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一條腿撐起一道脊樑——記公安薊縣分局交警支隊安監科民警劉存江

新華網天津10月16日電23年前, 意外的車禍讓他丟了一條腿, 成了四級殘, 並被醫生認定為終生離不開輪椅。 按理說, 他本可以不上班, 居家休養, 全額工資照領, 還可以找個護工陪伴。

2年後, 懷著對事業的執著, 對生活的熱愛, 對社會的感恩, 他毅然重返工作崗位, 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 成為人民群眾眼裡的好交警。

他就是公安薊縣分局交警支隊安監科車務大廳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劉存江。

即使沒有腿, 我也是員警

1993年9月13日上午, 這個原本普普通通的日子, 卻改變了劉存江的一生。 當時, 正是劉存江成為一名交警的第6個年頭。

那時他剛剛27歲, 是原城區崗樓班的副班長, 憑藉對工作的熱愛, 他的業務水準一直出類拔萃, 在全市班長級業務大比武中多次拔得頭籌。

正當他躊躇滿志, 向新的、更高的目標不懈努力的時候, 厄運降臨了。 那天上午, 劉存江開車著麵包車, 拉著戰友們去執行交通疏導任務, 途中為了躲避一名突然橫穿馬路的小男孩, 麵包車與對行駛來的大貨車相撞, 他的左腿被衝撞、擠壓得血肉模糊, 右面部顴骨粉碎性骨折, 車內其餘7人也不同程度受了傷。

這次事故造成劉存江的左腿脫套傷合併嚴重開放性骨折。 截肢以後, 為了安裝假肢, 劉存江又輾轉了兩家醫院, 做了兩次修復手術, 面對每次手術,

劉存江都表現出超乎尋常的鎮定和從容, 他在以忍受巨大的痛苦來安慰親人和同事。

1995年3月16日, 對於劉存江來說, 是一個難忘的日子。 經過一年多的康復治療, 劉存江重新穿上了警服, 這個經過兩次截肢手術都沒掉過淚的堅強漢子, 在這一刻, 淚水奪眶而出。

給挫折一個微笑 給人生一個座標

走進了久違的交警支隊, 劉存江這才覺得自己是真正活過來了。 根據劉存江的身體狀況, 隊裡安排他到交警支隊安監科車務大廳工作, 主要負責辦理駕駛員車務手續。 車管工作業務性強, 他利用休息時間, 以最快的速度學習了全部業務知識, 迅速融入了角色。

近年來, 全縣駕駛員以每年近萬人的速度增加, 每天到車務大廳辦理車務手續的就高達四、五百人次,

劉存江經常是上班一到崗, 坐下工作就是一天。 因為腿腳不便, 上廁所就成了他最大的難題。 劉存江為了不在上廁所時耽誤時間, 一天最多喝一小杯水, 有時竟滴水不沾。 到了下班時間, 視窗外面還排著幾十人的等候隊伍, 看到那一張張急切等待著的面孔, 劉存江二話不說又繼續工作下去, 直到辦理完最後一個手續。

劉存江不怕病痛, 不怕折磨, 更不怕困苦, 但是他也有怕的。 他坦誠地說, “我就怕路不平, 怕坑坑窪窪, 怕踩上石子”, 因為踩上石子、踩到坑窪准得打軟腿, 撲通就倒下。 記得, 恢復上崗不久的一天, 他晚上下班, 左腿踩在一個圓乎乎的石子上, 整個身子撲通就倒下了, 渾身都是土, 褲子又摔出好幾個大窟窿。

妻子看到他如此形象, 百感交集, 心疼地勸他請假休息幾天, 可他深知車務大廳是支隊的視窗, 人員少、任務重, 如果自己不去, 就會給其它同志增加負擔。 因此, 即使再辛苦, 劉存江也總是咬牙堅持, 並時刻告誡自己, 雖然身體殘疾, 但既然重回工作崗位, 就要對得起這身警服, 再大的困難也不能掉隊, 不能退縮。

劉存江為了出色的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無情地折磨著自己殘疾的身體, 卻把滿腔熱情奉獻給了每一個辦證群眾。 工作中最大限度地解決群眾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從未和群眾紅過臉, 發生口角。 面對挫折, 人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但是, 給挫折一個微笑, 或許就是對它最致命的打擊, 劉存江正是這樣——在挫折中找到了他人生的座標。

群眾滿意, 就是我的工作標準

2000年, 天津全市駕駛員審驗從手工簽章變為電子章, 由於電腦程式不穩定, 加之大家操作不熟練, 雖然加班加點, 但一天能辦理的審驗手續也就一百多個。 於是問題出來了, 劉存江所在的視窗, 每天來辦理手續的多達300多人次, 如今只能滿足一半來此辦證群眾的需求, 結果就造成了擁擠。 面對每天擁擠不堪的辦證大廳, 劉存江向領導建議增加電腦, 在辦證大廳增設隔離帶, 遂有效緩解了群眾辦手續排隊的壓力。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準的提高, 私家車逐年猛增, 原來的辦公場地已不能承受, 分局黨委研究將車管所的辦公場所遷往新址。 劉存江根據以往多年的工作經驗, 大膽建議在新址的大廳門口設置諮詢服務台,讓來辦理各種手續的群眾在諮詢服務人員的指導下辦理手續。除此之外,他還建議大廳借鑒銀行安裝叫號系統,實行拿號制排隊辦理,秩序明顯好轉,擁擠混亂鬧矛盾現象也沒有了。

面對日益劇增的工作任務,劉存江總是說“群眾滿意就是我的工作標準!組織把我放在這個崗位,我就要把工作幹好!”。安監車務大廳遷往新址後,離縣城有十多公里的路程,不論寒冬酷暑,每天必會準時出現在他的視窗。工作中,他點子多、辦法多,緊密結合安監工作實際,總結出“三勤”工作法:眼勤——及時發現隱患,消除事故隱患;腿勤——多服務需要幫助的群眾;嘴勤——多宣傳交通法規。

日月輪回,光陰荏苒。重新站起來投入公安工作的劉存江,又奮鬥了23年。他沒因殘疾失去該有的榮譽:先後榮記個人三等功6次,先後被評為“天津市優秀交通民警、天津市政法系統優秀共產黨員、薊縣十佳政法幹警、天津市公安局愛民模範、天津市優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提起他,薊縣分局交警支隊的領導深有感觸地說:“劉存江是好樣兒的,他少了一條腿,卻多了一份心,我們這個員警不殘疾。”

縱使高位截肢,劉存江依然用忠誠點燃了生命的火焰,用堅強奏響了時代的強音,用堅守傳遞著社會的正能量,他用一條腿撐起了一道脊樑。

大膽建議在新址的大廳門口設置諮詢服務台,讓來辦理各種手續的群眾在諮詢服務人員的指導下辦理手續。除此之外,他還建議大廳借鑒銀行安裝叫號系統,實行拿號制排隊辦理,秩序明顯好轉,擁擠混亂鬧矛盾現象也沒有了。

面對日益劇增的工作任務,劉存江總是說“群眾滿意就是我的工作標準!組織把我放在這個崗位,我就要把工作幹好!”。安監車務大廳遷往新址後,離縣城有十多公里的路程,不論寒冬酷暑,每天必會準時出現在他的視窗。工作中,他點子多、辦法多,緊密結合安監工作實際,總結出“三勤”工作法:眼勤——及時發現隱患,消除事故隱患;腿勤——多服務需要幫助的群眾;嘴勤——多宣傳交通法規。

日月輪回,光陰荏苒。重新站起來投入公安工作的劉存江,又奮鬥了23年。他沒因殘疾失去該有的榮譽:先後榮記個人三等功6次,先後被評為“天津市優秀交通民警、天津市政法系統優秀共產黨員、薊縣十佳政法幹警、天津市公安局愛民模範、天津市優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提起他,薊縣分局交警支隊的領導深有感觸地說:“劉存江是好樣兒的,他少了一條腿,卻多了一份心,我們這個員警不殘疾。”

縱使高位截肢,劉存江依然用忠誠點燃了生命的火焰,用堅強奏響了時代的強音,用堅守傳遞著社會的正能量,他用一條腿撐起了一道脊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