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飯後魚刺卡喉玩“潛伏” 女子兩天后到醫院檢查險些“開頸”

29歲的林女士是宜昌人, 3月9日吃過晚飯後她感覺喉嚨有些疼, 想到可能是吃魚時劃傷了, 也沒有太在意。 兩天后, 她吞咽口水都疼, 跑到當地醫院拍CT發現, 喉嚨裡確實有異物。 醫生用消化內鏡探查 了1個小時, 什麼都沒找到, 又在全麻下用食道鏡找了3個多小時, 依然沒找到。 當地醫院建議儘快到 武漢治療。

武漢市第一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沛接診後發現, 林女士吞咽痛明顯, 轉頸、觸摸時痛感加重, 白細胞 明顯增高, 這些都提示頸深部有感染。 時間長了, 很可能導致縱隔感染和膿毒血症危及生命。 倘若一 直無法找到“潛伏”的魚刺,

只能切開頸部。

明知道魚刺躲在喉管後壁的肉裡, 但痛的地方就是看不到破損, 也沒有膿點和凸起。 仔細對照影像片 , 交替使用食道鏡和喉鏡進行“地毯式搜查”, 終於在40分鐘後發現蛛絲馬跡:食管入口處的黏膜比其他地方稍硬。 陳沛小心地切開黏膜, 扒開肌肉仔細探尋, 一根2釐米長的魚刺露了出來。

為了方便檢查, 陳沛主任一直跪著檢查

陳沛分析, 林女士在家耽擱了兩天, 期間又吃過東西, 大大增加了醫生找刺的難度。 “異物卡喉的病 人中, 魚刺排在首位。 ”他透露, 超過半數的人卡喉後都不會在第一時間送醫, 而是選擇喝醋、吞韭 菜、吞飯團等土方法, 反而容易把魚刺推到深處。 萬一戳破食管穿孔感染, 極易引起敗血症和膿毒血 症, 刺傷主動脈還會引發大出血瞬間斃命。

陳沛指出, 魚刺在體內四處遊走, 甚至躲到臟器內玩“潛伏”, 比劃傷更危險。 “潛伏刺”可能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後才發作, 此時病因難尋, 治療難度更大。 他提醒, 發生魚刺卡喉時, 應馬上停止進食 , 第一時間到醫院取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