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約伯斯被蘋果掃地出門後去了這個地方 幹了這件事

老闆在公司裡面需要一種狀態, 這種狀態我用三個字概括——“敬”、“靜”、“止”。 這就本文要分享的老闆應該擁有的企業家狀態, 或者叫思維方式。

做老闆有一個狀態叫“敬”。

不管企業做多大都要保持敬畏心。 老闆要敬畏什麼?第一:敬畏用戶, 很多企業做的越大老闆離用戶就越遠。 第二, 敬畏員工, 一個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有人希望你成功, 有一天你覺得自己很強大了就不去善待他人——“天令其亡, 必令其狂”。 第三, 敬畏行業, 很多老闆私下說一句話, 我們這個行業沒法做, 我們這個行業太爛了, 我們這個行業不是人幹的。

為什麼會有這些想法?當腦子裡充斥著“我們這個行業不好幹”的時候, 就很難做出來創新。

做一家偉大的公司要幾年?十年!三年摸索、三年深耕、三年爆發, 不要輕易的轉行, 全天下最好的行業是自己的行業。 所以不建議大家想著“轉行”, 而應該想著“轉型”。

要轉型, 老闆就必須要“靜”。

我們想一個問題, “思考”和“行動”對老闆哪個更重要?思考大於行動。 雷軍曾經講過一句話:永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 來對沖戰略上的懶惰。 很多人是戰術上非常的勤奮, 每天都在幹活, 但戰略上思考卻非常少, 為什麼企業很難創新?因為老闆沒有靜下心做思考。

給大家分享個故事:約伯斯當年被趕出蘋果, 被自己創立的公司掃地出門肯定很難受。 於是他去了一個地方——印度。 經常在印度做一件事, 印度叫“冥想”, 中國叫“打坐”, 這不是迷信而是尋找思考的狀態, 所以當約伯斯再次掌控蘋果才能作出改變世界的產品。

【深入閱讀】蘋果極簡主義美學源自禪意 約伯斯心中的聖地是印度

最後一個狀態就是“止”。

“知止而後有定”, 中國古文裡“止”是目標的意思。 商業模式的打磨需要決心和耐心, 所以一定要有一種“止”的心態, “止”的心態就是:目標非常的堅定。 如果現在是A, 目標是B, 我現在要到達這個目標最短的距離是什麼?直線!你如果想做轉型, 你會感覺張三說的有道理, 李四說的有道理, 那你天天就是“牆頭草, 兩邊倒”, 不會有你深刻的智慧。 所以往往簡單的人更容易成功, 真正幹大的都是簡單、純粹、不糾結的人。 反觀糾結的人即使有幸達到了目的, 這一路都格外曲折、特別淒苦。

如果清楚了這個“敬、靜、止”是做什麼, 這個就是老闆才能有“境界”, 所謂老闆的境界就是要對自己有要求, 要堅持學習、修煉自己, 不要糾結、被浮躁包裹,

不要看不起自己的行業。

推薦:蘋果極簡主義美學源自禪意 約伯斯心中的聖地是印度(點擊閱讀)

其實約伯斯很早便與印度、與佛教結緣, 事情是這個樣子……

公司醫生——企業首席健康官(CHO)幫助成長型企業規範化、系統化、資本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