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蘋果極簡主義美學源自禪意 約伯斯心中的聖地是印度

上篇文章, 我們以【約伯斯被蘋果掃地出門後去了這個地方 幹了這件事】為題聊了聊做老闆需要“認識”的三個字。 其中提到約伯斯被趕出蘋果公司後, 去印度禪修。 其實約伯斯很早便與印度、與佛教結緣, 事情是這個樣子:

進入大學之後的史蒂芬·約伯斯發現, 教授們教給他的知識並不能滿足他對於未來的好奇心, 他經常自問--他是誰, 他將在這個世界扮演什麼角色?

學校回答不了他的問題, 他便轉向哲學與宗教尋求答案。

約伯斯的菩提手釧

由於交不起住宿費, 約伯斯一直借宿在好友勞倫斯·菲力浦斯的寢室, 在這裡他結識了同樣付不起房租的丹·科特克(後來加入蘋果公司), 後者介紹一本名為《現在請來這裡》的書給約伯斯, 這本書的作者拉姆·達斯講述了自己1967年的印度之旅, 以及在印度如何體驗靈修和冥想。

約伯斯從此就對靈修與佛教上癮了,

並對印度這片神秘的土地心嚮往之。 因為相同的興趣愛好, 科特克與約伯斯距離越來越近, 友誼日益牢固。 他們每晚都不知疲倦的聊著印度哲學與靈修, 並相約以後可以一同去印度朝聖。

日本禪師鈴木俊隆用英文寫的《禪者的初心》深深影響了約伯斯, 成為他的佛學入門讀物。 鈴木隆俊是禪宗曹洞宗在日本的傳人, 1959年就來到日本弘法, 《禪者的初心》這是他針對沒有佛學根基的美國人推出的入門讀物。 約伯斯從這本書裡瞭解了“禪”, 並認為這個東西和自己天性裡追求直覺和好奇的性格相吻合, 這本書讓約伯斯看到了一個清澈、潔淨、可以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

隨著對於佛教的著迷, 約伯斯和科特克都發誓不再吃葷,

雙雙成為素食主義者。 約伯斯非常贊同“你吃什麼就變成什麼”這一理念--他甚至一周只吃一盒玉米片, 並表現得心滿意足, 當然這並不只是因為他的虔誠, 還有可能是因為他實在囊中羞澀。

約伯斯後來回憶這段歲月說:“我去撿可樂罐, 一個賣5美分, 然後拿換得的錢去買東西吃。 ”

1972年下半年, 約伯斯從一位假期漫遊印度的學長那裡獲得了如何去拜訪印度高僧尼姆·卡洛裡·巴巴的一系列資訊, 這更加堅定了他要去印度尋找智慧的信念。 由於沉浸在探索佛教帶給他的生存意義裡無法自拔, 與此同時, 約伯斯的學業一落千丈--他對大學課程不感興趣, 並開始肆無忌憚的蹺課--他知道自己沒法拿到大學畢業證, 於是決定放棄學業。

此舉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有一拼, 不過蓋茨離開學校之時已經有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一個公司掙了些零花錢之後, 約伯斯還是辭了工作義無反顧的去了印度, 當然, 他沒忘記通知好友丹·科特克。 科特克當時還在念書, 但他知道約伯斯要去印度的消息後, 當即承諾他馬上會在新德里(印度首都)與約伯斯會和。 印度高僧尼姆·卡洛裡·巴巴成為他們在印度要拜訪的目標之一。

1974年5月, 約伯斯來到了新德里, 與一名旅途中認識的西方人相約去看印度著名的宗教遊行--大壺節。 當看到滿身塵灰的苦行僧們赤裸著身體從喜馬拉雅山上走進恒河洗禮, 看到數百萬人頭攢動的朝聖者, 約伯斯被這種虔誠的氣氛震撼了, 甚至在還沒明白怎麼回事的情況下被人剃了光頭, 以至於丹·科特克在新德里的大街上見到約伯斯之時, 險些沒認出來。

兩個大男孩首先去拜訪尼姆·卡洛裡·巴巴, 可到達高僧居住的小城之時才知道高僧早在半年前就圓寂了。

旅途中他們遇到一個年輕人, 那個人說他把返程機票給丟了。約伯斯把自己的機票送給了年輕人,但當時他身上也沒有錢買機票。他對年輕人說:我信任你,你回美國之後再寄一張給我就好了。

所幸年輕人回國後就履行了承諾。

8月,約伯斯回到了加利福尼亞,結束了他的印度之行。此次朝聖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觀,也為他的未來指明了方向:“這次機會倒是讓我認為湯瑪斯·愛迪生對人類世界的貢獻或許比比爾·馬克思和尼姆·卡洛裡·巴巴加起來都還要大些。”

約伯斯或許是從印度的貧苦中體會出了科技與商業的重要性,於是他結束了對人生的探索,並選擇了電子行業作為自己終身奮鬥的方向。

20個月之後,約伯斯與兒時的好友史蒂夫·沃茲涅克創立了蘋果公司。

約伯斯的妻子勞倫娜·鮑威爾也是一名佛教徒,二人在1991年3月18日舉行佛式婚禮,婚禮的主持是約伯斯的佛學老師乙川弘文禪師,一名作家曾這樣描述道:“儀式簡單到甚至有些苦行的味道--賓客和新娘走入時,熏香正在燃燒。沒有婚禮的鐘聲,而是吟誦佛經的旋律。”

約伯斯對“禪”的領悟也體現在蘋果產品的設計理念之上,禪宗不注重看經文,不講究繁 文縟節,不提倡繁瑣思辨,宣導“一切唯心、萬法唯識”,講究內心的頓悟--約伯斯崇尚的極簡主義美學,對於iMac、iPod、iPhone、iPad的 設計都尊重來自“內心和直覺的呼喚”,所以後來的大賣也說明約伯斯的確做到了“直指人心”。

禪者的初心2:喚醒內心的佛性,感受修行之美鈴木俊隆禪師/著宗教哲學人生感悟人文書籍 ¥32 購買

《禪者的初心》裡有句話:“做任何事,其實都是在展示內心的天性,這是我們存在的唯一理由。”縱觀約伯斯一生,他是在用心實踐這句話。

公司醫生——企業首席健康官(CHO)幫助成長型企業規範化、系統化、資本化。 那個人說他把返程機票給丟了。約伯斯把自己的機票送給了年輕人,但當時他身上也沒有錢買機票。他對年輕人說:我信任你,你回美國之後再寄一張給我就好了。

所幸年輕人回國後就履行了承諾。

8月,約伯斯回到了加利福尼亞,結束了他的印度之行。此次朝聖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觀,也為他的未來指明了方向:“這次機會倒是讓我認為湯瑪斯·愛迪生對人類世界的貢獻或許比比爾·馬克思和尼姆·卡洛裡·巴巴加起來都還要大些。”

約伯斯或許是從印度的貧苦中體會出了科技與商業的重要性,於是他結束了對人生的探索,並選擇了電子行業作為自己終身奮鬥的方向。

20個月之後,約伯斯與兒時的好友史蒂夫·沃茲涅克創立了蘋果公司。

約伯斯的妻子勞倫娜·鮑威爾也是一名佛教徒,二人在1991年3月18日舉行佛式婚禮,婚禮的主持是約伯斯的佛學老師乙川弘文禪師,一名作家曾這樣描述道:“儀式簡單到甚至有些苦行的味道--賓客和新娘走入時,熏香正在燃燒。沒有婚禮的鐘聲,而是吟誦佛經的旋律。”

約伯斯對“禪”的領悟也體現在蘋果產品的設計理念之上,禪宗不注重看經文,不講究繁 文縟節,不提倡繁瑣思辨,宣導“一切唯心、萬法唯識”,講究內心的頓悟--約伯斯崇尚的極簡主義美學,對於iMac、iPod、iPhone、iPad的 設計都尊重來自“內心和直覺的呼喚”,所以後來的大賣也說明約伯斯的確做到了“直指人心”。

禪者的初心2:喚醒內心的佛性,感受修行之美鈴木俊隆禪師/著宗教哲學人生感悟人文書籍 ¥32 購買

《禪者的初心》裡有句話:“做任何事,其實都是在展示內心的天性,這是我們存在的唯一理由。”縱觀約伯斯一生,他是在用心實踐這句話。

公司醫生——企業首席健康官(CHO)幫助成長型企業規範化、系統化、資本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