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又斬獲一項亞洲第一:先俄羅斯一步掌握老美獨家技術

近段時間, 隨著“遼寧”艦的正式服役和首艘國產航母全面開展系泊試驗, 中國在國產航母方面的進程可以用“神速”二字來形容。 眼看著首艘國產航母服役在即, 有關下一艘國產航母的猜測便絡繹不絕起來, 究竟是“核動力”還是“常規動力”成為了廣大軍迷最關心的話題。 雖說外界關於動力系統的揣測眾說紛紜, 但有一點卻基本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情, 那就是傳說中的003號航母會採用電磁彈射系統。 當確定會以電磁彈射取代滑躍起飛, 那麼固定翼艦載預警機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圖注:“遼寧”號航母艦隊

眾所周知, 艦載機是航母的主要作戰力量, 而為了構造完善的作戰體系, 並保障艦載機強大且靈活的作戰能力, 艦載固定翼預警機這個“遠端搜索雷達”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可以說, 如果航母上沒有預警機, 那艦載機的活動範圍都會被局限。

意識到艦載預警機的重要性, 中國也早早投入到了該項目的研發中去, 今年年初在“水泥航母”上出現了一架艦載預警機的模型, 也再一次證明了傳說中的空警-600艦載預警機離我們不遠。

圖注:網友製作的空警-600CG圖

幾年前, 代號為JZY-01的艦載預警機驗證機的地面照片曝光於網路,

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JZY-01是在運-7支線運輸機機體的基礎上改進而來, 後機身重新設計為與美國E-2“鷹眼”預警機相似的四垂尾結構, 發動機方面則以更大功率的渦槳-6C型代替了原版的渦槳-5系列。 不過, JZY-01只是一架驗證機, 想要達到真正艦載預警機的水準, 很多地方還需重新設計。

圖注:網路曝光的JZY-01驗證機地面圖

那麼, 中國究竟有沒有掌握艦載預警機的製造技術呢?答案是基本肯定的。 想要研發一款真正的艦載預警機, 有兩個方面的技術最為關鍵。 其一, 艦載預警機所使用的、能達到上艦標準的小型相控陣掃描雷達;其二, 大功率的渦槳發動機。 第一點中的小型相控陣雷達已在中國的空警-500上得到了呈現, 只需稍加改進, 即可達成上艦標準。 第二點則比較複雜一點, 因為彈射起飛的距離短並且攔阻著艦危險性大, 所以艦載預警機必須使用動力強大的渦槳發動機。 目前為止, 採用渦槳發動機的艦載預警機, 只有美國一家掌握了成熟技術並研製成功。

雖說我國在JZY-01驗證機上採用了渦槳6C型發動機, 但拿這個與美國E-2的艾利遜T56型渦槳發動機相比還是遜色不少。 值得高興的是, 中國已在前段時間初步研製出了功率高達5000千瓦的新一代重型渦槳發動機, 空警-600很大可能會使用該型發動機。

圖注:網友製作的空警-600CG圖

那麼,中國艦載預警機研製的進程到底如何?日前,科技日報發佈了一則報導,稱飛院總設計師段卓毅及其團隊在國內率先挑起“高指標、強約束”條件下的渦槳飛機的研製項目,現在已“過五關、斬六將”,攻克各大難關為該型號飛機的推出做出了巨大貢獻。報導同時指出,段卓毅的努力已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擁有此類飛機研製能力的國家。根據上述的多個關鍵字進行分析,該型飛機指的應該就是固定翼艦載預警機。

圖注:美國的E-2艦載預警機進行起降訓練

若中國真的已具備研製艦載預警機的能力,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有能力研製該型飛機的國家,並領先俄羅斯一步打破美國的“壟斷”局面。畢竟,俄羅斯的艦載預警機研究目前還停留在技術驗證機的階段。

那麼,中國艦載預警機研製的進程到底如何?日前,科技日報發佈了一則報導,稱飛院總設計師段卓毅及其團隊在國內率先挑起“高指標、強約束”條件下的渦槳飛機的研製項目,現在已“過五關、斬六將”,攻克各大難關為該型號飛機的推出做出了巨大貢獻。報導同時指出,段卓毅的努力已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擁有此類飛機研製能力的國家。根據上述的多個關鍵字進行分析,該型飛機指的應該就是固定翼艦載預警機。

圖注:美國的E-2艦載預警機進行起降訓練

若中國真的已具備研製艦載預警機的能力,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有能力研製該型飛機的國家,並領先俄羅斯一步打破美國的“壟斷”局面。畢竟,俄羅斯的艦載預警機研究目前還停留在技術驗證機的階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