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是什麼力量讓一個小鎮成為雲計算大資料風向標 雲棲初心當淩雲

雲棲大會上阿裡雲月臺。

浙江線上10月16日訊東經120.04度, 北緯30.07度。 10月11日至14日, 杭州“雲棲小鎮”又迎來一年一度的世界矚目:來自6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萬人趕赴主題為“飛天·智慧”的雲棲大會;全球超過1500萬人線上共用了這場科技盛宴;英特爾、思科等國際高科技公司領銜的400多家企業,

爭相展示各自最新的科技成果。

很難想像, 5年前, 這裡還是一個普通的城郊接合部工業園。 短短5年, 雲棲小鎮已聚集了超過500家高精尖的“雲上企業”, “涉雲”年產值超過150億元。 是什麼力量讓一個傳統工業園區一飛沖天, 轉型為浙江特色小鎮的先驅, 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雲計算和大資料領域的風向標?記者探訪“雲棲”這些年的人與事, 從中尋找小鎮的成長軌跡。

謀變 雲棲小鎮破土而出

10月11日, 今年雲棲大會開幕第一天。 在雲棲小鎮街角的“飛天5K”雕塑上, 人們紛紛駐足留影。 就是它, 記錄了小鎮雲計算征程的第一個里程碑:2013年8月15日,

阿裡巴巴集團正式運營伺服器規模達到5000台(5K)的“飛天”集群, 成為中國第一個獨立研發擁有大規模通用計算平臺的公司。 雕塑上, 刻著這樣一句話:“堅持你相信的, 相信你堅持的。 ”

相信並選擇以雲計算和大資料產業為發展方向, 這是雲棲小鎮謀變路上做得最正確的事。 時間倒流回2012年。 彼時的雲棲小鎮還叫“轉塘科技經濟園”。 時逢傳統行業轉型的陣痛期, 園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少企業拖欠貨款甚至被破產清算, 園區管委會甚至多次被找上門。

突破自身發展瓶頸, 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根本出路就在於謀變創新。 剛剛到任不久的園區負責人呂鋼鋒說, 剛剛興起的雲計算和大資料,

就在那時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當時, 同樣“求發展”的還有時任阿裡雲總裁的王堅。 2013年1月23日, 在華數機房的開園儀式上, 呂鋼鋒偶遇王堅。 雙方瞬間擦出了火花, 決定攜手打造全省第一個“雲計算產業園”:以“政府主導、名企引領、創業者為主體”的模式, 開創一片“雲天”。 同年10月, 在阿裡雲開發者大會上(雲棲大會的前身), “雲棲小鎮”這個新名詞正式登臺亮相。

建鎮之初, 在僅有8家涉雲企業入駐時, 雲棲小鎮卻將產值20億元的電商企業拒之門外, 堅持只吸納以雲計算和大資料領域為主的創新企業, 打造純粹的“雲生態”。 建鎮當年, 西湖區就出臺了全省首個專門針對雲計算產業發展的專項扶持政策, 包括租金減免、頻寬補助、融資補貼等一系列優惠措施。

 突破 雲棲大會一飛沖天

10月11日, 在剛剛落成的雲棲會展中心二期6萬平方米建築前, 各方來賓對著大螢幕聆聽演講。 從馬雲到中國量子計算第一人潘建偉, 各路大咖輪番上場。

此情此景, 雲棲小鎮元老級人物“千尋位置”的CEO陳金培感慨萬千:“你知道2013年的雲棲大會是什麼樣子?大家拉著行李箱、端著盒飯, 站在露天會場裡聽王堅‘佈道’。 所謂會場就是我們翻牆找到的一塊空地。 ”

雲棲大會的前身是“阿裡雲開發者大會”, 王堅說, 他的初衷只是想找一個地方, 讓阿裡雲的客戶可以聚集在一起交流、碰撞、傳授“雲上之道”。 憑藉著阿裡巴巴的號召力和雲棲小鎮的吸引力, 雲棲大會的人氣迅速“一飛沖天”:2013年4000人、2014年8000人、2015年2萬人、2017年近6萬人。

雲棲大會不再是一個“會”, 而是一個平臺、一面旗幟, 它在最短的時間內, 為小鎮集聚起人才、項目、資本, 奠定了小鎮在行業內的領軍地位。

雲棲大會的擁躉者, 也在雲棲小鎮硬體尚不完備的時候, 一個個落戶成為小鎮的參與者和建設者。

“博客園”創始人杜勇從上海而來, 他說:“這裡離‘雲端’最近。 ”3年後的今天, “博客園”已完成A輪融資, 成為全國最大的“雲”開發者論壇。 數夢工廠創始人王巍, 背水一戰選擇創業, 雲棲小鎮成了他的不二選擇。 短短兩年, 數夢工廠已為國內多個城市的政府搭建政務雲平臺, 經A輪融資估值達100億元。

2015年3月, 阿裡雲聯合富士康在雲棲小鎮推出“淘富成真”創客平臺合作計畫;9月, 英特爾“創客空間”落戶雲棲小鎮。 雲棲小鎮的涉“雲”企業已經從最初的8家猛增至數百家。

因雲而聯,因鎮而盟,2015年6月,專注雲計算、大資料方向的雲棲小鎮,入圍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攀高 雲端續寫科技傳奇

在今年剛剛落成的雲棲新地標“科技博悟館”,有一組叫“點擊”的作品格外引人關注:從遠古時代燧石取火,到近代按下照相機快門,再到如今手指輕按滑鼠。同一個動作,被不斷賦予新的意義,產生不同的價值,它折射出的是人類的進化和科技的不斷進步。

對雲棲小鎮來說,產業、政策、環境都不算最具競爭力的要素。勇於攀高的極致創新,才是恒久利器。

王巍說,在雲棲小鎮待久了,會切身體會到這裡對於“技術”和“創新”的崇尚與率真:前一分鐘兩個人爭得面紅耳赤,後一分鐘卻又可以緊密合作。

從華為裸辭的林春青在這裡創辦了“硬功館”:200平方米的大開間不上鎖,裡面數十台大小不同的實驗儀器免費用。

共建、共用、共榮,小鎮要的不僅僅是阿裡的“一枝獨秀”。

5年來,雲棲小鎮已經變成中國乃至世界雲計算和大資料的“思想策源地”,幾乎“雲端”所有重大的技術革新都在這裡問世:2013年的“飛天5K”,2014年浙江政務網和“雲上貴州”首次亮相,2015年宣佈中科院阿裡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成立,2016年杭州城市資料大腦醞釀啟動、互聯網汽車發佈,2017年雲棲小鎮與江蘇雪浪小鎮締結為姊妹小鎮,聯合發起“喚醒計畫”推動製造業升級……

未來的雲棲小鎮,又將給人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小鎮有理想:“要讓未來30年科技創新的力量在雲棲”。那麼未來的創新力量在哪裡?“未來世界的變化將遠遠超出想像。我們唯一知道的,是對未來的無知。”王堅說:“小鎮有形,計算無價。我不知道雲棲小鎮明天的樣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將繼續作為創新試驗場,引領中國創新潮流不斷前進。”

為過去的創新而自豪,但勇於探索未知,絕不停止創新的腳步。這正是雲棲小鎮不變的初心。

雲棲小鎮的涉“雲”企業已經從最初的8家猛增至數百家。

因雲而聯,因鎮而盟,2015年6月,專注雲計算、大資料方向的雲棲小鎮,入圍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攀高 雲端續寫科技傳奇

在今年剛剛落成的雲棲新地標“科技博悟館”,有一組叫“點擊”的作品格外引人關注:從遠古時代燧石取火,到近代按下照相機快門,再到如今手指輕按滑鼠。同一個動作,被不斷賦予新的意義,產生不同的價值,它折射出的是人類的進化和科技的不斷進步。

對雲棲小鎮來說,產業、政策、環境都不算最具競爭力的要素。勇於攀高的極致創新,才是恒久利器。

王巍說,在雲棲小鎮待久了,會切身體會到這裡對於“技術”和“創新”的崇尚與率真:前一分鐘兩個人爭得面紅耳赤,後一分鐘卻又可以緊密合作。

從華為裸辭的林春青在這裡創辦了“硬功館”:200平方米的大開間不上鎖,裡面數十台大小不同的實驗儀器免費用。

共建、共用、共榮,小鎮要的不僅僅是阿裡的“一枝獨秀”。

5年來,雲棲小鎮已經變成中國乃至世界雲計算和大資料的“思想策源地”,幾乎“雲端”所有重大的技術革新都在這裡問世:2013年的“飛天5K”,2014年浙江政務網和“雲上貴州”首次亮相,2015年宣佈中科院阿裡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成立,2016年杭州城市資料大腦醞釀啟動、互聯網汽車發佈,2017年雲棲小鎮與江蘇雪浪小鎮締結為姊妹小鎮,聯合發起“喚醒計畫”推動製造業升級……

未來的雲棲小鎮,又將給人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小鎮有理想:“要讓未來30年科技創新的力量在雲棲”。那麼未來的創新力量在哪裡?“未來世界的變化將遠遠超出想像。我們唯一知道的,是對未來的無知。”王堅說:“小鎮有形,計算無價。我不知道雲棲小鎮明天的樣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將繼續作為創新試驗場,引領中國創新潮流不斷前進。”

為過去的創新而自豪,但勇於探索未知,絕不停止創新的腳步。這正是雲棲小鎮不變的初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