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不間斷騎游黃河長江第150天,南京,燕子磯,龍潭,高資港,鎮江

王錫康, 江蘇省濱海縣人, 現年67歲, 2016年5月8日至10月13日不間斷騎行長江黃河兩大母親河, 計158天, 騎程一萬多公里, 能騎完全程的就是一個信念, 要成為不間斷連續騎行長江和黃河兩大母親河的第一人, 這個稱號決不能被外國人得去。 我堅持儘量貼河而行,拍攝大量不到河邊看不到的風景相片記錄介紹沿途風土人情,大美風光,現整理編輯成遊記連載, 首次上傳媒體發表, 4月3日至昨日已在今日頭條首發, 因近日全網多人將本首發連載文章一字不動搬上某家號發表,造成本連載遊記第67天專程去西寧修相機文章無法發表.幸虧今日頭條功能強大明察秋亳第68天以後連載遊記均已正常發表,

今天接昨日連載, 第150天旅程, 是全網首發

9月30日至10月4日

在南京5天, 正逢國慶長假, 兒子一家特別高興, 小孫女唱歌跳舞做遊戲歡迎爺爺。 兒子買菜, 兒媳下廚, 讓我吃上久違的豐盛可口飯菜, 還到飯店裡吃火鍋, 逛商場超市。 女兒一家也從合肥趕來, 一大家子齊聚一堂, 兒媳在飯店設宴款待, 其樂融融, 只少老伴一人, 享了五天清福。 休息五天后, 今早踏上未完征途。

10月5日大霧轉多雲

南京市→揚子江大道→燕子磯→棲霞大道→龍潭→高資港→鎮江市

出發6:38 收工17:05 騎程108公里累計9485公里

清晨出發, 騎上楊子江大道

過秦淮河

秦淮河沿岸風光

出發後先到中山碼頭。中山碼頭,又稱下關碼頭,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下關長江南岸的一座渡輪碼頭,現常年開行駛往對岸浦口碼頭的"寧浦線"輪渡。

已有88年歷史的的中山碼頭

下關江面建設碼頭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東晉在老虎山一帶建立的軍用碼頭白石步。時至南宋有長江六渡之一的龍灣渡為交通漕運往來之所。而現代的輪渡運輸則是遲至清末宣統二年(1910年)隨津浦鐵路貫通由浦口市場局於民間籌資開辦,航線由下關至浦口,稱"關浦線"。

1928年(民國十七年)為保障孫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的順利進行,國民政府決定在下關江邊建設碼頭以迎接先生靈柩。並被定名為津浦鐵路首都碼頭。大典舉行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靈柩登陸的下關碼頭亦被定名為中山碼頭並沿用至今。

騎離中山碼後上永濟大道貼長江而行,很快到南京火車輪渡棧橋。南京火車輪渡始建於1930年12月1日,至1933年9月全部建成;同年10月22日正式通航。1968年10月,南京長江大橋開通,客車及直通貨物列車改經大橋通過。輪渡只渡非直通的貨物列車,兩輪航行。1973年5月5日,長江大橋及新的樞紐配套工程相繼建成,南京輪渡封閉停航。

抹不去的記憶

繼續騎行穿過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在中國橋樑史乃至世界橋樑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成就、中國橋樑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極大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

23天后的22點整,這座建成通車48年的大橋將全封閉維修,歷時27個月,總投資10.9億元人民幣。屆時,中山碼頭將煥發青春,成為下關與浦口之間不能從江底隧道通行的所有車輛的過江通道。

告別南京長江大橋來到幕府山北麓的五馬渡。到了五馬渡,腳下是烏黑油亮的濱江馬路,一邊是滾滾東流的長江,一邊是逶迤綿亙的幕府山,眼前是開闊的五馬渡廣場和水光瀲灩的江濱濕地,草木葳蕤,薄霧彌漫,清風習習,江水浩蕩,的確是個不錯的休閒發呆好地方。可惜大霧鎖江,拍不出清晰相片

相傳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後,琅琊王司馬睿、弋陽王司馬羕、南頓王司馬宗、汝南王司馬佑、彭城王司馬紘渡江至此,其中司馬睿所乘坐騎頓時化龍飛去,成為其稱帝前之“吉兆”。西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正式建都,創建東晉王朝。五馬渡也因此而得名。

五馬渡南麓的幕府山自古以來就享有江山共景、六朝祥土之美譽,明清時代的金陵四十八景中,僅幕府山周邊就占了六景(幕府登高、達摩古洞、永濟江流、化龍麗地、嘉善聞經、燕磯夕照),其中的“化龍麗地”,指的就是“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之處。近些年來,隨著南京市政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幕府山西麓南至五馬渡、北至燕子磯長達12公里範圍內形成了一個新的“幕燕濱江風光帶”,成為古都南京城北的又一道亮麗風景線。

繼續前行來到燕子磯。燕子磯作為長江三大名磯(分別為岳陽城陵磯,長江中游第一磯;馬鞍山採石磯,古稱牛渚磯;南京燕子磯)之首,有著“萬里長江第一磯”的稱號,位於南京市主城區北郊觀音門外,是岩山東北的一支。海拔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臨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故名為燕子磯。古代是重要渡口。

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時,均在此停留。乾隆帝在此書有“燕子磯”碑。燕子磯附近有弘濟寺、觀音閣等建築。岩山有12洞,為江水衝擊而成,大多是懸崖絕壁。其中以三台洞最為深廣曲深。

登臨磯頭,腳下驚濤拍岸,波濤如怒,豪氣頓生。山南連江岸,另三面均被江水圍繞,地勢十分險要。看滾滾長江,浩浩蕩蕩,一瀉千里,蔚為壯觀。西面長江大橋如彩虹橫跨江上,尤其是月夜,皓月當空,江面波光粼粼,江帆點點。磯頂現有禦碑亭一座,亭中石碑正面刻有“燕子磯”三個大字,為乾隆皇帝親自題寫,他六下江南,五登燕子磯。

鴉片戰爭時,英國軍隊由燕子磯登陸,直逼南京;二戰時,日寇在此江灘處集中屠殺南京同胞數萬人。

出燕子磯後,沿江再無可騎之路,便上棲霞大道、312國道向鎮江方向騎行。

南京,這座與重慶、武漢、上海齊名的長江江濱都市,與長江上游的重慶,中游的武漢不同的是,南京沿江工廠、港口、碼頭一家挨著一家,幾乎佔據了從棲霞山到龍潭的全部江邊,騎在棲霞大道遙看江邊,高塔林立的金陵石化連綿幾十公里。過了新生圩後,龍門吊列隊江邊,一眼看不到頭。一座座巨型碼頭邊,萬噸巨輪張開巨嘴吞吐貨物,江面船隻往來如梭,一派繁華忙碌

繁忙的鎮江高資港

還與南京以上的長江沿岸不同的是,除了工廠、碼頭佔據江岸外,蘇南地區沿江的河汊溝渠密如蛛網,要完全貼江騎行幾乎不可能,只能盡可能的靠近江邊騎行,只到鎮江。

潤楊長江大橋

南京五天,酒足飯飽,晚住鎮江,菜湯飯各一份

未完待續

秦淮河沿岸風光

出發後先到中山碼頭。中山碼頭,又稱下關碼頭,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下關長江南岸的一座渡輪碼頭,現常年開行駛往對岸浦口碼頭的"寧浦線"輪渡。

已有88年歷史的的中山碼頭

下關江面建設碼頭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東晉在老虎山一帶建立的軍用碼頭白石步。時至南宋有長江六渡之一的龍灣渡為交通漕運往來之所。而現代的輪渡運輸則是遲至清末宣統二年(1910年)隨津浦鐵路貫通由浦口市場局於民間籌資開辦,航線由下關至浦口,稱"關浦線"。

1928年(民國十七年)為保障孫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的順利進行,國民政府決定在下關江邊建設碼頭以迎接先生靈柩。並被定名為津浦鐵路首都碼頭。大典舉行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靈柩登陸的下關碼頭亦被定名為中山碼頭並沿用至今。

騎離中山碼後上永濟大道貼長江而行,很快到南京火車輪渡棧橋。南京火車輪渡始建於1930年12月1日,至1933年9月全部建成;同年10月22日正式通航。1968年10月,南京長江大橋開通,客車及直通貨物列車改經大橋通過。輪渡只渡非直通的貨物列車,兩輪航行。1973年5月5日,長江大橋及新的樞紐配套工程相繼建成,南京輪渡封閉停航。

抹不去的記憶

繼續騎行穿過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在中國橋樑史乃至世界橋樑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成就、中國橋樑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極大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

23天后的22點整,這座建成通車48年的大橋將全封閉維修,歷時27個月,總投資10.9億元人民幣。屆時,中山碼頭將煥發青春,成為下關與浦口之間不能從江底隧道通行的所有車輛的過江通道。

告別南京長江大橋來到幕府山北麓的五馬渡。到了五馬渡,腳下是烏黑油亮的濱江馬路,一邊是滾滾東流的長江,一邊是逶迤綿亙的幕府山,眼前是開闊的五馬渡廣場和水光瀲灩的江濱濕地,草木葳蕤,薄霧彌漫,清風習習,江水浩蕩,的確是個不錯的休閒發呆好地方。可惜大霧鎖江,拍不出清晰相片

相傳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後,琅琊王司馬睿、弋陽王司馬羕、南頓王司馬宗、汝南王司馬佑、彭城王司馬紘渡江至此,其中司馬睿所乘坐騎頓時化龍飛去,成為其稱帝前之“吉兆”。西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正式建都,創建東晉王朝。五馬渡也因此而得名。

五馬渡南麓的幕府山自古以來就享有江山共景、六朝祥土之美譽,明清時代的金陵四十八景中,僅幕府山周邊就占了六景(幕府登高、達摩古洞、永濟江流、化龍麗地、嘉善聞經、燕磯夕照),其中的“化龍麗地”,指的就是“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之處。近些年來,隨著南京市政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幕府山西麓南至五馬渡、北至燕子磯長達12公里範圍內形成了一個新的“幕燕濱江風光帶”,成為古都南京城北的又一道亮麗風景線。

繼續前行來到燕子磯。燕子磯作為長江三大名磯(分別為岳陽城陵磯,長江中游第一磯;馬鞍山採石磯,古稱牛渚磯;南京燕子磯)之首,有著“萬里長江第一磯”的稱號,位於南京市主城區北郊觀音門外,是岩山東北的一支。海拔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臨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故名為燕子磯。古代是重要渡口。

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時,均在此停留。乾隆帝在此書有“燕子磯”碑。燕子磯附近有弘濟寺、觀音閣等建築。岩山有12洞,為江水衝擊而成,大多是懸崖絕壁。其中以三台洞最為深廣曲深。

登臨磯頭,腳下驚濤拍岸,波濤如怒,豪氣頓生。山南連江岸,另三面均被江水圍繞,地勢十分險要。看滾滾長江,浩浩蕩蕩,一瀉千里,蔚為壯觀。西面長江大橋如彩虹橫跨江上,尤其是月夜,皓月當空,江面波光粼粼,江帆點點。磯頂現有禦碑亭一座,亭中石碑正面刻有“燕子磯”三個大字,為乾隆皇帝親自題寫,他六下江南,五登燕子磯。

鴉片戰爭時,英國軍隊由燕子磯登陸,直逼南京;二戰時,日寇在此江灘處集中屠殺南京同胞數萬人。

出燕子磯後,沿江再無可騎之路,便上棲霞大道、312國道向鎮江方向騎行。

南京,這座與重慶、武漢、上海齊名的長江江濱都市,與長江上游的重慶,中游的武漢不同的是,南京沿江工廠、港口、碼頭一家挨著一家,幾乎佔據了從棲霞山到龍潭的全部江邊,騎在棲霞大道遙看江邊,高塔林立的金陵石化連綿幾十公里。過了新生圩後,龍門吊列隊江邊,一眼看不到頭。一座座巨型碼頭邊,萬噸巨輪張開巨嘴吞吐貨物,江面船隻往來如梭,一派繁華忙碌

繁忙的鎮江高資港

還與南京以上的長江沿岸不同的是,除了工廠、碼頭佔據江岸外,蘇南地區沿江的河汊溝渠密如蛛網,要完全貼江騎行幾乎不可能,只能盡可能的靠近江邊騎行,只到鎮江。

潤楊長江大橋

南京五天,酒足飯飽,晚住鎮江,菜湯飯各一份

未完待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