逐年增加, 一條條黑臭河蛻變成了景觀河, 髒亂的城中村變成宜居宜業的大花園, 一個個精品村特色村、風情小鎮悄然興起……這些“綠色發展”結出的美麗果實, 讓杭州人的幸福感觸手可及。 系列綜述報導《喜迎十九大·來自杭州的報告》, 今天播出第七篇:《踐行“兩山”理論 打造“美麗杭州”》。

美麗鄉村:

讓美麗經濟轉化變得水到渠成

“對症開方 彰顯各地特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浙江擁有良好的生態優勢。 如果能夠把這些生態環境優勢, 轉化為生態農業, 生態工業, 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

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 ”殷殷囑託, 聲聲在耳。 10多年來, 杭州不斷提升生態優勢, 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經過多年的美麗鄉村建設, 農村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公共服務不斷配套, 人居環境有效改善, 社會管理更加規範, 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成為了農村的常態, 一個個精品村特色村、風情小鎮悄然興起。 茶地綿延、茶香四溢, 有著“萬擔茶鄉”美譽的西湖龍塢茶鎮, 成為了城裡人嚮往的美麗鄉村。 臨安深山漁村, 家家湖景房, 水庫野魚香。 桐廬蘆茨村, 秀美的山水風光為蘆茨村帶來了大批體驗鄉村慢生活的遊客。

“不僅讓鄉村景觀美 而且更讓百姓生活美”

美麗鄉村建設, 改變的當然不僅僅只有村容村貌, 還帶來了財富。 淳安縣下薑村, 目前已有農家樂及民宿23家, 去年遊客人數突破11萬人次, 村集體收入達5109.14萬元,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從2003年到2016年, 增長了120倍。 余杭徑山村的徑山茶, 去年產值超過3000萬元, 依託當地獨特禪茶文化和秀美的風景, 形成了一個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文化交流、會展活動等於一體的旅遊綜合體。 坐擁蘭江、富春江、新安江, “三江”交匯口的建德, 去年一年鄉村旅遊數已經達到了245.16萬人次, 建德航空小鎮、中國湖嶼漫村度假目的地, 一個個旅遊合作專案落地生根。

五水共治:

讓水更清 老百姓更有獲得感

一滴水的自述:

我是一滴水, 大江、小河都有我的兄弟姐妹。 河長制, 讓杭州的每一處水體都有了大管家。 同時, 杭州在全省率先啟動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消除河道排污口10000多個。 如果你發現有異常排水口, 現在通過電話或者杭州河道水質APP, 都能聯繫上河長, 第一時間進行處置。 還有河道清淤疏浚,僅僅2016年,杭州全市就清淤了1600萬立方米,可以填滿15238個標準游泳池。清水入城三年行動計畫至今,整個杭州已實施10處清水入城工程,每天消減8000噸入河泥沙、為城市內河引入800萬噸清水。

這些只是杭州“五水共治”的一個縮影。如今杭州全市縣控以上水功能區斷面,已經全部消除劣五類。曾經的垃圾河、黑臭河,已經變成了一條又一條景觀河。

江幹區機場港整治前後對比:

因時而變、隨世而制。

這五年,杭州“五氣共治”成效顯著,率先成為無鋼鐵生產企業、無燃煤火電機組、基本無黃標車的“三無”城市。2016年,市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60天,優良率71.0%,PM2.5年平均濃度為48.8μg/m3,下降14.5%。

這五年,“五廢共治”統籌推進,杭州成為全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

這五年,杭州在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三江”流域,實施了歷史上規模最大、整合元素最多的“三江兩岸”生態景觀保護工程,建成600裡沿江(湖)生態廊道和270公里沿江濱水綠道,繪就了一幅當代真實版“富春山居圖”。

作為一個資源小市,在總書記“兩山理論”的指引下,杭州連續兩年實現GDP過萬億,放眼一片綠水藍天,一座具有江南獨特韻味的綠色國際化城市已經款款亮相。

長按二維碼可加關注

商務合作,請加小編號

歡迎點

留下評論!

第一時間進行處置。 還有河道清淤疏浚,僅僅2016年,杭州全市就清淤了1600萬立方米,可以填滿15238個標準游泳池。清水入城三年行動計畫至今,整個杭州已實施10處清水入城工程,每天消減8000噸入河泥沙、為城市內河引入800萬噸清水。

這些只是杭州“五水共治”的一個縮影。如今杭州全市縣控以上水功能區斷面,已經全部消除劣五類。曾經的垃圾河、黑臭河,已經變成了一條又一條景觀河。

江幹區機場港整治前後對比:

因時而變、隨世而制。

這五年,杭州“五氣共治”成效顯著,率先成為無鋼鐵生產企業、無燃煤火電機組、基本無黃標車的“三無”城市。2016年,市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60天,優良率71.0%,PM2.5年平均濃度為48.8μg/m3,下降14.5%。

這五年,“五廢共治”統籌推進,杭州成為全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

這五年,杭州在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三江”流域,實施了歷史上規模最大、整合元素最多的“三江兩岸”生態景觀保護工程,建成600裡沿江(湖)生態廊道和270公里沿江濱水綠道,繪就了一幅當代真實版“富春山居圖”。

作為一個資源小市,在總書記“兩山理論”的指引下,杭州連續兩年實現GDP過萬億,放眼一片綠水藍天,一座具有江南獨特韻味的綠色國際化城市已經款款亮相。

長按二維碼可加關注

商務合作,請加小編號

歡迎點

留下評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