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九大時光|堅守在一線服務群眾 全川各地基層黨員:以嶄新面貌迎盛會

封面新聞記者席秦嶺 戴竺芯 吳冰清 曹菲 攝影劉陳平

在收穫季節點燃新的、更大憧憬和希望, 于砥礪奮進中激揚新的、更大信心與豪邁——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提出全域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 給古老中國書寫宏偉壯闊、振奮人心的秋天故事。

在舉國喜迎黨的十九大召開之際, 川蜀大地上, 來自不同地市、領域的基層黨員, 始終堅守在一線崗位, 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盛會, 也為新的征程時刻準備著。

滔滔贛江, 巍巍井岡。 在這片紅色土地上,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點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

為中國革命開闢出一條成功之路, 培育出薪火相傳的井岡山精神。

10月15日, 井岡山上, 40位來自成都青白江區的紀檢幹部, 在這裡接受了黨性錘煉專題培訓。 “80後”蒲霏陽, 是本次培訓的服務人員。 作為紀檢新人, 她在井岡山上堅定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 並許下新的期盼——她盼望著, 消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

把視線轉移回省內, 在宜賓市江安縣江安鎮, 今年51歲、堅守崗位32年的養路工人魏勇告訴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現在公路變得更好了, 走的車子也多了, 以前我們在路上工作, 雨天就是一身泥, 晴天就是一身灰, 現在每天衣裳都是乾乾淨淨的。 ””

數百公里外, 成都81路公車黨員先鋒號駕駛員劉明安,

走完了他在這條公交線路上的最後一段征程。 10月12日, 開行了26年的81路公車暫停運行, 而劉明安開這條線路已有14年。 “我將繼續在新的線路上為市民服務。 ”劉安明已然做好了迎接新征程的準備。

“80後”紀檢人蒲霏陽心聲:

消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

10月15日, 來自成都青白江區的40位紀檢幹部, 正在井崗山接受黨性錘煉專題培訓。 雨中, 他們撐著傘參觀茨坪革命舊址。 井岡山時期, 條件十分艱苦, 從紅軍將領到普通士兵, 大家“有鹽同鹹、無鹽同淡”, 凝聚起堅強的戰鬥力, 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低矮的房子, 簡陋的傢俱讓年輕的紀檢幹部蒲霏陽感歎萬千:“前輩們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堅守初心, 我們唯有更加努力工作,

才不愧入黨時許下的誓言。 ”

作為一名80後, 大學畢業後, 蒲霏陽通過公招進入公務員系統, 先後在法院、檢察院和紀委工作。 去年, 她來到青白江區紀委組織部工作。 短短一年時間, 作為一名紀檢新兵, 她體會到了工作帶給她的獲得感。

今年夏天, 天氣特別炎熱。 一天上午, 一位60來歲的老太太搖著蒲扇, 敲開了青白江紀委組織部的門, 她是來反映情況的。 蒲霏陽請她坐下, 給她倒水, 認真傾聽並記錄老太太反映的問題, 並給她一些建議。 臨別時, 老太太拉著她的手說“姑娘, 今天你讓我對紀委產生了信任。 ”

蒲霏陽說, 當她聽到群眾口中說出的信任二字, 深深感受到紀檢人身上沉甸甸的責任, 品味出工作帶來的甜味。

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 她和同事們前往井崗山學習, 讓她對黨的十九大召開充滿了期盼。 她說, 盼望消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 盼望群眾的生活更好。

養路工人魏勇(左)已在這個崗位堅守了32年。

宜賓養路工人見證公路變遷:

告別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

10月12日早上, 魏勇從宜賓市江安縣江安鎮家中走出, 前往他工作了32年的公路上。

今年51歲的魏勇, 是江安縣公路養護管理生產段的一名養路工人。 養護道路、清理路障, 這重複而繁瑣的工作他從18歲開始做起, 因為工作敬業、成績突出、一心跟黨走, 2016年12月, 魏勇光榮入黨。

為了保證公路的運行安全, 魏勇幾乎全年無休, 巡視並記錄公路的通行情況。 清理倒塌的行道樹、掉落的石頭, 清掃道路兩旁的水溝、維護公路上的基礎設施……他每天需要巡視的路程加起來約有200公里, 一天下來, 常令他腰酸背痛。

路上的來來往往, 他見證了江安農村公路的改變。 “現在公路變得更好了, 走的車子也多了。 ”這是“四好”農村公路建設以來, 魏勇最為直觀的感受。 “以前我們雨天就是一身泥,晴天就是一身灰,現在每天出去回來衣裳都是乾乾淨淨的。”

他說,縣裡有一條9公里的村道,路面坑坑窪窪,車行時速只能在10到20公里。2014年底經過翻新改造後,現已是一條平坦的水泥路。

這,僅僅是江安農村公路建設的一個縮影。

10月12日起,成都81路停運。公交司機將在新的線路繼續感受這座城市的溫度。

成都81路黨員先鋒號駕駛員:

堅守崗位,為市民出行盡一份力

10月12日,成都曾經的“精品線路”——開行了26年的81路公車暫停運行。這條連接成都東西走廊的主幹公交線路,曾伴隨無數人的回家之路,也見證了成都這座城市的飛速發展。

47歲的劉明安,是81路黨員先鋒號駕駛員,“從2003年調過來,這條線路跑了14年了。”每天開著車穿城而過,同樣的路線,劉明安卻感受到日新月異的變化,“成都,越來越繁華,越來越有魅力了。”

14年來,在這個車廂裡,劉明安也感受著成都這座城市的溫度。“很多常坐這條線路的乘客,雖然我叫不出名字,但每次上車,彼此微微的一個點頭,像老朋友一樣,很溫暖。”劉明安還記得,有一個住戰旗路口附近的老奶奶,時不時會給駕駛員捎個水果……

如今,81路已成為成都人心中的一段記憶。劉明安也已開始熟悉新的線路,週一,他將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40路公交線路上,“這是公交發展的趨勢,調整是為了更有效地利用運力,我們要去不斷適應變化。”

對於即將開啟新的“公交生涯”,作為黨員的劉明安說,自己已做好準備。“以新的面貌迎接黨的十九大。作為一名公交駕駛員,交給党的十九大最好的答卷就是,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城市的發展,為市民的出行,盡好一份力。”

“以前我們雨天就是一身泥,晴天就是一身灰,現在每天出去回來衣裳都是乾乾淨淨的。”

他說,縣裡有一條9公里的村道,路面坑坑窪窪,車行時速只能在10到20公里。2014年底經過翻新改造後,現已是一條平坦的水泥路。

這,僅僅是江安農村公路建設的一個縮影。

10月12日起,成都81路停運。公交司機將在新的線路繼續感受這座城市的溫度。

成都81路黨員先鋒號駕駛員:

堅守崗位,為市民出行盡一份力

10月12日,成都曾經的“精品線路”——開行了26年的81路公車暫停運行。這條連接成都東西走廊的主幹公交線路,曾伴隨無數人的回家之路,也見證了成都這座城市的飛速發展。

47歲的劉明安,是81路黨員先鋒號駕駛員,“從2003年調過來,這條線路跑了14年了。”每天開著車穿城而過,同樣的路線,劉明安卻感受到日新月異的變化,“成都,越來越繁華,越來越有魅力了。”

14年來,在這個車廂裡,劉明安也感受著成都這座城市的溫度。“很多常坐這條線路的乘客,雖然我叫不出名字,但每次上車,彼此微微的一個點頭,像老朋友一樣,很溫暖。”劉明安還記得,有一個住戰旗路口附近的老奶奶,時不時會給駕駛員捎個水果……

如今,81路已成為成都人心中的一段記憶。劉明安也已開始熟悉新的線路,週一,他將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40路公交線路上,“這是公交發展的趨勢,調整是為了更有效地利用運力,我們要去不斷適應變化。”

對於即將開啟新的“公交生涯”,作為黨員的劉明安說,自己已做好準備。“以新的面貌迎接黨的十九大。作為一名公交駕駛員,交給党的十九大最好的答卷就是,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城市的發展,為市民的出行,盡好一份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