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發現丨尚裘村:沒有酒罈不成家,男男女女傳承醃菜好手藝

花街鎮尚裘村, 舊稱“上裘”, 距離城區約11公里, 在城區紫微車站乘坐到楊坑的城鄉公車即可直達。 自駕約耗時30分鐘, 進村公路路況不錯, 只是路面不是很寬, 兩車交匯時要注意避讓。

尚裘村黨支部書記裘祖亮介紹, 該村昔日是三十裡坑至城區的必經之地, 共有村民430余人、187戶, 村民皆姓裘。 據記載, 先祖裘松於明景泰六年從嵊縣崇仁來永經商, 因看中此地山水故在後坑口結廬而居, 後遷至尚裘。 該村最大的特色便是家家戶戶都有一手祖上傳下的吃飯手藝——醃菜生。 尚裘村的菜生色澤金黃, 口味純正, 香甜可口,

每年的產量在50噸左右, 遠銷蘭溪、建德一帶。

發現一:分家先分醃菜生的酒罈子

走進村口, 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寫著“醃菜名村—尚裘村”的村名牌坊和一道標示著“秀美尚裘歡迎您”字樣的卵石圍牆。 在牌坊和卵石圍牆上, “掛”著一個個造型各異的酒罈子,

別以為那些酒罈子是特意買來裝飾的, 而是就地取材, 以前村民醃菜用的酒罈子。

醃菜收入曾是尚裘村村民最主要的經濟收入, 這裡醃菜的方法比較特別, 村民習慣用酒罈子醃菜。 今年72歲的村民裘德明便是醃菜的好把式, 他告訴記者, 以前村裡孩子長大另立門戶時, 長輩首先分的便是家裡的酒罈子, 酒罈子分到多少, 關係到醃菜的產量, 直接關係到分家後的生活。 父母家經濟條件好的, 小輩在分家時就能多給幾個酒罈子。 沒有一戶尚裘村的村民家裡沒有酒罈子, 所以該村流傳著“沒有酒罈不成家”的說法。

裘德明家門口的圍欄底下現在仍放著許多酒罈子, 這些酒罈子壇口朝下倒立放置著, 記者以為酒罈子倒立放置是為了防止灰塵掉入空壇內。

事實恰恰相反, 只要看到倒立的酒罈子, 裡面肯定都裝著醃菜, 而壇口朝上正放的罎子內均為空罎子。 裘德明說, 醃菜裝入酒罈子, 壇口用稻稈封住後倒立放置, 既減少了醃菜與空氣的接觸, 醃菜內的水分也會流出而被稻稈吸收。

“蔬菜醃制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蔬菜加工方法, 方法簡單、成本低廉, 醃菜具有獨特的色、香、味又容易保存, 所以醃菜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醃制蔬菜可以使用多種原料, 常見的有白蘿蔔、胡蘿蔔、黃瓜、萵筍、蒜苔、辣椒等, 尚裘村醃菜原材料主要以九頭芥為主。 ”裘德明說, 酒罈醃菜能否成功, 除了調好鹹淡外, 最重要的就是貯存。 菜生醃好後, 一定要放在陰涼之處保存,

這樣製成的醃菜才會色澤金黃, 口味純正。

發現二:“夫妻樹”加起來近400歲

尚裘村裡有一個景點叫作“夫妻樹”, 這是一株220多年的苦櫧和一株170多年的青岡櫟並排而立, 枝葉相連, 猶如一對夫妻。 今年55歲的村民裘仙機告訴記者, 每年清明後, 苦楮樹就會開花,

綠色的花朵層層疊疊, 垂下長長花絲, 清馨的花香彌漫四周, 百米之外都能聞到。

“每年10月, 苦櫧樹上的果子就會成熟自然脫落。 ”裘仙機說, 村裡的老人對這株苦櫧村特別有感情, 以前家裡困難時, 她小時候經常到樹下撿果子, 苦櫧樹結出的果子, 類似板栗, 果實含有豐富的澱粉, 可以做“苦櫧豆腐”。 也可去掉果實硬殼, 將果仁磨成漿, 加熱調成塊狀, 再加佐料精煮, 就製成了“苦櫧糕”, 味道清滑可口略帶苦澀, 在小時候可是難得的美食。

“夫妻樹”旁是村裡居家養老中心, 記者看到幾位元老人正在養老中心裡用餐, 幾位身體狀況不錯的老人則端著飯碗, 邊吃邊串門。 “夫妻樹”的另一邊是一幢用青磚修砌的裘氏宗祠, 宗祠分三進, 為“王”字型結構。

宗祠內有一個鄉村竹木製品展館,其中有木制的編布機、獨輪車、扒犁、水車、豆腐籃,還有竹制養土蜂用的蜂籠、用來裝飯的小飯籃、用來裝水的竹葫蘆、裝小豬的豬籠等等。坐在祠堂裡休息的老人對這些工具的用途都很清楚,說起來頭頭是道,可對年輕人來說,對這些老物件就顯得很新奇了。

發現三:村民齊心修起“群英路”

宗祠對面有一條新建成的綠道,沿溪而下,全程660米,石板砌成,路旁立著整齊的路燈。裘祖亮說,這條綠道還沒有正式命名,因為這是全村人共同努力修建而成的,修路的村民就像英雄,所以大夥暫時稱之為“群英路”,如果哪位市民能給這條綠道取個更好的名字,全村人不甚感激。

村裡的小溪自北向南緩緩而下,小溪邊有一座鯉魚形狀的山,村民稱之為“上水鯉魚”,寓意人財兩旺。沿溪而下,有一座石板古橋。據宗譜記載,這座石板橋叫“二百橋”,修建於1802年,至今有200多年的歷史。

過了“二百橋”,還可以去爬爬山,山不高,山路也很好走,從山腳爬至山頂只需約40分鐘時間。爬山途中不僅可收穫美景,還發現不少野黃柿、野葡萄、野生獼猴桃,味道相當“迷人”。提醒一下市民,爬山時要注意安全,不要走未開闢的野路,以免發生不測。

為“王”字型結構。

宗祠內有一個鄉村竹木製品展館,其中有木制的編布機、獨輪車、扒犁、水車、豆腐籃,還有竹制養土蜂用的蜂籠、用來裝飯的小飯籃、用來裝水的竹葫蘆、裝小豬的豬籠等等。坐在祠堂裡休息的老人對這些工具的用途都很清楚,說起來頭頭是道,可對年輕人來說,對這些老物件就顯得很新奇了。

發現三:村民齊心修起“群英路”

宗祠對面有一條新建成的綠道,沿溪而下,全程660米,石板砌成,路旁立著整齊的路燈。裘祖亮說,這條綠道還沒有正式命名,因為這是全村人共同努力修建而成的,修路的村民就像英雄,所以大夥暫時稱之為“群英路”,如果哪位市民能給這條綠道取個更好的名字,全村人不甚感激。

村裡的小溪自北向南緩緩而下,小溪邊有一座鯉魚形狀的山,村民稱之為“上水鯉魚”,寓意人財兩旺。沿溪而下,有一座石板古橋。據宗譜記載,這座石板橋叫“二百橋”,修建於1802年,至今有200多年的歷史。

過了“二百橋”,還可以去爬爬山,山不高,山路也很好走,從山腳爬至山頂只需約40分鐘時間。爬山途中不僅可收穫美景,還發現不少野黃柿、野葡萄、野生獼猴桃,味道相當“迷人”。提醒一下市民,爬山時要注意安全,不要走未開闢的野路,以免發生不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