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語樂壇曾出現過這位驚才絕豔的歌手,這首歌80後的有情人都記得

忘記了多少年前, 大概十幾歲的模樣, 有一天電視裡播放一首歌, 旋律如流水清風, 彈鋼琴的人歌聲漫溢, 流淌了整個房間。

沒有記住多少歌詞, 唯獨不能忘懷一句——“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有沒有機會, 重來一次?”

歌手的髮型有幾分像邰正宵, 臉孔端端正正, 眼神誠誠懇懇, 手指在琴鍵和高光中游走自如, 一見難忘。

然而我把他的名字記成了“周冶平”, 一錯二十年。

他是周治平。 臺灣金牌音樂製作人, 鼎盛時期, 與李宗盛、小蟲爭一時長短。 給張國榮、張學友、齊秦、劉德華、梁朝偉都做過銷量不俗的唱片。

梁朝偉唱功一般, 憑藉周製作的《為情所困》, 竟在高手林立的歌壇也奪得一席之地。

寫歌也厲害, 不少作品已經成為經典, 如周華健《寂寞的眼》、劉德華《我和我追逐的夢》、張學友《晚安吾愛》、梁朝偉《一天一點愛戀》, 等等。

但凡聽過他幾首歌, 對於"不當歌手"這回事, 總覺著幾分遺憾。

他的嗓子條件當然不算突出, 完全勝在對作品的把握和演繹。 92年底推出《風花雪月作品集》, 一片激賞, 其中許多單曲廣為傳唱, 無他, “使這些以前寫給別人的歌得到了最準確最精彩的演繹”而已。

作為歌手, 周治平最為人所稱道的, 莫過於從詞曲和歌唱中透露出的詩性與浪漫。

他那些傑出的作品, 往往是別致的情歌, 沒有大喜大悲, 絕不歇斯底里, 溫柔, 恬淡, 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哀傷, 詞都像詩, 搭配簡單的樂器, 吉他, 鋼琴, 自彈自唱, 再好不過。

然而他竟無意在歌手的身份中久留。 甚至寫歌, 漸漸亦少了。

看他近年演唱會視頻, 胖了, 風格作派仍與二十年前無異, 唱起老歌, 味道依然純正——於是明白, 他並非天才作者與歌者, 作品多為個人寫真, 數十年如一, 哪裡能說變就變, 其與變化萬狀的歌壇格格不入, 理所應當。

近些年周治平轉戰大陸, 多在幕後策劃, 超男超女的出現, 他助力不少。 偶爾也開演唱會, 幫扶年輕歌手, 重獲青春。 他說自己一直做的都是主流音樂, 在北京和有才華的年輕人在一起, 感覺又活過來了。

曾有一度傳說他將作為替補歌手登上《歌手》舞臺。 他倒很有自知之明, 認為自己並不適合選秀, 寫歌再好, 選秀也撐不到第二輪。

至於寫歌, 聽過李宗盛的《山丘》後, 他笑說:

“我有點失落哎, 怎麼過了這麼多年, 我還是沒有他寫得好, 這個很討厭。 他真的寫得好, 我其實產量比他多一點, 希望能儘快完成專輯, 還是要努力。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