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膏方組方是學問,六大事項要注意


膏方是一門學問, 不僅養生, 更能治病。


膏方一般由35味左右的中藥組成, 屬大複方範疇, 且服用時間較長, 因此, 制定膏方應遵循辨證論治法度,

具備理、法、方、藥之程式, 並注重針對性, 即根據患者的疾病性質和體質類型, 經辨證後配方制膏, 一人一方, 量體用藥, 方能增強體質、祛病延年。


另外, 膏方中多含補益氣血陰陽的藥物, 難以消化吸收, 若不顧實際情況, 一味純補峻補, 易妨礙氣血,

反而有損健康, 故配伍用藥, 至為重要。 組方時尤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調暢氣血陰陽, 以平為期


利用藥物的偏勝之性, 來糾正人體陰陽氣血的不平衡, 以求“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是中醫養生和治病的基本思想, 也是制訂膏方的主要原則。

2、斡旋脾胃升降,
以喜為補


口服膏方後, 胃中舒服, 能消化吸收, 方可達到補益的目的, 故制定膏方, 總宜佐以運脾健胃之品。

3、重視脈案書寫, 辨證立法


中醫的理、法、方、藥特色, 必須充分體現在膏方的脈案中, 只有正確、科學地書寫脈案才能保證治療的有序和準確。 切忌“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4、注重體質差異, 量體用藥


人體體質因年齡、性別、生活境遇、先天稟賦、後天調養等不同而各有差異, 故選方用藥也因人而異。 如老年人氣血運行遲緩, 故膏方中多佐行氣活血之品;婦女易於肝氣郁滯, 故宜輔以疏肝解鬱之藥。

5、著意通補相兼, 動靜結合


用膏方進補期間, 既不能一味呆補, 又不宜孟浪攻泄, 而常取通補兼施、動靜相合、並行不悖的方法。 補品為“靜藥”, 必須配合辛香走竄之“動藥”, 動靜結合, 才能補而不滯。

6、注意用藥與四時相應


四時之氣的升降沉浮對疾病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古代醫家據此提出隨時為病,當隨病制方的治療思想。

春天多風邪,須在方中加入祛風藥,如荊芥、薄荷等;夏天多熱疾,須加適量的寒涼藥,如黃連、石膏等;秋天多燥邪,宜加入溫潤氣分藥,如杏仁、沙參等;冬天多寒邪,宜加入一些溫熱藥,如附子、乾薑等。

注意用藥與四時相應,以適應溫、熱、寒、涼、升、降、沉、浮的規律,不絕生化之源。結合各個季節的易發病證,則可以在不同的時令,根據病情及氣候,採用相應的四時用藥法,隨證應變,亦可以用膏方的形式來治病及防病。故膏方不僅僅局限于冬令時節應用。

更多內容,歡迎閱讀:

秋燥滋陰潤肺首選膏方調養

細說膏方史

揭秘膏方的製備工藝

傳承工匠精神,用心熬制一料好膏方!

面對琳琅滿目的膏方我們該如何區分與選擇呢?

怎樣服用膏方效果才更明顯?

糖尿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嗎?

其實,年輕人也需要膏方進補!

冬令進補有“膏方”,五大誤區需警惕!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官方公眾號(PSMChina)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古代醫家據此提出隨時為病,當隨病制方的治療思想。

春天多風邪,須在方中加入祛風藥,如荊芥、薄荷等;夏天多熱疾,須加適量的寒涼藥,如黃連、石膏等;秋天多燥邪,宜加入溫潤氣分藥,如杏仁、沙參等;冬天多寒邪,宜加入一些溫熱藥,如附子、乾薑等。

注意用藥與四時相應,以適應溫、熱、寒、涼、升、降、沉、浮的規律,不絕生化之源。結合各個季節的易發病證,則可以在不同的時令,根據病情及氣候,採用相應的四時用藥法,隨證應變,亦可以用膏方的形式來治病及防病。故膏方不僅僅局限于冬令時節應用。

更多內容,歡迎閱讀:

秋燥滋陰潤肺首選膏方調養

細說膏方史

揭秘膏方的製備工藝

傳承工匠精神,用心熬制一料好膏方!

面對琳琅滿目的膏方我們該如何區分與選擇呢?

怎樣服用膏方效果才更明顯?

糖尿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嗎?

其實,年輕人也需要膏方進補!

冬令進補有“膏方”,五大誤區需警惕!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官方公眾號(PSMChina)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