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同步教育:蘇霍姆林斯基的45句教育箴言

瓦西裡·亞曆山德羅維奇·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烏克蘭卓越的教育家、教師、思想家和作家。 他在帕夫雷什中學任教。 擔任這所農村中學的校長、教師和教育者長達32年。 蘇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暫, 但他卻持之以恆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寫作;奇跡般地寫出了40部專著、600多篇論文、約1200篇兒童小故事。

蘇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師、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們的。 他把自己的思維、思索、建議和見解全部傾注在了他的著作當中, 即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01

做一個美的人

1、沒有美的教育, 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我認為很重要的一條, 就是教會孩子去觀察美, 同時去思考美和人的高尚品格。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2、進行道德教育, 造就真正的人——就是在號召做一個美的人。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3、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務, 就是教會兒童從周圍世界的美和人的關係的美中看出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誠懇,

並在此基礎上在自己身上確立這種美。 (《全面發展的人的培養問題》)

4、一個人如果從童年時期就感受到美的教育, 特別是讀過一些好書;如果他善於感受並高度讚賞一切美好事物, 那麼, 很難設想, 他會變成一個冷酷無情、卑鄙庸俗、貪淫好色之徒。 (《給兒子的信》)

5、在為人們創造財富與歡樂的結合中, 通過認識美, 比如說, 認識一朵小花的美, 岸邊上色彩斑斕的小石子的美, 鮮紅色霞光萬道的美, 朗朗語調的美以及人們的行為美來認識自己。 在這種結合中則蘊藏著相當強大的教育力量, 使你這個教育者能獲得真正神奇的才能, 讓孩子的心靈為之震驚, 並能讓其挺直起來, 如果孩子的心靈在痛苦、不幸、災難的壓迫下彎曲了的話。

作為兒童歡樂的創造者——教師的權利, 恰好在於為幼小的兒童去打開通往美的世界的大門。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02

無比相信書的教育力量

1、我的教育信念的真理之一, 便是無比相信書的教育力量。 (《教育的藝術》)

2、一本智慧豐富的、有鼓舞力的書, 往往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教育的藝術》)

3、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 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 (《給教師的建議》)

4、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給教師的建議》)

5、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 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 他就越需要多閱讀。 (《給教師的建議》)

6、課外閱讀, 用形象的話來說, 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 也是鼓帆前進的風。 (《給教師的建議》)

7、如果一個人沒有在童年時期就體驗過面對書籍進行深思的激動人心的歡樂, 那就很難設想會有完滿的教育。 (《給教師的建議》)

8、真正的閱讀能夠吸引學生的理智和心靈, 激起他對世界和對自己的深思, 迫使他認識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來。

沒有這樣的閱讀, 一個人就會受到精神空虛的威脅。 無論什麼都不能取代書籍的作用。 (《給教師的建議》)

03

真正的教育開始於自我教育

1、每個人是他本人的最敏感、必不可少的醫生。 我在教育兒童、少年和男女青年時, 深深地確信這一真理。 (《公民的誕生》)

2、真正的教育開始於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開始于兒童對人的道德高尚和偉大的嚮往。(《給教師的建議》)

3、一個少年,只有當他學會了不僅仔細地研究周圍世界,而且仔細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時候;只有當他不僅努力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象,而且努力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的時候;只有當他的精神力量用來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完善的時候,他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這裡說的就是學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領域裡的自我教育。(《給教師的建議》)

4、嚴格地說,自我教育就是從這裡開始的:讓一個人去關心另一個人,力求看到自己身上的好的東西在另一個人的身上表現出來。(《給教師的建議》)

5、我深信,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給學生自我教育要比安排他怎樣度過星期天困難得多,要比抓住他的手不放,直到他走出校門,一下子被擺脫了各種校規和限制的自由空氣陶醉得不知所措,那要困難和複雜得多。(《給教師的建議》)

6、我堅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而如果在少年的精神生活裡只有上課、聽講和單單為了識記而死摳書本,那麼這種自我衡量、自我認識就是不可能的。(《給教師的建議》)

7、學校畢業後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當一個人在上學年代裡就愛上書籍,學會從書籍裡認識周圍世界和認識自己的時候,他在畢業後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給教師的建議》)

8、我堅定地相信,兒童在認識周圍世界的同時,應當認識自己,應當充滿一種深刻的自我肯定的感情。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自尊感是一個人的榮譽感、名譽感、健康的自愛心的最強大的源泉之一。(《給教師的建議》)

04

教師上好一堂課要做畢生的準備

1、課,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課,就是創造活動的源頭,就是教育信念的萌發園地。(《和青年校長的談話》)

2、我認為課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於去點燃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火花。(《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3、課堂是一個人感到追求成為思想家的第一個搖籃。(《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4、教師上好一堂課要做畢生的準備。(《和青年校長的談話》)

5、上課,這是兒童和教師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間的相互關係來決定的。(《教育的藝術》)

6、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給教師的建議》)

7、所謂課上得有趣,這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給教師的建議》)

8、學生的自由時間來自課堂:明智的、善於思考的教師能給學生贏得自由時間。(《給教師的建議》)

9、每天 10至 12個小時坐在那裡讀書、聽講、思考、記憶、回想、再現,以便能回答教師的問題,——這真是一種無法勝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勞動,它歸根結底將會摧殘學生的體力和智力,使學生對知識產生冷淡的和漠不關心的態度,使得一個人只有學習,卻沒有智力生活。(《給教師的建議》)

10、所謂“在課堂上不浪費 1分鐘”、“沒有一時一刻不在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可能在教育人這件精雕細刻的工作中,再沒有比這種做法更為有害的了。教師在工作中抱定這樣的宗旨,那就簡直意味著要把兒童的精力全部榨出來。在上完這種“高效率的 ”課以後,兒童回到家裡已經疲憊不堪了。(《給教師的建議》)

11、我在學校裡工作了 35年,而直到 20年前我才明白,在課堂上要做兩件事:第一,要教給學生一定範圍的知識;第二,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如果達不到這兩件事的和諧,就會使學生的學習變成一種苦役。(《給教師的建議》)

12、教室裡一片寂靜,學生都在聚精會神地進行緊張的思考。教師要珍視這樣的時刻。課堂上應當經常出現這樣的寂靜。希望你們警惕,在課堂上不要總是教師在講。這種做法不好。(《給教師的建議》)

13、教師的個人榜樣在課堂上是非常重要的。(《給教師的建議》)

05

家庭是一個人學習做好事的起源之地

1、教育的完善,它的社會性的深化,不是意味著家庭的作用的減弱,而是意味著家庭的作用的加強。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和諧的全面發展: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給教師的建議》)

2、家庭是一個人應該學習做好事的起源之地。家庭每日、每時都在和學校集體的精神生活相接觸;學校不能沒有家庭的配合;學校裡集體主義的道德文明在許多方面,就是開在家庭裡的許多花朵的果實。(《培養集體的方法》)

3、學校裡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裡折射地反映出來;學校的複雜的教育過程中產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人的全面發展取決於母親和父親在兒童面前是怎樣的人,取決於兒童從父母的榜樣中怎樣認識人與人的關係和社會環境。(《給教師的建議》)

4、父母之間保持純真、高尚的愛情,是使孩子們享有充滿活力、健康情趣的生活的保證。無數事實都證明了這一點。(《愛情的教育》)

5、溺愛是家長和兒童關係上最可悲不過的東西。這是一種本能的、不理智的愛,有時簡直可說是像母雞的愛。母親和父親為兒童的每一舉動都感到高興,但卻不考慮這是什麼舉動,會得到什麼結果。受這種態度培養的兒童不會懂得,在人與人的共同生活中有“可以 ”、“不可以 ”、“應當 ”這一些概念。這種兒童覺得,對於他來說一切都是可以的。他變成了任性的、往往是近乎病態的人,生活中的少許困難,對於他都會成為無力承擔的重負。用溺愛態度培養出來的人,是自私自利到所謂透頂了的人。(《給教師的建議》)

6、要告訴家長還應該當心另一種不理智的、本能的愛。這就是暴君式的愛。這種愛的根子,是有些家長既自私自利,又不文明。他們對待自己的孩子像對待物品一樣:這是我的桌子,我想放到哪裡,就放在哪裡;這是我的女兒,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我想起了什麼,就要求什麼。(《給教師的建議》)

7、要盡可能少請家長們到學校來對孩子進行道德訓斥,用父母的“強硬手腕 ”來嚇唬兒子,說什麼 “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 ”是危險的來警告孩子。而應盡可能多地讓孩子同父母在精神上交往,這種交往能給母親和父親帶來歡樂。(《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8、請你這樣告訴學生的家長:“你們的孩子的智慧,取決於你們的智力興趣,取決於書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占著怎樣的地位。”(《給教師的建議》)

9、如果不提高整個農村學校,特別是農村家庭的文化和精神生活水準,那麼農村學校要改進教學,提高知識品質,就簡直是不可能的。(《給教師的建議》)

10、為了教育兒童,書籍在家庭的精神生活中應當佔有重要的地位。(《給教師的建議》)

11、凡是道德修養好的、有自覺精神的勞動者,都是在對書籍抱著深刻尊重態度的家庭裡長大的。(《給教師的建議》)

—·END·—

中國同步教育網是最全的線上教育平臺,主要面向全國幼兒、小學、初中、高中生等進行線上學習輔導。並且針對家長和孩子分別開發了不同的學習課程,讓孩子在家長陪伴學習中成長,讓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中得到快樂。整站內容還包括語文閱讀、作文頻道、媽媽課堂、家庭急救、廚房烹飪、親子話題、保健養生、國學智慧、傳統文化、電腦學習、農業知識、企業管理、夕陽學院、藝術教育、商務禮儀、線上考場等20多個版塊,豐富多彩,為孩子和全家提供了一站式學習平臺。

現誠招代理加盟商,歡迎垂詢。400-606-6706

(《公民的誕生》)

2、真正的教育開始於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開始于兒童對人的道德高尚和偉大的嚮往。(《給教師的建議》)

3、一個少年,只有當他學會了不僅仔細地研究周圍世界,而且仔細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時候;只有當他不僅努力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象,而且努力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的時候;只有當他的精神力量用來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完善的時候,他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這裡說的就是學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領域裡的自我教育。(《給教師的建議》)

4、嚴格地說,自我教育就是從這裡開始的:讓一個人去關心另一個人,力求看到自己身上的好的東西在另一個人的身上表現出來。(《給教師的建議》)

5、我深信,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給學生自我教育要比安排他怎樣度過星期天困難得多,要比抓住他的手不放,直到他走出校門,一下子被擺脫了各種校規和限制的自由空氣陶醉得不知所措,那要困難和複雜得多。(《給教師的建議》)

6、我堅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而如果在少年的精神生活裡只有上課、聽講和單單為了識記而死摳書本,那麼這種自我衡量、自我認識就是不可能的。(《給教師的建議》)

7、學校畢業後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當一個人在上學年代裡就愛上書籍,學會從書籍裡認識周圍世界和認識自己的時候,他在畢業後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給教師的建議》)

8、我堅定地相信,兒童在認識周圍世界的同時,應當認識自己,應當充滿一種深刻的自我肯定的感情。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自尊感是一個人的榮譽感、名譽感、健康的自愛心的最強大的源泉之一。(《給教師的建議》)

04

教師上好一堂課要做畢生的準備

1、課,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課,就是創造活動的源頭,就是教育信念的萌發園地。(《和青年校長的談話》)

2、我認為課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於去點燃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火花。(《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3、課堂是一個人感到追求成為思想家的第一個搖籃。(《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4、教師上好一堂課要做畢生的準備。(《和青年校長的談話》)

5、上課,這是兒童和教師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間的相互關係來決定的。(《教育的藝術》)

6、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給教師的建議》)

7、所謂課上得有趣,這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給教師的建議》)

8、學生的自由時間來自課堂:明智的、善於思考的教師能給學生贏得自由時間。(《給教師的建議》)

9、每天 10至 12個小時坐在那裡讀書、聽講、思考、記憶、回想、再現,以便能回答教師的問題,——這真是一種無法勝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勞動,它歸根結底將會摧殘學生的體力和智力,使學生對知識產生冷淡的和漠不關心的態度,使得一個人只有學習,卻沒有智力生活。(《給教師的建議》)

10、所謂“在課堂上不浪費 1分鐘”、“沒有一時一刻不在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可能在教育人這件精雕細刻的工作中,再沒有比這種做法更為有害的了。教師在工作中抱定這樣的宗旨,那就簡直意味著要把兒童的精力全部榨出來。在上完這種“高效率的 ”課以後,兒童回到家裡已經疲憊不堪了。(《給教師的建議》)

11、我在學校裡工作了 35年,而直到 20年前我才明白,在課堂上要做兩件事:第一,要教給學生一定範圍的知識;第二,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如果達不到這兩件事的和諧,就會使學生的學習變成一種苦役。(《給教師的建議》)

12、教室裡一片寂靜,學生都在聚精會神地進行緊張的思考。教師要珍視這樣的時刻。課堂上應當經常出現這樣的寂靜。希望你們警惕,在課堂上不要總是教師在講。這種做法不好。(《給教師的建議》)

13、教師的個人榜樣在課堂上是非常重要的。(《給教師的建議》)

05

家庭是一個人學習做好事的起源之地

1、教育的完善,它的社會性的深化,不是意味著家庭的作用的減弱,而是意味著家庭的作用的加強。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和諧的全面發展: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給教師的建議》)

2、家庭是一個人應該學習做好事的起源之地。家庭每日、每時都在和學校集體的精神生活相接觸;學校不能沒有家庭的配合;學校裡集體主義的道德文明在許多方面,就是開在家庭裡的許多花朵的果實。(《培養集體的方法》)

3、學校裡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裡折射地反映出來;學校的複雜的教育過程中產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人的全面發展取決於母親和父親在兒童面前是怎樣的人,取決於兒童從父母的榜樣中怎樣認識人與人的關係和社會環境。(《給教師的建議》)

4、父母之間保持純真、高尚的愛情,是使孩子們享有充滿活力、健康情趣的生活的保證。無數事實都證明了這一點。(《愛情的教育》)

5、溺愛是家長和兒童關係上最可悲不過的東西。這是一種本能的、不理智的愛,有時簡直可說是像母雞的愛。母親和父親為兒童的每一舉動都感到高興,但卻不考慮這是什麼舉動,會得到什麼結果。受這種態度培養的兒童不會懂得,在人與人的共同生活中有“可以 ”、“不可以 ”、“應當 ”這一些概念。這種兒童覺得,對於他來說一切都是可以的。他變成了任性的、往往是近乎病態的人,生活中的少許困難,對於他都會成為無力承擔的重負。用溺愛態度培養出來的人,是自私自利到所謂透頂了的人。(《給教師的建議》)

6、要告訴家長還應該當心另一種不理智的、本能的愛。這就是暴君式的愛。這種愛的根子,是有些家長既自私自利,又不文明。他們對待自己的孩子像對待物品一樣:這是我的桌子,我想放到哪裡,就放在哪裡;這是我的女兒,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我想起了什麼,就要求什麼。(《給教師的建議》)

7、要盡可能少請家長們到學校來對孩子進行道德訓斥,用父母的“強硬手腕 ”來嚇唬兒子,說什麼 “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 ”是危險的來警告孩子。而應盡可能多地讓孩子同父母在精神上交往,這種交往能給母親和父親帶來歡樂。(《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8、請你這樣告訴學生的家長:“你們的孩子的智慧,取決於你們的智力興趣,取決於書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占著怎樣的地位。”(《給教師的建議》)

9、如果不提高整個農村學校,特別是農村家庭的文化和精神生活水準,那麼農村學校要改進教學,提高知識品質,就簡直是不可能的。(《給教師的建議》)

10、為了教育兒童,書籍在家庭的精神生活中應當佔有重要的地位。(《給教師的建議》)

11、凡是道德修養好的、有自覺精神的勞動者,都是在對書籍抱著深刻尊重態度的家庭裡長大的。(《給教師的建議》)

—·END·—

中國同步教育網是最全的線上教育平臺,主要面向全國幼兒、小學、初中、高中生等進行線上學習輔導。並且針對家長和孩子分別開發了不同的學習課程,讓孩子在家長陪伴學習中成長,讓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中得到快樂。整站內容還包括語文閱讀、作文頻道、媽媽課堂、家庭急救、廚房烹飪、親子話題、保健養生、國學智慧、傳統文化、電腦學習、農業知識、企業管理、夕陽學院、藝術教育、商務禮儀、線上考場等20多個版塊,豐富多彩,為孩子和全家提供了一站式學習平臺。

現誠招代理加盟商,歡迎垂詢。400-606-6706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