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未來,機器人負責勞動,人類負責犯錯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心理實驗:有一筆錢要無條件分給兩個人, 實驗方隨機在大街上抽取兩個相互陌生的人, 稱之為A和B, 其中A負責制定分錢方案,

要求不能均分, 而B有權無條件否決方案, 一旦B使用了否決權, 那麼這筆錢就被收回, 兩個人都拿不到。 這個實驗主要測試兩點:一是A會怎樣制定分配方案;二是在A給自己多分錢的前提下, B能容忍與A的差額有多大。 據說實驗一共抽取了數百人進行了實驗, 測試結果是A的分配方案比較多樣化, 但均與均值相差不太大, 而另一面B能容忍的差額非常小, 在10%左右。 隨後, 實驗方用AI機器人做了相同的實驗, 測試結果很一致, 機器人A均是做出極端的分配方案, A一般會分到95%以上, 而機器人B幾乎只要有錢拿就會接受方案。

從實驗結果來看, 機器人和自然人不同, 機器人只能根據已編好的程式環境進行下一步的動作,

因此它能嚴格執行“利己主義”, 並且是嚴格遵循理性原則, 只要對我有利的就幹。 而人不一樣, 人會因為各種情感因素產生各種不遵循原則的想法行為, 所以才會發生人類的B因為感覺不公平而否決方案, 選擇了“兩敗俱傷”這種不明智的行為。

我們再回顧一下去年轟動全球的AlphaGoVS 李世石的圍棋人機大戰, 最終結果是AlphaGo總比分4:1戰勝人類世界第一, 全球譁然。 我沒有詳細瞭解整個比賽全程, 但我對結果不吃驚, 事實上我也不認同是人類輸給了人工智慧, 因為AlphaGo離真正的人工智慧還有很遠的距離, 甚至是“質”的區別。 圍棋的規則是固定的, AlphaGo下棋的原理是通過機器深度學習人類棋譜得出圍棋手數的估值, 然後棋手每走一步, 機器人都會分析接下來所有的可能性,

並計算每種可能的獲勝率, 然後擇優選擇最佳的那種, 綜合下來, 機器人能保證每一步落棋子是最有利的選擇, 所以AlphaGo最終獲勝是非常合理和正常的, 這不是什麼智慧, 只是強大的學習和分析計算能力而已。 人類會輸, 是因為人類會出錯, 因為人腦的計算能力無法保證每一步都是最佳選擇。

(ps. 人類棋手要贏AlphaGo只會發生在一種可能性下, 那就是人類棋手執黑先行, 並且永不犯錯。 因為機器只能等人類犯錯。 李世石贏下AlphaGo那一局就是執黑先行的。 )

綜合以上兩個案例, 機器和人類最大的區別是——

機器不會出錯

在設計好的邏輯框架內, 隨著大資料、機器學習、大規模平行計算等技術的發展, 資料會越來越多,

機器學習能力會越來越強, 分析計算速度會越來越快, 這些與目前已開發的人類大腦的能力相比根本不在同一個層面, 人類差太遠了。 如果將機器的這強大學習及分析計算能力應用到工作場景中, 將取代人類大部分的職業, 且不說什麼製造、物流、導遊等簡單重複的工作了, 哪怕是分析師、會計師、高級客服、戰略規劃師、企業管理等現在看在智商門檻很高的職業, 機器人都能輕易取代。

不光是分析計算能力, 在資訊獲取、在感知等方面, 人類的能力被機器全面超越已是迫在眉睫。 隨著傳感技術、晶片技術、網路的發展, 感測器更加多元, 成本也更加低廉, 在無處不在的高速網路的支援下, 對資訊的捕捉、存儲、傳輸和分析的效率也更加高,

比如SIRI的語音辨識, 穀歌的人臉識別, 無人機、自動駕駛等等。 人類正在被機器全方位地取代, 人類目前積累的知識和經驗、掌握的技能和方法、用以管理的體系和流程, 機器全都能學會, 甚至做得更好, 效率更高。 更有甚者, 當機器通過自我程式設計、自我完善, 並具備了深度自學能力後, 機器可以脫離人類進行獨立從事某項具體工作, 如駕駛車輛、飛機, 如操作一條生產線甚至一個工廠, 如建造大樓或修建軌道, 還有更高級一點的機器人內部的硬體檢修和損毀修復, 甚至是機器人間的資訊/知識的傳遞和溝通。 機器人可以成為一個不依附於人類的獨立群體。

那麼,問題來了——

機器人會統治地球嗎?

我認為不會。因為機器人不會出錯。不會出錯,意味著不具有創造性。機器人做的決策是通過對資訊分析然後擇優選擇,它不會去投機或者冒險,不會靈機一動去大膽預測一個事物的低概率行為,就如AlphaGo能輕易贏得圍棋、象棋等類型的比賽,因為這都是“完全資訊博弈”,比賽雙方所有資訊都呈現在棋盤上,它只需要研究規則。而AlphaGo不能保證贏得類似於德州撲克、百家樂等撲克遊戲(前提是不讓它記牌和算牌),因為這是“不完全資訊博弈”,它無法獲知所有資訊,所以也無法進行準確地分析和擇優選擇,當然,它贏的可能性很大,例如,它可以分析對手的面部表情來分析對手心理狀態以及手中握的牌。機器人不會出錯,所以也限制了它的創造性發展,按照機器人的發展邏輯,未來是一條平直沒有起伏和上升的直線。

人類不一樣,人類會出錯,這是人的特性,也是人類大腦的局限性,我們的DNA會出錯,所以會有雙胞胎,會有人長得比較高比較漂亮,會有人智商比較高,會有人比較好鬥崇尚武力,會有人善於溝通和煽動,所以世界上才有形形色色的各種人;同時,我們的情感影響會讓我們的決策出錯,我們會反叛,不接受束縛,我們上學會蹺課作弊,上班會和老闆吵架,結婚了會出軌,有人會說謊,有人會犯罪,有人會結束自己的生命,有人會做出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但也正因為我們沒有全部在同一規則上運行我們的人生,人類的世界才有創造性,才能不斷往前發展。

所以,機器未來會越來越取代人類的很多常規性工作,未來,人類主要負責犯錯,去尋找,而不是發現,以這種方式來推動世界進步。正如畢卡索說的“藝術不是真理,藝術是一種謊言,它教導我們去理解真理。”

那麼,問題來了——

機器人會統治地球嗎?

我認為不會。因為機器人不會出錯。不會出錯,意味著不具有創造性。機器人做的決策是通過對資訊分析然後擇優選擇,它不會去投機或者冒險,不會靈機一動去大膽預測一個事物的低概率行為,就如AlphaGo能輕易贏得圍棋、象棋等類型的比賽,因為這都是“完全資訊博弈”,比賽雙方所有資訊都呈現在棋盤上,它只需要研究規則。而AlphaGo不能保證贏得類似於德州撲克、百家樂等撲克遊戲(前提是不讓它記牌和算牌),因為這是“不完全資訊博弈”,它無法獲知所有資訊,所以也無法進行準確地分析和擇優選擇,當然,它贏的可能性很大,例如,它可以分析對手的面部表情來分析對手心理狀態以及手中握的牌。機器人不會出錯,所以也限制了它的創造性發展,按照機器人的發展邏輯,未來是一條平直沒有起伏和上升的直線。

人類不一樣,人類會出錯,這是人的特性,也是人類大腦的局限性,我們的DNA會出錯,所以會有雙胞胎,會有人長得比較高比較漂亮,會有人智商比較高,會有人比較好鬥崇尚武力,會有人善於溝通和煽動,所以世界上才有形形色色的各種人;同時,我們的情感影響會讓我們的決策出錯,我們會反叛,不接受束縛,我們上學會蹺課作弊,上班會和老闆吵架,結婚了會出軌,有人會說謊,有人會犯罪,有人會結束自己的生命,有人會做出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但也正因為我們沒有全部在同一規則上運行我們的人生,人類的世界才有創造性,才能不斷往前發展。

所以,機器未來會越來越取代人類的很多常規性工作,未來,人類主要負責犯錯,去尋找,而不是發現,以這種方式來推動世界進步。正如畢卡索說的“藝術不是真理,藝術是一種謊言,它教導我們去理解真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