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異地22年,情書1000封,95歲老兵用畫繼續愛亡妻!

文丨夢璿

一位95歲的老頭兒,

常坐在上海自然博物館門口的臺階上發呆,

別人要問, “你怎麼又往這坐了?”

他會不好意思的說, “我想美棠了!”

老頭名叫饒平如, 美棠是他的愛妻。

他87歲那年, 美棠病逝,

此後數年,

老頭兒只做一件事——想念美棠。

為了“留住”美棠, 他開始學習繪畫,

3年時間, 18本繪本

從少時初見她時的模樣,

一直畫到她白髮如雪、離他而去。

畫的時候他從不難過, 只覺得溫馨,

他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無論順境還是逆境,

於他而言, 都是最美的回憶。

平如和美棠,

兩家原本是世交。

平如13歲那年, 美棠10歲,

還是個紮著小辮子

跟他要玩具玩的小姑娘。

無論如何,

平如也沒有想到,

眼前這個小姑娘,

會是他珍愛一生的伴侶。

平如年少時就考入黃埔軍校,

之後在第一百軍六十三師,

打過許多硬仗,

那是真正的九死一生。

抗戰勝利後,

平如奉父親之命回家和美棠相親。

走至第三進廳堂時,

忽見左廂房窗子正開,

一位面容姣好、年約二十的小姐

正攬鏡自照, 塗抹口紅。

他心知是她, 望著那張桃花般粉嫩的臉龐,

平如那顆堅毅的心, 突然間, 慌了。

兩個人也沒講什麼話,

父親走過去把戒指戴在美棠指上,

人生大事就這麼定了。

美棠拿出相冊給他看,

平如覺得美棠大概是喜歡自己的,

就抽了幾張照片帶在身邊。

戀愛時,

他們常去公園,

樹影婆娑, 彩燈閃閃。

在浪漫的氛圍中,

他們閑坐清談, 直到夜深。

那時候的愛含蓄內斂,

平如不好意思說“我愛你”那樣露骨的話,

就唱了一首很流行的英文歌曲

“Oh Rosemarry I Love You ”

以表達自己對美棠的愛意

湘西會戰中,

平如被日寇炮火壓制在山坡上時,

他曾暗想:葬身此地亦是甚好。

而此刻,

在回軍營的路上,平如突然覺得

自己的命從此輕慢不得,因為命裡多了一個人。

門當戶對,郎情妾意,

1948年,兩人在南昌結婚。

婚禮十分隆重,證婚人是江西省主席,

賓客滿堂,多達兩百人。

幾十年過去了,

兩人婚禮的照片早已毀壞,

但平如仍記得當天的盛況,

用筆還原了當天的情景。

他又怎麼會忘?

那天是他娶美棠的日子啊!

婚後,兩人的小日子

過的十分甜蜜。

可惜時局動盪,生計艱難。

為了把日子過好,兩人開始“經商”,

賣過幹辣椒,開過麵館,

可惜都沒掙著錢。

那時候的日子十分清苦,

兩人走南闖北,

住的房子不是“呼呼”進風,

就是房頂漏雨。

但兩人一點都不覺得苦,

還經歷了生平最美的一次中秋賞月。

美棠唱歌很好聽,

沒事就喜歡唱幾句,

平如把紙張卷起來給美棠當話筒,

自己拿出口琴為她伴奏,

他說這是“夫唱婦隨”。

他們在一起的日子,

每天都是開心快樂的,

鄰居總是無比羡慕他們。

1950年至1956年,

平如在出版社和醫院身兼兩職,

待遇優渥,月入250元,

兩人就流連於電影院和舞廳等地,

日子過得快樂而愜意。

然而幸福的日子是短暫的,

1957年由於出身問題

平如被帶去了安徽勞作改造,

從此與美棠分隔兩地。

這一別就是22年。

22年裡,

他在安徽運土修壩,

她在上海艱難求生。

有人勸她和平如劃清界限,

美棠卻堅定的一直等待平如。

平如走後,

美棠一個人扛起了一個家,

為了把孩子養大,

她冬天給別人洗衣服掙錢,手起了凍瘡。

她還當搬運工,

連硬漢扛起來都費力的30斤的水泥,

美棠卻能一包又一包,來來回回的抗,

而她也從此落下腰傷。

日子過得太艱難了,

美棠只好變賣自己的嫁妝,

就連女兒滿歲帶的金鐲子也只能忍痛當掉,

那一天,美棠淚流滿面。

因為糧食緊缺,平如全身浮腫,

美棠為了給丈夫買一瓶魚肝油,

拼命幹活攢錢。

魚肝油寄去後,

平如拌在米飯裡吃了兩天,

浮腫就消失了。

22年來,

平如每年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來。

兩人只能靠書信往來保持聯繫,

沒有什麼纏綿的情話,

無非是家庭瑣事而已,

卻足足有1000多封!

平如想美棠的時候就拿出來看一看,

情到深處淚眼朦朧,

那信裡是他最重要的人啊!

57歲那年,平如才被調回上海,

一家終於團圓。

美棠不再是美貌青春的少婦,

平如也不再是英俊瀟灑的小夥,

不過,愛只增不減。

由於扎實的文字和英文功底,

平如得到領導賞識,

再一次成為美棠的頂樑柱。

他們每天形影不離,

一起買菜、散步、剝毛豆,

家裡一片祥和。

美棠對吃很講究,

但不管平如做的多難吃,

她都會吃掉。

只是常常笑話他

“燒菜鹽放太多或醬油太少”

孩子們覺得美棠太嚴厲了,

美棠還沒說話,平如先急了

“人家教訓老公了,你們插啥嘴?”

美棠仍被平如寵著,

平如也被美棠照顧著。

恩恩愛愛,

還像熱戀中的小情侶一樣。

“我們一生坎坷,

到了暮年才有一個安定的居所,

但是老病相催,

已然到了生命的盡頭。”

美棠不幸患上了糖尿病和腎病,

每天都需要進行腹膜透析。

平如辭掉工作,專心在家照料她。

他購齊設備,向護士討教辦法,

在家裡每天給她做透析。

一做就是四年。

他每天照顧她的生活起居,

洗臉、梳頭、餵飯、倒腹水、打胰島素、

每天做四次透析、做記錄,

一定要親力親為他才放心。

別人問他有沒有覺得煩躁的時候,

平如連連搖頭:“沒有,沒有,

這個一點沒有,這個是我的希望。”

是啊,美棠在,他就有希望,

無論怎樣都是幸福的,

又怎麼會煩躁呢?

美棠要一件根本不存在的

“黑底紅花的衣裳”,

平如就馬上讓裁縫做一件。

美棠半夜要吃馬蹄糕,

平如就頂著寒風

騎行一個多小時去買,

回來後美棠又不記得自己想吃。

這樣的事情總在發生,

可每一次只要美棠想要,

平如就一定會滿足,

他不想讓她失望啊!

直到美棠大鬧,

說平如把孫女藏了起來,不讓她見,

無論平如怎樣解釋她都不信,

平如突然害怕有一天她會忘記自己。

頓時悲傷不已,

八十多歲的他坐在地上,

號啕大哭。

美棠清醒的時候,會對平如說

“你不要亂吃東西啊!”

後來,美棠病得越來越重,

開始神志不清。

有一天,

她突然清醒過來,

看到女兒就立刻囑咐道:

“你要好好照顧你爸爸啊!”

女兒明白媽媽這是放心不下啊,

頓時淚流不止,連連答應。

2008年,

在距離他們結婚六十周年紀念日

還有五個月的時候,

美棠離開了。

當時美棠看著平如,

流下了一滴眼淚,掛在眼角上。

平如緊緊地握住美棠的手,

幫她擦掉眼淚。

那是永別。

平如悲痛欲絕,痛哭不止,

而後,將美棠的一縷頭髮剪下,

用紅繩紮了起來,

無比珍視,保存至今。

他說:“這是她留下的唯一的東西。”

美棠走後,

他將美棠的骨灰放在自己的臥室,

仿佛他們還在一起。

他還叮囑孩子們,

以後等自己離去的時候,

要把兩人一起合葬。

一個人先離開了,

剩下的那個人唯有回憶相伴。

他把他們曾經有過回憶的

地方都走了一遍,尋找他們的曾經。

後來,平如還學彈鋼琴,

只為演奏美棠最喜歡的電影

《魂斷藍橋》的主題曲。

年齡越來越大,

他怕自己有一天會忘掉美棠,

就開始學習畫畫,

他把兩個人的故事畫出來,

仿佛只要畫在,美棠就在。

他說:

“白居易寫,相思始覺海非深…

到了這個時候我才知道,

海並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你在時,你是整個世界。

你離開,整個世界是你。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

而這世上最浪漫的事,無非是攜手一人,相扶到老。

湘西會戰中,

平如被日寇炮火壓制在山坡上時,

他曾暗想:葬身此地亦是甚好。

而此刻,

在回軍營的路上,平如突然覺得

自己的命從此輕慢不得,因為命裡多了一個人。

門當戶對,郎情妾意,

1948年,兩人在南昌結婚。

婚禮十分隆重,證婚人是江西省主席,

賓客滿堂,多達兩百人。

幾十年過去了,

兩人婚禮的照片早已毀壞,

但平如仍記得當天的盛況,

用筆還原了當天的情景。

他又怎麼會忘?

那天是他娶美棠的日子啊!

婚後,兩人的小日子

過的十分甜蜜。

可惜時局動盪,生計艱難。

為了把日子過好,兩人開始“經商”,

賣過幹辣椒,開過麵館,

可惜都沒掙著錢。

那時候的日子十分清苦,

兩人走南闖北,

住的房子不是“呼呼”進風,

就是房頂漏雨。

但兩人一點都不覺得苦,

還經歷了生平最美的一次中秋賞月。

美棠唱歌很好聽,

沒事就喜歡唱幾句,

平如把紙張卷起來給美棠當話筒,

自己拿出口琴為她伴奏,

他說這是“夫唱婦隨”。

他們在一起的日子,

每天都是開心快樂的,

鄰居總是無比羡慕他們。

1950年至1956年,

平如在出版社和醫院身兼兩職,

待遇優渥,月入250元,

兩人就流連於電影院和舞廳等地,

日子過得快樂而愜意。

然而幸福的日子是短暫的,

1957年由於出身問題

平如被帶去了安徽勞作改造,

從此與美棠分隔兩地。

這一別就是22年。

22年裡,

他在安徽運土修壩,

她在上海艱難求生。

有人勸她和平如劃清界限,

美棠卻堅定的一直等待平如。

平如走後,

美棠一個人扛起了一個家,

為了把孩子養大,

她冬天給別人洗衣服掙錢,手起了凍瘡。

她還當搬運工,

連硬漢扛起來都費力的30斤的水泥,

美棠卻能一包又一包,來來回回的抗,

而她也從此落下腰傷。

日子過得太艱難了,

美棠只好變賣自己的嫁妝,

就連女兒滿歲帶的金鐲子也只能忍痛當掉,

那一天,美棠淚流滿面。

因為糧食緊缺,平如全身浮腫,

美棠為了給丈夫買一瓶魚肝油,

拼命幹活攢錢。

魚肝油寄去後,

平如拌在米飯裡吃了兩天,

浮腫就消失了。

22年來,

平如每年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來。

兩人只能靠書信往來保持聯繫,

沒有什麼纏綿的情話,

無非是家庭瑣事而已,

卻足足有1000多封!

平如想美棠的時候就拿出來看一看,

情到深處淚眼朦朧,

那信裡是他最重要的人啊!

57歲那年,平如才被調回上海,

一家終於團圓。

美棠不再是美貌青春的少婦,

平如也不再是英俊瀟灑的小夥,

不過,愛只增不減。

由於扎實的文字和英文功底,

平如得到領導賞識,

再一次成為美棠的頂樑柱。

他們每天形影不離,

一起買菜、散步、剝毛豆,

家裡一片祥和。

美棠對吃很講究,

但不管平如做的多難吃,

她都會吃掉。

只是常常笑話他

“燒菜鹽放太多或醬油太少”

孩子們覺得美棠太嚴厲了,

美棠還沒說話,平如先急了

“人家教訓老公了,你們插啥嘴?”

美棠仍被平如寵著,

平如也被美棠照顧著。

恩恩愛愛,

還像熱戀中的小情侶一樣。

“我們一生坎坷,

到了暮年才有一個安定的居所,

但是老病相催,

已然到了生命的盡頭。”

美棠不幸患上了糖尿病和腎病,

每天都需要進行腹膜透析。

平如辭掉工作,專心在家照料她。

他購齊設備,向護士討教辦法,

在家裡每天給她做透析。

一做就是四年。

他每天照顧她的生活起居,

洗臉、梳頭、餵飯、倒腹水、打胰島素、

每天做四次透析、做記錄,

一定要親力親為他才放心。

別人問他有沒有覺得煩躁的時候,

平如連連搖頭:“沒有,沒有,

這個一點沒有,這個是我的希望。”

是啊,美棠在,他就有希望,

無論怎樣都是幸福的,

又怎麼會煩躁呢?

美棠要一件根本不存在的

“黑底紅花的衣裳”,

平如就馬上讓裁縫做一件。

美棠半夜要吃馬蹄糕,

平如就頂著寒風

騎行一個多小時去買,

回來後美棠又不記得自己想吃。

這樣的事情總在發生,

可每一次只要美棠想要,

平如就一定會滿足,

他不想讓她失望啊!

直到美棠大鬧,

說平如把孫女藏了起來,不讓她見,

無論平如怎樣解釋她都不信,

平如突然害怕有一天她會忘記自己。

頓時悲傷不已,

八十多歲的他坐在地上,

號啕大哭。

美棠清醒的時候,會對平如說

“你不要亂吃東西啊!”

後來,美棠病得越來越重,

開始神志不清。

有一天,

她突然清醒過來,

看到女兒就立刻囑咐道:

“你要好好照顧你爸爸啊!”

女兒明白媽媽這是放心不下啊,

頓時淚流不止,連連答應。

2008年,

在距離他們結婚六十周年紀念日

還有五個月的時候,

美棠離開了。

當時美棠看著平如,

流下了一滴眼淚,掛在眼角上。

平如緊緊地握住美棠的手,

幫她擦掉眼淚。

那是永別。

平如悲痛欲絕,痛哭不止,

而後,將美棠的一縷頭髮剪下,

用紅繩紮了起來,

無比珍視,保存至今。

他說:“這是她留下的唯一的東西。”

美棠走後,

他將美棠的骨灰放在自己的臥室,

仿佛他們還在一起。

他還叮囑孩子們,

以後等自己離去的時候,

要把兩人一起合葬。

一個人先離開了,

剩下的那個人唯有回憶相伴。

他把他們曾經有過回憶的

地方都走了一遍,尋找他們的曾經。

後來,平如還學彈鋼琴,

只為演奏美棠最喜歡的電影

《魂斷藍橋》的主題曲。

年齡越來越大,

他怕自己有一天會忘掉美棠,

就開始學習畫畫,

他把兩個人的故事畫出來,

仿佛只要畫在,美棠就在。

他說:

“白居易寫,相思始覺海非深…

到了這個時候我才知道,

海並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你在時,你是整個世界。

你離開,整個世界是你。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

而這世上最浪漫的事,無非是攜手一人,相扶到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