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姥爺(散文)

文 徐永群

【作者簡介】徐永群, 筆名寧津, 老陝, 京油子。 土生土長的北京人, 是老三屆北京知青, 曾經到陝北農村插隊。 88年調回北京, 當過工人, 推銷員, 集團公司老總。 喜歡文學, 文章多次見報。 寫作特點:陝北知青歲月回顧, 京城創業的經歷, 四合院的生活。

天濛濛亮, 爸爸突然由北京醫院回到家, 南屋燈亮了, 只聽到媽媽恐慌地問道, “你怎樣回家了, 俺爹呢?”爸爸哽咽說道:“孩子的姥爺走了!”媽媽悲痛欲絕, 全家人哭成了一團兒。 我獨自住在西屋, 姥爺住院後, 再沒有人與我作伴了。 我被哭聲驚醒, 趕緊爬了起來, 蹬上球鞋, 就往附近的醫院跑, 姥爺, 姥爺呀, 您不要走啊, 您最喜愛的永群來了!

病房內已經舖上了潔白的床單, 姥爺的東西全部轉移走了, 我姥爺到哪去了?值班護士告訴我, 轉到太平間了, 我號陶大哭, 姥爺啊, 白天您還好好的, 聽我念叨學校的趣聞, 怎麼夜裡您沒了!護士輕輕把我拉進值班室,

叮囑道:“孩子不要哭了, 你先休息一下, 等你家裡來人吧。 ”我們都進到太平間, 我不知道哪來的膽量, 一點不害怕, 可能是自己最親近的長輩病逝的原因吧。 表嫂在醫院工作, 她打開了包裹的單子, 我見到了姥爺的遺體, 老人家很安祥, 我搖晃著姥爺哭泣道:“姥爺, 您再睜開眼睛看看我吧!”表哥拉起了我, “永群, 跟我出去吧。 ”“不, 我要守會兒姥爺。 ”姥爺被換上了壽衣, 靴子, 戴上了瓜皮帽, 我不知道為什麼給姥爺穿的像舞臺上的戲裝呢?

回到家, 親屬們都默默無語, 媽媽哭昏過好幾回, 爸爸宣佈了姥爺遺言, 要求運回山東土葬。 姥爺是山東掖縣人, 在北京闖蕩一生, 他多次提出來要落葉歸根, 我的舅舅,

姥姥都埋在山東老家了, 姥爺願望是死後與他們團聚, 好全家人都守候在老家這塊熱土。 悲痛籠罩著全家, 靈堂佈置好了, 媽媽一身重孝, 跪拜親友們弔唁, 我唯一的舅舅在抗戰中為國捐軀, 姥姥傷感過度也早早離開了人世。 家裡沒有長兄了, 我媽媽是最小的女兒, 擔負起為姥爺送終的重擔。

我呆呆地坐在西屋, 望著一堆姥爺的遺物, 百感交集, 淚水再次湧了出來。 昨天白天我值班照顧姥爺, 姥爺已經不能進食了, 醫院給輸的營養液, 醫生叮囑我定時用紗布沾點水潤潤老人家的嘴角。 姥爺術後面色萎黃, 他吃力地睜開了眼睛, 看見了我突然眼睛有光了, 臉上浮現出笑容, 後來我才知道他是彌留之際, 他仿佛要向我交待什麼事情。

我趕緊湊上來, 用頭依靠著姥爺。 一滴熱淚掉在了我的臉上, 我用小手擦拭著姥爺眼角, “姥爺您會好起來, 不要哭了!”姥爺非常吃力地·說道, “永群啊, 我又夢見你姥姥, 你舅舅了, 我要找他們去了。 等我死後, 你一定把他們的照片放到我的貼心衣袋裡, 分別幾十年了, 我要憑相片找人。 ”我聽到後, 後背感覺陣陣發涼。 我已經16歲了, 知道應該尊重長輩, 我只好誠惶誠恐應承著。 提到舅舅, 姥爺黯然神傷, 不由自主的歎息。 病痛的折磨, 讓姥爺已經無法與我高談闊論了, 甚至幽怨的感慨, 我也聽不到了!

我想起姥爺的話, 這是留給我的遺言!我快速翻看姥爺遺物, 有水晶石眼鏡, 有瑪堖煙蓋鍋子, 還有水㹦帽子, 我終於從舊皮夾裡找到了姥姥和舅舅的黑白版的照片。

舅舅很年輕, 一身戎裝, 這張照片不能公開, 姥爺小心翼翼珍藏著, 因為舅舅是黃埔軍校畢業生, 穿著國民黨軍裝, 佩戴大校軍銜。 舅舅戰死疆場, 曾經與日軍浴血奮戰, 姥爺沒有享受烈屬的殊榮, 為了抗戰他獻出了唯一的兒子, 但享受不到真正的待遇, 只有在兒子生辰忌日, 偷偷地燒點紙寄託哀思。

平時姥爺總說我長得像舅舅, 我端詳舅舅照片確實模樣有點相似, 人家穿著筆挺的軍裝, 威風凜凜很帥氣, 我對照片喊道, “舅舅你為什麼不投解放軍呀?假如你是解放軍幹部多好呀, 姥爺就能享福了!我三年級時酷愛畫畫, 畫了一張騎馬的將軍, 姥爺一個勁誇獎, 還買了畫筆, 畫冊獎勵我, 說我跟舅舅一樣也喜歡畫畫。舅舅文筆流暢,他的隨軍日記全用詩詞描述,可惜沒有保留下來,包括我父親的隨軍日記文稿,在文革當中全被紅衛兵查抄了。紅衛兵抄我們家時,真是挖地三尺,不放過任何角落,因為我父親,舅舅全是軍人,紅衛兵企圖搜索出槍支彈藥,找出我們變天的罪證。涉及到姥爺的遺物,無一倖免遭到破壞,凡是值錢的東西全被抄走了,還將我家三間正廳鋪設的波斯地毯鉸成一段段,灑満了當院,鄰居們說,姥爺走的及時,沒有趕上文化大革命,要是趕上文革,我姥爺逃脫不了厄運,不能善終了,這麼說來姥爺還是有點福氣!

學校準了我三天喪假,作為長子我可以幫助媽媽料理姥爺的後事了,這兩天媽媽焦頭爛額,為了將姥爺遺體運回山東,公路,鐵路,海上都不允許。媽媽實在沒有辦法,同我商量怎麼辦?我突然想起了三姥爺,開國將軍現任某部司令員,我們找他去!媽媽顯得非常為難,我陪您去,他可是您親叔呀!

去年三姥爺專門登門,給我姥爺送來兩張戲票,革命樣板戲蘆蕩火種觀摩演出,為此事我姥爺跟他大吵了一頓。因為三老姥先派了一隊士兵將我們的胡同實行臨時戒嚴,交通管制不許行人車輛通行,又將我們大院重兵把守,只許出不許進,限時20分鐘,鄰居們均是敢怒不敢言。三姥爺被前呼後擁下了專車,見到姥爺剛剛稱呼大哥,就迎來姥爺憤怒的目光,姥爺咆哮道:“你滾蛋,把你的兵給我撤走!”三姥爺沒有進家門,灰溜溜地鑽進了汽車,他手一揮,士兵們當即全撤了。鄰居們走了出來,大院又開始了往日的喧囂。姥爺余怒未消,我看到三姥爺塞到我手裡的戲票,票上演出時間快到了,催促姥爺帶我一起到人民劇場看戲。這個劇場位於護國寺內,離我家很近。路上姥爺跟我說,永群你如果有出息了,當多大的官兒,千萬別學你三姥爺,趾高氣揚,不可一世,官派十足,不得人心啊!我似懂非懂點著頭,難道姥爺能預言,我將來能坐大官?我僅僅是個孩子,有點異想天開了!

節目推遲了15分鐘才開演,突然大家都站了起來,掌聲雷動,我近距離看到了毛主席,劉少奇,周總理等党和國家領導人,他們進入到劇場。從那次演出後,毛主席親自更改了劇名,叫沙家浜了。我們要去尋找的正是這位三姥爺,我媽媽性格也很耿直,不願意求人托關糸,但是我姥爺死訊必須通知三叔呀,否則讓人家挑禮,我只有硬著頭皮陪媽媽闖一趟了。

找三姥爺相當困難,他留下的地址是北京86信箱,沒有具體住址與電話,爸爸到全國政協找到黃埔軍校同學會,終於聯繫到三姥爺。一輛軍車載著我們娘倆,直奔西山方向,透過車窗我看到遠處玉泉山的白塔,這裡水質好開闢了大片水田,種植著水稻,汽車駛入寂靜的山區,沿途樹木鬱鬱蔥蔥,山澗流動著溪水,風景如畫。我們進入了軍事駐地,牆上醒目大字告戒,嚴禁汽車鳴嗽叭。我頭次進入軍事要地,一路上見不到別的車輛,沿途也沒有見到一個人,只見到持槍的崗哨和巡邏的士兵。在一座米色小樓前,三姥爺夫婦迎接我們,媽媽下車後跪拜行大禮,通報父親仙逝,三姥爺擦拭一下眼角,說著“侄女請起,節哀順變”。我看到三姥姥也穿著一身呢料軍裝,嚴肅的望著我們,她太年輕了,媽媽叫不出三嬸,我張張嘴喊不出三姥姥。

我們被讓進了會客廳,三姥爺家出出進進全是軍人,就連沏茶倒水的服務員,也是軍人。三姥爺詢問了姥爺的病情,又問我們後事如何辦理,我媽說姥爺有遺言,要求土葬,要求靈柩運回山東。三姥爺聽後站了起來,不停地在室內踱著步,“好糊塗的大哥呀,思想還哪麼保守,哪裡黃土不埋人,現在中央領導都帶頭火化,而他還要求土葬,這是背道而馳啊!”我冒冒失失插了一句話,“三姥爺您幫幫我們吧,我姥爺只想到回家,同姥姥,舅舅葬到一起。”三姥爺突然轉過臉仔細盯住我看,“這孩子虎裡虎氣像他的舅舅,等他初中畢業,送到我們部隊來,好好闖蕩幾年,當個好兵。”我媽媽沒有吭聲,她知道我爸爸的歷史問題,直接影響我的軍旅生涯,我家族由明朝定國公徐達論起,代代出軍人,恐怕輪到我們這30後代孫難了!

媽媽再三懇求讓三姥爺出手相助,幫助把姥爺靈柩運回山東,三姥爺表示不能幫助,必須先火化,然後將骨灰盒送回老家。媽媽感到很失望,她不能違背父親的心願,有多大困難也要將父親土葬,20年後她再捧姥爺遺骨回老家。三姥爺拿出來一筆錢,告訴我媽媽他身份特殊,不能參加葬禮了。媽媽沒有接受這筆錢,拉著我頭也不回地走出了三姥爺的家。

2

媽媽跑了兩天毫無結果,山東老家來電報計畫套馬車進京,專門拉我姥爺遺體,我們為鄉親們真情實意所感動,又不得不制止他們,我家住在市中心,馬車是不允許進城的。護國寺對面是西城區扛業隊,我們抱著一線希望找找他們,扛業隊是專門作白事的,打幡,抬棺材,下葬。我們剛一露面,有位大叔眼尖看到我,“喂,你來了,你姥爺呢?”我強忍著沒讓淚水流下來,“叔叔,我姥爺歿了!”“怎麼,吳大爺歿了?我上星期還在廟會上見到他,怎麼說走就走了!”叔叔聲淚俱下。扛業隊全是蹬平板車工人組成,個個身強力壯,後院是廚房,大師傅熟練地抻著面,為每個人都盛了滿滿的一大碗公,他們每人領根黃瓜,澆上炸醬,都蹲在門口呼呼吃著。水滸傳曾經形容梁山泊好漢,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如果你能深入到扛業隊,會看到再版的現實的梁山好漢。

叔叔把我們引到里間,讓我們與隊長談,隊長操著濃重的膠東口音,典型的山東大漢,而且跟我姥爺又相當熟,我們都很奇怪姥爺怎麼會認識杠業隊的人呢?原來姥爺退休後常常外出溜溜,一日路經此地,聽到他們都講家鄉話,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就與他們成為了朋友。姥爺專門請他們在附近的柳泉居,砂鍋居吃過飯,介紹這兩家山東菜地道。隊長知道了我們來意,爽快地應承下來,“大姐您放心吧,我們兄弟們送大叔最後一程。”他聯繫到東郊墓地,又幫助我們由大興縣訂棺木,由於路途遠,不能出動平板車隊,他又托山東老鄉幫助,聯繫到兩輛卡車。我媽一直流著眼淚,懸掛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第一步讓姥爺入土為安,第二步讓姥爺移靈山東。

進門遇到那位叔叔,又從外面回來,他提著兩個糕點匣子,上面舖紮著白紙。這很有講究,是特地送給有喪事的朋友的。“不能讓您破費了”,媽媽再三拒絕。“大姐啊,您一定要收下,這是我全家人的心意。上次我爸爸由山東到北京看病,我們交不起住院費,是吳叔叔全給交了,我們湊錢還他,他堅決不要,讓我們有困難還去找他。”我媽媽只好含淚收下了。走出了扛業隊,工友們自覺站了起來,為我們娘倆送行,我的心被震撼了------

事情終於有了轉機,連日來媽媽滴米未進,此時感覺餓了,跑了一上午我實在是饑腸響如鼓,真想打開點心匣子填吧兩塊,又怕媽媽不高興,只有忍耐著饑餓。“永群,我們在街上吃吧,你想吃什麼?”媽媽主動詢問,我指指前面路口晉風飯店,“咱們吃刀削麵吧。”媽媽可露出了笑模樣,帶我走進了飯店。飯店人很多,中午正值飯口,這裡主食就是刀削麵,幾位大師傅刷刷削著,面片雪花般灑入滾鍋中,看得我眼花繚亂。面端上來,我澆上辣子,醋,還要了幾瓣蒜。“這吃相真隨了你姥爺。”媽媽望著我說。我們家雖然在北京也有近百年歷史了,但生活習慣還是山東那一套,離不開大蔥,大蒜,辣椒,我上學時帶兩個窩頭,還要卷根大蔥,同學們都笑我是山東棒子。北京冬天很冷,姥爺總說商場給孩子買的棉鞋不暖和,底又是塑膠底的,下雪路上滑,把娃娃摔倒了咋辦?他托人從老家捎來了自己家編的鞋,底是木質的,幫是草的,我的弟弟妹妹都嫌難看,大家都不穿,只有我傻呼呼穿著,感覺特別暖和,同學們更攻擊我了,小山東,本人美名,校園傳開了。

媽媽只吧拉了兩口面,可能又思念起姥爺,實在不想吃了,全部倒給了我,這時候我看到大妹妹正焦急在大街上四處尋找著我們,我趕快跑出去叫住她,這才知道家裡來了許多人,讓媽媽趕緊回去。我們到家一看市工商聯的,市工會的,市政協的頭頭都來了,還帶來了花圈,屋裡擺不下了,只有擺在當院了。大家對姥爺讚歎不己,高度評價,抗美援朝捐錢捐物,公私合營積極回應,尤其感人的是,拒絕去臺灣,堅決留在大陸參加新中國的建設。這麼多年沒見哪位領導來登門表彰,人死後才會發現他的種種好處,姥爺的形象在我的腦際中愈來愈高大了。

家裡來客絡繹不絕,妹妹負責登記,弟弟收著白包,我代表媽媽向客人跪拜,一天下來小小年紀也是腰酸腿疼。媽媽再次開恩,“永群起來吧,去西四浴池泡個熱水澡吧。”自從我們家東城那套四合院被國家徵用了,原宅基地蓋上了冶金部大樓,姥爺爸爸毫無怨言,認為國家的事兒是大事,我們家要服從全域。我們搬到西城大雜院,那幾年很不習慣,這裡沒有洗澡間,洗澡只好到外面浴池。我向小窗口交了2角陸分,拿到更衣箱鑰匙,就被安排到一個床舖,“永群,怎麼今天沒有上學?”服務員楊大叔關切地問道。我哭喪著臉說,“叔叔,我姥爺歿了!”楊大叔非常吃驚,“哎呀,老爺子身體倍棒,怎麼會歿了呢?我上周還跟老爺子開玩笑,您再活十年,就能當太爺了,抱上永群的兒子了!”說到這裡,楊大叔有些傷感,暗暗擦拭著眼角。

楊大叔將我的外衣外褲用鉤子吊到頂部,隨身攜帶的物品放置到床頭更衣箱。然後我手腕上套上鑰匙,披上這裡的浴巾,來到熱氣騰騰的浴池。這裡分熱水和溫水兩個池子,每次同姥爺一起來,姥爺要去泡熱水,我則喜歡在溫水池內同小朋友玩耍。澡泡了一個時辰,姥爺會喚過搓澡師傅,我極力反抗,說自己不髒不用搓澡,當師傅給我身上搓出一溜溜的黑泥,在事實面前自己無話可說,只有乖乖的聽從姥爺的安排。每次姥爺帶我去洗澡,浴後渾身上下都感到輕鬆,真是舒筋活血美的享受。敬愛的外祖父大人走了,今後只有我孤零零來到西四浴池。

我用毛巾裏著濕漉漉的頭髮,用浴巾緊緊圍住自己的身體,回到床舖上,楊大叔按照姥爺的標準,同樣給我沏上一壺上等的龍井茶,擺上四樣甜點,“永群放心用,這是大叔請你的,來,我們一起喝一杯。你養足了精神,好好幫助家裡大人料理好姥爺的後事,哪天下葬,千萬甭忘了通知我,我要送老爺子最後一程。”我激動地說不話來,只好含著淚花頻頻點著頭。這裡對楊大叔要交待幾句,楊大叔可是北京西城區赫赫有名的成人象棋賽冠軍,我姥爺也是個棋迷,受老人家影響,我從小就學會了下棋,我是無師自通,慢慢地看會了,敢公開挑戰姥爺了,又與楊大叔多次對奕,我學會了不少招,漸漸的楊大叔也招架不住了。我浴後消除了疲憊,躺在舒適的床舖上,不一會兒就感到眼皮發沉,逐漸進入了夢鄉……

我費勁地爬上了豎立門口的石獅子,摁響了電鈴,走廊裡傳一來咚咚的腳步聲,值班的四大爺邊走邊喊道:“來嘞,您先候會兒。”我穿越長長的過道,來到一座月亮門,這裡栽種著幾棵棗樹,棗是兩頭尖的那種,有紅的,綠的掛滿了枝頭,這才到了正廳,平時我見到姥爺都是穿著大掛,怎麼今天西服革履,這麼精神?姥爺興沖沖跟我講,“你姥姥也回家了,那幾間西廂房是她的診室。”我姥姥繼承了祖上的中藥學,專治跌打損傷。後院還有一個假山,環繞著流水,池塘內遊動的金魚,舅舅拿著畫板畫著滿園的秋色,嶄新的軍裝搭在椅子上。我出神的望著這一切,感覺即熟悉又遙遠。突然姥爺大聲喊道:“眾家人聽著,把棋盤掛起來,我要同永群大戰三百餘合,請大家坐好喝茶觀戰,哈哈……”姥爺爽朗的大笑起來。

“永群,快醒醒吧,時辰不早了。”我被楊大叔搖晃醒了,這才知道自己美美地作了一個夢,夢到了姥爺,姥姥還有舅舅。夢中的情景,似乎是自己童年經過的生活,是幻覺還是夢境,我自己也說不清楚了。我走到西四大街,繁星點點,商舖燈火通明,遠遠望去勝利電影院彩燈閃爍,我太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了,我同姥爺下棋有個約定,我嬴了姥爺必須陪我看電影,我輸了陪姥爺看戲。那次我連贏得三盤,姥爺只好陪我來到勝利電影院,當時正上映故事片小兵張嘎,大人票價是三角伍分,小孩票價是伍分錢,我們摸黑找到了座位,我看得興高采烈,完全被故事情節所吸引,姥爺卻在電影院內睡了半場,一度還打起了呼嚕。

第二天是週末,我們又開始下棋,我存心放姥爺一馬,讓他贏了,姥爺像小孩子一樣高興的手舞足蹈,趕快找到鄰居馮之孝的家,托他購兩張吉祥劇場的票,點名要看馬連良主演的搜孤救孤。馮之孝也是京城著名的京劇演員,順利地幫助我們購到票了。隨著鼓點的響動,大幕徐徐拉開,馬連良閃亮登場,姥爺高興的鼓著掌,還對我講,這是真正的名角,月薪掙到一千多塊。月薪一千多元,是個天文數字,當年普通工人家庭月薪僅僅五,六十元,要養活全家好幾口呢。姥爺又問,永群你將來每月掙到一千元,給姥爺買什麼。我不加思索馬上回答:“給您買只烤鴨,再買瓶茅臺酒。”姥爺呵呵笑了,“傻孩子,姥爺等不到那天了!”

3

我年齡小喜歡熱鬧,坐在吉祥劇場包廂裡,不一會兒就感到無聊了,京劇情節表現形勢很緩慢,一段唱腔要唱半天,我坐立不安又打著呵欠,發困了。姥爺對外作個手勢,有位服務員挎著託盤進來,姥爺點了份曹子糕,當年的蛋糕上面還有杏仁,我摳下杏仁,放到姥爺嘴裡,姥爺高興地笑道:“永群,好好吃吧,這樣就不犯困了。”姥爺又踱到包廂外面,向上招招手,一條溫暖的毛巾嗖的一聲落下,我很羡慕這些工作人員居高臨下,傳遞毛巾很有準頭,我用濕毛巾擦擦臉,頭腦清醒多了,姥爺全神貫注地看著戲,我好奇著欣賞著悠揚的二胡的演奏,大部分時間都在品嘗各類果品。

姥爺出去了一會兒,等姥爺露面了,我看到他臉色很不高興,他急促地拉起了我,“走,咱們回家吧,我們不考了!” 事後才知道姥爺溜到後面排練場偵查“敵情”,看到許多小學員在太陽底下練功,有的教員還揮舞著板尺,責打學生們,甚至用腳踢不用功的孩子,俗話說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姥爺受不了,他可不想讓我遭這份洋罪。他又瞭解到學生們不能回家,要寄宿學校,只有放假才能回家。一想到他好幾個月才能見到我,他堅決不同意我進這個學校。姥爺是我們家權威,一言九鼎,我們只好服從。可惜北京梨園界,失去了一位未來老生演員——徐永群先生。

姥爺是山東海邊長大的人,15歲起在京城闖蕩,幾十年過去了鄉音未改,飲食習慣一直保持著,酷愛吃海鮮魚蝦等。姥爺總能找出各種各樣理由,約幾位朋友,讓我媽媽燒上幾條魚,大家歡聚一堂。今天,姥爺興奮不己、紅光滿面,他拿著當天的北京晚報進院就喊:“永群上報了!”媽媽一頭霧水,怎麼回事?原來姥爺下午買北京晚報,看見了在五色土副刋,刋登了我一篇作文,題目是《母校》,署名北京三中初一(4)班徐永群,姥爺戴上老花鏡,多次確認無誤方才跑回家報喜。姥爺買了一條很大的霸魚,還買了韭黃,肉餡,今天要擺酒設宴,慶祝我的文章見報!

前幾天我接到北京男三中錄取通知書了,姥爺見到我考上了市重點中學,提醒我人要飲水思源知恩圖報,不能忘了母校小學老師對我的培養與教育。我們全體畢業生湊錢買了塊有1米多高的穿衣鏡,讓姥爺幫助安置在傳達室最明顯的位置。我再次來到母校見到這面鏡子,憶起許多往事,每次放學都能看到姥爺的身影,他總是提前在校門口等候,颳風下雨為我撐起雨傘,太陽暴哂又讓我戴上帽子,姥爺風雨無阻陪伴我六年,把我送到了中學,姥爺才“解甲歸田”了。我在母校這篇作文裡,歌頌了我的老師,歌頌了關心我的姥爺,經中學語文老師的修改,寄到報社編輯部,誰料到被採用了。

姥爺樂得眉飛色舞,“唉,我真沒白疼你,這小子有良心!”我真心感謝姥爺,每天早上都按時叫我起床。小孩子貪睡,有時候耍賴不起床,姥爺就用鬍子紮我,我們爺倆然後哈哈大笑。洗漱完畢,姥爺帶我到護國寺小吃店吃早餐,讓我換著花樣吃,他要碗麵茶,慈祥的眼光望著我,事後我與表哥談起此事,表哥說:“你太幸福了,只有你享受如此殊榮,我們只能帶個窩頭去上學。” 姥爺退休後,公司繼續留用,任命姥爺為巡視員到各個門市部檢查工作。自從五七年公私合營後姥爺在北京十幾個商號都歸於國企,對外一律更名為北京某某公司門市部。姥爺奉命視察,昔日的員工還改不了口,還稱姥爺是掌櫃,就連派駐門市部的書記,經理們對姥爺同樣尊重,親熱地叫著:“您來勒,吳掌櫃,裡面請!”

以前姥爺招了不少夥計,大家團結協作艱苦創業,終於在京城商界站穩了腳根,企業得到了發展,姥爺與夥計們關係親如父子,他幫助他們購了房產娶妻生子,後來北京建立了4大副食商場西四,西單,海澱,雙榆樹,姥爺的弟子們都成了臺柱子,甚至當上了總經理。姥爺看到眼裡喜在心上,這些昔日闖關東的山東娃娃,是姥爺把他們留在了北京,告訴他們如何作人,如何作事。十餘年的調教,姥爺以身作則,培養了他們,為剛剛成立的不久的新中國,輸送了一批經濟管理人才。進入了60年,國家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物質供應更為匱乏,弟子們惦念著如何籌辦姥爺的生日,因為姥爺今年70歲了,弟子們要盡可能給姥爺風風光光辦場大壽。

姥爺70大壽擺在院中舉行,鄰居們搬出了桌椅板凳,鍋碗瓢盆,沿著南頭直接擺放在北院,北院房檐下一溜的爐灶,以我媽媽為首臨時組建了炊事班。 姥爺那幾天全然不知,每天堅持到各店巡查,各店紛紛叫䒷連天,沒有什麼貨物所賣,公司苦於缺乏原輔料,生產量有限,只有保幾個大的副食商場,對門市部的供應一再壓縮,門市部上午八點開門,九點鐘貨就賣空了。姥爺深深感覺困難年代的困惑,大家都在“等米下鍋”。個別商場出售糖果,出售不用糧票的精白麵糕點,價格比一般商店要貴出好幾倍,主要供應使館區的老外們。當年有個童謠流傳甚廣,“高級點心高級糖,高級老太太上茅房。”

姥爺工資90多元,每月還有近2百元的股息,應該屬于高收入階層了,我們兄弟姐妹都沾姥爺光了,姥爺時常到友誼商店,用外匯卷給我們買高級點心高級糖,他自己卻捨不得吃。 等姥爺到家,大吃一驚,“怎麼生曰擺成這麼大的排面?整個大院都動了起來。”媽媽告訴姥爺,黑龍江親友們寄來了黃花,木耳,幹磨茹,德州鄉親專門送來了一袋白麵,豬肉粉條,姥爺的那些弟子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雞鴨鵝肉全湊齊了。姥爺清楚城市都實行糧食定量,農村糧食也不富裕,德州親戚們送來一袋白麵,肯定是大家從口中節省下來的,為了讓我們大家吃碗長壽麵。“親友們辛苦了!”姥爺說。等 客人們都到齊了,姥爺的大徒弟西四副食店的張總經理端起了一碗酒,高聲說道:“今天是我師傅吳掌櫃70大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大家幹一碗,祝師傅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眾人齊叫好,一飲而盡。

“師傅在上,受徒兒一拜。”又是張總帶頭,按照北京老禮,弟子們齊刷刷給姥爺跪下叩頭。“不行呀,快起來!”姥爺有點急了,用眼睛望著我,“永群快來致謝!”我當年才十歲,也不知那來一股勇氣,沖到姥爺前面高聲喊道:“眾卿家平身!”哈哈,哄堂大笑,姥爺更是笑得淚水都流了出來。我的舉動,兩位姥爺的老朋友讚歎不己,“這孩子有帝王之相,未來也是封侯拜相之輩。”姥爺扒拉一下麵條說,“過獎了,這孩子將來能平平穩穩,能吃飽喝足,當個平民老百姓就足矣了!”

4

姥爺的生日宴會一直進行到深夜,弟子們紛紛回家,鄰居們陸續熄燈睡覺,幾位老哥們還意猶未盡東南西北聊得起勁,出於禮節我只好侍立左右,聽長輩們高談闊論。 從大家聊天我才知道,姥爺家鄉很富庶,堪稱魚米之鄉,世代靠打漁為生,為什麼要從小離家到北京來闖蕩呢?原來八國聯軍侵略我們國家,德國鬼子進犯山東,我的曾姥爺是義和團大師兄,與德國鬼子真槍實彈的幹,受到官府的通緝,被迫逃到北京。這些我視為祖輩的人,有義和團後裔,有甲午海戰北洋海師後裔,有參加軍閥混戰直系士兵,還有參加抗日戰爭的老兵,姥爺曾經驕傲的說,哪裡有軍隊,哪裡就有我們山東兵。過去民間有個說法,河北出名將,山東出好漢,幾位老夥計聊得真是投機,大家談古論今,就是當今解放軍海,陸,空三軍將領中,我們山東人也占了不少,我的三姥爺也是傑出的代表。

我太小,當時文化程度還是小學三年級,沒有寫作能力,要不真應該好好採訪一下爺爺們。他們的故事就是中華民族的近代史,就是一部革命鬥爭史。我的先輩們, 我的山東鄉親們,他們一代又一代,前仆後繼,譜寫了歷史的篇章。 客人們都散了,姥爺也催促我去休息,他卻呆呆地遙望著夜空,満天的繁星閃爍,姥爺不知道又想起了什麼,表情凝重一言不發。我還是堅持守在姥爺身旁,又幫姥爺點燃了煙帶鍋子。姥爺吧達吧達抽著,屋裡彌漫著一縷縷青煙。我猜不透姥爺的心事,但我知道姥爺經歷過辛酸的往事,經歷過京城創業的艱辛。姥爺是頂天立地的山東漢子,有位書法家曾經為姥爺題了一幅字:山東起家,京城創業,軍中驍將,商界楷模。

轉眼到了65年我成為初一的學生,由於一篇作文的見報,我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奮,閱讀了許多中外名著,並且幸運的選進了北京市少年宮文學小組。爸爸上班早起貪黑,媽媽操勞全家生計,少年宮通知開家長會,只有姥爺出馬了。 姥爺找到了景山後街的少年宮,聽說一位市長要來講話,他萬萬沒有想到文學小組這麼厲害,受到市委的重視。當彭真市長向家長講,這次是由市教委組建的少年文學小組,從全市中,小學選拔出21名學生,計畫學習半年法語,然後送到法國巴黎留學。家長都鼓起了掌,姥爺更是笑的合不上嘴,他回到家逢人就講,俺家的永群中狀元了,明年就出國留學了。姥爺對我寄託著希望,他憧憬著我美好的將來。

姥爺在菜市囗商場買了一個大掛鐘,上滿發條定好點還可以發出音樂聲,姥爺當時沒帶錢,讓隨行大姨墊付了21元。第二天姥爺托我到虎坊路大姨家去還錢,我由廠橋乘坐14路公車,直接到總站虎坊路,誰料到我口袋的錢不見了,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又反復翻找幾個衣兜,毫無結果。可恨的小偷、你為什麼偷一個小孩的錢呢?我又不斷責怪自己,都是初一學生了,怎麼還這樣粗心大意,今後大人們還能讓你做什麼事。我懊悔不己,低頭進了大姨家。 大姨家住在一座獨立小院裡,院內種植著花草,大姨父是體校武術教練,平時在院內習武,見到我來了,姨父非跟我比試一下,他不還擊,讓我攻擊他,我正窩了一肚子氣,好哇,就拿你撒巴子,你就是假想的盜賊,我左右開弓照著姨父打去,姨父敏捷靈活的躲避,我費了半天的勁,絲毫也沒有擊到他。大姨父操著濃重的膠東口音,他說平生最欽佩姥爺,為人講義氣,熱心助人。我對大姨和姨夫講,“借你們的錢,姥爺讓我過20來天再還你們。”“什麼?”大姨迷惑不解,“難道俺爹遇到什麼難事了?回家告訴你姥爺,這個錢我們不要了!”

我當天跑到學校,因為是暑假,要放一個多月,到九月一日才開學。我向校行政處要求在假期打工,我知道學校有個校辦工廠,我們每週都到那裡勞動半天。現在學校都放假了,校辦工廠肯定需要人。 行政處答應了我的要求,告訴我只允許我幹20天,要帶著假期作業和閱讀書籍,每天學習3個小時,工作5個小時,每天工資壹元。我高興地連說好,並且要求幹21天。行政處長哪裡知道我目的要掙夠21塊錢。 我開始上班了,對媽媽說我在學校參加補習班,中午就在學校食堂吃飯,下午回家。姥爺看到我放假了,計畫帶我到青島投親訪友,順便再回一趟掖縣老家。我告訴姥爺這個假期都安排滿了,我參加了補習班,開學前還要參加軍訓,等放寒假我再跟您回山東。誰料到冬天姥爺就病倒了,我今生沒有陪外祖父回山東,內心深處甚感遺憾!

我的工作很簡單,給校辦工廠取報紙,送信,下午再跟師傅拉一趟防暑降溫的飲料,上午8點至11點,必須在圖書館閱覽室寫作業,看書。中午我到食堂吃飯,沒有學生啦,只有值班的老師就餐,我們與大師傅一起在後面小餐廳吃飯。第二天我就見到了全國學生會主席胡啟立,我印象中他個頭較高,戴付眼鏡文質彬彬,我們一起吃飯,他詢問遇到什麼困難,需要勤工儉學。我講了錢被盜了經過,他很認真聽著,掏出了20塊錢交我,“回家吧,不要幹了。”我沒有接受,我強調自己是男子漢,要敢於擔當,這是我姥爺經常對我說的話。 我完成了任務順利領到21元,興沖沖登上汽車來到大姨家。推開門我楞住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姥爺,爸爸,媽媽他們全來了。“孩子,你受苦了!”姥爺一句話,大姨,媽媽都哭泣起來,原來他們全知道了。事後我才知道是校辦工廠的周師傅告訴了姥爺,媽媽要到學校把我找回來,被姥爺阻止住了,“永群能夠想到去打工掙錢還債,說明他成熟了,我們要給他面子,等待結果吧。”知我者,姥爺也!

靈柩被運回家,姥爺的靈堂挪到當院,幾位鄰居叔叔全是抗美援朝轉業兵,他們全在運輸公司工作,他們清一色是湖南人,與我們相處了幾年,鄰里關糸非常好。同是軍人出身,他們很敬佩姥爺,姥爺年輕時經過槍林彈雨,甲午海戰。他們從單位拉來了帆布,鋼管,在大院當中矗立起一個帳蓬,接上了電線,姥爺的靈柩靜靜地停放中間,鄰居們自覺排班守靈,孩子們都被家長轟出來,令他們陪我作伴守靈。 夜深了,天空漆黑一團沒有星星,我的眼睛穿透了黑夜,彷徨在追尋遙遠的宇宙界,為什麼今天陰天,讓我找不到星星,我多麼想辯別那顆星是姥爺呢?

我托小夥伴們幫忙,輕輕推開棺木的蓋,姥爺睡得很安詳,燈光晃動下,姥爺的壽裝閃閃發光,我取出了姥姥照片,舅舅照片放到姥爺貼心布袋裡,姥爺您交我的任務完成了,您安息吧!小夥伴們屏息凝氣,緊張著望著這情景,我獨坐一隅,悲從中耒潸然淚下。 突然遠處天際響起了雷聲,大雨滂沱而下,哇的一聲,有人尖叫,孩子們更加驚慌,大家抱頭逃竄。深夜,大雨,棺木,他們還不具有心裡承受能力。 靈棚內孤零零剰我一個人,我不斷地往炭盆裡燒著紙錢,一邊靠著棺木同姥爺說著,“老天都難過了,我們都不願意讓您走!你要是再活幾年,我就參加工作了,就能掙錢給你買好吃的,給您過80大壽,過90大壽,過百歲!”說著,說著,我又號陶大哭起來。

此時閃進一個身影,鄰居王爺爺舉著雨傘進來,“永群,不要傷心了,我來陪陪你。”王爺爺取出一盤臘肉,恭恭敬敬擺放供桌中間,又掏出一瓶燒酒,倒滿一杯灑在地上,然後說:“老哥哥,今晚我們好好聊聊。”王爺爺是湖南人,兒子定居北京,他過來看孫子,剛才孫子們都嚇跑了,他就趕過來守靈。王爺爺口音很重,他講了許多話,我明白了大概意思,誇姥爺有權有勢,不歧視他們農村人,帶他逛北京,有次他孫子淘氣頭磕破了,血流不停,王爺爺拿起作活的針線就要縫,姥爺一把搶過來,咆哮喊道:這樣孩子要感染的!一把抱起孩子,緊緊捂住傷口,直奔附近的平安醫院。後來在我家附近的毛家灣住進了一位中央要員,平安醫院也遷移了。 王爺爺自言自語說了好幾個時辰的話,一盤臘肉也吃的差不多了,一瓶酒也見了底,臨走他又拿起一盤供品,說讓孫子們吃供品能長膽。並且還跟我講,你姥爺20年後還是一條好漢,人是有輪回的。我半信半疑,姥爺如果是真的,您就給我托夢,不論天涯海角我都把您找回來!

今天是出殯的日子,杠業隊關門停止營業,曾受到姥爺恩惠的那位叔叔披麻戴孝,率領全體人員都來到我家,姥爺的同事,朋友們還有弟子們,都來了!家裡擠満了,院子裡站滿了,胡同大街上也圍滿了人,扛業隊12個人扛起了棺材,我也被叔叔們托上了卡車,我緊緊抱住姥爺的遺像,汽車開動了,我將臉緊緊貼在姥爺遺像上淚水盈眶,叔叔們眼圈都紅了,“多麼孝順的孩子啊,你姥爺在天之靈能夠看到,老人家願您一路走好!” 姥爺下葬了,杠業隊長那位精壯的山東漢子,眼含熱淚最後釘上棺蓋,我們全家人是痛哭流涕,難道姥爺就這麼走了?從此陰陽兩隔了?! 媽媽跪在墳頭前,哭泣道:“爹,您安心上路吧,廿年後我來收您的遺骨,重新回山東安葬。”

數月後爆發了文化大革命,爸爸受到衝擊,我們全家被遣送返回山東老家。媽媽依依不捨地望著西邊,“我們都走了,俺爹卻扔在了北京,我的心放不下心呀!”爸爸被扣上歷史反革命的帽子,媽媽又是反革命家屬,無法抗爭自己的命運,不能亂說亂動,我們全家被押送回到老家。 我在少年宮學了幾個月法語,據說已經訂好了飛巴黎的機票,後來被舉報這是舊北京市委培養資本主義金字塔,少年文學組被取消了,我只好返回學校。剛剛在學校還沒有呆幾天,厄運又一次光臨我,讓我同家裡一起回山東。 我們回到老家,都不能上學了,我開始給隊裡放羊,妹妹給隊裡記工分,僅僅住了三個月,我們又接到北京通知,要求全家人返回北京,媽媽感到慶倖說,這可能是冥冥中姥爺在護佑我們,這麼快就讓我們回北京了。

到了北京媽媽迫不急待跑到西郊墓地看看,壞了,已經全部夷為平地,遍地狼籍。媽媽在這片土地上尋找著姥爺墓碑,毫無蹤影,急急忙忙尋找人詢問,這才知道是極左造反派幹的,他們平了墓地,砸爛了殯葬管理處,媽媽急切地詢問那棺木呢?人家說可能集體深埋了,媽媽欲哭無淚,又奔跑到杠業隊,希望能夠得到一點資訊,繼續尋找姥爺的棺木,誰知道扛業隊已被解㪚,隊員們同樣被遣送回山東老家,京城這個行業也沒有了。 爸爸還在接受審查,短短數月我的父母都顯得班駁垂暮,全家人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找不到姥爺了,媽媽整曰神思恍惚,痛悔不己。那段時間是我家最困難的時期,審查期間父母沒有工資,我們僅僅領到微薄的生活費,我們上學都穿著補丁的衣服,衣服褪色了,媽媽弄點顏料又給染上,因為我家被抄了幾次,已經“一窮二白”了。

最後爸爸得到平反落實了政策,補發了幾年的工資,86年我由陝西到北京探親,爸爸己患重病了,行動不便,叮囑我說道,“今年是你姥爺去世20周年,我們沒有完成任務,沒有將你姥爺遺骨送回老家。你代替我到以前墓地舊址燒點紙錢吧。”說罷,將一個大大白色紙包交給我,爸爸用蒼勁的毛筆字寫道:寄山東省掖縣吳某某大人查收。雖然姥爺長眠在北京地下,爸爸媽媽心目中姥爺的靈魂早飛回了山東!

說我跟舅舅一樣也喜歡畫畫。舅舅文筆流暢,他的隨軍日記全用詩詞描述,可惜沒有保留下來,包括我父親的隨軍日記文稿,在文革當中全被紅衛兵查抄了。紅衛兵抄我們家時,真是挖地三尺,不放過任何角落,因為我父親,舅舅全是軍人,紅衛兵企圖搜索出槍支彈藥,找出我們變天的罪證。涉及到姥爺的遺物,無一倖免遭到破壞,凡是值錢的東西全被抄走了,還將我家三間正廳鋪設的波斯地毯鉸成一段段,灑満了當院,鄰居們說,姥爺走的及時,沒有趕上文化大革命,要是趕上文革,我姥爺逃脫不了厄運,不能善終了,這麼說來姥爺還是有點福氣!

學校準了我三天喪假,作為長子我可以幫助媽媽料理姥爺的後事了,這兩天媽媽焦頭爛額,為了將姥爺遺體運回山東,公路,鐵路,海上都不允許。媽媽實在沒有辦法,同我商量怎麼辦?我突然想起了三姥爺,開國將軍現任某部司令員,我們找他去!媽媽顯得非常為難,我陪您去,他可是您親叔呀!

去年三姥爺專門登門,給我姥爺送來兩張戲票,革命樣板戲蘆蕩火種觀摩演出,為此事我姥爺跟他大吵了一頓。因為三老姥先派了一隊士兵將我們的胡同實行臨時戒嚴,交通管制不許行人車輛通行,又將我們大院重兵把守,只許出不許進,限時20分鐘,鄰居們均是敢怒不敢言。三姥爺被前呼後擁下了專車,見到姥爺剛剛稱呼大哥,就迎來姥爺憤怒的目光,姥爺咆哮道:“你滾蛋,把你的兵給我撤走!”三姥爺沒有進家門,灰溜溜地鑽進了汽車,他手一揮,士兵們當即全撤了。鄰居們走了出來,大院又開始了往日的喧囂。姥爺余怒未消,我看到三姥爺塞到我手裡的戲票,票上演出時間快到了,催促姥爺帶我一起到人民劇場看戲。這個劇場位於護國寺內,離我家很近。路上姥爺跟我說,永群你如果有出息了,當多大的官兒,千萬別學你三姥爺,趾高氣揚,不可一世,官派十足,不得人心啊!我似懂非懂點著頭,難道姥爺能預言,我將來能坐大官?我僅僅是個孩子,有點異想天開了!

節目推遲了15分鐘才開演,突然大家都站了起來,掌聲雷動,我近距離看到了毛主席,劉少奇,周總理等党和國家領導人,他們進入到劇場。從那次演出後,毛主席親自更改了劇名,叫沙家浜了。我們要去尋找的正是這位三姥爺,我媽媽性格也很耿直,不願意求人托關糸,但是我姥爺死訊必須通知三叔呀,否則讓人家挑禮,我只有硬著頭皮陪媽媽闖一趟了。

找三姥爺相當困難,他留下的地址是北京86信箱,沒有具體住址與電話,爸爸到全國政協找到黃埔軍校同學會,終於聯繫到三姥爺。一輛軍車載著我們娘倆,直奔西山方向,透過車窗我看到遠處玉泉山的白塔,這裡水質好開闢了大片水田,種植著水稻,汽車駛入寂靜的山區,沿途樹木鬱鬱蔥蔥,山澗流動著溪水,風景如畫。我們進入了軍事駐地,牆上醒目大字告戒,嚴禁汽車鳴嗽叭。我頭次進入軍事要地,一路上見不到別的車輛,沿途也沒有見到一個人,只見到持槍的崗哨和巡邏的士兵。在一座米色小樓前,三姥爺夫婦迎接我們,媽媽下車後跪拜行大禮,通報父親仙逝,三姥爺擦拭一下眼角,說著“侄女請起,節哀順變”。我看到三姥姥也穿著一身呢料軍裝,嚴肅的望著我們,她太年輕了,媽媽叫不出三嬸,我張張嘴喊不出三姥姥。

我們被讓進了會客廳,三姥爺家出出進進全是軍人,就連沏茶倒水的服務員,也是軍人。三姥爺詢問了姥爺的病情,又問我們後事如何辦理,我媽說姥爺有遺言,要求土葬,要求靈柩運回山東。三姥爺聽後站了起來,不停地在室內踱著步,“好糊塗的大哥呀,思想還哪麼保守,哪裡黃土不埋人,現在中央領導都帶頭火化,而他還要求土葬,這是背道而馳啊!”我冒冒失失插了一句話,“三姥爺您幫幫我們吧,我姥爺只想到回家,同姥姥,舅舅葬到一起。”三姥爺突然轉過臉仔細盯住我看,“這孩子虎裡虎氣像他的舅舅,等他初中畢業,送到我們部隊來,好好闖蕩幾年,當個好兵。”我媽媽沒有吭聲,她知道我爸爸的歷史問題,直接影響我的軍旅生涯,我家族由明朝定國公徐達論起,代代出軍人,恐怕輪到我們這30後代孫難了!

媽媽再三懇求讓三姥爺出手相助,幫助把姥爺靈柩運回山東,三姥爺表示不能幫助,必須先火化,然後將骨灰盒送回老家。媽媽感到很失望,她不能違背父親的心願,有多大困難也要將父親土葬,20年後她再捧姥爺遺骨回老家。三姥爺拿出來一筆錢,告訴我媽媽他身份特殊,不能參加葬禮了。媽媽沒有接受這筆錢,拉著我頭也不回地走出了三姥爺的家。

2

媽媽跑了兩天毫無結果,山東老家來電報計畫套馬車進京,專門拉我姥爺遺體,我們為鄉親們真情實意所感動,又不得不制止他們,我家住在市中心,馬車是不允許進城的。護國寺對面是西城區扛業隊,我們抱著一線希望找找他們,扛業隊是專門作白事的,打幡,抬棺材,下葬。我們剛一露面,有位大叔眼尖看到我,“喂,你來了,你姥爺呢?”我強忍著沒讓淚水流下來,“叔叔,我姥爺歿了!”“怎麼,吳大爺歿了?我上星期還在廟會上見到他,怎麼說走就走了!”叔叔聲淚俱下。扛業隊全是蹬平板車工人組成,個個身強力壯,後院是廚房,大師傅熟練地抻著面,為每個人都盛了滿滿的一大碗公,他們每人領根黃瓜,澆上炸醬,都蹲在門口呼呼吃著。水滸傳曾經形容梁山泊好漢,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如果你能深入到扛業隊,會看到再版的現實的梁山好漢。

叔叔把我們引到里間,讓我們與隊長談,隊長操著濃重的膠東口音,典型的山東大漢,而且跟我姥爺又相當熟,我們都很奇怪姥爺怎麼會認識杠業隊的人呢?原來姥爺退休後常常外出溜溜,一日路經此地,聽到他們都講家鄉話,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就與他們成為了朋友。姥爺專門請他們在附近的柳泉居,砂鍋居吃過飯,介紹這兩家山東菜地道。隊長知道了我們來意,爽快地應承下來,“大姐您放心吧,我們兄弟們送大叔最後一程。”他聯繫到東郊墓地,又幫助我們由大興縣訂棺木,由於路途遠,不能出動平板車隊,他又托山東老鄉幫助,聯繫到兩輛卡車。我媽一直流著眼淚,懸掛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第一步讓姥爺入土為安,第二步讓姥爺移靈山東。

進門遇到那位叔叔,又從外面回來,他提著兩個糕點匣子,上面舖紮著白紙。這很有講究,是特地送給有喪事的朋友的。“不能讓您破費了”,媽媽再三拒絕。“大姐啊,您一定要收下,這是我全家人的心意。上次我爸爸由山東到北京看病,我們交不起住院費,是吳叔叔全給交了,我們湊錢還他,他堅決不要,讓我們有困難還去找他。”我媽媽只好含淚收下了。走出了扛業隊,工友們自覺站了起來,為我們娘倆送行,我的心被震撼了------

事情終於有了轉機,連日來媽媽滴米未進,此時感覺餓了,跑了一上午我實在是饑腸響如鼓,真想打開點心匣子填吧兩塊,又怕媽媽不高興,只有忍耐著饑餓。“永群,我們在街上吃吧,你想吃什麼?”媽媽主動詢問,我指指前面路口晉風飯店,“咱們吃刀削麵吧。”媽媽可露出了笑模樣,帶我走進了飯店。飯店人很多,中午正值飯口,這裡主食就是刀削麵,幾位大師傅刷刷削著,面片雪花般灑入滾鍋中,看得我眼花繚亂。面端上來,我澆上辣子,醋,還要了幾瓣蒜。“這吃相真隨了你姥爺。”媽媽望著我說。我們家雖然在北京也有近百年歷史了,但生活習慣還是山東那一套,離不開大蔥,大蒜,辣椒,我上學時帶兩個窩頭,還要卷根大蔥,同學們都笑我是山東棒子。北京冬天很冷,姥爺總說商場給孩子買的棉鞋不暖和,底又是塑膠底的,下雪路上滑,把娃娃摔倒了咋辦?他托人從老家捎來了自己家編的鞋,底是木質的,幫是草的,我的弟弟妹妹都嫌難看,大家都不穿,只有我傻呼呼穿著,感覺特別暖和,同學們更攻擊我了,小山東,本人美名,校園傳開了。

媽媽只吧拉了兩口面,可能又思念起姥爺,實在不想吃了,全部倒給了我,這時候我看到大妹妹正焦急在大街上四處尋找著我們,我趕快跑出去叫住她,這才知道家裡來了許多人,讓媽媽趕緊回去。我們到家一看市工商聯的,市工會的,市政協的頭頭都來了,還帶來了花圈,屋裡擺不下了,只有擺在當院了。大家對姥爺讚歎不己,高度評價,抗美援朝捐錢捐物,公私合營積極回應,尤其感人的是,拒絕去臺灣,堅決留在大陸參加新中國的建設。這麼多年沒見哪位領導來登門表彰,人死後才會發現他的種種好處,姥爺的形象在我的腦際中愈來愈高大了。

家裡來客絡繹不絕,妹妹負責登記,弟弟收著白包,我代表媽媽向客人跪拜,一天下來小小年紀也是腰酸腿疼。媽媽再次開恩,“永群起來吧,去西四浴池泡個熱水澡吧。”自從我們家東城那套四合院被國家徵用了,原宅基地蓋上了冶金部大樓,姥爺爸爸毫無怨言,認為國家的事兒是大事,我們家要服從全域。我們搬到西城大雜院,那幾年很不習慣,這裡沒有洗澡間,洗澡只好到外面浴池。我向小窗口交了2角陸分,拿到更衣箱鑰匙,就被安排到一個床舖,“永群,怎麼今天沒有上學?”服務員楊大叔關切地問道。我哭喪著臉說,“叔叔,我姥爺歿了!”楊大叔非常吃驚,“哎呀,老爺子身體倍棒,怎麼會歿了呢?我上周還跟老爺子開玩笑,您再活十年,就能當太爺了,抱上永群的兒子了!”說到這裡,楊大叔有些傷感,暗暗擦拭著眼角。

楊大叔將我的外衣外褲用鉤子吊到頂部,隨身攜帶的物品放置到床頭更衣箱。然後我手腕上套上鑰匙,披上這裡的浴巾,來到熱氣騰騰的浴池。這裡分熱水和溫水兩個池子,每次同姥爺一起來,姥爺要去泡熱水,我則喜歡在溫水池內同小朋友玩耍。澡泡了一個時辰,姥爺會喚過搓澡師傅,我極力反抗,說自己不髒不用搓澡,當師傅給我身上搓出一溜溜的黑泥,在事實面前自己無話可說,只有乖乖的聽從姥爺的安排。每次姥爺帶我去洗澡,浴後渾身上下都感到輕鬆,真是舒筋活血美的享受。敬愛的外祖父大人走了,今後只有我孤零零來到西四浴池。

我用毛巾裏著濕漉漉的頭髮,用浴巾緊緊圍住自己的身體,回到床舖上,楊大叔按照姥爺的標準,同樣給我沏上一壺上等的龍井茶,擺上四樣甜點,“永群放心用,這是大叔請你的,來,我們一起喝一杯。你養足了精神,好好幫助家裡大人料理好姥爺的後事,哪天下葬,千萬甭忘了通知我,我要送老爺子最後一程。”我激動地說不話來,只好含著淚花頻頻點著頭。這裡對楊大叔要交待幾句,楊大叔可是北京西城區赫赫有名的成人象棋賽冠軍,我姥爺也是個棋迷,受老人家影響,我從小就學會了下棋,我是無師自通,慢慢地看會了,敢公開挑戰姥爺了,又與楊大叔多次對奕,我學會了不少招,漸漸的楊大叔也招架不住了。我浴後消除了疲憊,躺在舒適的床舖上,不一會兒就感到眼皮發沉,逐漸進入了夢鄉……

我費勁地爬上了豎立門口的石獅子,摁響了電鈴,走廊裡傳一來咚咚的腳步聲,值班的四大爺邊走邊喊道:“來嘞,您先候會兒。”我穿越長長的過道,來到一座月亮門,這裡栽種著幾棵棗樹,棗是兩頭尖的那種,有紅的,綠的掛滿了枝頭,這才到了正廳,平時我見到姥爺都是穿著大掛,怎麼今天西服革履,這麼精神?姥爺興沖沖跟我講,“你姥姥也回家了,那幾間西廂房是她的診室。”我姥姥繼承了祖上的中藥學,專治跌打損傷。後院還有一個假山,環繞著流水,池塘內遊動的金魚,舅舅拿著畫板畫著滿園的秋色,嶄新的軍裝搭在椅子上。我出神的望著這一切,感覺即熟悉又遙遠。突然姥爺大聲喊道:“眾家人聽著,把棋盤掛起來,我要同永群大戰三百餘合,請大家坐好喝茶觀戰,哈哈……”姥爺爽朗的大笑起來。

“永群,快醒醒吧,時辰不早了。”我被楊大叔搖晃醒了,這才知道自己美美地作了一個夢,夢到了姥爺,姥姥還有舅舅。夢中的情景,似乎是自己童年經過的生活,是幻覺還是夢境,我自己也說不清楚了。我走到西四大街,繁星點點,商舖燈火通明,遠遠望去勝利電影院彩燈閃爍,我太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了,我同姥爺下棋有個約定,我嬴了姥爺必須陪我看電影,我輸了陪姥爺看戲。那次我連贏得三盤,姥爺只好陪我來到勝利電影院,當時正上映故事片小兵張嘎,大人票價是三角伍分,小孩票價是伍分錢,我們摸黑找到了座位,我看得興高采烈,完全被故事情節所吸引,姥爺卻在電影院內睡了半場,一度還打起了呼嚕。

第二天是週末,我們又開始下棋,我存心放姥爺一馬,讓他贏了,姥爺像小孩子一樣高興的手舞足蹈,趕快找到鄰居馮之孝的家,托他購兩張吉祥劇場的票,點名要看馬連良主演的搜孤救孤。馮之孝也是京城著名的京劇演員,順利地幫助我們購到票了。隨著鼓點的響動,大幕徐徐拉開,馬連良閃亮登場,姥爺高興的鼓著掌,還對我講,這是真正的名角,月薪掙到一千多塊。月薪一千多元,是個天文數字,當年普通工人家庭月薪僅僅五,六十元,要養活全家好幾口呢。姥爺又問,永群你將來每月掙到一千元,給姥爺買什麼。我不加思索馬上回答:“給您買只烤鴨,再買瓶茅臺酒。”姥爺呵呵笑了,“傻孩子,姥爺等不到那天了!”

3

我年齡小喜歡熱鬧,坐在吉祥劇場包廂裡,不一會兒就感到無聊了,京劇情節表現形勢很緩慢,一段唱腔要唱半天,我坐立不安又打著呵欠,發困了。姥爺對外作個手勢,有位服務員挎著託盤進來,姥爺點了份曹子糕,當年的蛋糕上面還有杏仁,我摳下杏仁,放到姥爺嘴裡,姥爺高興地笑道:“永群,好好吃吧,這樣就不犯困了。”姥爺又踱到包廂外面,向上招招手,一條溫暖的毛巾嗖的一聲落下,我很羡慕這些工作人員居高臨下,傳遞毛巾很有準頭,我用濕毛巾擦擦臉,頭腦清醒多了,姥爺全神貫注地看著戲,我好奇著欣賞著悠揚的二胡的演奏,大部分時間都在品嘗各類果品。

姥爺出去了一會兒,等姥爺露面了,我看到他臉色很不高興,他急促地拉起了我,“走,咱們回家吧,我們不考了!” 事後才知道姥爺溜到後面排練場偵查“敵情”,看到許多小學員在太陽底下練功,有的教員還揮舞著板尺,責打學生們,甚至用腳踢不用功的孩子,俗話說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姥爺受不了,他可不想讓我遭這份洋罪。他又瞭解到學生們不能回家,要寄宿學校,只有放假才能回家。一想到他好幾個月才能見到我,他堅決不同意我進這個學校。姥爺是我們家權威,一言九鼎,我們只好服從。可惜北京梨園界,失去了一位未來老生演員——徐永群先生。

姥爺是山東海邊長大的人,15歲起在京城闖蕩,幾十年過去了鄉音未改,飲食習慣一直保持著,酷愛吃海鮮魚蝦等。姥爺總能找出各種各樣理由,約幾位朋友,讓我媽媽燒上幾條魚,大家歡聚一堂。今天,姥爺興奮不己、紅光滿面,他拿著當天的北京晚報進院就喊:“永群上報了!”媽媽一頭霧水,怎麼回事?原來姥爺下午買北京晚報,看見了在五色土副刋,刋登了我一篇作文,題目是《母校》,署名北京三中初一(4)班徐永群,姥爺戴上老花鏡,多次確認無誤方才跑回家報喜。姥爺買了一條很大的霸魚,還買了韭黃,肉餡,今天要擺酒設宴,慶祝我的文章見報!

前幾天我接到北京男三中錄取通知書了,姥爺見到我考上了市重點中學,提醒我人要飲水思源知恩圖報,不能忘了母校小學老師對我的培養與教育。我們全體畢業生湊錢買了塊有1米多高的穿衣鏡,讓姥爺幫助安置在傳達室最明顯的位置。我再次來到母校見到這面鏡子,憶起許多往事,每次放學都能看到姥爺的身影,他總是提前在校門口等候,颳風下雨為我撐起雨傘,太陽暴哂又讓我戴上帽子,姥爺風雨無阻陪伴我六年,把我送到了中學,姥爺才“解甲歸田”了。我在母校這篇作文裡,歌頌了我的老師,歌頌了關心我的姥爺,經中學語文老師的修改,寄到報社編輯部,誰料到被採用了。

姥爺樂得眉飛色舞,“唉,我真沒白疼你,這小子有良心!”我真心感謝姥爺,每天早上都按時叫我起床。小孩子貪睡,有時候耍賴不起床,姥爺就用鬍子紮我,我們爺倆然後哈哈大笑。洗漱完畢,姥爺帶我到護國寺小吃店吃早餐,讓我換著花樣吃,他要碗麵茶,慈祥的眼光望著我,事後我與表哥談起此事,表哥說:“你太幸福了,只有你享受如此殊榮,我們只能帶個窩頭去上學。” 姥爺退休後,公司繼續留用,任命姥爺為巡視員到各個門市部檢查工作。自從五七年公私合營後姥爺在北京十幾個商號都歸於國企,對外一律更名為北京某某公司門市部。姥爺奉命視察,昔日的員工還改不了口,還稱姥爺是掌櫃,就連派駐門市部的書記,經理們對姥爺同樣尊重,親熱地叫著:“您來勒,吳掌櫃,裡面請!”

以前姥爺招了不少夥計,大家團結協作艱苦創業,終於在京城商界站穩了腳根,企業得到了發展,姥爺與夥計們關係親如父子,他幫助他們購了房產娶妻生子,後來北京建立了4大副食商場西四,西單,海澱,雙榆樹,姥爺的弟子們都成了臺柱子,甚至當上了總經理。姥爺看到眼裡喜在心上,這些昔日闖關東的山東娃娃,是姥爺把他們留在了北京,告訴他們如何作人,如何作事。十餘年的調教,姥爺以身作則,培養了他們,為剛剛成立的不久的新中國,輸送了一批經濟管理人才。進入了60年,國家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物質供應更為匱乏,弟子們惦念著如何籌辦姥爺的生日,因為姥爺今年70歲了,弟子們要盡可能給姥爺風風光光辦場大壽。

姥爺70大壽擺在院中舉行,鄰居們搬出了桌椅板凳,鍋碗瓢盆,沿著南頭直接擺放在北院,北院房檐下一溜的爐灶,以我媽媽為首臨時組建了炊事班。 姥爺那幾天全然不知,每天堅持到各店巡查,各店紛紛叫䒷連天,沒有什麼貨物所賣,公司苦於缺乏原輔料,生產量有限,只有保幾個大的副食商場,對門市部的供應一再壓縮,門市部上午八點開門,九點鐘貨就賣空了。姥爺深深感覺困難年代的困惑,大家都在“等米下鍋”。個別商場出售糖果,出售不用糧票的精白麵糕點,價格比一般商店要貴出好幾倍,主要供應使館區的老外們。當年有個童謠流傳甚廣,“高級點心高級糖,高級老太太上茅房。”

姥爺工資90多元,每月還有近2百元的股息,應該屬于高收入階層了,我們兄弟姐妹都沾姥爺光了,姥爺時常到友誼商店,用外匯卷給我們買高級點心高級糖,他自己卻捨不得吃。 等姥爺到家,大吃一驚,“怎麼生曰擺成這麼大的排面?整個大院都動了起來。”媽媽告訴姥爺,黑龍江親友們寄來了黃花,木耳,幹磨茹,德州鄉親專門送來了一袋白麵,豬肉粉條,姥爺的那些弟子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雞鴨鵝肉全湊齊了。姥爺清楚城市都實行糧食定量,農村糧食也不富裕,德州親戚們送來一袋白麵,肯定是大家從口中節省下來的,為了讓我們大家吃碗長壽麵。“親友們辛苦了!”姥爺說。等 客人們都到齊了,姥爺的大徒弟西四副食店的張總經理端起了一碗酒,高聲說道:“今天是我師傅吳掌櫃70大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大家幹一碗,祝師傅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眾人齊叫好,一飲而盡。

“師傅在上,受徒兒一拜。”又是張總帶頭,按照北京老禮,弟子們齊刷刷給姥爺跪下叩頭。“不行呀,快起來!”姥爺有點急了,用眼睛望著我,“永群快來致謝!”我當年才十歲,也不知那來一股勇氣,沖到姥爺前面高聲喊道:“眾卿家平身!”哈哈,哄堂大笑,姥爺更是笑得淚水都流了出來。我的舉動,兩位姥爺的老朋友讚歎不己,“這孩子有帝王之相,未來也是封侯拜相之輩。”姥爺扒拉一下麵條說,“過獎了,這孩子將來能平平穩穩,能吃飽喝足,當個平民老百姓就足矣了!”

4

姥爺的生日宴會一直進行到深夜,弟子們紛紛回家,鄰居們陸續熄燈睡覺,幾位老哥們還意猶未盡東南西北聊得起勁,出於禮節我只好侍立左右,聽長輩們高談闊論。 從大家聊天我才知道,姥爺家鄉很富庶,堪稱魚米之鄉,世代靠打漁為生,為什麼要從小離家到北京來闖蕩呢?原來八國聯軍侵略我們國家,德國鬼子進犯山東,我的曾姥爺是義和團大師兄,與德國鬼子真槍實彈的幹,受到官府的通緝,被迫逃到北京。這些我視為祖輩的人,有義和團後裔,有甲午海戰北洋海師後裔,有參加軍閥混戰直系士兵,還有參加抗日戰爭的老兵,姥爺曾經驕傲的說,哪裡有軍隊,哪裡就有我們山東兵。過去民間有個說法,河北出名將,山東出好漢,幾位老夥計聊得真是投機,大家談古論今,就是當今解放軍海,陸,空三軍將領中,我們山東人也占了不少,我的三姥爺也是傑出的代表。

我太小,當時文化程度還是小學三年級,沒有寫作能力,要不真應該好好採訪一下爺爺們。他們的故事就是中華民族的近代史,就是一部革命鬥爭史。我的先輩們, 我的山東鄉親們,他們一代又一代,前仆後繼,譜寫了歷史的篇章。 客人們都散了,姥爺也催促我去休息,他卻呆呆地遙望著夜空,満天的繁星閃爍,姥爺不知道又想起了什麼,表情凝重一言不發。我還是堅持守在姥爺身旁,又幫姥爺點燃了煙帶鍋子。姥爺吧達吧達抽著,屋裡彌漫著一縷縷青煙。我猜不透姥爺的心事,但我知道姥爺經歷過辛酸的往事,經歷過京城創業的艱辛。姥爺是頂天立地的山東漢子,有位書法家曾經為姥爺題了一幅字:山東起家,京城創業,軍中驍將,商界楷模。

轉眼到了65年我成為初一的學生,由於一篇作文的見報,我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奮,閱讀了許多中外名著,並且幸運的選進了北京市少年宮文學小組。爸爸上班早起貪黑,媽媽操勞全家生計,少年宮通知開家長會,只有姥爺出馬了。 姥爺找到了景山後街的少年宮,聽說一位市長要來講話,他萬萬沒有想到文學小組這麼厲害,受到市委的重視。當彭真市長向家長講,這次是由市教委組建的少年文學小組,從全市中,小學選拔出21名學生,計畫學習半年法語,然後送到法國巴黎留學。家長都鼓起了掌,姥爺更是笑的合不上嘴,他回到家逢人就講,俺家的永群中狀元了,明年就出國留學了。姥爺對我寄託著希望,他憧憬著我美好的將來。

姥爺在菜市囗商場買了一個大掛鐘,上滿發條定好點還可以發出音樂聲,姥爺當時沒帶錢,讓隨行大姨墊付了21元。第二天姥爺托我到虎坊路大姨家去還錢,我由廠橋乘坐14路公車,直接到總站虎坊路,誰料到我口袋的錢不見了,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又反復翻找幾個衣兜,毫無結果。可恨的小偷、你為什麼偷一個小孩的錢呢?我又不斷責怪自己,都是初一學生了,怎麼還這樣粗心大意,今後大人們還能讓你做什麼事。我懊悔不己,低頭進了大姨家。 大姨家住在一座獨立小院裡,院內種植著花草,大姨父是體校武術教練,平時在院內習武,見到我來了,姨父非跟我比試一下,他不還擊,讓我攻擊他,我正窩了一肚子氣,好哇,就拿你撒巴子,你就是假想的盜賊,我左右開弓照著姨父打去,姨父敏捷靈活的躲避,我費了半天的勁,絲毫也沒有擊到他。大姨父操著濃重的膠東口音,他說平生最欽佩姥爺,為人講義氣,熱心助人。我對大姨和姨夫講,“借你們的錢,姥爺讓我過20來天再還你們。”“什麼?”大姨迷惑不解,“難道俺爹遇到什麼難事了?回家告訴你姥爺,這個錢我們不要了!”

我當天跑到學校,因為是暑假,要放一個多月,到九月一日才開學。我向校行政處要求在假期打工,我知道學校有個校辦工廠,我們每週都到那裡勞動半天。現在學校都放假了,校辦工廠肯定需要人。 行政處答應了我的要求,告訴我只允許我幹20天,要帶著假期作業和閱讀書籍,每天學習3個小時,工作5個小時,每天工資壹元。我高興地連說好,並且要求幹21天。行政處長哪裡知道我目的要掙夠21塊錢。 我開始上班了,對媽媽說我在學校參加補習班,中午就在學校食堂吃飯,下午回家。姥爺看到我放假了,計畫帶我到青島投親訪友,順便再回一趟掖縣老家。我告訴姥爺這個假期都安排滿了,我參加了補習班,開學前還要參加軍訓,等放寒假我再跟您回山東。誰料到冬天姥爺就病倒了,我今生沒有陪外祖父回山東,內心深處甚感遺憾!

我的工作很簡單,給校辦工廠取報紙,送信,下午再跟師傅拉一趟防暑降溫的飲料,上午8點至11點,必須在圖書館閱覽室寫作業,看書。中午我到食堂吃飯,沒有學生啦,只有值班的老師就餐,我們與大師傅一起在後面小餐廳吃飯。第二天我就見到了全國學生會主席胡啟立,我印象中他個頭較高,戴付眼鏡文質彬彬,我們一起吃飯,他詢問遇到什麼困難,需要勤工儉學。我講了錢被盜了經過,他很認真聽著,掏出了20塊錢交我,“回家吧,不要幹了。”我沒有接受,我強調自己是男子漢,要敢於擔當,這是我姥爺經常對我說的話。 我完成了任務順利領到21元,興沖沖登上汽車來到大姨家。推開門我楞住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姥爺,爸爸,媽媽他們全來了。“孩子,你受苦了!”姥爺一句話,大姨,媽媽都哭泣起來,原來他們全知道了。事後我才知道是校辦工廠的周師傅告訴了姥爺,媽媽要到學校把我找回來,被姥爺阻止住了,“永群能夠想到去打工掙錢還債,說明他成熟了,我們要給他面子,等待結果吧。”知我者,姥爺也!

靈柩被運回家,姥爺的靈堂挪到當院,幾位鄰居叔叔全是抗美援朝轉業兵,他們全在運輸公司工作,他們清一色是湖南人,與我們相處了幾年,鄰里關糸非常好。同是軍人出身,他們很敬佩姥爺,姥爺年輕時經過槍林彈雨,甲午海戰。他們從單位拉來了帆布,鋼管,在大院當中矗立起一個帳蓬,接上了電線,姥爺的靈柩靜靜地停放中間,鄰居們自覺排班守靈,孩子們都被家長轟出來,令他們陪我作伴守靈。 夜深了,天空漆黑一團沒有星星,我的眼睛穿透了黑夜,彷徨在追尋遙遠的宇宙界,為什麼今天陰天,讓我找不到星星,我多麼想辯別那顆星是姥爺呢?

我托小夥伴們幫忙,輕輕推開棺木的蓋,姥爺睡得很安詳,燈光晃動下,姥爺的壽裝閃閃發光,我取出了姥姥照片,舅舅照片放到姥爺貼心布袋裡,姥爺您交我的任務完成了,您安息吧!小夥伴們屏息凝氣,緊張著望著這情景,我獨坐一隅,悲從中耒潸然淚下。 突然遠處天際響起了雷聲,大雨滂沱而下,哇的一聲,有人尖叫,孩子們更加驚慌,大家抱頭逃竄。深夜,大雨,棺木,他們還不具有心裡承受能力。 靈棚內孤零零剰我一個人,我不斷地往炭盆裡燒著紙錢,一邊靠著棺木同姥爺說著,“老天都難過了,我們都不願意讓您走!你要是再活幾年,我就參加工作了,就能掙錢給你買好吃的,給您過80大壽,過90大壽,過百歲!”說著,說著,我又號陶大哭起來。

此時閃進一個身影,鄰居王爺爺舉著雨傘進來,“永群,不要傷心了,我來陪陪你。”王爺爺取出一盤臘肉,恭恭敬敬擺放供桌中間,又掏出一瓶燒酒,倒滿一杯灑在地上,然後說:“老哥哥,今晚我們好好聊聊。”王爺爺是湖南人,兒子定居北京,他過來看孫子,剛才孫子們都嚇跑了,他就趕過來守靈。王爺爺口音很重,他講了許多話,我明白了大概意思,誇姥爺有權有勢,不歧視他們農村人,帶他逛北京,有次他孫子淘氣頭磕破了,血流不停,王爺爺拿起作活的針線就要縫,姥爺一把搶過來,咆哮喊道:這樣孩子要感染的!一把抱起孩子,緊緊捂住傷口,直奔附近的平安醫院。後來在我家附近的毛家灣住進了一位中央要員,平安醫院也遷移了。 王爺爺自言自語說了好幾個時辰的話,一盤臘肉也吃的差不多了,一瓶酒也見了底,臨走他又拿起一盤供品,說讓孫子們吃供品能長膽。並且還跟我講,你姥爺20年後還是一條好漢,人是有輪回的。我半信半疑,姥爺如果是真的,您就給我托夢,不論天涯海角我都把您找回來!

今天是出殯的日子,杠業隊關門停止營業,曾受到姥爺恩惠的那位叔叔披麻戴孝,率領全體人員都來到我家,姥爺的同事,朋友們還有弟子們,都來了!家裡擠満了,院子裡站滿了,胡同大街上也圍滿了人,扛業隊12個人扛起了棺材,我也被叔叔們托上了卡車,我緊緊抱住姥爺的遺像,汽車開動了,我將臉緊緊貼在姥爺遺像上淚水盈眶,叔叔們眼圈都紅了,“多麼孝順的孩子啊,你姥爺在天之靈能夠看到,老人家願您一路走好!” 姥爺下葬了,杠業隊長那位精壯的山東漢子,眼含熱淚最後釘上棺蓋,我們全家人是痛哭流涕,難道姥爺就這麼走了?從此陰陽兩隔了?! 媽媽跪在墳頭前,哭泣道:“爹,您安心上路吧,廿年後我來收您的遺骨,重新回山東安葬。”

數月後爆發了文化大革命,爸爸受到衝擊,我們全家被遣送返回山東老家。媽媽依依不捨地望著西邊,“我們都走了,俺爹卻扔在了北京,我的心放不下心呀!”爸爸被扣上歷史反革命的帽子,媽媽又是反革命家屬,無法抗爭自己的命運,不能亂說亂動,我們全家被押送回到老家。 我在少年宮學了幾個月法語,據說已經訂好了飛巴黎的機票,後來被舉報這是舊北京市委培養資本主義金字塔,少年文學組被取消了,我只好返回學校。剛剛在學校還沒有呆幾天,厄運又一次光臨我,讓我同家裡一起回山東。 我們回到老家,都不能上學了,我開始給隊裡放羊,妹妹給隊裡記工分,僅僅住了三個月,我們又接到北京通知,要求全家人返回北京,媽媽感到慶倖說,這可能是冥冥中姥爺在護佑我們,這麼快就讓我們回北京了。

到了北京媽媽迫不急待跑到西郊墓地看看,壞了,已經全部夷為平地,遍地狼籍。媽媽在這片土地上尋找著姥爺墓碑,毫無蹤影,急急忙忙尋找人詢問,這才知道是極左造反派幹的,他們平了墓地,砸爛了殯葬管理處,媽媽急切地詢問那棺木呢?人家說可能集體深埋了,媽媽欲哭無淚,又奔跑到杠業隊,希望能夠得到一點資訊,繼續尋找姥爺的棺木,誰知道扛業隊已被解㪚,隊員們同樣被遣送回山東老家,京城這個行業也沒有了。 爸爸還在接受審查,短短數月我的父母都顯得班駁垂暮,全家人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找不到姥爺了,媽媽整曰神思恍惚,痛悔不己。那段時間是我家最困難的時期,審查期間父母沒有工資,我們僅僅領到微薄的生活費,我們上學都穿著補丁的衣服,衣服褪色了,媽媽弄點顏料又給染上,因為我家被抄了幾次,已經“一窮二白”了。

最後爸爸得到平反落實了政策,補發了幾年的工資,86年我由陝西到北京探親,爸爸己患重病了,行動不便,叮囑我說道,“今年是你姥爺去世20周年,我們沒有完成任務,沒有將你姥爺遺骨送回老家。你代替我到以前墓地舊址燒點紙錢吧。”說罷,將一個大大白色紙包交給我,爸爸用蒼勁的毛筆字寫道:寄山東省掖縣吳某某大人查收。雖然姥爺長眠在北京地下,爸爸媽媽心目中姥爺的靈魂早飛回了山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