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指導富營養化湖庫分類防治

◆中國環境報記者郭薇 劉曉星

環境保護部近日發佈了《湖指出:針對我國五大湖區的自然地理特徵和主要生態功能, 分別提出五大湖區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措施, 分區指導湖泊生態環境保護。 國家對湖庫水環境品質和水生態安全要求在不斷提升, 原有《湖庫富營養化防治技術政策》已不能完全適應並滿足要求, 需要進行修訂。

第二, 湖庫富營養化形勢越來越嚴峻的客觀需求。

近年來, 湖泊富營養化總體上呈現迅速增長趨勢, 根據調研, 2015年我國東部地區80%以上湖泊富營養化, 其中, 中度及重度富營養化湖庫占湖庫總數量的近30%。

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湖泊, 幾乎全部富營養化, 水庫水環境品質不容樂觀。 為儘快遏制這一趨勢, 有必要對原有《湖庫富營養化防治技術政策》進行修訂。

第三, 湖庫富營養化防治取得了新進展。

近15年在水專項、973和863專案的資助下, 湖庫富營養化控制與管理技術取得了大量成果, 形成了“系統控源—流域生態圈修復—湖庫水體生境改善—流域綜合管理”的技術體系, 為富營養化防治技術政策的修編提供了堅實基礎。

“十一五、十二五”實施的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科技專項, 結合國家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需求, 針對我國流域(區域)水污染特徵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實施,

通過技術研發與綜合示範, 建立了我國流域水環境管理技術體系和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體系。 這些項目、課題的實施及取得的科技成果, 為本技術政策的修訂提供了堅實基礎。

問:修訂後的《技術政策》有哪些亮點?

答:第一, 《技術政策》深入貫徹了湖庫治理的“一點兩線”(“一點”是水質改善, “兩線”是減排和增容)思路, 將減排和增容緊密結合, 一方面實施點源、面源和內源的綜合治理, 另一方面通過保證生態流量、實施水量調度管理、開展生態修復和恢復等措施實現增容, 最終達到湖庫的水質改善和富營養化防治。

第二, 《技術政策》吸收了水專項等科研項目研究成果, 切實貫徹“水十條”對湖庫保護的要求, 提出水陸統籌的湖庫富營養化防治可採取的技術路線和技術方法,

包括污染源控制、生態修復、監控預警、新技術研發等。

第三, 《技術政策》提出依據湖庫水環境承載力, 制訂湖庫富營養化分期控制目標, 根據湖庫污染類型, 採用分類治理技術, 對流域水質目標管理、水源地保護、重點水生態功能區保護等提供了技術支撐。

第四, 《技術政策》推動湖庫富營養化防治“系統控源—流域生態圈修復—湖庫水體生境改善—流域綜合管理”的系統技術體系。

問:《技術政策》是如何體現分類防治湖庫富營養化的?

答:湖庫富營養化防治, 應針對不同類型湖庫的污染程度、流域開發強度、污染物來源、生態系統特徵等, 因地制宜, 分類防治。 《技術政策》據此將湖庫分成3類進行富營養化防治:人類擾動少、處於貧營養狀態、水生態系統健康的湖庫,

以預防和保育為主, 合理佈局流域產業, 控制經濟和人口規模, 保障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安全和生態功能健康;人類擾動較大、處於中營養或輕度富營養化、水生態系統基本健康的湖庫, 以生態修復和綜合管理為主, 限制人類活動干擾, 維護生態功能;污染負荷重、處於富營養化、水生態系統破壞嚴重的湖庫, 以流域綜合治理和產業結構調整為主, 控源減排, 逐步恢復湖庫生態功能。

問:《技術政策》對湖庫富營養化防治的技術和措施有哪些?

答:污染源治理方面, 包括湖(庫)點源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及內源污染治理技術。 點污染源的控制技術主要針對工業污染源、畜禽養殖污染、城鎮生活污水、臨湖直排賓館與飯店污水等幾個方面。

面源污染的控制技術主要針對大量施肥與農藥的農田、畜禽養殖、分散村落生活污水以及可被沖入徑流的村落固體廢棄物、蓄積滯留在地面上的污染物等。 湖泊內源控制技術主要針對泥源、藻源污染控制、水生植物控制、湖內養殖污染源及旅遊、船舶等水面污染源控制。

湖庫生態修復包括陸域生態修復、緩衝帶生態修復、湖庫濱帶生態修復、入湖庫河流及河口生態修復及湖庫水體生態系統修復。 通過陸域生態系統中水源涵養與水土流失的控制保證源頭清水產流, 通過入湖庫河流小流域的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實現河流匯流的清水養護與清水輸送通道, 通過緩衝區構建與湖庫濱帶生態修復最終使清水入湖。

問:《技術政策》對湖庫流域低污染水處理有哪些要求?

答:《技術政策》針對湖庫流域低污染水處理方面,建議在流域城鎮汙水處理廠出水達到一級A標準後,出水口下游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淨化工程。在入湖庫河流、支流入幹流、幹流入湖庫口等位置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水質淨化工程,對低污染水進行進一步淨化;鼓勵利用水庫、濕地及坑塘等建設前置庫、塘壩及功能濕地等,截留與削減入湖庫污染負荷;實施河湖濕地水系連通和河口生態修復等,保障河湖水質改善。恢復湖庫體周邊的濕地系統,增強修復系統的穩定性、多樣性及淨化功能。

問:《技術政策》對監控預警方面有什麼要求?

答:《技術政策》提出構建湖庫藍藻水華監測預警體系,實現即時、精確監測與預警藍藻水華的發生;綜合利用衛星遙感、自動線上和人工監測以及電腦類比等技術,構建監測、監控預警系統。加強湖庫流域大資料平臺建設,推進湖庫流域數位化管理,實現湖庫流域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綜合監測與調控。

通過緩衝區構建與湖庫濱帶生態修復最終使清水入湖。

問:《技術政策》對湖庫流域低污染水處理有哪些要求?

答:《技術政策》針對湖庫流域低污染水處理方面,建議在流域城鎮汙水處理廠出水達到一級A標準後,出水口下游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淨化工程。在入湖庫河流、支流入幹流、幹流入湖庫口等位置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水質淨化工程,對低污染水進行進一步淨化;鼓勵利用水庫、濕地及坑塘等建設前置庫、塘壩及功能濕地等,截留與削減入湖庫污染負荷;實施河湖濕地水系連通和河口生態修復等,保障河湖水質改善。恢復湖庫體周邊的濕地系統,增強修復系統的穩定性、多樣性及淨化功能。

問:《技術政策》對監控預警方面有什麼要求?

答:《技術政策》提出構建湖庫藍藻水華監測預警體系,實現即時、精確監測與預警藍藻水華的發生;綜合利用衛星遙感、自動線上和人工監測以及電腦類比等技術,構建監測、監控預警系統。加強湖庫流域大資料平臺建設,推進湖庫流域數位化管理,實現湖庫流域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綜合監測與調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