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時報聚焦兩會丨新經濟加速發展是天津發展動力

兩會熱點

(資料圖片)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劉慧 趙建中

雖然GDP不能衡量整體效益, 但9%的經濟增速在全國各省區市來說還是較為顯眼。

2016年第三產業增長10%, 第二產業增長8%, 新經濟加速發展是天津經濟發展的動力, 天津市去年的生產總值達到17885.39億元, 服務業占比不斷提升。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日前參加了天津代表團的會議, 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天津市市長王東峰、天津市委副書記懷進鵬、天津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宗國英等代表談到了天津經濟發展和相關建議。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查閱獲悉, 天津新經濟發展最快的是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 2016年同比分別增長34.8%和39.8%, 目前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天津市工業比重為12.6%;服務業增加值占天津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 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7.9%。 “天津市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發展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王東峰介紹說。

隨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 李鴻忠談到京津冀協同發展。 他說:“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是國家的三大戰略之一, 隨著戰略的實施, 這三年成為天津歷史上發展最好的時期,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PM2.5濃度較2013年下降了28.1%, 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經濟發展實現了數量增長和品質提高。 ”

在他看來, 與珠三角、長三角大發展之時有所不同, 京津冀協同發展目標是在發展高起點、人口高度密集地區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既要發展、又要綠色;既要經濟增長總量、又要發展品質效益。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賦予天津“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 推進協同發展關鍵是要通過改革用重構思維加以推進。

天津已制定出臺四個專項《實施意見》,

瞄準智慧製造、建設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目標, 對接《中國製造2025》, 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李鴻忠稱, 天津已設立海河產業基金, 運用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運作方式, 以政府財政資金投入, 帶動全社會產業投資。 還要發揮天津港輻射“三北”的海上門戶作用, 提升海鐵聯運水準, 整合津冀港口資源, 科學佈局京津冀航空資源, 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 同時深化金融改革, 打造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

圍繞如何落實《中國製造2025》, 天津市工信委主任李朝興等20名代表認為, 要支持濱海新區創建《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 支持天津創建現代中藥製造業創新中心, 支持天津打造中歐產業合作示範園區,

支持重大工程項目在天津試點示範。 比如支援天津建設一批高端裝備、智慧製造、綠色製造、服務型製造工程的試點示範。 立足天津航空航太產業聚集優勢, 支持重型火箭、重型直升機等國家標誌性重大專案落戶天津等。

鼓勵創新也被諸多代表提及。 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等15名代表聯名提出, 今後要推動智慧財產權綜合管理改革, 有效保護和激勵創新。 構建與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相匹配、與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方向相一致、與國際通行規則相接軌的智慧財產權集中管理體系。 應該由一個行政機構承擔相同或者相近的管理職責的要求, 整合專利、商標、版權等主要智慧財產權管理職能,組建統一的智慧財產權行政管理部門。

中央編辦和智慧財產權局要通過試點摸索和積累經驗, 將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相結合, 研究提出改革智慧財產權管理體制方案, 適時在中央層面和全國推行智慧財產權綜合管理改革。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深化之年, 王東峰表示, 天津要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全面提升經濟發展的品質效益水準。 以“三去一降一補”為重點, 壓減鋼鐵、盤活商務樓宇和降低企業杠杆率, 處置僵屍企業260戶, 壓減鋼鐵產能180萬噸, 再盤活空置商務樓宇400萬平方米。 以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為重點, 減輕企業負擔, 規上工業企業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降到85元以下。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支援科技領軍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組建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建立先進製造業產業技術研究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優化投資服務和營商環境”是他重點提及的內容之一。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陽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建立先進製造業產業技術研究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優化投資服務和營商環境”是他重點提及的內容之一。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陽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