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組織工作經驗談|機制促進流動人才黨員從“流入”到“融入”

為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我們現推出“組織工作經驗談”系列, 通過黨員代表講述他們在幹部工作、基層党建、人才工作中的經驗做法和典型事蹟, 啟迪更多黨員幹部開闊視野、提升境界,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今天, 就讓我們跟北京市朝陽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流動人員黨委書記金曉倩來學習交流關於朝陽區探索機制不斷提升流動人才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水準的經驗吧~

摸索推出“三抓兩推進”的工作機制

2015年, 我們專門成立了朝陽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流動人員黨委, 目前共有委員7人, 下設83個黨支部, 並依託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設置了流動黨員管理服務科, 在編人員6名, 主要負責流動人才黨員教育管理與服務。 流動人員黨委單獨建有黨員活動室, 還專門在服務大廳設置流動人才黨員視窗,

辦理黨員組織關係轉入轉出、黨費收繳和入黨政審等業務, 為流動人才黨員提供便捷服務。 在此基礎上, 我們逐步探索出了“三抓兩推進”的工作機制, 不斷提升流動人才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水準。 “三抓”是抓統籌、抓覆蓋、抓保障;“兩推進”是推進規範化建設、推進資訊化建設。

通過“三抓兩推進”實現“一夯實兩提升”

通過實行“三抓兩推進”工作機制, 流動人才黨員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實現了“一夯實兩提升”, 流動人才黨員管理基礎進一步夯實。 充分運用組織關係排查、黨費收繳專項檢查等工作成果, 進一步更新完善流動黨員基本資訊、健全工作臺賬, 完善黨員檔案管理、組織生活管理等基本制度, 優化組織關係轉接、黨費收繳等工作流程,

不斷補齊工作短板, 打牢流動人才黨員管理工作基礎, 流動人才黨員黨組織整體功能進一步提升。

通過制定和推行《流動人員黨支部党建工作考核辦法(試行)》等管理制度, 進一步強化了對黨支部和支部書記的科學管理, 明確了基層黨組織設立、換屆選舉和日常管理等基本制度、基本流程, 理順了黨組織隸屬關係, 構建和完善了務實高效的管理和運轉體系, 激發基層黨支部進一步增強主觀能動性, 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讓流動人才黨員“流動不流失、離崗不離黨”

針對流動人才黨員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我們突出細心關懷, 不斷優化服務, 在政治上、就業上和生活上全面發力,

打好關愛幫扶組合拳, 切實讓每個流動人才黨員都能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 真正實現流動人才黨員“流動不流失、離崗不離黨”。

一是政治上關心。 把對流動人才黨員政治權利的尊重作為最大關愛, 不斷增強流動人才黨員的歸屬感、榮譽感和責任感。 增強流動人才黨員的歸屬感, 通過組織他們學習黨內資料, 通報黨內活動情況, 為流動人才黨員參加“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提供便利, 切實把流動人才黨員凝聚在黨組織周圍。 增強流動人才黨員的榮譽感, 開展基層黨支部書記考核評比工作, 對發揮作用明顯的優秀黨支部書記及時予以表彰肯定, 同時注重發揮典型引領作用,

積極樹立和宣傳流動人才黨員中的先進事蹟和典型人物, 為廣大流動人才黨員奉獻社會、服務群眾樹立良好的導向。 增強流動人才黨員的責任感, 結合流動人才黨員行業特點, 通過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服務視窗、黨員示範崗等形式, 促進黨員進一步增強身份認同, 激勵流動人才黨員自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二是就業上關注。 朝陽區的流動人才黨員, 大多是非公有制企業的管理者、員工或者是靈活就業人員, 我們根據這個特點, 開展有針對性的、有利於穩定就業的教育培訓和政策幫扶, 以黨建引領企業發展, 不斷提升他們的企業管理能力和就業技能。 強化陣地建設, 及時向流動人才黨員提供就業資訊, 定期發佈經濟建設和專案資訊, 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向流動人才黨員企業家推介專案,提供“一站式”服務,真正為流動人才黨員穩定就業和企業發展提供平臺、創造條件。強化培訓指導,圍繞提升就業技能,開展職業技能、經營管理等內容的教育培訓;圍繞提升管理水準,開設市場行銷、團隊精神等課程;圍繞權利保障,開展人事人才政策、勞動保障政策、法律法規等培訓,積極為流動人才黨員出謀劃策、解疑釋惑。強化工作保障,協調區委社工委、區委非公工委、街鄉黨(工)委、各園區管委會,依託其黨群活動陣地、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網站等基礎教育資源,確保流動人才黨員學習教育有場所、有管道、有人員;收集人才和企業資訊,為流動人才黨員相互交流、投資創業、共同發展提供方便。

三是生活上關懷。以流動人才黨員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不斷健全走訪慰問、結對幫扶等多項工作機制,主動為流動人才黨員排憂解難。健全走訪慰問機制,將流動人才黨員納入“七一”“兩節”慰問對象,對生活困難黨員、優秀黨員等群體定期開展走訪慰問,對生病住院、家庭受災或發生意外等特殊人員逐一開展慰問幫扶,做到有難必幫、有困必助、有急必救,切實把黨組織的溫暖和關懷送到每一戶家庭、每一位流動人才黨員。

積極探索與時俱進的黨員管理模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党的建設的需要,一批優秀的90後甚至00後被吸收進黨組織,朝陽區緊密結合年輕黨員群體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特點,根據形勢發展、環境變化和隊伍建設的需要,積極探索創新形式多樣的黨員管理模式,增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向流動人才黨員企業家推介專案,提供“一站式”服務,真正為流動人才黨員穩定就業和企業發展提供平臺、創造條件。強化培訓指導,圍繞提升就業技能,開展職業技能、經營管理等內容的教育培訓;圍繞提升管理水準,開設市場行銷、團隊精神等課程;圍繞權利保障,開展人事人才政策、勞動保障政策、法律法規等培訓,積極為流動人才黨員出謀劃策、解疑釋惑。強化工作保障,協調區委社工委、區委非公工委、街鄉黨(工)委、各園區管委會,依託其黨群活動陣地、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網站等基礎教育資源,確保流動人才黨員學習教育有場所、有管道、有人員;收集人才和企業資訊,為流動人才黨員相互交流、投資創業、共同發展提供方便。

三是生活上關懷。以流動人才黨員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不斷健全走訪慰問、結對幫扶等多項工作機制,主動為流動人才黨員排憂解難。健全走訪慰問機制,將流動人才黨員納入“七一”“兩節”慰問對象,對生活困難黨員、優秀黨員等群體定期開展走訪慰問,對生病住院、家庭受災或發生意外等特殊人員逐一開展慰問幫扶,做到有難必幫、有困必助、有急必救,切實把黨組織的溫暖和關懷送到每一戶家庭、每一位流動人才黨員。

積極探索與時俱進的黨員管理模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党的建設的需要,一批優秀的90後甚至00後被吸收進黨組織,朝陽區緊密結合年輕黨員群體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特點,根據形勢發展、環境變化和隊伍建設的需要,積極探索創新形式多樣的黨員管理模式,增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