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日本小學10塊錢的午餐爆紅網路,引來1300萬人觀看,1萬多人評論

最近Youtube上的一段視頻火了, 8分鐘視頻, 1300多萬次觀看, 1萬多條評論, 記錄了日本一所普通小學的一頓日常午餐。

拍攝視頻的, 是個住在紐約的日本女人。

當她去孩子的學校參觀時, 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午餐大量浪費, 桌上一片狼藉, 地板上零散著垃圾。

身為環境學家件兼紀錄片導演, 她實在不能忍受。 回到日本, 她拍攝了一部短紀錄片, 名為《日本的學校午餐》, 本想震懾紐約學校的領導, 沒想到卻讓這樣的午餐方式爆紅網路。

視頻完整講述了午餐的45分鐘, 而這45分鐘絕不是吃飯那麼簡單。 校長表示:這45分鐘的午餐時間, 同樣也是學習學間, 跟他們的數學課或是閱讀課沒有什麼不同。

導演跟著一位名為Yui的五年級學生, 來到日本琦玉的一所小學, 學校是提供營養午餐的, 可Yui依舊帶著便當盒, 盒子裡裝了些什麼?

答案是:餐墊、環保筷。

以及整套的衛生用品, 牙刷手帕等。

學生們開始了上午的課程, 學校的中心廚房, 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日本, 學校食堂的衛生標準, 要高於普通餐廳, 裡面的廚師們也個個都全副武裝。

(工作服一塵不染, 口罩、帽子齊全)

學校一共682個學生, 加上老師和教職人員, 5個廚師要在三小時內, 做出720份食物,保持新鮮的同時,也要顧好分量,每天也是不小的挑戰。

今天主做炸魚梨汁,廚師往做好的炸魚上澆上梨汁,便成了學生們都喜歡的菜品。

然而和好的這鍋土豆泥,讓導演大吃一驚,學校有自己的小農場,這些土豆居然是六年級學生親手種出來的。

這絕不是一間學校的特例,而是日本政府一直以來的鼓勵做法,學生親自下田耕種,才能直接體會到食物的可貴,只要有條件的學校都會如此實施,珍惜從懂得辛苦開始。

(有些學校還有果園)

下課鈴準時在12:25響起,不同于中國孩子沖出教室飛奔食堂。他們說說笑笑,攤開午餐盒裡的餐墊和餐具,直接把教室當做食堂。

而這份從容的背後,另有一群人忙碌著,他們就是今天的午餐值日生,全班所有的餐食都由他們拿回來。

只是在取午餐之前,也要做好武裝,系上白圍裙,戴好口罩、餐帽,再把多餘的頭髮塞進帽子裡,一群值日生站成一溜,等著拿小本子的人一一詢問,有沒有腹瀉、咳嗽或流鼻涕?還有沒有認真洗手?”

確認無誤之後,還要用消毒水洗手,才能跟著跟著班主任去取餐。

臨走之前,孩子們會向廚師們鞠躬,並大聲致謝:“我們是5年級2班的學生,謝謝給我們烹製美味的食物。”

飯菜終於回到了教室,值日生平均分配牛奶、吃食,其他學生只要坐等開飯就好,但是開飯之前,還要等老師講解食物來源。

“今年6年級同學為我們種了土豆,來年3月輪到我們,7月就能吃到我們種的土豆了。”孩子們聽了一陣歡呼。

在對值日生的感激中,班主任宣佈:開飯啦!秉承“食不言”的精神,大家都專注眼前的食物,老師也跟著一起吃。

每天都多出來一點食物,給飯量大的同學,想吃的出來猜拳,決定誰能吃到,誰吃什麼。

“耶!魚是我的了。”猜拳贏了的小男生高興地跳起來,對這種方式“贏來”的食物簡直是意外之喜。

吃完第一件事便是拆牛奶盒!拆開,攤平,回收之道從小學起。值日生收集大家拆開的牛奶盒,清洗乾淨之後,還要曬乾,第二天再送去學校的回收站。

第二件事便是刷牙,老師和學生都不能偷懶。

值日的孩子,會把大家吃得乾乾淨淨的餐具,整理好,再運回廚房。

其他同學也不會閑著,他們很自然地走到各自的崗位上開始打掃,強烈的歸屬感讓他們十分賣力,彼此間的配合也早有默契。用過的圍裙帽子,值日生還要帶回家洗乾淨,方便第二天值日的同學。

這一切,都在45分鐘之內完成,不僅吃到了美味的午餐,還參與了整個過程,在勞動與合作中,培養起最初的責任感,孩子們也都樂在其中。

家長每月只交3000~4000日元(約200人民幣)的材料費,人事及其他費用,全由政府承擔,到了貧困地區,連材料費也免了。

(中心廚房)

不僅如此,日本法律規定,學校只要滿600人,就必須聘請營養師,在大熱的日劇《Chef~三星營養午餐》中,對午餐的營養標準就近乎苛刻,甚至連鹽分都規定好了,這也是日本世界最低肥胖率的原因吧。

衛生標準幾乎是潔癖的標準,廚房乾淨明亮只是最基本的,食物要排除過敏原。每天的午餐要留樣保存,然後統一抽查,協力廠商的衛生評估機構,每年還會進行2~3次的徹底抽查,期間不定期小抽查不計。這標準也是無敵了。

有人看罷視頻後感歎,“對日本的感情很矛盾,但看完這個視之後不得不說,日本在培養公民,我們卻在培養公主。”

成長不僅限於分數,希望我們的孩子也能對每一次責任都勇於擔當,對每一次感恩都習以為常。

做出720份食物,保持新鮮的同時,也要顧好分量,每天也是不小的挑戰。

今天主做炸魚梨汁,廚師往做好的炸魚上澆上梨汁,便成了學生們都喜歡的菜品。

然而和好的這鍋土豆泥,讓導演大吃一驚,學校有自己的小農場,這些土豆居然是六年級學生親手種出來的。

這絕不是一間學校的特例,而是日本政府一直以來的鼓勵做法,學生親自下田耕種,才能直接體會到食物的可貴,只要有條件的學校都會如此實施,珍惜從懂得辛苦開始。

(有些學校還有果園)

下課鈴準時在12:25響起,不同于中國孩子沖出教室飛奔食堂。他們說說笑笑,攤開午餐盒裡的餐墊和餐具,直接把教室當做食堂。

而這份從容的背後,另有一群人忙碌著,他們就是今天的午餐值日生,全班所有的餐食都由他們拿回來。

只是在取午餐之前,也要做好武裝,系上白圍裙,戴好口罩、餐帽,再把多餘的頭髮塞進帽子裡,一群值日生站成一溜,等著拿小本子的人一一詢問,有沒有腹瀉、咳嗽或流鼻涕?還有沒有認真洗手?”

確認無誤之後,還要用消毒水洗手,才能跟著跟著班主任去取餐。

臨走之前,孩子們會向廚師們鞠躬,並大聲致謝:“我們是5年級2班的學生,謝謝給我們烹製美味的食物。”

飯菜終於回到了教室,值日生平均分配牛奶、吃食,其他學生只要坐等開飯就好,但是開飯之前,還要等老師講解食物來源。

“今年6年級同學為我們種了土豆,來年3月輪到我們,7月就能吃到我們種的土豆了。”孩子們聽了一陣歡呼。

在對值日生的感激中,班主任宣佈:開飯啦!秉承“食不言”的精神,大家都專注眼前的食物,老師也跟著一起吃。

每天都多出來一點食物,給飯量大的同學,想吃的出來猜拳,決定誰能吃到,誰吃什麼。

“耶!魚是我的了。”猜拳贏了的小男生高興地跳起來,對這種方式“贏來”的食物簡直是意外之喜。

吃完第一件事便是拆牛奶盒!拆開,攤平,回收之道從小學起。值日生收集大家拆開的牛奶盒,清洗乾淨之後,還要曬乾,第二天再送去學校的回收站。

第二件事便是刷牙,老師和學生都不能偷懶。

值日的孩子,會把大家吃得乾乾淨淨的餐具,整理好,再運回廚房。

其他同學也不會閑著,他們很自然地走到各自的崗位上開始打掃,強烈的歸屬感讓他們十分賣力,彼此間的配合也早有默契。用過的圍裙帽子,值日生還要帶回家洗乾淨,方便第二天值日的同學。

這一切,都在45分鐘之內完成,不僅吃到了美味的午餐,還參與了整個過程,在勞動與合作中,培養起最初的責任感,孩子們也都樂在其中。

家長每月只交3000~4000日元(約200人民幣)的材料費,人事及其他費用,全由政府承擔,到了貧困地區,連材料費也免了。

(中心廚房)

不僅如此,日本法律規定,學校只要滿600人,就必須聘請營養師,在大熱的日劇《Chef~三星營養午餐》中,對午餐的營養標準就近乎苛刻,甚至連鹽分都規定好了,這也是日本世界最低肥胖率的原因吧。

衛生標準幾乎是潔癖的標準,廚房乾淨明亮只是最基本的,食物要排除過敏原。每天的午餐要留樣保存,然後統一抽查,協力廠商的衛生評估機構,每年還會進行2~3次的徹底抽查,期間不定期小抽查不計。這標準也是無敵了。

有人看罷視頻後感歎,“對日本的感情很矛盾,但看完這個視之後不得不說,日本在培養公民,我們卻在培養公主。”

成長不僅限於分數,希望我們的孩子也能對每一次責任都勇於擔當,對每一次感恩都習以為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