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乾貨|產品經理如何做好資訊架構?(下)

文/德藝雙馨產品劉發佈於4小時前閱讀1275評論2喜歡1

閱讀1275

標籤:

產品經理產品架構

這篇我們來說說, 移動端常見的資訊架構樣式、好的資訊架構特點、如何評判產品的資訊架構設計是否合理。

移動端常用的資訊架構樣式

層級式

層級樣式是一種標準的網站架構, 有一個主頁和一系列子頁面。 這種層級樣式的優點就是能夠組織複雜的資訊架構, 但需要注意的是像這種層級結構最好不要超過四級, 超過四, 當你下到最底層介面, 再想回去就特別的慢, 你需要一層一層的返回回去, 然後再下到另一層路徑下面,

輻射式

輻射式的資訊架構提供一種便於跳轉的中央式的索引。 這是蘋果iPhone的預設導航模式, 使用者不能在不同子欄目中進行跳轉, 必須回到索引頁面, 像美圖秀秀這種就是屬於輻射式導航。 這種適合單任務場景, 且同一層級功能之間相互獨立, 這裡需要注意一點的是每個場景的路徑不要太長, 否則返回索引頁面路徑較長, 但是這種資訊架構的優點就是可拓展性比較強, 想增加新的模組, 想突出主要功能模組, 都是很方便。

套娃式

這種資訊結構像俄羅斯的套娃一樣, 一層套一層, 故而得名套娃式。 它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 也算是一種導航的方式, 這種結構最多只有四層, 否則用戶體驗很不好。 它比較適合專題型設計, 逐層分類, 下鑽到最後的詳情頁, 然後再返回來。 它的缺點就是使用者不能跳著去切換, 只能逐級的, 從A—B—C—D, 然後再逐級返回去。

它的優點就是用戶可以非常容易的感知到在當前移動端處於什麼位置, 使用者只需要順著操作路徑, 就能很順利的進行下去。

標籤視圖

這種層級結構app用的比較多, 一般都是在移動終端的底部有好幾個可切換的tab標籤, 它有點像web端的工具列功能表, 使用者能夠非常明確並快速的切換頁面。 它的缺點就是功能表項目不能特別多, 最多5個, 不要超過5個, 它的優點就是允許用戶在首次使用時快速流覽和瞭解app的全部功能。

儀錶盤式

儀錶盤式每個區塊單獨對應一個功能, windows的扁平化設計就屬於這種設計風格, 功能模組的位置和大小, 會隨著資訊的重要性而做出相應的調整, 由於它的複雜性, 相比手機端,

這種模式更適合於平板。

由於允許使用者對關鍵資訊一目了然, 這種模式顯得很強大但是, 想讓用戶一目了然也不是那麼容易, 需要產品經理具有良好的設計能力。

篩選視圖

篩選視圖最終允許用戶通過選擇篩選條件創造不同視圖, 來在一系列資料和內容中間進行導航, 這種資訊架構非常方便使用者進行查閱,查詢這種功能,有些產品內容量非常龐大,比如說看圖片、看文章、看視頻,我們不知道使用者當前感興趣的內容是什麼,所以我們需要提供一個這樣的資訊結構,能夠讓使用者在移動終端這個小螢幕上面做各種各樣的篩選,從而消除上面所說到的逐層跳轉的弊端,把中間的過程省略掉,從而讓終端自動匹配出相應的結果,給用戶良好的體驗。

好的資訊架構特點

平衡好層級的深淺與寬窄

大家都有逛商場的經驗,有些商場你很容易就能找到相關產品,有些商場你想找商品卻不那麼容易。在確定產品資訊架構的時候,不免會考慮產品的深度和廣度,就拿淘寶app和唯品會app舉例,淘寶app屬於廣而深的架構、唯品會app相對來說屬於寬而淺的架構,在偏深度的架構中,較大的深度,使得資訊樹變窄,介面顯得有重點、組織關係清晰,但由於用戶不能通過一級導航獲得所有組織關係,點擊和尋找的難度加大。在偏廣度的架構中,較大的寬度,使得資訊樹變淺,可以將資訊明確顯示在介面上,使用者可以減少點擊次數,但容易使一級導航承載的資訊過多,使用者不容易發現重點及內在組織關係。

關於如何平衡好層級的深淺和寬窄,我們以後再講。

可拓展性

有的人可能說產品功能一,就會顯得臃腫,那是你的資訊架構沒做好。比如下圖的滴滴打車,已經從最初的計程車服務變成有專車、快車、代駕、ofo單車等多種服務,即使那天加個飛機、加個船,只需要加一個tab選項就行,產品也不會顯得臃腫,為什麼?人家的信息架構做的好啊!微信最初只是一個聊天軟體,漸漸的加入了購物、遊戲等功能,但是微信的使用者量越來越大,產品也沒顯得臃腫,為什麼?人家的信息架構做的好啊!

保證分類標準的一致性、相關性、獨立性

番茄就可以做為水果,也可以作為蔬菜,如果你要以水果作為分類標準,那麼其他都需要按照水果大類進行分類,分類標準的唯一性不僅方便用戶理解,而且能保證入口的唯一性;“相關性”是指上下層級內容以及層級中內容必須具有相關性,你不能在電影的大類下面放電視劇。獨立性是指同一層級分類應該是相互獨立的,嘀嘀打車中的代駕,和計程車兩個同一層級,就是相互獨立的。

符合產品定位、滿足使用者需求

新聞閱讀類app一般按照時間倒敘的方式來展示新聞內容,從而滿足使用者瞭解最新時事的需求,但是今日頭條旨在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新聞資訊,實現內容與使用者的精准連接。所以它會有一個推薦欄目,根據使用者的流覽習慣推送使用者喜歡看的內容。

貼合用戶的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是符合使用者以往社會生活經驗的,符合人本能認知。(比如,方向盤是圓的,圓的是可以轉動的。)等等…

在進行資訊架構的時候,應盡力使資訊的組織和展現更加貼合用戶的心智模型,讓使用者更容易熟悉和使用你的產品。也就是說,讓用戶在使用的時候能更快的形成心智模型。

比如我們去超市購物的時候,會一直推著購物車,最後去收銀台結帳,所以在淘寶的資訊架構中就有購物車和我的選項。

如何評判產品的資訊架構設計是否合理?

使用者測試

其實在我們的產品被正式開發出來,包括在投入市場,被用戶真實使用之前,使用者測試都是一個説明產品開發團隊在前期更好的瞭解使用者到底對你的產品有如何感知的一種很實用的方法。

所以在完成產品資訊架構設計,產出交互稿之後,都要進行簡單的用戶測試。當然這個用戶測試你可以自己做,也可以找用研的同事輔助你來完成。在通常來說,評判一個產品的資訊架構是否合理,我們需要在使用者測試中去檢驗三個方面的事情:

1、使用者是否在你不介紹具體產品的情況下,通過短時間的使用,說出產品可以用來做什麼

就像我們在產品經理如何做好資訊架構(上)裡面提到的的微信、今日頭條、淘寶的底部導航,它們的資訊架構讓你一眼就知道這個產品要滿足的使用者需求,知道產品大致如何使用,而一個成功的產品資訊架構設計,就應該要滿足這樣的條件,所以第一個要測試的是給用戶看一眼你的主介面,使用者是否就能在你不介紹的情況下,短時間就能說出這個產品大致是用來幹什麼的,而且是準確的說出。這是第一點,它可以用來幫你評判你的產品資訊架構設計在使用者這個層面,能否讓用戶容易理解。

2、讓使用者進行核心流程的任務,檢查完成任務是否順利

舉個例子,比如你的產品是個IM產品,你自然要讓用戶嘗試一下使用你的產品,來完成一個發送消息的任務,比如說找到一個連絡人,發送消息。你也可以嘗試一下讓用戶來完成一個建立群聊這樣常見核心流程,通過這樣核心流程的測試,你可以檢查一下你所設計出來的產品,是否能讓使用者容易的跑通這些核心任務流程,讓使用者在做最終事情的時候不容易碰到困難。

3、給用戶一個找尋一個相對層級較深的功能任務,檢測使用者是否能通過資訊架構名稱找到功能

比如說讓用戶去尋找某個設置項,我們一般會以此來檢測使用者是否能通過資訊架構的名稱,順利的找到這樣的功能,這也是檢查你的資訊架構是否合理的非常重要的環節。也就是你的層級是否過深,以及你每個層級是否取了正確的名字,以引導用戶找到他想找到的功能。

所以在做用戶測試的過程中,如果你要測試的是你的產品資訊架構是否合理,這三個任務是必不可少的,通過這三個任務,他可以很好的衡量產品經理是否設計出合理的資訊架構。

當然在使用者測試中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說如何跟用戶進行交流,如何引導用戶而不至於干擾用戶,包括如何尋找被測試者,如何產出用戶測試報告,以及最後如何落地到設計方案,改進設計方案等等。

撰寫產品說明書

當然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公司並沒有用研團隊,導致用戶測試這項驗證方法很難推行下去。那麼我們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撰寫產品說明書。你需要多複雜的說明書,才能教會使用者使用你的產品,如果你設計的是一種圖片社交軟體,那你可以描述一下如何發圖過程,通過這樣的說明書撰寫,可以判斷資訊架構設計是否合理,撰寫產品說明書越簡單,說明資訊架構越合理,撰寫產品說明書越複雜,說明資訊架構設計的越不合理。撰寫說明書的過程,也是產品經理理解使用者操作步驟的過程,而一個說明書的複雜與否不僅可以説明評估產品的資訊架構是否合理,而且這些產品說明書寫好以後也不會浪費,它可以給你的運營、給你的客服作為一個答疑的標準,同時也可以作為你培訓其他崗位人員的一個材料。

這種資訊架構非常方便使用者進行查閱,查詢這種功能,有些產品內容量非常龐大,比如說看圖片、看文章、看視頻,我們不知道使用者當前感興趣的內容是什麼,所以我們需要提供一個這樣的資訊結構,能夠讓使用者在移動終端這個小螢幕上面做各種各樣的篩選,從而消除上面所說到的逐層跳轉的弊端,把中間的過程省略掉,從而讓終端自動匹配出相應的結果,給用戶良好的體驗。

好的資訊架構特點

平衡好層級的深淺與寬窄

大家都有逛商場的經驗,有些商場你很容易就能找到相關產品,有些商場你想找商品卻不那麼容易。在確定產品資訊架構的時候,不免會考慮產品的深度和廣度,就拿淘寶app和唯品會app舉例,淘寶app屬於廣而深的架構、唯品會app相對來說屬於寬而淺的架構,在偏深度的架構中,較大的深度,使得資訊樹變窄,介面顯得有重點、組織關係清晰,但由於用戶不能通過一級導航獲得所有組織關係,點擊和尋找的難度加大。在偏廣度的架構中,較大的寬度,使得資訊樹變淺,可以將資訊明確顯示在介面上,使用者可以減少點擊次數,但容易使一級導航承載的資訊過多,使用者不容易發現重點及內在組織關係。

關於如何平衡好層級的深淺和寬窄,我們以後再講。

可拓展性

有的人可能說產品功能一,就會顯得臃腫,那是你的資訊架構沒做好。比如下圖的滴滴打車,已經從最初的計程車服務變成有專車、快車、代駕、ofo單車等多種服務,即使那天加個飛機、加個船,只需要加一個tab選項就行,產品也不會顯得臃腫,為什麼?人家的信息架構做的好啊!微信最初只是一個聊天軟體,漸漸的加入了購物、遊戲等功能,但是微信的使用者量越來越大,產品也沒顯得臃腫,為什麼?人家的信息架構做的好啊!

保證分類標準的一致性、相關性、獨立性

番茄就可以做為水果,也可以作為蔬菜,如果你要以水果作為分類標準,那麼其他都需要按照水果大類進行分類,分類標準的唯一性不僅方便用戶理解,而且能保證入口的唯一性;“相關性”是指上下層級內容以及層級中內容必須具有相關性,你不能在電影的大類下面放電視劇。獨立性是指同一層級分類應該是相互獨立的,嘀嘀打車中的代駕,和計程車兩個同一層級,就是相互獨立的。

符合產品定位、滿足使用者需求

新聞閱讀類app一般按照時間倒敘的方式來展示新聞內容,從而滿足使用者瞭解最新時事的需求,但是今日頭條旨在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新聞資訊,實現內容與使用者的精准連接。所以它會有一個推薦欄目,根據使用者的流覽習慣推送使用者喜歡看的內容。

貼合用戶的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是符合使用者以往社會生活經驗的,符合人本能認知。(比如,方向盤是圓的,圓的是可以轉動的。)等等…

在進行資訊架構的時候,應盡力使資訊的組織和展現更加貼合用戶的心智模型,讓使用者更容易熟悉和使用你的產品。也就是說,讓用戶在使用的時候能更快的形成心智模型。

比如我們去超市購物的時候,會一直推著購物車,最後去收銀台結帳,所以在淘寶的資訊架構中就有購物車和我的選項。

如何評判產品的資訊架構設計是否合理?

使用者測試

其實在我們的產品被正式開發出來,包括在投入市場,被用戶真實使用之前,使用者測試都是一個説明產品開發團隊在前期更好的瞭解使用者到底對你的產品有如何感知的一種很實用的方法。

所以在完成產品資訊架構設計,產出交互稿之後,都要進行簡單的用戶測試。當然這個用戶測試你可以自己做,也可以找用研的同事輔助你來完成。在通常來說,評判一個產品的資訊架構是否合理,我們需要在使用者測試中去檢驗三個方面的事情:

1、使用者是否在你不介紹具體產品的情況下,通過短時間的使用,說出產品可以用來做什麼

就像我們在產品經理如何做好資訊架構(上)裡面提到的的微信、今日頭條、淘寶的底部導航,它們的資訊架構讓你一眼就知道這個產品要滿足的使用者需求,知道產品大致如何使用,而一個成功的產品資訊架構設計,就應該要滿足這樣的條件,所以第一個要測試的是給用戶看一眼你的主介面,使用者是否就能在你不介紹的情況下,短時間就能說出這個產品大致是用來幹什麼的,而且是準確的說出。這是第一點,它可以用來幫你評判你的產品資訊架構設計在使用者這個層面,能否讓用戶容易理解。

2、讓使用者進行核心流程的任務,檢查完成任務是否順利

舉個例子,比如你的產品是個IM產品,你自然要讓用戶嘗試一下使用你的產品,來完成一個發送消息的任務,比如說找到一個連絡人,發送消息。你也可以嘗試一下讓用戶來完成一個建立群聊這樣常見核心流程,通過這樣核心流程的測試,你可以檢查一下你所設計出來的產品,是否能讓使用者容易的跑通這些核心任務流程,讓使用者在做最終事情的時候不容易碰到困難。

3、給用戶一個找尋一個相對層級較深的功能任務,檢測使用者是否能通過資訊架構名稱找到功能

比如說讓用戶去尋找某個設置項,我們一般會以此來檢測使用者是否能通過資訊架構的名稱,順利的找到這樣的功能,這也是檢查你的資訊架構是否合理的非常重要的環節。也就是你的層級是否過深,以及你每個層級是否取了正確的名字,以引導用戶找到他想找到的功能。

所以在做用戶測試的過程中,如果你要測試的是你的產品資訊架構是否合理,這三個任務是必不可少的,通過這三個任務,他可以很好的衡量產品經理是否設計出合理的資訊架構。

當然在使用者測試中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說如何跟用戶進行交流,如何引導用戶而不至於干擾用戶,包括如何尋找被測試者,如何產出用戶測試報告,以及最後如何落地到設計方案,改進設計方案等等。

撰寫產品說明書

當然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公司並沒有用研團隊,導致用戶測試這項驗證方法很難推行下去。那麼我們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撰寫產品說明書。你需要多複雜的說明書,才能教會使用者使用你的產品,如果你設計的是一種圖片社交軟體,那你可以描述一下如何發圖過程,通過這樣的說明書撰寫,可以判斷資訊架構設計是否合理,撰寫產品說明書越簡單,說明資訊架構越合理,撰寫產品說明書越複雜,說明資訊架構設計的越不合理。撰寫說明書的過程,也是產品經理理解使用者操作步驟的過程,而一個說明書的複雜與否不僅可以説明評估產品的資訊架構是否合理,而且這些產品說明書寫好以後也不會浪費,它可以給你的運營、給你的客服作為一個答疑的標準,同時也可以作為你培訓其他崗位人員的一個材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