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海北州林業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切實加強林業生態建設、保護工作, 將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的理念貫穿到了行政決策、規劃編制、專案落實、企業生產等各個環節, 森林資源管護責任措施日趨完善, 自然環境得以休養生息, 水源涵養能力明顯增強, 野生動植物資源、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一是全面推進林業生態文明示範州創建工作。 2014年州委、州政府立足州情實際, 確定了“生態立州”戰略, 啟動了創建林業生態文明示範州創建活動。 制定了《海北藏族自治州森林管護條列》、《海北藏族自治州城鎮綠化管理條例》等地方法規, 為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提供了法規體系保障。

按照生態資源管護、濕地資源保護、防沙治沙、生態文化旅遊、生物多樣性保護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定位, 加大林業生態專案申報實施力度, 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和仙米國家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祁連縣黑河源濕地公園、海晏縣國家級沙漠公園等一批重點項目陸續申報實施, 使祁連山局部生態環境有所改善。 同時, 半野生鹿、雪雞以及林下養殖等特色種養殖業加快發展, 林業投資和專案申報工作再創歷史新高, 僅2014——2016年全州林業總投資就達7.4億元。 經過幾年的努力和推動, 全州自然資源得以休養生息, 水源涵養能力明顯增強, 野生動植物資源、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為推動當地及下游經濟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協調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是加大林業生態重點工程建設力度。 依託天然林保護、國家重點公益林建設、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工程、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程、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工程, 完成人工造林6.72萬畝, 封山育林32.97萬畝, 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4.1萬畝, 荒漠化治理8.5萬畝, 濕地保護61.7萬畝, 綠化幹線公路1056畝, 城鎮及村莊綠化2486畝, 。 全州428.6萬畝森林納入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範圍, 490.66萬畝國家重點公益林納入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範圍。 林木綠化率較“十一五”末提高了2.8個百分點, 實現了森林資源“雙增長”。 加大濕地資源保護, 青海湖面積為4408.81平方公里,
與面積最小時的2004年相比, 面積增加了164.31平方公里。 境內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均得到有效保護。 三是加強祁連山生態保護區和青海湖流域生態保護區保護與治理工作。 自2014年9月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掛牌成立之後, 依託祁連、門源林業局成立了兩縣管理分局。 2017年7月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海北管理局和森林公安局正式掛牌成立, 並建設完成14個基層管護站, 全面完善了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 明確了管護範圍、人員分工和職責任務, 實現了保護區無縫監管以及與林業資源管護的有效對接。 特別是今年, 針對保護區內砍伐、狩獵、采藥、開墾等違法行為, 組織林業、環保、國土、草原等部門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聯合執法巡護專項檢查,
對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開展了監測工作, 共記錄野生動物81種, 1500餘隻。 與甘肅省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展了聯合執法和宣傳活動, 取得了顯著成效。 州、縣共配備自然保護區管護站管護人員417名(含生態扶貧管護員143名), 配備了GPS巡護儀、衛星電話、對講機等巡護設備, 邁出了資訊化巡護的第一步, 提升了管護能力;實施了投資3.3億元的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程, 治理退化草場61.68萬公頃、沙漠化土地1.997萬公頃, 完成生態林建設8577公頃、河道治理115公里, 有效遏制了保護區沙漠化進程, 使專案區沼澤濕地植被蓋度顯著提高, 沙區小氣候明顯改善, 青海湖降水量增多、水位上升,
同時也為青海湖裸鯉及周邊珍惜鳥類、普氏原羚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 同時, 深度開展“綠盾”、“利劍”、“緝槍治爆”、“打擊破壞森林和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春季行動”等一系列專項行動。 黨的十八大召開後的五年來, 海北州共查處林業行政處罰案件305起, 收繳罰沒款67.919萬元。 刑事案件查處率達100%, 林業行政案件查處率達95%, 維護了林區社會治安, 保護了野生動植物資源。 四是全面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 沒有發生重大森林火災。 每年定期召開了全州森林防火工作會議, 制定森林防火應急預案, 逐級簽訂森林防火責任書。 把森林防火工作延伸到村社一級, 與群眾簽訂了聯防協議。 充分發揮巡邏隊和護林員的作用, 對林區內的墳地、俄堡、放牧點、住戶、施工地點等重點區域進行排查登記。特別是重點時段、重點節日、重點地區、防火戒嚴期,嚴格控制進山人員,做到了森林火災隱患“早發現、早整改、早排除”,同時,加強法律法規宣傳,依法打擊和嚴懲森林火災肇事者和責任人員,形成森林防火的高壓態勢,確保了全州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

對林區內的墳地、俄堡、放牧點、住戶、施工地點等重點區域進行排查登記。特別是重點時段、重點節日、重點地區、防火戒嚴期,嚴格控制進山人員,做到了森林火災隱患“早發現、早整改、早排除”,同時,加強法律法規宣傳,依法打擊和嚴懲森林火災肇事者和責任人員,形成森林防火的高壓態勢,確保了全州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