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首屆浦東新區詩詞科普大賽下週六開賽,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直播一小時:科普可以如此詩意

昨天中午, 受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科學魔方節目邀請, 浦東新區專業科普志願者——上海江東書院和“寶寶念詩”創始人韓可勝就詩詞中的科普做了近一個小時直播(中波990, 調頻93.4), 暢談了詩歌和科學的關係。

許多聽眾在留言中表示:詩歌耳熟能詳, 裡面的科學知識真的沒有想到!

首屆浦東新區詩詞科普大會10月21日開賽

今年全國科普日啟動後, 浦東新區科協舉辦了一系列的科普活動,

其中首屆詩詞科普大會, 在教育和文化部門的支持下, 結合進才北校建校二十周年, 下週六進入初賽。 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雲南等省市的83所中學參賽, 經過初賽複賽後, 預計11月中旬舉行決賽。

詩詞科普大會作為科普日的一個活動, 講究普及,

不講究難度, 面向初中生, 不增加學生負擔, 特別是筆試和複賽決賽。 既有純粹的詩詞競賽, 比如上句接下句, 下句接上句, 最後也有飛花令等。

比賽的知識都不深奧, 形式也很簡單, 最多的是選擇題。 比如, 北朝民歌《敕勒歌》“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反應了我國古人什麼樣的學說?答案有天圓地方說、天方地圓說、天圓地圓說。 當然是天圓地方說, 穹廬是蒙古包, 當然是圓的。 “四野”, 四面八方的意思, 當然是方的。

比如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鏡裡, 何處得秋霜”是怎樣的科學現象?答案有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散射。 秋霜指的是白髮, 照到鏡子裡面, 被照的人自己看到。 當然是光的反射。

古人的飛花令要難很多

“飛花令”一詞來源於“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唐.韓翃《寒食》)。 後來發展成為一個非常雅致的遊戲。 我們現在的飛花令比較簡單, 古代人要複雜得多。

比如以“花”為令, 現在人往往只要求每句詩有“花”字即可。 你說“春花秋月何時了”, 我說“雲破月來花弄影”,

只要有“花”都對。 帶“花”的詩句很多很多, 比賽的是儲備量。

古代可能不一樣, 大家坐下來, 可能按照座位要求, “花”字出現在詩句的相應位置。 第一個人說“花褪殘紅青杏小”, 第二個說“桃花盡日隨流水”, 第三個人說“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四個人說“人面桃花相映紅”, 第五個人說“黃四娘家花滿蹊”……這樣周而復始的下去, 就很有挑戰性了。 輸了就要喝酒, 或者表演節目, 當然也可能是輸錢。

詩詞和科學密不可分

聽起來, 詩詞與科普似乎風馬牛不相及。 他們之間到底有沒有關係?

韓可勝介紹, 詩歌與科學有天然的聯繫, 密不可分。 詩歌是人對自然、對社會的感受和領悟, 科學是人對自然、對社會的理解和思考。 在人和自然、社會的接觸中, 感悟和理解其實是分不開的,不可能只有感悟,沒有理解,也不可能只有理解,沒有感悟。比如說我第一次見到兩位主持人,我看到你們二位長相之後,也會對你們的經歷和能力有個思考和判斷。

但是,長期以來,我們教詩詞的往往是語文老師,一般不會提示大家從科學角度來思考。

詩歌中的科學道理或淺顯或隱晦

詩歌常常是對自然的直接描寫,其中有些詩歌所表達出來的科學道理,有著基本教育的人都懂。唐代詩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不僅僅是通過比較來追求意境,這裡面是因為溫度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山上的時令晚,開花也晚。

再比如,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就是講生態系統的迴圈。大家都懂,一說就明。

有些詩歌描述的自然現象,其中科學道理不容易被注意到,需要科普。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只有瞭解中國季風氣候的特點,瞭解中國的地理,春天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經過長途跋涉,又有層層高山阻隔,當然就過不了玉門關。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河南陝西中原一帶,草在冬天葉子和莖枯死了,根不會死。地面部分燒了之後,一是增加了肥料,二是消滅了病蟲害,第二年常常草長得更好。這是草本植物的知識。

《詩經》的《七月》中,最為耳熟能詳的“七月流火”這一句,不是說七月很熱,是說七月是涼爽的開始。“流火”中的“火”是大火星,“流”是向下的意思。大火星是天上最亮的星,東方蒼龍七宿之一心宿的一顆星。四千年前,就設立了專門的官職負責觀測這顆星。通過星星來觀測季節,預測氣候,中國古代這方面的科學非常發達。

通過科學解釋,不是想像,是寫實

有些詩歌的描寫貌似是想像和誇張,如果不通過科學解釋,還真不知道,這些描寫既不是想像,也不是誇張,而是寫實。

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有人認為作者對江南感情好,所以是想像和誇張。確實,我們在長江邊,什麼時候看到過這種美景呢?但這不是想像,不是誇張,是寫實。因為當時長江水非常清澈,所以有這種“紅勝火、綠如藍”的美景。湖州刺史在揚州時,遇到茶聖陸羽,派士兵到江心洲去取“揚子江心水”,小船因為晃蕩,水潑了一半,結果士兵到岸邊用江水裝滿水桶,被陸羽發現了上面半桶水是假的、下面半桶水是真的,結果士兵很佩服陸羽眼睛太神了——可見在其他人眼裡,江水和泉水看不出差別。南宋以後,長江日漸渾濁,再也沒有這種美景了。

李白《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也是寫實。因為三峽水流快,因為我們古人對水的駕馭水準非常高。酈道元《三峽》中寫到“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證明了一天可以到江陵。

用科學解釋詩歌,特別有意思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大家都聽過。一般老師就解釋,“乃”是就的意思。就沒有什麼可以說的了,解釋得很枯燥乏味。其實,這是很科學的一個知識。

大家想一想,杜甫是中國人,所以寫出這個好句子。如果杜甫是美國人,如果他是生活在三藩市的華人,他寫得出這樣的詩歌嗎?寫不出。為什麼?因為,因為美國西部沒有這樣的氣候。我國春季,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力量開始減弱,而此時來自南方太平洋上的暖濕氣流開始增強,因此,冷暖空氣交匯,形成了降水。美國西部,由於垂直的山脈比如洛磯山脈的阻擋,乾旱得要死,春天根本不會下雨,杜甫如果生活在這裡,也沒轍。

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寫的是廬山,並不是所有的山都是這樣。比如到桂林去,桂林山水甲天下。但它就不會“橫看成嶺側成峰”,只有北方的山脈才有這個形狀的變化。

詩歌直接來表達科學的思考

屈原(約西元前340年~前278年)《天問》,一口氣提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很多都是科學問題,“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問的是日月和星星是在天上怎麼安頓的。“自明及晦,所行幾裡?”問太陽一天從日出到日落走了多少路。這些都是最直接的科學問題。可惜沒有人回答,如果有人回答,不管是對還是錯,都是有價值的。這是一個詩意民族所不能避免的遺憾。

辛棄疾《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問月亮,是不是這邊沉下去了,那邊又升起來了?地球是圓的,確實是這邊沉下去,那邊升起來。這就是科學。

總之,從科普來理解詩詞,是一個嶄新的視角。用詩詞來進行科普,是一個嶄新的管道。希望大家念詩的時候,不妨也想想其中的科學道理。

感悟和理解其實是分不開的,不可能只有感悟,沒有理解,也不可能只有理解,沒有感悟。比如說我第一次見到兩位主持人,我看到你們二位長相之後,也會對你們的經歷和能力有個思考和判斷。

但是,長期以來,我們教詩詞的往往是語文老師,一般不會提示大家從科學角度來思考。

詩歌中的科學道理或淺顯或隱晦

詩歌常常是對自然的直接描寫,其中有些詩歌所表達出來的科學道理,有著基本教育的人都懂。唐代詩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不僅僅是通過比較來追求意境,這裡面是因為溫度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山上的時令晚,開花也晚。

再比如,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就是講生態系統的迴圈。大家都懂,一說就明。

有些詩歌描述的自然現象,其中科學道理不容易被注意到,需要科普。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只有瞭解中國季風氣候的特點,瞭解中國的地理,春天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經過長途跋涉,又有層層高山阻隔,當然就過不了玉門關。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河南陝西中原一帶,草在冬天葉子和莖枯死了,根不會死。地面部分燒了之後,一是增加了肥料,二是消滅了病蟲害,第二年常常草長得更好。這是草本植物的知識。

《詩經》的《七月》中,最為耳熟能詳的“七月流火”這一句,不是說七月很熱,是說七月是涼爽的開始。“流火”中的“火”是大火星,“流”是向下的意思。大火星是天上最亮的星,東方蒼龍七宿之一心宿的一顆星。四千年前,就設立了專門的官職負責觀測這顆星。通過星星來觀測季節,預測氣候,中國古代這方面的科學非常發達。

通過科學解釋,不是想像,是寫實

有些詩歌的描寫貌似是想像和誇張,如果不通過科學解釋,還真不知道,這些描寫既不是想像,也不是誇張,而是寫實。

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有人認為作者對江南感情好,所以是想像和誇張。確實,我們在長江邊,什麼時候看到過這種美景呢?但這不是想像,不是誇張,是寫實。因為當時長江水非常清澈,所以有這種“紅勝火、綠如藍”的美景。湖州刺史在揚州時,遇到茶聖陸羽,派士兵到江心洲去取“揚子江心水”,小船因為晃蕩,水潑了一半,結果士兵到岸邊用江水裝滿水桶,被陸羽發現了上面半桶水是假的、下面半桶水是真的,結果士兵很佩服陸羽眼睛太神了——可見在其他人眼裡,江水和泉水看不出差別。南宋以後,長江日漸渾濁,再也沒有這種美景了。

李白《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也是寫實。因為三峽水流快,因為我們古人對水的駕馭水準非常高。酈道元《三峽》中寫到“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證明了一天可以到江陵。

用科學解釋詩歌,特別有意思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大家都聽過。一般老師就解釋,“乃”是就的意思。就沒有什麼可以說的了,解釋得很枯燥乏味。其實,這是很科學的一個知識。

大家想一想,杜甫是中國人,所以寫出這個好句子。如果杜甫是美國人,如果他是生活在三藩市的華人,他寫得出這樣的詩歌嗎?寫不出。為什麼?因為,因為美國西部沒有這樣的氣候。我國春季,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力量開始減弱,而此時來自南方太平洋上的暖濕氣流開始增強,因此,冷暖空氣交匯,形成了降水。美國西部,由於垂直的山脈比如洛磯山脈的阻擋,乾旱得要死,春天根本不會下雨,杜甫如果生活在這裡,也沒轍。

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寫的是廬山,並不是所有的山都是這樣。比如到桂林去,桂林山水甲天下。但它就不會“橫看成嶺側成峰”,只有北方的山脈才有這個形狀的變化。

詩歌直接來表達科學的思考

屈原(約西元前340年~前278年)《天問》,一口氣提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很多都是科學問題,“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問的是日月和星星是在天上怎麼安頓的。“自明及晦,所行幾裡?”問太陽一天從日出到日落走了多少路。這些都是最直接的科學問題。可惜沒有人回答,如果有人回答,不管是對還是錯,都是有價值的。這是一個詩意民族所不能避免的遺憾。

辛棄疾《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問月亮,是不是這邊沉下去了,那邊又升起來了?地球是圓的,確實是這邊沉下去,那邊升起來。這就是科學。

總之,從科普來理解詩詞,是一個嶄新的視角。用詩詞來進行科普,是一個嶄新的管道。希望大家念詩的時候,不妨也想想其中的科學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