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風水>正文

「聽歷史·游南京」孫權的個人魅力

播音:南京廣播電臺 吳迪珺

《聽歷史·游南京》第八期

一般來說, 一個人想成名有兩個必要條件:一、你自己要行;二、說你行的人要行。

建業能成為都城, 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呢?在古人眼中, 那就是風水要好。

風水究竟指什麼?如果一句話概括就是: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比如一個人坐著, 怎麼樣才舒服呢?最好坐在一張椅子上, 後面有椅背, 兩邊有扶手, 這樣可以放鬆地或倚或躺。 人要面向南方, 能享受到溫暖的陽光。 前方要有山有水, 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景色。

一個風水上佳的城市也是這樣, 古人定的基本格局是:負陰抱陽, 背山面水。 就像人坐在椅子上, 坐北朝南, 整個城市能看到東方日出, 西邊日落。 後面要有山, 叫主峰, 可以安逸地依靠休息;旁邊有次峰, 就像有兩個保鏢站在旁邊, 叫左輔右弼。 前面要有月牙形的池塘或者彎曲的河流, 水對面要有山, 構成一幅秀麗的山水畫。

這樣的地形為什麼好呢?除了舒適之外, 還能聚“氣”。 一個城市如果四邊群山環繞, 就能吸藏山水之氣, 那就是風水寶地, 就有了術士眼中的“王氣”。

仔細對照建業, 就會發現, 以上條件全部吻合。 建業東邊有鐘山, 西邊有石頭山, 如兩個侍衛;北邊一帶遠處有幕府山, 近處有雞籠山(因山勢形似雞籠而得名, 現北極閣)、覆舟山(臨湖一側陡峻如削, 像一隻傾覆的行船, 故得名, 現九華山), 如椅背;南方有牛首山、方山, 整個城市山形成圈, 中間就能藏風聚氣。 中間有條秦淮河, 因為水在流動, 說明氣在運動, 城市就有了靈性。

建業城就在山水懷抱的中央, 稱為“龍穴”。

除此之外, 你還會發現, 建業這座城市山形各有特點, 與中國傳統的“四象”相吻合,

是寶地中的寶地。

“四象”, 就是俗稱的“左青龍、右白虎, 前朱雀, 後玄武。 ”這是什麼意思呢?

中國古代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組, 叫做二十八宿, 又分成四組, 也就是天空的東、西、南、北四個方位。 這四個方位分別對應春、夏、秋、冬四季, 也就是把時空合一, 每一個方位配一種靈物。

東方對應春天, 配的靈物是青龍, 因為青龍生機盎然, 代表著春天萬物生長。

南方對應夏天, 配的靈物是朱雀。 因為夏天炎熱, 雀鳥特別多, 朱雀意思就是紅色的火雀。

西方對應秋天, 配的靈物是白虎。 因為秋天有肅殺之氣, 白虎代表秋天的落寞氣氛。

北方對應冬天, 配的靈物是玄武。 因為冬天花草樹木不再繁盛, 動物也冬眠, “玄武”意思就是黑色的大龜,

黑色代表收斂, 龜含有冬眠的意思。

建業的東邊是鐘山, 綿長蜿蜒如一條青龍, 而且鬱鬱蔥蔥, 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西邊是清涼山, 山勢陡峭, 如白虎雄踞江邊, 又是戰略要地, 有肅殺之氣;南邊一望無際的田疇充滿綠色, 遠方有山脈, 層層疊疊, 如一幅濃抹淡妝的圖畫, 眾鳥飛翔, 燕雀起舞;北邊的雞籠山、覆舟山, 比較低矮, 遠方的幕府山如一只冬眠的龜匍伏在大江之邊。

如果按坐北朝南的方向, 正好是“左青龍、右白虎, 前朱雀, 後玄武。 ”是上好風水的地形。

南京有一個玄武湖, 開始叫“後湖”或“北湖”, 後面為什麼取名玄武湖呢?就是對應了風水上的“北玄武”, 玄武區又是因為玄武湖而得名。

在現在的中華門城堡下, 有一座橋叫鎮淮橋。

始建于東吳, 叫“南津大橋”, 到了東晉, 改名為“朱雀橋”, 就是因為對應“南朱雀”改名。 唐代劉禹錫有詩:“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就寫的這座橋, 後被毀。 到了五代時, 此橋遺址上新建“鎮淮橋”, 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現在鎮淮橋兩側多了兩座輔橋, 分別為鎮淮東橋與鎮淮西橋。 在附近的馬道街上, 如今又新建一座“朱雀橋”。

如果建業從風水上來說有點玄虛, 作為一個都城, 還要拿出實在的本事。 如同一個人, 長得有領導相還不夠, 肚子裡面要有貨才行。 還不能是偏才, 那只能成為一個優秀員工;要做大領導, 就要考慮綜合素質。

作為全國的指揮中心, 安全是最重要的。 頭腦很容易被人一刀砍了, 四肢再發達也是白搭。 因此都城就要易守難攻,如同穿上了厚厚的鎧甲。建業四周群山環繞,中間還有四望山、聚寶山等重重疊疊的大小山巒,圍成一道道天然的防禦屏障。

最有力的護身符,是西北橫亙的一條大江,波濤洶湧,風高浪急。當時江面寬達40裡,真是一條大河波浪寬。這道天塹在冷兵器時代,插上翅膀才能飛越。

曹操、曹丕每一次伐吳,都是說不完的痛,數不盡的傷,化成一聲聲無奈的歎息,匯入奔流不息的江水。北方縱有激情四溢的千軍萬馬,在無情的長江面前也被擊得心碎了無痕。曹丕就曾望著一望無際的江水,仰天長歎:這是上天想要隔斷南北啊。隨後傷心回國不再反思戰爭得失,讓往事都隨風。

大江之中,有許多沙洲,當時有長命洲、張公洲、白鷺洲等,形成夾江,可以作為水軍基地。城內有秦淮水,縱橫交錯,作戰和運輸的船隻可以四通八達。在寬廣平原上作戰慣了的北方軍隊,在大江上暈船,到了這裡暈向。

因此整個六朝,要想攻破南京,極少有人從今天的揚州、浦口、六合方面直攻過來,多是迂回作戰。

建業的東門是長江下游的京口(今鎮江)。西門是上游的採石磯,大江對面是曆陽(今安徽和縣),這裡江面狹窄,北方的進攻者多選擇此處渡江,是離建業最近的路線。當年孫策就從這裡突破,平定江南的。孫權在這幾處都安排了重兵把守。再往西,就是荊州,凡守荊州的都是東吳的名將,前有周瑜,後來呂蒙、陸遜、陸抗。這些名將都死了,荊州沒守住,東吳也就亡了。

孫權政治上主要是依靠兩股勢力:一是江東本土力量,以顧、陸、朱、張等大族為代表;一是南遷的北方士族,以周瑜、張昭為代表,包括孫堅、孫策遺留的軍事骨幹。

孫策平定江東時主要是依據北方士族,以為可以橫掃一切,南方豪強好欺負,不太看得起。結果強龍難壓地頭蛇,孫策被刺殺身亡。孫權為了穩定政權,就要使南北士族拉起手來,一碗水端平,共同前進。

所以,孫權不能把都城選在吳郡(今蘇州),因為這是江東士族的地盤,在別人家裡做客,偶爾住住可以,時間長了會渾身不自在,北方士族也會惶惶不可終日。但也不能離江東士族太遠,風箏斷了線,就沒有了堅實的依託。怎麼辦呢?只能採取中庸之道,選一個南北交界點,就是建業,雙方都不要爭吵了,和平共處,共創大業。

從經濟上來講,都城附近必須是一片富饒地區,因為皇室要吃飯,龐大的政府機構也要吃飯。在三國時期,還要年年打仗,軍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就需要這個城市要有足夠的財力,本身是個有錢人,不要總是靠貸款或者借錢過日子。

江東地區以三吳地區最為富有,三吳分別是指吳郡、吳興郡和會稽郡,簡單一點講,就是今天蘇南至浙江一片,只要這裡豐收,整個東吳就能填飽肚子。所以,從經濟上講,在吳郡建都也是合適的。但是吳郡離長江前線太遠,在政治、軍事兩塊得分太低,被淘汰。

建業雖然這一塊得分不高,但可以得到彌補。

過去,建業的物資供應要從三吳地區運輸,但中間隔著湯山、茅山,交通很不方便。所有會稽的物資主要是先運到京口(今鎮江),然後進入長江,逆行數百里而上,到達建業,路漫漫其修遠兮!風浪難測行程太危險。

為了解決運輸問題,孫權開通了一條水上生命線,這是一條人工運河,叫做破崗瀆。東吳投入了血本,共有士兵3萬人參加了此次大勞役。這條人工河流穿越茅山丘陵,從建業經過方山、今鎮江南境、穿越太湖到達會稽。這條人工河流開通後,會稽的物資源源而進,建業再也不用為衣食發愁。

在城內也開闢了幾條運河,如運瀆,大致位置是從玄武湖往南,經北極閣、東南大學西邊、香鋪營,再往南流入秦淮河。還有青溪,這是城東最大的河流,大致路線是從鐘山,經過太平門向南流、經馬標、折向西南經總統府、娃娃橋,再向南注入秦淮河。這些運河後都被廢棄。如今的城東還留有清溪路。

建業要想做東吳的主角,除了自己行,還要看幕後的老闆行不行。如果孫權水準太次,混了幾年就被人滅了,那麼建業縱使完美無缺也只能感慨生不逢時。那麼孫權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下面通過一個個的片斷,從他的個人素質到領導能力來一點點地瞭解他,就如同現在的一個男嘉賓上了電視節目《非誠勿擾》,看看觀眾和女嘉賓對他會有什麼評價。

在他正式亮相之前,聽一段主持人開場白:在《三國演義》中,他雖然和曹操、劉備並列為“三巨頭”,但更多是充當兩人的配角,在很多觀眾頭腦中的印象是模糊的。那麼他到底能不能和曹、劉齊名呢?先來看看他的簡歷。

具體職務:東吳一把手。

主要經歷:15歲,任陽羨縣(今江蘇宜興)縣長;

19歲,任江東一把手;

27歲,西征殺死荊州黃祖,為父親報了仇;

同年,赤壁之戰,聯合劉備擊敗曹操;

38歲,奪回荊州,殺死關羽;

41歲,夷陵之戰,擊敗復仇的劉備;

48歲,武昌稱帝,不久遷回建業。

看到這裡,部分觀眾可能覺得他並沒有什麼本事。他15歲做官,是孫策給的;赤壁之戰,周瑜指揮的;取回荊州,呂蒙指揮的;夷陵之戰,陸遜指揮的。似乎和他關係都不是太大,這是個坐享其成的富二代啊。曹操一生叱吒風雲、劉備一生顛沛流離,他的一生平平淡淡才是真。

當然也有觀眾表示反對。因為創業難,守成更難,三國時爾虞我詐,硝煙四起,他闖下的產業比父兄留下的要大得多。他讓人覺得平庸,是因為低調,不張揚,忍辱負重,力氣用在暗處。好像雨汙分流工程一樣,雖然在陽光下看不見,但卻能使整個城市的河道順暢,讓老百姓看到清澈的河流。而且在暗處用力,更需要非凡的駕馭能力。有一點就能證明:曹、劉的資產會大起大落,而東吳的股市行情一直穩步上揚。

下麵有請佳賓正式出場。

當孫權站出來的時候,大多觀眾都是“外貌協會”的,會看他長得帥不帥。這點讓你失望了,但你會發現他長相有兩處很有特點,讓人看一眼就能記住。

第一,鬍子是紫色的,叫“紫髯”,從醫學來說,證明他血旺,身體素質好,做大領導最後都是拼身體的。他的基礎不錯。

第二,上身長,下身短,叫“長上短下”,現在都以大長腿為美,他真正是悲哀啊,可能一半以上的女嘉賓要滅燈。還有一套理論替他撐腰:就是他坐下來特別顯眼,比所有的大臣都高了一頭,絕對是鶴立雞群,讓人侍候的。

他看你時候,眼睛還射出精光,如刀一樣銳利;長了一張大嘴,似有氣吞山河的容量。

那麼給人的初步印象是什麼呢?不一定帥,但一看就是個奇人。史書評價:“形貌奇偉”。

看過他的外貌,再看看他生活片斷的幾個VCR短片。

第一個短片:他的第一個愛好是騎射。

這是他從小的樂趣,年輕的時候經常騎著馬去射虎,膽略超群。有一次射虎時,老虎猛撲上來,騎的馬被老虎抓傷。他大怒,先把手中的雙戟投向老虎,又用戈去攻擊老虎,搏鬥多時,最後把老虎制服了。簡直就是武松、李逵之類的猛人,女同胞和他在一起多有安全感。張遼和他交戰過,但不認識,評價他是“善射”。宋代的蘇軾還寫過一首詞叫《江城子》,裡面有“親射虎,看孫郎 ”,就是說的他。

第二個短片:他還有個愛好是讀書。

大將呂蒙就是在他的鼓勵下才開始讀書,成了一代名將。但他不是像文人那樣為了著書,炫耀文采,寄情風月,更多的是讀其大義,真正把書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吳國有一個大臣叫趙諮,曾經出使魏國。曹丕是個大才子,在他眼中孫權就是一個無知的武夫,輕蔑地問趙諮:你們吳王懂學問嗎?

趙諮答:東吳雖然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但吳王只要有點閒暇,就會博覽群書,只是不像其他讀書人那樣尋章摘句罷了。

看完他的生活片斷,別人是怎麼評價呢?來看看第三個短片。

孫策平定江東時,孫權經常獻奇計,孫策驚訝不已,自愧不如。一次大宴賓客,對著孫權說:你看看眼前這些人,將來都是你的部下。

曹操手下有一個叫劉琬,善於看相,曾經去見孫策和他的兄弟們。回頭對曹操說:孫氏兄弟都是有才幹的人,但都活不長。只有孫權,骨體不恒,有大富大貴的樣子,將來肯定也最長壽。

(文稿:揚子晚報 楊民僕)

往期

楊民僕: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主編揚子晚報南京新聞10多年。2015年1月起,在揚子晚報上連載《長江岸邊說六朝》,2016年8月結束,好評如潮。如今第一本已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2016年,被南京市委市級機關工委聘為客座教授,為機關幹部講授歷史。

作者寄語

如今,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似乎要有高僧的定力,才能抵擋得住手機風情萬種的誘惑;而聽書,不需要內心的抵抗和糾結,只要放鬆身心,江邊散步、躺椅小憩,耳邊就飄過一頁頁故事。

《長江岸邊說六朝》在揚子晚報上連載上一年零八個月,80萬字,把這段紛亂的歷史,用通俗的語言,理出簡明的脈絡。感謝南京市旅遊委邀請播音員錄製成音訊。如果你沒有信心看完全部文字,不妨聽一聽音訊,金戈鐵馬、美人歌舞、佛寺鐘聲、群鶯亂飛,伴著抑揚頓挫的語調,在愉悅和享受中,一一浮現在腦海裡,任憑眼前車水馬龍、喧嘩安靜。

因此都城就要易守難攻,如同穿上了厚厚的鎧甲。建業四周群山環繞,中間還有四望山、聚寶山等重重疊疊的大小山巒,圍成一道道天然的防禦屏障。

最有力的護身符,是西北橫亙的一條大江,波濤洶湧,風高浪急。當時江面寬達40裡,真是一條大河波浪寬。這道天塹在冷兵器時代,插上翅膀才能飛越。

曹操、曹丕每一次伐吳,都是說不完的痛,數不盡的傷,化成一聲聲無奈的歎息,匯入奔流不息的江水。北方縱有激情四溢的千軍萬馬,在無情的長江面前也被擊得心碎了無痕。曹丕就曾望著一望無際的江水,仰天長歎:這是上天想要隔斷南北啊。隨後傷心回國不再反思戰爭得失,讓往事都隨風。

大江之中,有許多沙洲,當時有長命洲、張公洲、白鷺洲等,形成夾江,可以作為水軍基地。城內有秦淮水,縱橫交錯,作戰和運輸的船隻可以四通八達。在寬廣平原上作戰慣了的北方軍隊,在大江上暈船,到了這裡暈向。

因此整個六朝,要想攻破南京,極少有人從今天的揚州、浦口、六合方面直攻過來,多是迂回作戰。

建業的東門是長江下游的京口(今鎮江)。西門是上游的採石磯,大江對面是曆陽(今安徽和縣),這裡江面狹窄,北方的進攻者多選擇此處渡江,是離建業最近的路線。當年孫策就從這裡突破,平定江南的。孫權在這幾處都安排了重兵把守。再往西,就是荊州,凡守荊州的都是東吳的名將,前有周瑜,後來呂蒙、陸遜、陸抗。這些名將都死了,荊州沒守住,東吳也就亡了。

孫權政治上主要是依靠兩股勢力:一是江東本土力量,以顧、陸、朱、張等大族為代表;一是南遷的北方士族,以周瑜、張昭為代表,包括孫堅、孫策遺留的軍事骨幹。

孫策平定江東時主要是依據北方士族,以為可以橫掃一切,南方豪強好欺負,不太看得起。結果強龍難壓地頭蛇,孫策被刺殺身亡。孫權為了穩定政權,就要使南北士族拉起手來,一碗水端平,共同前進。

所以,孫權不能把都城選在吳郡(今蘇州),因為這是江東士族的地盤,在別人家裡做客,偶爾住住可以,時間長了會渾身不自在,北方士族也會惶惶不可終日。但也不能離江東士族太遠,風箏斷了線,就沒有了堅實的依託。怎麼辦呢?只能採取中庸之道,選一個南北交界點,就是建業,雙方都不要爭吵了,和平共處,共創大業。

從經濟上來講,都城附近必須是一片富饒地區,因為皇室要吃飯,龐大的政府機構也要吃飯。在三國時期,還要年年打仗,軍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就需要這個城市要有足夠的財力,本身是個有錢人,不要總是靠貸款或者借錢過日子。

江東地區以三吳地區最為富有,三吳分別是指吳郡、吳興郡和會稽郡,簡單一點講,就是今天蘇南至浙江一片,只要這裡豐收,整個東吳就能填飽肚子。所以,從經濟上講,在吳郡建都也是合適的。但是吳郡離長江前線太遠,在政治、軍事兩塊得分太低,被淘汰。

建業雖然這一塊得分不高,但可以得到彌補。

過去,建業的物資供應要從三吳地區運輸,但中間隔著湯山、茅山,交通很不方便。所有會稽的物資主要是先運到京口(今鎮江),然後進入長江,逆行數百里而上,到達建業,路漫漫其修遠兮!風浪難測行程太危險。

為了解決運輸問題,孫權開通了一條水上生命線,這是一條人工運河,叫做破崗瀆。東吳投入了血本,共有士兵3萬人參加了此次大勞役。這條人工河流穿越茅山丘陵,從建業經過方山、今鎮江南境、穿越太湖到達會稽。這條人工河流開通後,會稽的物資源源而進,建業再也不用為衣食發愁。

在城內也開闢了幾條運河,如運瀆,大致位置是從玄武湖往南,經北極閣、東南大學西邊、香鋪營,再往南流入秦淮河。還有青溪,這是城東最大的河流,大致路線是從鐘山,經過太平門向南流、經馬標、折向西南經總統府、娃娃橋,再向南注入秦淮河。這些運河後都被廢棄。如今的城東還留有清溪路。

建業要想做東吳的主角,除了自己行,還要看幕後的老闆行不行。如果孫權水準太次,混了幾年就被人滅了,那麼建業縱使完美無缺也只能感慨生不逢時。那麼孫權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下面通過一個個的片斷,從他的個人素質到領導能力來一點點地瞭解他,就如同現在的一個男嘉賓上了電視節目《非誠勿擾》,看看觀眾和女嘉賓對他會有什麼評價。

在他正式亮相之前,聽一段主持人開場白:在《三國演義》中,他雖然和曹操、劉備並列為“三巨頭”,但更多是充當兩人的配角,在很多觀眾頭腦中的印象是模糊的。那麼他到底能不能和曹、劉齊名呢?先來看看他的簡歷。

具體職務:東吳一把手。

主要經歷:15歲,任陽羨縣(今江蘇宜興)縣長;

19歲,任江東一把手;

27歲,西征殺死荊州黃祖,為父親報了仇;

同年,赤壁之戰,聯合劉備擊敗曹操;

38歲,奪回荊州,殺死關羽;

41歲,夷陵之戰,擊敗復仇的劉備;

48歲,武昌稱帝,不久遷回建業。

看到這裡,部分觀眾可能覺得他並沒有什麼本事。他15歲做官,是孫策給的;赤壁之戰,周瑜指揮的;取回荊州,呂蒙指揮的;夷陵之戰,陸遜指揮的。似乎和他關係都不是太大,這是個坐享其成的富二代啊。曹操一生叱吒風雲、劉備一生顛沛流離,他的一生平平淡淡才是真。

當然也有觀眾表示反對。因為創業難,守成更難,三國時爾虞我詐,硝煙四起,他闖下的產業比父兄留下的要大得多。他讓人覺得平庸,是因為低調,不張揚,忍辱負重,力氣用在暗處。好像雨汙分流工程一樣,雖然在陽光下看不見,但卻能使整個城市的河道順暢,讓老百姓看到清澈的河流。而且在暗處用力,更需要非凡的駕馭能力。有一點就能證明:曹、劉的資產會大起大落,而東吳的股市行情一直穩步上揚。

下麵有請佳賓正式出場。

當孫權站出來的時候,大多觀眾都是“外貌協會”的,會看他長得帥不帥。這點讓你失望了,但你會發現他長相有兩處很有特點,讓人看一眼就能記住。

第一,鬍子是紫色的,叫“紫髯”,從醫學來說,證明他血旺,身體素質好,做大領導最後都是拼身體的。他的基礎不錯。

第二,上身長,下身短,叫“長上短下”,現在都以大長腿為美,他真正是悲哀啊,可能一半以上的女嘉賓要滅燈。還有一套理論替他撐腰:就是他坐下來特別顯眼,比所有的大臣都高了一頭,絕對是鶴立雞群,讓人侍候的。

他看你時候,眼睛還射出精光,如刀一樣銳利;長了一張大嘴,似有氣吞山河的容量。

那麼給人的初步印象是什麼呢?不一定帥,但一看就是個奇人。史書評價:“形貌奇偉”。

看過他的外貌,再看看他生活片斷的幾個VCR短片。

第一個短片:他的第一個愛好是騎射。

這是他從小的樂趣,年輕的時候經常騎著馬去射虎,膽略超群。有一次射虎時,老虎猛撲上來,騎的馬被老虎抓傷。他大怒,先把手中的雙戟投向老虎,又用戈去攻擊老虎,搏鬥多時,最後把老虎制服了。簡直就是武松、李逵之類的猛人,女同胞和他在一起多有安全感。張遼和他交戰過,但不認識,評價他是“善射”。宋代的蘇軾還寫過一首詞叫《江城子》,裡面有“親射虎,看孫郎 ”,就是說的他。

第二個短片:他還有個愛好是讀書。

大將呂蒙就是在他的鼓勵下才開始讀書,成了一代名將。但他不是像文人那樣為了著書,炫耀文采,寄情風月,更多的是讀其大義,真正把書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吳國有一個大臣叫趙諮,曾經出使魏國。曹丕是個大才子,在他眼中孫權就是一個無知的武夫,輕蔑地問趙諮:你們吳王懂學問嗎?

趙諮答:東吳雖然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但吳王只要有點閒暇,就會博覽群書,只是不像其他讀書人那樣尋章摘句罷了。

看完他的生活片斷,別人是怎麼評價呢?來看看第三個短片。

孫策平定江東時,孫權經常獻奇計,孫策驚訝不已,自愧不如。一次大宴賓客,對著孫權說:你看看眼前這些人,將來都是你的部下。

曹操手下有一個叫劉琬,善於看相,曾經去見孫策和他的兄弟們。回頭對曹操說:孫氏兄弟都是有才幹的人,但都活不長。只有孫權,骨體不恒,有大富大貴的樣子,將來肯定也最長壽。

(文稿:揚子晚報 楊民僕)

往期

楊民僕: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主編揚子晚報南京新聞10多年。2015年1月起,在揚子晚報上連載《長江岸邊說六朝》,2016年8月結束,好評如潮。如今第一本已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2016年,被南京市委市級機關工委聘為客座教授,為機關幹部講授歷史。

作者寄語

如今,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似乎要有高僧的定力,才能抵擋得住手機風情萬種的誘惑;而聽書,不需要內心的抵抗和糾結,只要放鬆身心,江邊散步、躺椅小憩,耳邊就飄過一頁頁故事。

《長江岸邊說六朝》在揚子晚報上連載上一年零八個月,80萬字,把這段紛亂的歷史,用通俗的語言,理出簡明的脈絡。感謝南京市旅遊委邀請播音員錄製成音訊。如果你沒有信心看完全部文字,不妨聽一聽音訊,金戈鐵馬、美人歌舞、佛寺鐘聲、群鶯亂飛,伴著抑揚頓挫的語調,在愉悅和享受中,一一浮現在腦海裡,任憑眼前車水馬龍、喧嘩安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