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首都基層黨建故事|為居民排憂解難的街巷治理臨時黨支部

為充分展示首都基層黨組織在推動黨建工作中的創新做法、實踐經驗和特色活動,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我們推出“首都基層黨建故事”欄目, 通過“聽故事”、學做法, 不斷推動黨建工作新發展!

現在, 我們一起來看看西城區天橋街道的臨時黨支部如何為居民排憂解難~

如果說, 城市主幹道和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是北京城的“面子”, 背街小巷就是“裡子”。 對住在“裡子”中的居民來說, 小巷雖不長, 問題卻挺多:人口密度大, 業態複雜, 私搭亂建、亂停車現象頻出。 要想讓城市“有裡有面兒”, 就必須得下功夫應對。

北京西城區天橋街道, 現有主次幹道8條、背街小巷77條。 按照要求, 街道計畫從2017年開始, 用3年時間, 開展背街小巷環境提升工程, 完成對老舊社區和髒亂點的治理。 整好“裡子”絕非易事, 為做好整治工作, 天橋街道建立了街巷治理臨時黨支部, 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帶頭作用, 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到治理工作中, 取得了顯著成效。

天橋街道信訪辦主任張春江是永安路社區阡兒胡同的街巷長, 也是臨時黨支部中的一員。 自任職後, 他多次帶領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或約談涉及違建的業主, 並務求做到政策講細、講透, 目的講明、講清。 圖為張春江陪同居民到現場詳細解釋拆違和恢復原貌。

“老朋友”出面勸拆違

永安路社區小臘竹胡同內, 有戶空巢老人建了一處20多平方米的違建, 任憑別人怎麼勸, 老兩口就是不讓拆。

這可急壞了工作人員, 最後, 社區臨時黨支部黨員李玉芳出面說通了老人。 今年上半年, 永安路社區成立了街巷治理臨時黨支部, 李玉芳是臨時黨支部中助老服務隊的一員。

因為經常受到李玉芳的關照, 老兩口跟她成了熟識的朋友。 進了老人家門, 李玉芳拉家常似的給老人講政策講道理, 最終老人將建了多年的違建拆除, 並且成了社區拆違的第一戶。

李玉芳所在的永安路社區臨時黨支部, 共有了23名優秀黨員幹部參與到街巷治理等工作中, 由街道辦事處包片社區副主任擔任支部書記, 建立“臨時聯合黨支部+‘五比五促進’活動+志願品牌服務+新媒體宣傳媒介”的支撐體系架構, 為整治拆除違建、開牆打洞、清理堆物堆料、街巷維護、環境提升等提供支援力量和組織保障。 而像這樣的臨時黨支部, 天橋街道轄區目前共成立了8個。

據瞭解, 從今年4月份起, 西城區各街道陸續在背街小巷建立臨時黨支部,

以此發揮黨建引領、協調統籌、綜合施策的作用, 引導更多的社會力量聚焦背街小巷建設, 實現街巷精細管理的常態化。 截至8月底, 全區已經有411條背街小巷在治理過程中組建起臨時黨支部。

截至目前, 天橋街道在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中,

共拆除違法建設533處, 封堵開牆打洞186處。 圖為整治前的阡兒胡同。

從“不讓拆”到拆前主動“請喝茶”

天橋街道信訪辦主任張春江是永安路社區阡兒胡同的街巷長, 也是臨時黨支部中的一員。 自任職後, 他多次帶領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或約談涉及違建的業主, 並務求做到政策講細、講透, 目的講明、講清。 每次由他接待的來訪居民, 都是心服口服而歸。

家住大川胡同的蔡大爺今年89歲, 有一間私搭的小車棚。 相關人員幾次與老人協商未果, 面對這麼大年齡的老人, 大家心裡有些沒底。 張春江多次找到老人, 不談拆違的事, 總是和老人聊家常, 聊地區街巷治理後的規劃設計, 最後老人愉快地答應拆除。 拆違當天, 老人特意用大紅袍招待大家,“不喝茶不讓拆啊!”

“平房區居民在房前屋後搭個棚子做飯或者放些雜物,對拆除有一些怨氣是正常的。”街巷治理工作讓張春江積累了不少經驗,對於未來,他也充滿信心。“下一步治理後重新規劃建設,改善了居民們和諧宜居生活環境,到那時,相信會得到百姓的認可。”

截至目前,天橋街道在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中,共拆除違法建設533處,封堵開牆打洞186處。圖為拆違、封堵後的阡兒胡同。

臨時黨支部不臨時

據瞭解,截至目前,天橋街道在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中,共拆除違法建設533處,封堵開牆打洞186處。在整治工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的臨時黨支部,今後還要繼續充當與居民溝通的橋樑,力求打造出合居民心意的居住環境。

比如拆違後的阡兒胡同,環境改善了,臨時黨支部又及時指導社區組織附近的居民,以“民意立項”的方式,召開議事協商會,與居民一起共同謀劃胡同未來藍圖。在全面聽取居民代表的建議後,臨時黨支部提出了整治+美化+便民的提升思路,方便居民的曬衣杆、休閒椅、文化牆、花池等元素都納入到拆除之後的提升範圍,得到了居民的認可和支持。老城的“裡子”治理好了,居民住起來也就更舒坦了。

老人特意用大紅袍招待大家,“不喝茶不讓拆啊!”

“平房區居民在房前屋後搭個棚子做飯或者放些雜物,對拆除有一些怨氣是正常的。”街巷治理工作讓張春江積累了不少經驗,對於未來,他也充滿信心。“下一步治理後重新規劃建設,改善了居民們和諧宜居生活環境,到那時,相信會得到百姓的認可。”

截至目前,天橋街道在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中,共拆除違法建設533處,封堵開牆打洞186處。圖為拆違、封堵後的阡兒胡同。

臨時黨支部不臨時

據瞭解,截至目前,天橋街道在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中,共拆除違法建設533處,封堵開牆打洞186處。在整治工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的臨時黨支部,今後還要繼續充當與居民溝通的橋樑,力求打造出合居民心意的居住環境。

比如拆違後的阡兒胡同,環境改善了,臨時黨支部又及時指導社區組織附近的居民,以“民意立項”的方式,召開議事協商會,與居民一起共同謀劃胡同未來藍圖。在全面聽取居民代表的建議後,臨時黨支部提出了整治+美化+便民的提升思路,方便居民的曬衣杆、休閒椅、文化牆、花池等元素都納入到拆除之後的提升範圍,得到了居民的認可和支持。老城的“裡子”治理好了,居民住起來也就更舒坦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