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勝負之外:高通在華尋求禁售iPhone的隱性價值

繼今年1月蘋果與高通專利戰開打之後, 雙方你來我往, 不斷升級。 而近日, 高通確認已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三項訴訟, 指控蘋果公司在中國侵犯了高通三項中國非標準必要專利。 此次主張的專利代表了蘋果在其iPhone產品中使用的蜂窩無線通訊技術以外的高通技術。 這些專利涵蓋了使用蘋果自己的處理器的iPhone產品延長電池續航時間的技術, 以及與iPhone的“Force Touch”功能相關的技術。 為此, 高通尋求禁止蘋果公司在中國製造和銷售iPhone智慧手機, 這是到目前為止高通針對蘋果採取的最大行動。

也許細心的業內人士已經注意到, 此次高通在中國指控蘋果侵犯其專利屬於非標準必要專利。 而眾所周知的事實是, 過去30多年中, 高通在研發領域投入的資金超過460億美元, 其在全球申請和擁有的專利超過13萬項。 這些技術以蜂窩通信為基礎, 包括了標準基本專利和非基本專利,

涵蓋了大量與智慧手機整體功能發揮相關的重要關鍵技術。 其中, 標準基本專利是指對設備是至關重要的技術標準, 需要在公平合理無歧視的條款下授權才能使用, 而非基本專利沒有這些限制。 高通公司專利涉及多媒體、移動作業系統、使用者介面、顯示器、電源管理、Wi-Fi、藍牙等很多領域, 甚至與飛行模式相關。 對於整個蜂窩網路和移動通信系統來說, 高通公司的發明都是至關重要的, 而絕非僅限於手機和基帶晶片。 難怪高通在申請禁令時稱, 上述三項專利只是很少的範例, 事實上蘋果使用了高通的很多技術來改進其設備和提高盈利。

所以此次高通以非標準專利在中國起訴蘋果, 一來有效規避了此前蘋果在與高通的專利訴訟中據理力爭的標準專利公平合理的授權原則,

二來是借此向蘋果和業內證明和公示自身專利在通信領域的廣泛性、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澄清業內對於高通僅是在手機和基帶晶片擁有強大專利的慣性認識的誤區。

其次, 通過此次在中國對蘋果的訴訟, 提醒業內不得不重新審視蘋果持續拒繳專利許可費, 可能構成的對尊重智慧財產權的中國手機廠商的不公平競爭優勢和影響。

毋庸置疑, 近幾年來, 中國的手機廠商的市場表現搶眼, 不僅在國內, 在國外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提升, 並持續從蘋果手中搶奪了市場份額。 最新調研資料顯示, 今年上半年中國十大智慧手機廠商中僅有蘋果、三星兩家國外品牌,

其餘全部是中國品牌。 而放眼全球市場, 智慧手機前十名裡中國品牌也已經佔據七席, 這樣的資料是前所未有的。 尤其值得產業鏈關注的是, 在中國主流智慧手機品牌中, 包括OPPO、vivo、小米、中興、金立等所推出的旗艦或高端機, 幾乎一致地採用了高通驍龍處理器, 即高通已經是中國手機廠商的重要技術合作夥伴。

儘管如此, 日前有分析機構對蘋果iPhone使用人群進行的調查顯示, 截至2017年7月, 全球有7.3億部的iPhone手機正在使用中, 並占到了全球人口的1/10, 而中國目前仍是iPhone最大的銷售市場, 用戶人數約為2.43億, 占全球iPhone用戶近1/3。 至於營收, 據統計, 在去年蘋果2156億美元的全球營收中, 22.5%來自大中華區市場。 利潤方面,

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發佈的最新資料顯示, 儘管iPhone在中國市場的整體表現有所下滑, 但是iPhone 7系列手機在中國高端智慧手機市場上所占的份額仍然超過了70%。 可見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對於蘋果iPhone的重要性。 另據瑞銀(UBS)的一份調查顯示, 來自華為、OPPO以及vivo三家中國頂級手機製造商的平均手機售價僅為248美元, 只有蘋果新近發佈的最便宜iPhone 8的1/3。 種種現實的當下, 蘋果起訴高通、拖延繳納專利費, 不僅構成和擴大對中國手機廠商的不公平競爭優勢, 並有可能打擊中國手機廠商目前呈現的良好的增長勢頭, 這絕非空穴來風。

再次,鑒於目前中國政府已經密集出臺政策,全力營造公平公正的外商投資環境,例如國務院提出的完善外商投資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 營造穩定營商環境,特別是前一階段還出臺了專項行動,專門打擊侵犯外商智慧財產權的活動等,而蘋果的侵權行為顯然屬於國家此次專項行動的打擊範圍之內。此時在中國起訴蘋果可謂恰逢其時。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此次起訴蘋果,讓業內知曉了蘋果在中國絕非僅是侵犯高通專利這一個範例,蘋果還屢屢蔑視中國標準及專利權人的利益。

例如不久前圍繞WAPI技術及專利許可,引發業內關注的西電捷通公司與蘋果的訴訟。此訴訟針對“一種無線局域網移動設備安全接入及資料保密通信的方法”發明專利,西電捷通公司以專利侵權為由,於2016年4月將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蘋果電子產品商貿(北京)有限公司和西安市國美電器有限公司訴至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令三被告立即停止專利侵權行為,停止銷售侵犯西電捷通公司專利權的手機產品並賠償經濟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本是一樁常規的智慧財產權訴訟,但蘋果的代理律師卻在上個月以“專利,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專利年會上,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公然在現場提出“質疑”,引起現場以及業界的非議。這裡還先不用說誰對誰錯,這樣的質問在一場公開論壇而非法庭發生,很多人士認為是非常不禮貌和突兀,也不符合律師的職業道德和基本操守,更顯示出蘋果及其律師對WAPI技術及標準的藐視,而這大概跟蘋果一貫的傲慢與偏見不無關係。

提及蘋果的傲慢,從過往看,在對待別人的專利方面,蘋果慣用其“拖字訣”的套路,即蘋果公司先是不支付專利費,然後起訴對方壟斷,最後靠蘋果強大的法律後援團隊,坐等法院判決。而在此過程中,很多中小企業和專利持有人,由於沒有如此大的律師團隊與巨頭蘋果公司抗衡,生生被“拖死”。其實不只是對小公司,對三星、諾基亞、愛立信、高通這樣的大公司,蘋果也是毫不手軟,即為了降低成本和謀求更高的商業利益,窮盡法律手段,與這些本該給專利費用的大大小小的公司周旋,通過戰術拖延套路,拖垮小企業,大的企業也被拖疲軟。

至於偏見,近日,市場研究機構Blancco Technology Group公佈了2017年第二季度手機性能和健康度報告。從全球看,Android手機的故障率是24%,iOS的故障率是12%。值得注意的是,在北美、歐洲和亞洲三個主要市場,前兩者均與全球趨勢相同,但在亞洲市場卻是大相徑庭,蘋果的故障率高達驚人的60%,相比之下,Android只有28%。由此聯想到近日曝出的蘋果最新發佈的iPhone 8“十連裂”,作為蘋果iPhone銷售主要市場的中國竟然成為事故的重災區,特別是此前為了與高通在專利訴訟中獲取話語權而在iPhone中採取不同廠商基帶晶片而刻意降低高通基帶晶片性能以掩蓋其給予使用者不同體驗的事實,讓業內不得不置疑,曾經以創新和品質示人的蘋果,現在為了自身的利益,是否還是將全部的精力用在創新和產品上,尤其對於中國市場和用戶。

針對高通在中國市場的訴訟,蘋果公司立即聲明回應,稱一直願為專利付出公平合理的費用,但高通收費不合理。同時認為高通的訴訟會失敗。而在我們看來,更關心的是二者勝負之外,誰的專利和業務模式能給產業創新和生態發展帶來更大的意義、企業對於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力度的態度,及對相關產業發展影響的重新認識和再思考的隱性價值。

再次,鑒於目前中國政府已經密集出臺政策,全力營造公平公正的外商投資環境,例如國務院提出的完善外商投資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 營造穩定營商環境,特別是前一階段還出臺了專項行動,專門打擊侵犯外商智慧財產權的活動等,而蘋果的侵權行為顯然屬於國家此次專項行動的打擊範圍之內。此時在中國起訴蘋果可謂恰逢其時。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此次起訴蘋果,讓業內知曉了蘋果在中國絕非僅是侵犯高通專利這一個範例,蘋果還屢屢蔑視中國標準及專利權人的利益。

例如不久前圍繞WAPI技術及專利許可,引發業內關注的西電捷通公司與蘋果的訴訟。此訴訟針對“一種無線局域網移動設備安全接入及資料保密通信的方法”發明專利,西電捷通公司以專利侵權為由,於2016年4月將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蘋果電子產品商貿(北京)有限公司和西安市國美電器有限公司訴至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令三被告立即停止專利侵權行為,停止銷售侵犯西電捷通公司專利權的手機產品並賠償經濟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本是一樁常規的智慧財產權訴訟,但蘋果的代理律師卻在上個月以“專利,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專利年會上,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公然在現場提出“質疑”,引起現場以及業界的非議。這裡還先不用說誰對誰錯,這樣的質問在一場公開論壇而非法庭發生,很多人士認為是非常不禮貌和突兀,也不符合律師的職業道德和基本操守,更顯示出蘋果及其律師對WAPI技術及標準的藐視,而這大概跟蘋果一貫的傲慢與偏見不無關係。

提及蘋果的傲慢,從過往看,在對待別人的專利方面,蘋果慣用其“拖字訣”的套路,即蘋果公司先是不支付專利費,然後起訴對方壟斷,最後靠蘋果強大的法律後援團隊,坐等法院判決。而在此過程中,很多中小企業和專利持有人,由於沒有如此大的律師團隊與巨頭蘋果公司抗衡,生生被“拖死”。其實不只是對小公司,對三星、諾基亞、愛立信、高通這樣的大公司,蘋果也是毫不手軟,即為了降低成本和謀求更高的商業利益,窮盡法律手段,與這些本該給專利費用的大大小小的公司周旋,通過戰術拖延套路,拖垮小企業,大的企業也被拖疲軟。

至於偏見,近日,市場研究機構Blancco Technology Group公佈了2017年第二季度手機性能和健康度報告。從全球看,Android手機的故障率是24%,iOS的故障率是12%。值得注意的是,在北美、歐洲和亞洲三個主要市場,前兩者均與全球趨勢相同,但在亞洲市場卻是大相徑庭,蘋果的故障率高達驚人的60%,相比之下,Android只有28%。由此聯想到近日曝出的蘋果最新發佈的iPhone 8“十連裂”,作為蘋果iPhone銷售主要市場的中國竟然成為事故的重災區,特別是此前為了與高通在專利訴訟中獲取話語權而在iPhone中採取不同廠商基帶晶片而刻意降低高通基帶晶片性能以掩蓋其給予使用者不同體驗的事實,讓業內不得不置疑,曾經以創新和品質示人的蘋果,現在為了自身的利益,是否還是將全部的精力用在創新和產品上,尤其對於中國市場和用戶。

針對高通在中國市場的訴訟,蘋果公司立即聲明回應,稱一直願為專利付出公平合理的費用,但高通收費不合理。同時認為高通的訴訟會失敗。而在我們看來,更關心的是二者勝負之外,誰的專利和業務模式能給產業創新和生態發展帶來更大的意義、企業對於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力度的態度,及對相關產業發展影響的重新認識和再思考的隱性價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